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該殺殺,該抓抓,該拔舌頭拔舌頭

天人感應,就是天和人是相通的,互相感應的,天能干預人事,而人亦能感應上天,天子違背了天意,不仁不義,就會出現天人示警,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災厄進行譴責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則會降下祥瑞。

這一整套的理論發端於先秦的諸子百家,比如墨子就有天罰篇,專門論述各種天象和人事之間的關係,經過董仲舒的總結歸納發揚光大,而這種天人感應的學說,隨着時代的發展,擴展到了整個社稷層面。

凡君事天不誠、臣事君不忠、民事官不敬、慶賞罰不當、忠良賢不用、奸邪妄盈朝、流讒佞塞路、征斂掊尅興利、鼎建靡費天下、刑獄戮冤濫等等,都會上幹天和,招致星變。

比如隆慶六年到萬曆元年的客星,也就是超新星大爆炸,被解讀爲張居正這個妖孽要威震主上,客星犯主座,到了萬曆五年,一顆超大的彗星,帶着尾巴來到了可觀測的範圍。

朱翊鈞回到宮中,還沒用完晚膳,這第一道奏疏就已經到了朱翊鈞的手邊,首輔呂調陽按照天變的慣例,上了一道奏疏,這道奏疏就是老掉牙的言論。

國家將有失道之敗,而天乃先出災害以譴告之;君不知自省,又出怪異以警懼之,君尚不知變,而傷敗乃至。以此見天心之仁愛,人君而欲止其亂也;日變修德,月變省刑,星變結和。凡天變,過度乃佔,太上修德,其次修政,其次修救,其次修禳,正天下無之。

天心仁愛,國家有了失道的危害,老天爺就會出災害來譴責告知,如果皇帝還不幡然醒悟,就會出怪異警告,如果還不知道改變,這失道就來了。

呂調陽其實不想上這道奏疏,無論是日食、月食,其實都是一種天文現象,和人間的災厄關聯不大,更不是什麼天人示警,這一點呂調陽也很清楚。

但是他作爲首輔,在天象有變的時候,又不得不上這麼一道奏疏。

朱翊鈞很清楚,一整輪的天變奏疏,都會涌入內閣,而朱翊鈞必須要專心處理此事。

不出所料,奏疏如同瓢潑大雨一樣涌進了內閣,而後送到了皇帝的案前,朱翊鈞面對如同小山一樣的奏疏,第一次理解了萬曆皇帝不想批閱奏疏的心情,這些奏疏裡的內容都是些陳詞濫調,讓皇帝心煩意亂,甚至有些厭惡,內容無不是讓皇帝反思。

張居正曾經告訴過朱翊鈞,這就是賤儒的手段,將一切的美好擊碎,讓一次次的失望逐漸累加爲絕望,最後達到他們的目的。

上一次客星出現,張居正上奏疏,請皇帝修省,一直到第二年客星離去之後,修省才結束。

而這次的大彗星,更是給了朝臣們各種理由,各種奇葩的要求都出現在了朱翊鈞的面前,內容就是反思,反思張居正當國至今的新政,反思張居正的任人唯親,反思皇帝自己的殺虐行徑、聚斂興利等等。

這些內容,朱翊鈞全都畫了個×,算是批閱了奏疏。

“這些賤儒從大明初年到現在追求的東西都沒變過,就是讓朕垂拱而治,讓朝廷少管閒事,就是嫌朝廷管的太寬,覺得胡元的統治纔是無爲而治的典型,是天下向治,他們這樣鬥贏過幾次,現在還想這樣贏!”朱翊鈞拍着桌子指着地上一堆扔的哪裡都是的奏疏,氣呼呼的說道。

胡元的統治,在朱元璋下令編纂的皇明祖訓裡寫的很明白,元以寬縱失天下。

而賤儒喜歡講寬縱和寬仁的概念模糊化,變成寬這一個定義。

在胡元統治之時,朝廷什麼都不管,整個天下處於一種只要納足了攤派,就可以爲所欲爲,這就是賤儒從明初開始一直到明末,孜孜不倦的追求,朝廷不要管,放任自流,當然到了大明,不能說我大明縉紳無不懷念胡元,所以就包裝成了無爲而治,將黃老之說的無爲而治,曲解爲了什麼都不做。

賤儒贏過幾次,道爺的後二十五年,就是賤儒們勝利之後的結果。

“賤儒!”朱翊鈞指着那一堆奏疏,咬牙切齒的說道。

“萬太宰上了本奏疏。”張宏知道皇帝在發火,但還是硬着頭皮把萬士和的奏疏拿了上來。

朱翊鈞正在氣頭上,猛地打開了奏疏,看了兩行,才眨了眨眼,不確信的又看了幾遍,才確信了萬士和的這本奏疏和其他的貨色完全不同。

“哎呀,萬太宰真的是適合在禮部,在禮法這塊,拿捏的死死的。”朱翊鈞終於露出了笑容,萬士和在奏疏裡,和賤儒的想法,完全不同。

賤儒言天人事應,荒謬者也。

在董仲舒和歷代儒家的天人感應學說裡,最嚴重的便是日食,臣子敬畏君王,忠君體國無任何私心,就不會有日食了,如果主弱臣強,則君臣之道盡喪,就會出現日食,但是這完全是荒謬的言論。

萬士和查遍了漢書,發現漢景帝的時候,君德臣賢朝堂清明,天下無恙,結果十六年的時間,發生了九次日食,而到了王莽篡漢,強臣竊國,這已經是君臣之道淪喪之時了,但是在二十一年的時間裡,僅僅發生了兩次日食。

貞觀三年到貞觀六年,唐太宗皇帝俘虜了頡利可汗,天下承平,唐太宗十分的英明,而長孫皇后也是歷史上有名的賢后,可謂是乾綱獨斷、坤德順從,可是這四年的時間裡發生了五次日食,可是到了女主乘權,嗣君幽閉,則天皇后建周代李唐,二十年間,日食不過兩次。

天人事應,真的事應嗎?如果真的事應,又如何解釋這些確鑿的事實?

萬士和表示,自從發現北辰,也就是北天極的星星開始變化之後,人們就對天變產生了疑慮額,很多人都說這日食並非災禍,孛、彗除舊更新,長星主兵革之類皆虛言罷了。

所以這次彗星來,不是朝中有了佞臣,也不是什麼除舊更新,只是一種人們還不瞭解的萬物無窮之理,之所以很多人都有疑惑但是不說出來,正是賤儒們連儒家至聖先師的訓誡都忘記了,子不語怪力亂神,不願意承認天下是在不斷變化的,一味的復古,只是爲了私門私利萬古不移罷了。

所以,萬士和請皇帝不要過分的猶豫,讓欽天監、格物院小心觀測就是。

萬士和這道奏疏可謂是和朝中所有的奏疏背道而馳,就連首輔呂調陽和次輔王崇古,都倡導修省,以熄天人之怒,張居正面對天變,也只能讓皇帝修省,但是萬士和卻讓皇帝不要當回事兒,沒那麼玄妙,不過是還沒弄明白的萬物無窮之理。

萬士和之所以在奏疏裡這麼說,他的底氣來源於皇家格物院,朱載堉自從入京以後,一直在編纂萬曆律歷,就是萬曆年間的歷法,對於日食和月食的計算,可謂是越來越精準,精確到某時某刻某分開始,甚至連南衙和北衙觀測的範圍和角度,都分毫不差。

大明對於日食和月食的測算長期不夠準確,準備的救護,就是敲鑼打鼓驅逐天狗的祭祀,往往撲個空,但是最近這一年來,日食和月食的計算極爲準確。

萬士和已經很清楚了,日食月食不是災厄的預兆,彗星也不是除舊更新,長星也不主殺伐兵革,所以他才大膽的上奏。

朱翊鈞現在有兩種處理手段,第一種就是遵從賤儒們的主意,自己反省,暫停新政的推行,解刳院、格物院、稽稅院等等部門全部裁撤,罷免王崇古,革罷官廠、停止開海、停止考成法等等,第二種,就是聽萬士和的,讓萬士和衝鋒陷陣。

新政涉及到了大明的角角落落,面對生死的危機,張居正建議停一停,朱翊鈞都不肯,不過是些風力輿論,朱翊鈞決計不會停下新政的步伐。

萬士和這道奏疏就是爲皇帝分憂解難的,他擺下了擂臺,把火力吸引到自己身上,吵贏了他再去煩陛下。

就萬士和舉的這些例子,能反駁了再說。

就這幾個例子,都是歷史上的大事,日食發生的次數和天人感應說完全相反,就這些例子,要麼查漏補缺的找到新的記載,證明是歷史記錄的錯誤,要麼否定天人洞悉天下萬事。

“咱大明士林多數都不讀史,自從那個春秋之後無大義,唯記事之後,就沒人翻看這些史書了,這翻看這些史書要些時間,去查證要時間,大抵是辯不過萬尚書的。”張宏做出了他的判斷,辯論這個事兒,萬士和既然敢上這麼道奏疏,顯然是不帶怕的。

“就臣所見,爲何這儒生們講陽明心學,只講致良知,甚至只講良知,而不講知行合一,因爲很多事一旦涉及到了實踐,這就露了餡,萬尚書就是抓住了這一點,去看待這件事,顯然矛盾說的造詣極高。”張宏進一步的解釋了萬士和的立足點。

用事實反駁。

有的沒的少說點,擺出事實來,就拿捏住了要害。

賤儒們一定要避免談論實踐,否則高喊着可以隻手縛龍虎的賤儒們,面對老虎,讓老虎飽餐一頓是唯一的結果。

朱翊鈞召見了萬士和,他要與萬士和就這個問題進行深入的討論,關於輿論的問題。

張居正並不是全能戰士,他雖然很厲害,但是他在歷次的輿論之中,處理都不太容易,而且結果都很差勁,無論是他的門下攻訐他,還是丁憂致仕等等,在處理上,總是不太好。

當然也有可能是張居正的位置,不允許他把輿論處理的太好,否則就有王莽謙恭未篡時的嫌疑了。

但是萬士和非常擅長處理輿論。

萬士和走進了文華殿之前,駐足看向了大明中軸線的方向,那裡是大明中軸線的皇宮鼎建,皇宮鼎建也是這次被廣泛反對的一件事,很多賤儒都認爲是大興土木招致了天人震怒,但是萬士和很清楚,再不修好,丟人的只有朝廷。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萬士和長揖見禮,萬士和在私下奏對的時候不需要行跪禮,這是朱翊鈞給大明明公的特權。

“免禮,萬太宰坐。”朱翊鈞笑呵呵的說道:“太宰不必拘謹。”

“這才太宰這本奏疏一上,怕是要被推到風口浪尖上了。”朱翊鈞將萬士和的奏疏示意了一下,意思是,如果萬士和現在後悔,朱翊鈞可以讓萬士和把奏疏收回去,而後找一個翰林上這本奏疏,剝皮見骨這種事,也可以反過來用。

衝鋒陷陣的人,沒必要非得是明公,也可以是小卒。

其實萬士和這本奏疏上的就很沒道理,他那麼多門生,找一個衝鋒,他在背後出謀劃策便是了。

“陛下,臣早就成了諂媚之臣,便不必顧忌名聲了。”萬士和明白皇帝的意思,他思索了一下說道:“君子治國者也,小人,國人也,這股風力輿論,想扛起來,不是小人可以承受的。”

天人感應,一個從先秦諸子百家就開始的一種學說,早已經深入人心,這是一種極其恐怖的壓力,萬士和不是不知道黨爭傾軋的玩法,相反,他非常清楚該怎麼做,只是這不是小官能夠扛得住的事兒,所以他只要揹着諂媚兩個字,站了出來。

陛下是裁判,需要一個人站出來抗住風力輿論。

之前陛下可以下場怒斥言官,因爲那時候裁判是當國的張居正,現在陛下不適合親自下場了。

“太宰辛苦了。”朱翊鈞明白了萬士和想要表達的意思,違背祖宗成法,違背天人感應的罵名,萬士和來揹負這個罵名,作爲正二品大員,他能擔的起這個罵名。

“這是臣的職責。”萬士和倒不是很在意,罵兩句而已,前刑部尚書王之誥離朝那天,萬士和沒選擇走,已經做好了被罵的準備,多少人想被罵還沒那個機會不是?

大明的制度設計是帝制,是完全對上負責的,走到六部尚書、都察院總憲這種位置,輿論動搖不了他們的位置,甚至連皇帝都是不能擅動的,因爲六部管理庶務,皇帝動一個尚書,就是動一部部事,這可不是什麼小事,甚至可能動搖國本。

能夠撼動廷臣的,只有自己,自作孽不可活。

萬士和不認爲抗下這次彗星的天變風力輿論,是什麼自作孽之事。

“陛下,其實臣以爲,這次天變風力輿論,並非什麼大事,真正的大事,應該着眼於賤儒的生存根本。”萬士和對輿論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對於禮法非常精通的萬士和希望陛下明白,如何操控輿論。

“太宰好好講講。”朱翊鈞看着萬士和十分確信的點頭說道。

“說複雜略顯複雜,但是提綱挈領的說,其實就是四個字,混淆視聽。”萬士和身體微微前傾,眼神帶着鄭重,端着手說道:“如何擾亂公序良俗?”

“只需要用大量的、無序的、不分對錯的話,去擾亂就足夠了,只要拋出足夠多的問題,散播足夠多的謠言,植入足夠多的陰謀論,對任何事都抱有懷疑的態度,讓所有人不知道什麼可以相信,什麼不可以相信。”

“一旦大明天下所有人都對陛下、對朝廷失去了敬畏和信任,不再信任朝廷、不再信任彼此,不再信任真相,這個遊戲,賤儒就獲勝了。”

朱翊鈞看着萬士和,第一次覺得萬士和作爲明公,多少有點可怕了,當初就該少教訓一些,看看現在的萬太宰,這話說的實在是讓朱翊鈞有些心有餘悸,如果萬士和站在自己的對立面,聯合賤儒和復古派們,要搞自己,自己真的鬥得過更新到5.0版本的萬士和嗎?

萬士和完全沒有察覺到皇帝對他有了些許的猜忌,而是繼續說道:“臣以方孝孺誅十族的案子爲例,這案子,就是典型的這種混淆,方孝孺在近百年的塑造中,成爲了成祖文皇帝暴虐的符號,但按照國朝實錄和當時記錄文牘而言,十族不過是虛僞。”

“若是真的誅十族,按能有方孝孺後人在世?”

“第一次說方孝孺被誅十族的在正德年間,由江南四大才子的祝枝山所寫。那時距離靖難已經一百多年,之後這案子就開始被大量的謠言所充斥,各種細節被不斷地補充,數代人,不斷地加工最終形成的錯謬,甚至可能鳩佔鵲巢載入信史,可謂荒誕。”

“僅僅是方孝孺這一個孤例嗎?不盡然。”

“至今仍有人說,成祖文皇帝非馬皇后所出,乃是朝鮮母妃;還說成祖文皇帝借韃靼強兵南下,佔了江山,翻臉不認人,開始北伐;還說文皇帝割大寧衛、河套給北虜以酬韃靼助軍之功;絲毫不顧這大寧衛和河套是在英宗天順年間丟掉的,諸如此類妄言荒謬至極,但是信者如雲。”

萬士和說的這些事,可都是有事實依據的,不是胡亂猜測的妄言,方孝孺十族案,鐵鉉被摘了五官下酒吃等等,這類謊言,能夠廣爲散播,可想而知,歲月史書的可怕威力,而這就是賤儒的生存之本。

“妖書案?”朱翊鈞眉頭一皺,說到了他最近看到的一個事件,此刻在南衙查辦的託名海瑞的《劾張居正疏》,這個妖書,就是萬士和說的這些事兒。

大明萬曆年間的妖書案不僅僅是兩次涉及國本的妖書,《憂危竑議》和《續憂危竑議》,還有萬曆五年的《劾張居正疏》以及在萬曆十年託名高拱所寫的《病榻遺言》。

這些妖書案,在不同的關鍵時間,都對大明的朝局走向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妖書案只是其中的一種,各種話本評書也是一種,陛下知道北宋末年的王稟嗎?”萬士和說起了北宋末年的靖康之恥中的一個人物。

“朕知道,太原守將,三千軍守五萬金兵,守了二百五十天,人相食戰亡,太原淪喪,北宋滅亡。”朱翊鈞還真知道王稟,金國兩次南下的重頭戲其實不在開封,而是在太原,只要太原被金人攻破,大宋最善戰的西軍就無法馳援開封。

第一次金人南下,完顏宗翰從雲中,也就是大同出發,攻破雁門關,一路南下直撲太原,連續二百五十天攻城,還是完顏宗望從開封撤兵,到太原和完顏宗翰一起進攻太原,最終才得以攻破。

至此,北宋已經無力迴天。

王稟,就是那個苦守危城二百五十天,沒有等到大宋援軍的太原守將。

太原原來叫晉陽,宋太宗趙光義攻破後漢都城晉陽,因爲晉陽這個地方有龍脈,所以水火毀城,毀掉了1400多年曆史的晉陽城,在北宋末年,太原只是一個圍不過十里的小城。

趙光義毀掉晉陽,的確斷絕了龍脈,不過是他老趙家的龍脈,自始至終,兩宋都屬於不完全大一統的王朝,燕雲十六州,是北宋永遠得不到的夢。

朱翊鈞腚底下大明京畿,可是北宋做夢都想拿回的土地。

朱翊鈞有的時候也不能明白,爲何後世那麼多人對朱元璋和朱棣那麼不滿,燕雲十六州丟了五百多年,而長江以北丟了兩百八十多年,長江以南丟了百年,再塑華夏的兩個君王,身上卻被潑了那麼多數都數不清的髒水。

朱翊鈞是皇帝,他知道皇帝有多忙,就那些個謠言,朱元璋和朱棣哪有時間去做?

“在水滸傳裡,王稟是個殘害梁山好漢的小人,民間也都認爲王稟是高俅的走狗而已。”萬士和略顯無奈的說道。

“這個得改一改。”朱翊鈞聽聞,也是一愣,做出了自己的判斷。

他了解到的王稟,和民間瞭解到的王稟,顯然不是一個王稟,在朱翊鈞看來,王稟是個充滿了悲劇色彩的英雄,北宋對武夫極爲苛刻,重文輕武的北宋對武夫之惡劣不必多言,而完顏宗翰在圍困太原的時候,可沒少勸降,但是王稟三千守孤城,挺了250天,堅決不降。

但是民間對王稟的印象,大抵是裡的那個壞人,高俅的走狗。

“這就是風力輿論的奧妙,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顧,只會蠻荒生長。”萬士和十分確信的說道:“大明對於讀書人實在是太過於恩厚了,該殺殺,該抓抓,該拔舌頭拔舌頭,任由他們胡說八道,這大明的公序良俗必然敗壞,一如黨錮之下,民不知法,法不束民,妄言塞路,百姓信什麼,不信什麼?”

“在風力輿論這方面,太過寬縱,是今日輿論之大弊也。”

“萬太宰今日一席話語,令朕茅塞頓開。”朱翊鈞真心實意的說道。

至於對萬士和那點忌憚,早就拋之腦後,忘得一乾二淨了,萬士和既然肯說這樣的話,那就是忠君體國之臣,萬士和完全可以不說,等到皇帝經歷了,自然就懂了它的危害,不過到那時,就有點晚了。

“太宰,要不就回禮部任事吧?”朱翊鈞覺得萬士和適合禮部,而不是吏部。

“陛下說笑了。”萬士和倒是想回去,但是那個坑現在是馬自強的。

馬自強其實能力很強,並不是一無是處,之所以顯得尷尬,完全是因爲馬自強在跟萬士和比,是萬士和的進步太大,成了現眼包而已,當初的萬士和,還不如馬自強,萬士和那會兒三天兩頭被皇帝罵,而且罵到羞憤幾於自殺的地步,這也是一步步走過來的,非常不易。

馬自強吃虧就吃虧在了經驗上。

朱翊鈞送走了萬士和,一場關於天變,天人感應的大辯論開始了,理就是這樣,越辯越明,這折騰了半月的功夫,萬士和又拿出了新的佐證。

都說仁宣之治,仁宗皇帝和宣德皇帝這十一年時間,一共出現了十二次的日食,而張居正當國的這六年時間裡,只有萬曆三年四月出現了一次日全食。

最關鍵的便是萬曆三年四月這次日全食,是皇家格物院計算出來的,並不是欽天監的記載,欽天監不記載的主要原因是北衙並沒有觀測到。

萬曆三年四月的日全食,只有雲南、湖廣長江以南、江西、浙江、南衙四府等地可見,而北衙看不到,京堂大多數都不知道有這次日食,而皇家格物院算了出來。

萬士和可謂是以一當百,拿着格物院的計算結果和南衙諸府的奏聞,讓這些個連章上奏的朝臣們,解釋解釋,爲何天人示警還要差別對待。

致命傷是格物院掌院事、準德王、皇叔朱載堉上的一份星圖,這份星圖是南天圖,是由舟師在秘魯觀星時描繪,上面的星星雖然只有幾百顆,但是已經足夠了,因爲南天圖和北天圖完全不同。

所以,天人也分爲南北兩派,北天人示警北,南天人示警南?南天宮誰主紫薇宮,南天宮誰主殺伐征戰?

正如張宏所言,賤儒面對這樣的事實,真的是無計可施,但凡是涉及到了實踐和事實的問題,賤儒們總是這樣,百口莫辯。

在萬士和在風力輿論上取得了節節勝利的時候,皇叔朱載堉請命,將欽天監的望天鏡移動到午門外,在十月二十五日開始,對彗星進行全面觀測,以求力爭彗星也是天體的一種,歡迎所有人都參與到這次的觀測中。

按照朱載堉的計算,到了十月二十五日開始,就是觀測彗星最好的時間點。

朱翊鈞硃批了皇叔所請,將欽天監那個一百倍的望天鏡移動到午門外,在所有人的監督下共同觀測,仰望星空。

無論結果如何,彗星再也無法被視爲災厄和除舊更新的象徵了。

明朝無法完成韃清的文字獄,人家韃清下手多狠啊,清風不識字就得被族誅,道爺被指着鼻子噴了數千言,不也沒殺海瑞嗎?我大明啊,自有國情。

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310章 一套反坐的處斬方案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天堂裡的人,不會嚮往地獄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廠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種猿第447章 以徵虜大將軍的名義宣佈:俺答汗,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第一百八十八章 物種的多樣性第395章 老奴酋的七宗罪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475章 四個自然而然的推論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334章 握緊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479章 通和宮的那個通和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301章 這結個婚,比西山拼殺都累!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歸政,乾清宮大火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426章 智者之屋的話療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307章 封建禮教害死人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375章 想要海帶,那是另外的價格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362章 海瑞帶着骨鯁正氣,來到了西苑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觀興國,大建安邦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500章 更多的鋼材,只是爲了製造農具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420章 跟不講理的服軟,跟講理的耍橫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441章 利者,人之所欲也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292章 賤儒類犬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個好主意!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
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354章 只是官船官貿,不敢妄稱再下西洋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310章 一套反坐的處斬方案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461章 官廠團造法,必然失敗!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天堂裡的人,不會嚮往地獄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廠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種猿第447章 以徵虜大將軍的名義宣佈:俺答汗,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346章 去奢崇儉,誠乃救時要務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八章 大明軍容耀天威第一百八十八章 物種的多樣性第395章 老奴酋的七宗罪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明和西班牙的共同困境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475章 四個自然而然的推論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334章 握緊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479章 通和宮的那個通和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二十一章 資源鎖死科技樹第301章 這結個婚,比西山拼殺都累!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一百八十章 李太后歸政,乾清宮大火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426章 智者之屋的話療第521章 挨的罵越多,功勞就越大第307章 封建禮教害死人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497章 陛下劍指之處,大明軍兵鋒所向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375章 想要海帶,那是另外的價格第449章 秣兵厲武以討不義,務以德安近而綏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362章 海瑞帶着骨鯁正氣,來到了西苑第一百二十一章 想讓朕跪着當皇帝?沒門!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456章 借還是不借,這是一個問題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二百八十二章 陛下說完了,可有人有異議?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二百一十九章 奇觀興國,大建安邦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500章 更多的鋼材,只是爲了製造農具第二百零一章 海總憲,朕有個主意第420章 跟不講理的服軟,跟講理的耍橫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441章 利者,人之所欲也第298章 我大明,天下無敵!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292章 賤儒類犬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個好主意!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二百零二章 權豪縉紳裡面的一股泥石流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