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李承乾來說,今兒是美好的,老在長安城憋着,就是早晚把人給弄神經了,有仗打,還能領略不同的風光,這不比每天和官員較勁要有意思的多了。輕車熟路的他,叫上房杜等人在尚書省商討兵馬、錢糧等具體問題,處理完這些瑣碎事後再呈報給皇帝允准。
同樣一件事,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心情自然是不同,這也正應了那句有人歡喜有人愁,尤其是像魏徵這樣的倔老頭兒,這不,聯合虞世南、于志寧、褚遂良等一班就跑到紫宸殿去規勸皇帝,讓他改變西南戰場的主帥,換成誰都行,就是不能用太子。
如今在朝的臣子,不少人都經歷了隋唐兩個朝代,親眼看到大隋那樣一個強國是怎麼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土崩瓦解的,成爲和秦一樣二世而亡的大一統王朝。皇帝和他那位煬帝表叔在行事作風上相同之事太多了,用魏徵的話說那就是胸中同樣有一隻無法束縛的猛虎。
這樣的君主能爲國家建立功業,也能爲把國家帶入毀滅,那國運可真就是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了。作爲見證了那場動亂的過來人,魏徵他們可不想再經歷一次,尤其還是按着折騰方法培養太子,這麼一來,下一代也消停不了。
曾經有人把皇帝和楊廣作過這樣的比較,不僅朝臣們覺得有理,傳到皇帝耳中,他本人也是一笑而過。其一,兩人的皇位都來路不正,都是搶了自己的兄長的儲君之位。
其二.兩人在當皇帝前都曾立下赫赫戰功,楊廣爲揚州總管時,率領韓擒虎、賀若弼等名將南下伐陳,併成功滅亡了陳朝,實現了中國的統一,創下了不世之功。而李世民也絲毫不差,他在隋末亂世中南征北戰,平定劉武周、竇建德、王世充、劉黑闥等割據勢力。
其三,兩人都非常有文采楊廣不僅是一個政治家,還寫的一手好詩。他的很多詩篇都被後世傳頌,尤其是那一句“寒鴉飛數點,流水繞孤村“。而李世民除了擅長飛白外,更是善填詞作賦,蕭瑀就曾在不同的場合把皇帝讚揚他的那首詩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傳示於諸人。
其四,兩人都曾臣服突厥楊廣和李世民都派軍遠征絕漠,令突厥聞風喪膽。楊廣巡遊西域,使突厥的啓民可汗俯首稱臣。而李世民則被突厥奉爲“天可汗“,開創了貞觀一朝的盛世。
其五,兩人都出身關隴,都有鮮卑血統楊廣和李世民都出身於北周的關隴貴族集團。楊廣的祖父是北周的十二大將軍之一的楊忠,而李世民的曾祖則是北周八大柱國之一的李虎。
其六,兩個人都是雄才大略,楊廣營建東都洛陽,建大運河貫穿南北,將國家的經濟和文化重心向東方和南方遷移。而李世民加強科舉,實現民族交流,開創貞觀之治,爲大唐的崛起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這二位帝王身上的共同點如此之多,大臣們能睡得找踏實覺就怪了,所以事事都跟頭把式的看着他,也就沒有什麼稀奇的了。
紫宸殿,得這了魏徵等人的來意後,李世民面色凝重,放下手中的奏本,聲帶不悅的說:“玄成,吐蕃國主已經指名道姓了,難道我大唐的國儲就要縮頭烏龜嗎?真要連仗都打不了,那這個儲君他也不要乾了,朕不要窩囊廢來繼承大唐的江山。”
見縫插針是皇帝的強項,他當然不可能告訴魏徵等人,他們父子老早就商量好了,現在有這麼現成的藉口要是不用,那朕豈不是白白辜負了松贊干布的一番心意了。
再說,自家的那小混蛋是什麼角色,李世民太知道了,那是個一聽到刀槍聲骨頭都跟着癢的人,就算自己不讓他掛帥,這小子也能想出一萬種方法隨軍,與其這樣還不如成全他呢。
“陛下,兵者兇危也,太子殿下身爲國本,一絲一發都關乎社稷的安寧,有道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萬一戰場上有什麼閃失該怎麼辦呢!朝廷培養一個合格的儲君不容易,這種風險是擔待不起的,是以臣懇請陛下跟換主帥。”
待褚遂良的話說完,虞世南又把話接了過去:“陛下,我朝能征善戰的將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陛下爲什麼一定要用太子呢。雖然殿下在武功上異於常人,有很強的天賦,可畢竟年幼此戰關乎大唐在西南的根基,是不是選任一位老成持重的老將前往呢。”
聽到二人說要換帥,李世民不由的一笑,慢慢悠悠的進了一口茶,捧着茶盞,淡淡地說:“幾位卿家,高明不是第一次率軍出征了吧,以前不也打的挺好嗎?如果他不是太子,而是一般勳貴家的子弟,立了這麼多戰功,朕一定給他一個三品大將軍乾乾。”
李世民這純粹是在扒瞎,要是有勳貴家子弟精明跟這小子一樣,李世民做的頭一件事就是把他的家族滿門抄斬。留下這樣的年輕臣子那就是養虎爲患、荼毒無窮,歷朝歷代這樣的例子不在少數,李世民絕對不會讓這種情況在大唐上演的。
看到兩位隊友把話題扯遠了,一旁的魏徵不由的翻了翻白眼,你們說的和咱們進言的主題差的太多了吧。
於是,魏徵則進一步言道:“陛下,以前讓太子從軍出征是讓他懂得軍國之事的重要性,現在你這樣縱容太子率軍征討,養成了習慣,那我大唐將來就多了一位喜好征伐的帝王。
域雖大,好戰必忘,養成了不好的習慣四處征討,那大唐豈不是永無寧日了。百姓得不休息就會心生抱怨,揭竿而起,前隋的教訓就在眼前。陛下,你難道忘了自己的表叔了,你想讓大唐步前隋的後塵嗎?”
聽到魏徵說的如此大逆不道之言,竟然把於國有功的太子比喻成亡國之君,這不是在詛咒大唐亡嗎?
只見李世民的額頭上青勁暴起,站起身來指着魏徵大聲喝道:“田舍翁,信不信亡國之前,朕先殺了你一家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