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領導是國家治理的核心
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思想的先進政黨,黨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把爲中國各族人民和全人類解放而奮鬥作爲自己的光榮使命。黨在95年的歷史進程中,經歷了革命、建設和改革發展的不同時期,取得了創建國家、治理國家、執政爲民、服務社會的光輝業績。中國共產黨與西方國家的政黨不同,西方國家政黨的功能僅限於參加競選,無須進行國家治理。而中國共產黨無論是從理論上還是從實踐上都說明了,黨是國家的領導力量,黨的領導是國家治理的核心。堅持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國家治理體系的最大特點,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根本保證。
一、中國共產黨與國家治理的關係
中國共產黨作爲政黨,具有政黨的一般屬性和功能,即政黨是一定階級利益的集中代表者,一方面,政黨集中反映了本階級的意志和利益,另一方面,政黨又必須通過政治行動將階級的利益進行綜合和表達。政黨表達本階級利益的主要方式有二:一是通過政黨的綱領表達階級利益,二是通過政策輸出的方式表達階級利益。政黨雖然代表階級的利益,也就是代表國民的一部分利益,但是政黨表達的利益不能僅僅侷限於部分利益而必須力圖以全體的利益爲利益。“政黨是表達要求的管道。政黨首先而且最重要的是作爲一種代表,它們是代表人民表達要求的工具或機構。政黨的主要工作,即是代表功能和表達功能。”
但是,除了政黨的一般屬性和功能外,中國共產黨和其他政黨相比又有着顯著的不同。第一,中國共產黨是代表着最廣大人民羣衆利益的政黨。共產黨不同於一切剝削階級性質的政黨,過去的一切運動,包括資產階級政黨在內領導的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爲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而共產黨領導的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爲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共產黨從來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而是以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利益作爲自己的利益。第二,中國共產黨是以實現共產主義爲最高目標的政黨。共產黨也不同於一般的工人政黨,它以馬克思主義爲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利益的理論體現,是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思想概括,“在實踐方面,共產黨人是各國工人政黨中最堅決的、始終起推動作用的部分;在理論方面,他們勝過其餘無產階級羣衆的地方在於他們瞭解無產階級運動的條件、進程和一般結果”。第三,中國共產黨是以武裝鬥爭奪取政權的革命黨。與西方國家在民主的條件下通過議會產生的政黨不同,中國共產黨是在極端殘酷的白色恐怖下成立的革命黨。西方國家政黨是以和平的方式即選舉的方式取得政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實行專制統治,根本沒有每隔4年或5年一度的國家領導人的民主選舉,中國共產黨只能以暴力的方式奪取政權。爲此,中國共產黨要組織軍隊、進行武裝鬥爭,以暴力方式奪取政權。由於直接與現政權訴諸武力對抗,往往要遭受鎮壓,處於秘密的、非法的狀態,並且造成了大量的流血犧牲。第四,中國共產黨是具有堅強組織和嚴密紀律的政黨。和一般政黨的組織紀律較鬆弛渙散、黨員入黨退黨來去自由不同,共產黨以民主集中制作爲自己根本的組織原則,實行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
、全黨服從中央和黨的代表大會。加入共產黨的應是先進分子,雖然無產階級是共產黨的階級基礎,但黨和階級不同,黨是階級中最積極的一部分,是由無產階級的先進分子所組成,並不是每個無產者都可以成爲中國共產黨的黨員,入黨需要符合黨員的基本條件,具有優秀的品質和高度的思想覺悟、堅韌不拔的革命毅力和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由此全黨組成了一支先進的戰鬥部隊,使黨具有強大的戰鬥力。此外,中國共產黨還具備了善於制定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能夠培養和造就一支優秀的幹部隊伍,重視和深入羣衆開展思想宣傳、組織羣衆和依靠羣衆做好一切工作等一系列的優點、特點。正是中國共產黨的這些特性,決定了中國共產黨具備了成爲國家治理核心的資質、資格。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國家治理的核心,不僅從理論的分析上可以得到證明,更重要的是可以從已有的實踐中得到證明。早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開闢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的革命道路,在這樣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形成了紅色區域的革命根據地,建立了政權組織,很好地領導了地方各項公共事務的治理。例如,1927年9月,毛澤東組織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後,開創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了工農民主政權,領導根據地人民開展“打土豪、分田地”的鬥爭。爲了指導和保障農民的土地鬥爭,湘贛邊界工農民主政權制定了《井岡山土地法》。這個《土地法》的內容包括:“沒收一切土地歸蘇維埃政府所有”; “一切土地,經蘇維埃政府沒收分配後,禁止買賣”;分配土地的數量標準主要是“以人口爲標準,男女老幼平均分配”,區域標準主要是“以鄉爲單位分配”;規定了徵收和免納土地稅的辦法;等等。以後,1930年8月,又頒佈了《蘇維埃土地法》。共產黨規定和實行的土地政策,是最爲成功的治理範例。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土地政策滿足了農民對土地的需求,爭取到了千千萬萬的革命力量,奠定了共產黨戰勝國民黨反動統治的雄厚基礎。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又一次開創了治國理政的輝煌局面。在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以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勇於探索,制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路線,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開啓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包含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在內的“五位一體”建設,我們不僅要推進市場經濟、民主政治、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文明,還要形成生機勃勃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和生態文明體制。30多年來,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年均增長9.0%以上,2010年達5.7萬億美元,超過日本的5.4萬億美元,居世界經濟總量第二位,2015年爲11萬億美元(67.67萬億元);人均GDP由1978年不足100美元到2015年的7800美元,中國成爲全球一枝獨秀、發展最快的國家。世界輿論普遍認爲,中國取得的成就皆因爲中國共產黨具有強大的執政力,成功地進行了國家治理。
中國共產黨成爲國家治理的核心,是由中國的國情所決定的。衆所周知, 1840年鴉片戰爭後
,中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幾乎受到所有西方列強的侵略和掠奪,成爲積貧積弱、一盤散沙、任人宰割的國家。國家的失敗,固然有經濟、政治、軍事方面實力不足的原因,但最根本的是缺乏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當中國共產黨肩負起救亡圖存、振興中華的重任,成爲中國人民的主心骨、掌舵人之後,中國的面目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中國已成爲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強國之一,但是,在我們這樣一個多民族的發展中大國,要把13億多人的思想統一起來,力量凝聚起來,向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前進,仍然需要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否則,還會成爲一盤散沙、出現四分五裂,不僅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實現不了,而且必然陷入混亂的深淵。這是總結近代以來中國發展的歷程得出的結論,也是分析許多國家發展的經驗教訓得出的結論。
現今世界上,存在着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不同的發展趨勢。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的國家治理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這裡有一個堅持而不是離開社會主義的根本問題。這就要求,在中國的國家治理中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既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大特色、最本質特徵,也是中國特色國家治理的最大優勢。只有在國家治理中把黨的領導作爲核心,才能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確保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我們深信,企圖轉向資本主義的設想是沒有出路的。衆所周知,世界上100多個實行資本主義制度的國家中,算得上發達國家的充其量只有20多個,其餘絕大多數屬於發展中國家,有的甚至是最貧窮的國家。這說明,資本主義並沒有改變這些國家的貧困落後的狀況。走什麼路實現民族復興和國家昌盛,要靠這些國家的人民根據本國的實際來選擇。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是要經過一個較長的初級階段,去實現發達國家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實現的工業化、市場化、社會化和現代化。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將走到資本主義道路上去。資本主義現代化經歷了幾個世紀的漫長過程,它使本國人民和殖民地附屬國人民付出了難以估量的慘重代價,給人留下了痛苦的回憶。資本主義現代化不可能改變大多數人受剝削、受壓迫的命運,不可能消除貧富鴻溝日益擴大等社會不公正現象。中國人民經受了100多年近代剝削奴役制度的苦難,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才走上民族解放、國家振興、人民幸福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決不會再去走資本主義的老路。在當代,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治國理政和所從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是在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爲主體的充滿活力的經濟體制基礎上,依靠全體人民團結奮鬥來實現的,其目的是爲了增強綜合國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纔是中國人民夢寐以求要追尋的中國夢。
總而言之,國家治理離不開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黨的領導也必然要成爲國家治理的核心。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在國家治理的錯綜複雜的政治風雲中,牢牢掌握社會主義前進的正確方向,才能動員起億萬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其他勞動羣衆爲之努力奮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