“舅舅,老師,這次能如此快的平定華州,兩位居功至偉,承乾代華州百姓謝過兩位大人了”
李承乾舉起酒杯一飲而盡,看到李承乾如此痛快的喝了這杯酒,長孫無忌和秦瓊相視一笑,幹了一杯。
長孫無忌打趣道:“殿下一定偷偷的喝過不少,這要是讓娘娘知道可怎麼得了,叔寶你說呢”
“哈哈,輔機,你說的對”,秦瓊也在一旁調侃一下。
這讓李承乾尷尬的摸了摸鼻子。
“戶部的糧食也快到了,查抄鄭府相信也會有一筆不小的收入,如此華州的開銷也就夠了”李承乾思索一下。
“藍山被本宮留在了鄭縣,從今日起華州軍和左武衛由老師一體節制,幫助災民,重建家園,同時也要注意華州治安,防止有人趁機作案,告訴將士們此事過後本宮重重有賞。”
“殿下放心”。
“舅舅,你說的那個華陰縣令有點意思”,李承乾舉起酒杯敬二人,長孫無忌喝了杯中的酒想了想。
“殿下,這個王治是武德七年時任華陰縣令的,據說這個人不錯,愛民如子,有意思的是他和侯君集一樣,喜歡吃鹹菜,人稱王鹹菜,至於真實的情況是什麼樣,還有待確認。”
“恩,眼見爲實嘛,反正這幾天要去白水和華陰看看,咱們到時候也去看看這個王鹹菜”
“老師,懷玉這次乾的不錯,頗有老師當年之風,將來必是我大唐一員良將”。
秦瓊微微一笑,對於秦懷玉他是滿意的,武藝和兵法都得到自己的真傳,所欠缺的就是實戰的機會:“殿下過獎了,那逆子還差的遠呢,當不得殿下如此誇獎”。
秦瓊的謙虛讓長孫無忌心中一酸,雖說自己兒子比秦瓊多,當論本事,那羣小子是比不得秦懷玉的。
長孫無忌的失落被李承乾看在眼裡,給長孫無忌倒了一杯酒:“舅舅,衝表哥最在戶部實在是委屈了,最近母后在爲本宮挑選侍讀,不知道舅舅舍不捨得”。
聽到李承乾想把長孫衝安排在東宮,長孫無忌心裡十分欣慰,看來自己的外甥還是和自己這個舅舅親啊,知道幫他表哥一下。
他不是不能給兒子安排一個好的位置,他高興的是李承乾對長孫家的態度,將來李承乾登基,這太子的侍讀,一個三品大員是少不了的,長孫家也能長久不衰,想到這裡長孫無忌臉上樂開了花,
“那老臣就代犬子謝過娘娘和殿下了”......翌日,秦懷玉來報鄭寬府抄出金十萬,糧食二十萬石。
通過昨夜的這頓酒,長孫無忌和秦瓊算是正式綁在了李承乾的戰車上,多年以後兩人白髮蒼蒼,看着長孫家和秦家的興盛,無比感慨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多麼正確。
現在的華州百姓有些摸不着頭腦,按常理說遭了這麼大天災,應該去逃荒了,畢竟吃的,住的什麼都沒有。
可一夜之間都變了,官府的老爺們給大家在發救濟糧,同時僱傭勞力幹活,一天給二十斤糧食呢,而且出現了大批的軍隊原本以爲是來建工的,可沒想到的是軍爺們竟然和他們一起,伐木,和泥,燒瓦......。
“真沒想到,以往讓這些兔崽子乾點活這個費勁,你看看現在,光着膀子可勁的幹啊,恩,不錯,真不錯”。
秦瓊的吱吱稱奇李承乾並沒有感到奇怪,在後世我軍的光榮傳統之一就是能和百姓一起同甘共苦,每每發生自然災害時那羣最可愛的人永遠是衝在最前沿的。
李承乾將遠處的一個軍漢指給秦瓊,眼見那軍漢接過老嫗手裡的水大口的喝着,老嫗臉上泛起笑容,還給那軍擦臉,軍漢還彎下腰好讓老嫗擦得更方便點,樂的就像月裡的娃。
秦瓊和長孫無忌都是常年帶兵的人,當然知道眼前的一切代表着什麼,在他們的人生經歷中,從沒有見過如此的景象,過去百姓看到當兵的只有恐懼,而現在.......。
“恩,殿下高才,如此能讓百姓對朝廷更加信服,而且能讓華州的恢復速度成倍增長。”長孫無忌滿意的點了點頭。
當李承乾帶着侍衛華陰縣的時候,華陰縣的災後重建也在積極地施工中。
看着滿身泥水的華陰縣令,李承乾親自扶起王治,“王大人,你很不錯,本宮剛剛看了一圈,華陰的賑災可以說是華州賑災的典範,你無愧於一方父母。”
王治躬身道:“殿下,臣只是盡了本分,若是沒有殿下的支援,華陰的百姓還不知道什麼時候能重建家園呢”
李承乾:“王大人,你上的摺子本宮看過了,府庫開的對,不能看着百姓餓死,還有你的那些重建的策略,尤其是大災後防疫的策略,本宮深以爲然,現在華州還缺一個刺史,本宮想推薦由你出任。”
李承乾的話讓王治大驚,原以爲不罷自己的官就不錯,就算是爲了百姓,可私開府庫那可是不小的罪啊。
眼前這位太子爺還要提拔自己,王治怎麼都覺得在做夢:“殿下,臣這,臣和刺史可差這好幾級呢,這,這也不和規矩啊”。
李承乾擺了擺手:“朝廷就是提拔那些能爲百姓做事,敢爲百姓擔責任的人,就像你說的,你做的是自己的本分,那爲國舉賢也是本宮的本分。
再說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嘛,王大人就不要推辭了,今日就隨本宮回華州。”
“殿下,鄭寬的事該辦了”,“明日午時明正典型”,長孫無忌轉身離去,李承乾又把筆提起來繼續寫着奏本。
太極宮
房玄齡出班上前,打開李承乾的奏摺:“臣李承乾頓首,前蒙陛下聖恩,擢爲華州安撫使,查察華州之亂。
今真相以明,鄭縣亂民皆有其縣令胡理強搶民女,欺壓百姓,賑災不利導致。
現賊首劉三以亡,其從者十餘人以羈押於華州,餘者百姓,臣上體天恩,量刑曲釋,從輕發落。”
上陳同封入部,不敘在奏,今華州賑災施行順暢,民心安定,華州之地再歸王化。
此乃陛下之德被於萬民,臣不勝欣喜之至,因上表具奏,臣李承乾再拜頓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