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宣召金鑾殿

bookmark

或許是冥冥中自有天意,崔輝和韓亮擔任這次朝會的午門值守禦史,負責監察進出午門的官員。

本來,大明門的那名都尉派來的人最先遇見的是崔輝,把情況簡單地說了一遍,希望崔輝能前去認人,看看與魯天行發生衝突的人是不是都察院的御史。

崔輝一聽與魯天行有關,徑直就找由頭推脫了,在他看來那名用了下三濫的招數撒了魯天行石灰粉的人絕對不會是都察院的御史,肯定是想趁機把他喊過去讓他給其作主,免得受到魯天行的欺負,他吃飽了撐的去管魯天行的閒事。

見此情形,都尉派來的人不得不前去找韓亮,韓亮仔細詢問了一番,覺得事有蹊蹺,故而去了一趟大明門,結果遇上了李雲天。

要是出去的人是崔輝,那麼大明的歷史或許就要改寫了……

就在崔輝立在那裡發呆的時候,一大羣親軍涌了過來,緩緩地將午門開着的城門關上。

崔輝神情木然地望着逐漸合上的城門,冷汗順着臉頰滾落下來,彷彿看見他在仕途的上進之門被關閉。

出了左掖門的門洞,眼前的景象豁然開朗,首先出現在李雲天和雷婷面前的是遼闊的太和殿廣場。

此時此刻,太和殿廣場里人山人海,鴉雀無聲。

按照品階的高低,整齊地站滿了前來上朝的文武百官,文官站在中央御道的左側,武官在中央御道的右側,放眼望去黑壓壓一片。

當然了,品級越高的官員所處的位子越靠前,而在同一排官員中,越靠近中央御道的官員職務越高。

太和殿廣場另一端的那座氣勢宏偉、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太和殿,民間俗稱“金鑾殿”,能進太和殿的都是大明的文武重臣、功勳權貴。

望着眼前廣場上黑壓壓的官員,雷婷的感覺一股前所未有的壓力,她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多的官員,而且官階還在五品以上。

見到李雲天和雷婷後,立在午門下的值守的錦衣衛立刻攔住了兩人的去路,以李雲天的官階根本就無法進入太和殿廣場,而且太子也沒有招他進宮覲見。

“這位是都察院湖廣道監察御史、翰林院庶吉士李雲天,此次隨皇上北征,身負皇命,要覲見太子殿下。”韓亮見狀,神情嚴肅地向攔路的錦衣衛說道。

錦衣衛們對視了一眼,隨後退了下去,神情驚訝地目送李雲天離去,對李雲天頭纏白帶的行爲感到萬分震驚。

雷婷這時已經明白剛纔爲什麼要在大明門外等如此長的時間了,大明門、承天門、午門,這一路行來單單城門樓她就過了三座。

望着前方的那座雄渾壯觀的大殿,雷婷的心中不由得一陣激動,她從沒有想過自己有朝一日能進入金鑾殿,不要說她,即使是廣場上的這些朝臣,也沒有多少人有幸能踏足其中,最多也就是站在殿門外候着。

韓亮並沒有跟過去,而是與午門下的那些錦衣衛在一起,他的職責是在午門值守,自然不能擅離職守進入太和殿廣場。

李雲天仰首挺胸地沿着御道左側的便道行進,他的右手託舉着那塊黃色錦布,臉上神情嚴肅,沒有絲毫的表情。

雷婷緊張地跟在他的身後,低着頭,不敢看周圍的那些官員,由於心情太過激動她的臉上漲得通紅。

很快,中央御道兩側的文武官員注意到了李雲天和雷婷,見兩人的頭上竟然纏着白帶,不由得面露詫異的神色,難道哪位藩王薨了,故而遣人進京報信?

隨着李雲天和雷婷的行進,越來越多的官員注意到了兩人,紛紛扭頭望了過去,眼神中滿是狐疑,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

誰也不會想到李雲天竟然帶來了永樂帝駕崩的消息,因爲天子駕崩可是國之大事,豈會讓一名六品小官前來報喪。

“來者何人?”行至到太和殿的御階時,李雲天被守在那裡的錦衣衛給攔了下來。

“本官都察院湖廣道御史、翰林院庶吉士李雲天,身負皇命,要見太子殿下。”李雲天不動聲色地望着擋在他身前的錦衣衛,沉聲說道。

“李御史!”這時,一旁走過來一名中年官員,神情詫異地望着李雲天的這身打扮,最後將目光停在了李雲天高舉着的那塊黃色錦布上,臉色頃刻之間變得蒼白。

“魯御史,本官要見太子殿下。”李雲天不動聲色地向魯忠說道,魯忠就是都察院湖廣道資格最老的御史,故而在太和殿前值守。

“請隨我來。”魯忠回過神來,衝着攔路的錦衣衛揮了一下手,沉聲說道。

錦衣衛見狀隨即閃開,讓出了道路,李雲天和雷婷跟着魯忠上了御階。

這一下,廣場上很多官員都注意到了這一幕,紛紛好奇地望向了兩人,太和殿上的一舉一動都會使得這些官員們暗地裡進行琢磨和揣摩。

上了御階,李雲天和雷婷立在太和殿殿門前左側的走廊裡等着,魯忠低聲與一名立在門外的內侍說着什麼。

像李雲天這種正六品小官要想進入太和殿,必須要經過太子的傳詔,否則的話他根本就進不去,擅闖大殿可是死罪,那些殿前侍衛腰上的刀可不是吃素了,要是一刀把他給砍了,他可就冤枉了。

殿外的內侍打量了一眼李雲天,隨後躬着身子進入了殿內。

“我們等下會見到皇上嗎?”趁着這個機會,雷婷忍不住小聲問了李雲天一句,她現在的心情無比激動。

“記住,現在大殿上的是太子殿下。”李雲天聞言連忙糾正了雷婷,低聲囑咐道,“等下放機靈點兒。”

“嗯!”雷婷吐了一下舌頭,連忙點了點頭,她扭頭望了一下御階下廣場上的那些文武大臣,心中頓時涌現出了一股豪邁之氣,這種俯視百官的感覺真的是太暢快了。

太和殿殿內,文武百官分分立兩側,左側是文官,右側是皇族、勳貴和武官,偌大的一個大殿站得滿滿當當,放眼望去有着千餘人之多。

之所以太和殿會被叫作金鑾殿,是因爲殿內的地面上鋪着二尺見方的大金磚四千七百一十八塊,看上去金光閃閃,故而得名。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的金磚並不是用黃金製成的,而是在蘇州特製的一種磚,做工極其複雜,通常一塊磚要燒製一年才能完成,需要耗費很多的錢財,因此被稱爲金磚。

皇帝的龍椅,也就是九龍金漆寶座,位於七層臺階的高臺之上,後面擺設着七扇雕有云龍紋的髹金漆大屏風。

此時,龍椅空着,太子朱高熾坐在龍椅下方的一張雕花梨木椅子上,面無表情地望着立在殿前啓奏的一名工部官員,工部以拓展運河喝道爲由請求撥付一筆銀子。

朱高熾的眼神有些飄忽,顯得心不在焉,他已經安排好了,在皇城裡埋伏了重兵,準備襲殺進城的朱高煦。

如果失敗,那麼就由親軍護着他和皇太孫朱瞻基等人衝出京城,順着運河南下回南京,在南京起兵討伐朱高煦。

雖然朱高熾並不願意兄弟相殘,大明內亂,但是事關金鑾殿上的這把龍椅,他這是不得已而爲之。

說實話,朱高熾並沒有襲殺朱高煦的把握,他能想到這一點,那麼朱高煦自然也能想到,絕對會有所防備,屆時一定會率領重兵進城。

不僅朱高熾,大殿上前面幾排的高官顯貴也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別人或許不知道,可他們很清楚漢王即將帶着永樂帝的遺詔在重兵的護送下進城,屆時京城免不了又是一場腥風血雨,試問天下有誰會把江山拱手與人呢?

這時,殿前的那名內侍快步走了進來,來到龍椅高臺下面立着的一名中年內侍身旁,湊到他耳旁小聲說了幾句。

中年內侍聞言頓時面色一喜,連忙上到高臺上,俯身向朱高熾說着話。

“你說什麼?”朱高熾的雙目精光一閃,不由得望向了中年內侍,開口問道。

聽到他的聲音,那名正低着頭奏報的工部官員以爲朱高熾再說他,立刻停了下來,有些驚慌地擡頭望去,見朱高熾並沒有看他,心中頓時感到一陣疑惑。

大殿中的文武百官也被朱高熾的聲音驚動,齊刷刷地擡頭看向了他。

“殿下,都察院湖廣道監察御史、翰林院庶吉士李雲天在殿外請求覲見。”中年內侍小聲回答。

“宣!”朱高熾這下聽得清清楚楚,雙目閃過一絲喜色,右手禁不住使勁按在了座椅的扶手上,壓抑着心中激動的心情,口中緩緩吐出了一個字。

“太子殿下有諭,宣都察院湖廣道監察御史、翰林院庶吉士李雲天進殿覲見!”中年內飾聞言,立刻鼓足了底氣,尖着嗓子向殿外喊道。

聽聞此言,立在大殿前面幾排的文官、勳貴和皇族禁不住面色一變,紛紛轉身看向了殿門外,誰也沒有想到李雲天出現得如此突然。

站在後面的官員根本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見狀也下意識地扭身望去,想知道李雲天是何許人也,竟然能驚動殿內那些位高權重的大臣。

“宣都察院湖廣道監察御史、翰林院庶吉士李雲天進殿覲見!”立在殿門口的一名年輕內侍聞言,一甩手裡的拂塵,也尖着嗓子喊道。

“宣都察院湖廣道監察御史、翰林院庶吉士李雲天進殿覲見!”隨即,站在太和殿御階前的一名內侍接着尖聲喊道。

“宣都察院湖廣道監察御史、翰林院庶吉士李雲天進殿覲見!”太和殿廣場中央御道沿途每隔一段距離就立着一名內侍,依次把宣李雲天進殿的諭旨高聲喊出來,這樣一來就能保證整個廣場上的官員都能聽見。

如果遇到舉行慶典人數過多的時候,有參與慶典的人員會排到午門外,那麼午門外也相應地會有這樣傳旨的內侍,一個接一個地將大殿上的諭旨傳下去。

聽見傳召自己進殿的諭旨,李雲天籲出一口氣,手裡舉着黃色錦布,神情凝重地走進了殿門,雷婷低着頭緊緊地跟在他的身後,神情異常緊張,同時又感到一絲莫名的興奮。一

第327章 叛逃第505章 故意搪塞第683章 關門打狗第1238章 略施小計第1096章 錯估形勢第267章 神奇的勝利第515章 恩賞有加第359章 應對第1436章 安撫民心第347章 以攻代守第587章 東風已至第1014章 一波三折第470章 上當了第4章 任重道遠第483章 敲山震虎第788章 心知肚明第611章 要挾第68章 打情罵俏第1260章 心腹之患第243章 另有隱情第1373章 酒館密謀第914章 同歸於盡第558章 鹽商的壓力第605章 激烈交鋒第1332章 驚人之舉第486章 試行董事局第325章 未雨綢繆第1094章 再度突圍第956章 風聲鶴唳第74章 理清頭緒第1364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184章 驚天內幕第1414章 編造的真相第36章 明修棧道第706章 風雲突變第729章 揚眉吐氣第1222章 登門求助第198章 南北之爭第735章 輕敵第205章 忙裡偷閒第892章 威服倭寇第1150章 漏網之魚第729章 揚眉吐氣第640章 暗示第1434章 話裡有話第904章 措手不及第1443章 身世之謎第1130章 圖窮匕見第176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296章 有恃無恐第157章 陷阱第390章 狂言妄語第790章 從中作梗第460章 針鋒相對第447章 霧裡看花第942章 兩全之策第944章 討價還價第669章 開原城第775章 步步爲營第1270章 虎頭蛇尾第1400章 老實招供第1073章 瘋狂之舉第566章 技驚四座第1422章 求援第1363章 偏激的少壯派第1319章 真假難辨第484章 化解心結第995章 廊房議事第835章 驚人供述第1308章 查明真身第931章 各持己見第1110章 全力以赴第862章 賜婚皇族第1435章 調兵遣將第1313章 心事各異第301章 示敵以弱第318章 頤指氣使第404章 喜事盈門第199章 背黑鍋的覺悟第435章 當務之急第1315章 賭場抓人第499章 海關的雛形第636章 意外之敗第628章 制衡有道第1265章 意外驚喜第274章 牽涉其中第986章 故人依舊第564章 用心良苦第403章 太后賜婚第1415章 打劫第505章 故意搪塞第160章 三策建言第1143章 暗流洶涌第1064章 倍感意外第398章 醉翁之意第646章 兩班之爭第1264章 願者上鉤第767章 堂審第726章 重返京城第880章 委以重任
第327章 叛逃第505章 故意搪塞第683章 關門打狗第1238章 略施小計第1096章 錯估形勢第267章 神奇的勝利第515章 恩賞有加第359章 應對第1436章 安撫民心第347章 以攻代守第587章 東風已至第1014章 一波三折第470章 上當了第4章 任重道遠第483章 敲山震虎第788章 心知肚明第611章 要挾第68章 打情罵俏第1260章 心腹之患第243章 另有隱情第1373章 酒館密謀第914章 同歸於盡第558章 鹽商的壓力第605章 激烈交鋒第1332章 驚人之舉第486章 試行董事局第325章 未雨綢繆第1094章 再度突圍第956章 風聲鶴唳第74章 理清頭緒第1364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184章 驚天內幕第1414章 編造的真相第36章 明修棧道第706章 風雲突變第729章 揚眉吐氣第1222章 登門求助第198章 南北之爭第735章 輕敵第205章 忙裡偷閒第892章 威服倭寇第1150章 漏網之魚第729章 揚眉吐氣第640章 暗示第1434章 話裡有話第904章 措手不及第1443章 身世之謎第1130章 圖窮匕見第176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1296章 有恃無恐第157章 陷阱第390章 狂言妄語第790章 從中作梗第460章 針鋒相對第447章 霧裡看花第942章 兩全之策第944章 討價還價第669章 開原城第775章 步步爲營第1270章 虎頭蛇尾第1400章 老實招供第1073章 瘋狂之舉第566章 技驚四座第1422章 求援第1363章 偏激的少壯派第1319章 真假難辨第484章 化解心結第995章 廊房議事第835章 驚人供述第1308章 查明真身第931章 各持己見第1110章 全力以赴第862章 賜婚皇族第1435章 調兵遣將第1313章 心事各異第301章 示敵以弱第318章 頤指氣使第404章 喜事盈門第199章 背黑鍋的覺悟第435章 當務之急第1315章 賭場抓人第499章 海關的雛形第636章 意外之敗第628章 制衡有道第1265章 意外驚喜第274章 牽涉其中第986章 故人依舊第564章 用心良苦第403章 太后賜婚第1415章 打劫第505章 故意搪塞第160章 三策建言第1143章 暗流洶涌第1064章 倍感意外第398章 醉翁之意第646章 兩班之爭第1264章 願者上鉤第767章 堂審第726章 重返京城第880章 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