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節 絕處逢生(上)

志文正在緊張的拆着那個印軍的收發報機,在他隨身包裡面.藏着發報機用的電子管、電源變壓器和電容、電阻等,劉志文攜帶這些東西就是想在適當的時候.把收報機改裝成爲一個發報機.將戰況第一時間傳到新聞中心.在距離前線不到50裡的地方.自己的老總正在日夜守候.只要傳過去就是大功一件。

就憑着過去的經驗,劉志文自己動手繞線圈、焊線路,裝配好了一部五瓦特的哈特萊式小功率的發報機,利用印軍的那個電子管收報機調頻後改裝成接受中方頻道的電子管收報機,經過多次反覆的試驗,雖然發報機看起來十分正常,可是令劉志文感到着急的是,在收報端一直沒有任何信息返回,這讓劉志文感到焦急萬分。

不遠處的槍聲開始密集起來,形勢越來越危機,劉志文的心裡反而平靜下來,也許是因爲高原反應,所以自己的發報機波長出現了異常。想到這裡,劉志文心裡一亮,利用新華社電臺廣播和印度電臺廣播的頻率校準了工作所需的波長。

然後,劉志文按照規定的波長、呼號和聯絡時間進行了第一次呼叫

“總部,總部,我是突擊連某分隊,我不現在佔據了印軍的一處炮兵陣地,現在急需火力支援,我部位置在***以南5公里左右,就是戰鬥最激烈的那個地方!”

劉志文改裝的電臺所使用地發報機是五瓦單管的功率哈特萊式地發報機,發報機使用的是6F6或6V6型::一些金屬設備改裝而成的收報機;收報機所需的電源是電池;發報機用的天線是利用平時收音機用的倒“L”式的單根天線。爲了提高電臺通信聯絡地工作效率。採用了“雙工”的聯絡方式。

可以說,如果不是中國的產品實在過硬。那麼這樣一臺簡陋的收發報機組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工作的,不過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劉志文竟然成功的將電報發了出去,然後幾乎是立刻的,收報機就收到了信號,不過聲音並不是劉志文的老總,而是一個略顯生硬地女子聲音。

“請重複一遍。我是總部機要處電信科,我接聽了你的電報,請馬上說出你的要求,我會立刻轉接給我總部!”

“我是劉志文,我們現在有三個人,佔領了印軍的一處火炮陣地,現在印度軍隊把我們包圍了,急需火力支援,實在不行就向我們開炮。這邊印度士兵像螞蟻一樣多,一炮下去可以報銷幾十個!要快!”

“我知道了,已經直接與司令員通話,將你地情況……。”

在關鍵時刻。電池的電終於用光了,收發報機的聲音同時減小,終於無聲。劉志文也無可奈何,狠狠地捶了一拳。劉志文拿起一支步槍,準備貓着腰衝過去,突然,劉志文看到了身邊的一輛牽引車,劉志文突然有了主意。

此時,劉猛和龐興國已經被印軍地火力壓制的死死,根本無法擡起頭來。只能偶爾反擊,受傷的龐興國大怒

“劉猛,我命令你,馬上退回到第二道防線!”

“班長,你今兒就是說破天,我也不下去

“這是命令

正在這時猶豫的龐興國砸壞機槍,掏出手槍交給劉猛.自己手握最後一顆手雷,等待印度軍隊的靠近。

印度軍隊距離龐興國等人很近很近了,龐興國想把手榴彈扔出去,但是手榴彈掉在地上.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地手臂已經+縱機槍.血肉之軀再堅強.也無法承受這樣的摧殘。他的兩條胳膊已經不聽使喚。

龐興國忍住劇痛.用顫抖的左手撿起榴彈,然後想要用右手扯出拉環可是右手如同風中的樹葉一般.根本無法使上一點力氣.龐興國低頭.用牙扯出拉環,把手榴彈扔出去。這枚手榴彈扔的並不遠.所幸山勢陡峭.手榴彈順着山勢滾了下去.一路上印軍的驚叫不絕於耳.一,的火力暫時少了一些。

“讓開,趕快讓開!”身後響起刺耳的喇叭聲音,旁興國扭頭看了一下,一輛又破又爛的汽車慢吞吞的開了過來,在車上的就是劉志文,再開到龐興國這邊的時候,劉志文拿了一個方方正正的東西壓住了油門,又固定住了方向盤,然後飛身跳了下來。

沒有經過訓練的劉志文顯然不是一個好的跳車手,他直接跳到了劉猛身上,三個人都滾成一團,那輛牽引車憑藉慣性衝出了山口然後就是一陣驚天動地的爆炸聲,等到劉志文探頭去看的時候,他只能看到一團火球滾了下去,沿路上到處都是渾身是火的印度士兵。

不過,劉志文還是看到,下面的印軍並沒有減少,相反的一些陣型整齊的軍隊出現在山腳下,顯然是印軍的增援部隊。劉志文看到這裡,心也涼了一半,看來在今天是要交待到這裡了!自己還沒有結婚呢,真是太虧了。

20分鐘之後,被迫退到了最後陣地的三個人終於打光了彈。然而印軍那邊卻沒有發動進攻,雖然他們只要重機槍攢射就可以永久的解決這三個勇士,可是再明白照成這麼多麻煩的中國人只有三個的時候,尊重英雄的觀點佔了上風,一個少尉模樣的人站了出來。

“中國的勇士,現在已經十分明顯了,你們被包圍並且彈盡糧絕了。你們的英勇行爲足以媲美最勇敢的武士,交出手中的武器。我保證你們會受到英雄應有地待遇。”

“球!”

“去死吧!”

“沒有投降的”

在中國地陣地上,響起了三人有力的拒絕聲。那個印度少尉雖然不知道內容,不過有些東西是不必知道內容的,激烈的言詞本身就說明了一切。

“好吧,中國人,就讓我用對待英雄的方式結束你們吧。也許這纔是你們最好的歸宿。”

印度少尉有些遺憾,不過還是下令道:“開火!”

“突突突突!”

一個巨大的陰影籠罩了他,然後幾道火龍輕易地將他吞噬。在龐興國等人面前,突然出現了一個龐然大物。

中國製造的迄今爲止最大的直升飛機飛龍-2兩翼分別帶有一個螺旋槳,每個直徑達到35m,當它們旋轉起來,螺旋槳可觸碰的死亡地帶長達67m,這個寬度超過了所有飛機的長度。它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噸,而本來這種直升機的作用是作爲作戰平臺,只有司令員纔有權支配。

到目前爲止只生產過2飛龍-2|差,且操作不便,所以沒有量產。

飛龍-2初按設計任務書要求採用縱列式旋翼佈局。採用當時現有的部件。後來採用了橫列式旋翼佈局。縱列式旋翼佈局地後面旋翼在前面旋翼的擾動渦流區內工作,所以後面旋翼的工作條件差,旋翼的臨界疲勞壽命低。橫列式旋翼佈局結構對稱,兩副旋翼在相同地氣流條件下工作。有良好的穩定性、可靠性和疲勞壽命。

飛龍-2造了一些有效載重—高度紀錄,1969年222日的飛行中,載31030克有效載重,以1802951米高度,這一高度打破了最大載重下爬升到2000米高:|.0克,25000克和30000克有效載重的高度紀錄。

飛龍-2運載大型運輸機所能運載的火箭和其它重型貨物。駕駛艙振動小。執行任務時不需專用地面設備。

旋翼系統兩副與米—6或米—10似的五片槳葉的全金屬旋翼。兩副旋翼並排安裝在固定機翼的翼尖上。從仰視圖上看,左側旋翼順時針方向旋轉,右側旋翼逆時針方向旋轉。每片旋翼有後緣調整片。橫向安裝的兩副旋翼通過協調軸保證同步,任何一側發動機發生故障,能保持兩副旋翼旋轉。

旋翼轉速爲每分鐘112。旋翼系統工作900時後,進行中間檢修。機翼支柱撐杆式上單翼結構,具有較大地上反角和反尖削比(即~翼根到翼尖弦長增加)。初爲三段)長翼展:=

着陸裝置不可收放的前三點式起落架,每個起落架均有兩個機輪,前機輪可操縱。主機輪輪胎尺寸爲1750×730米,前機輪輪胎尺寸爲1200

米。

動力裝4o輪軸發動機,單臺功率爲4770瓦(力),:;.+|起來驅動一副旋翼並有協調軸。A—25Bo::B發動機的改進型,改進了壓氣機,提高了工作溫度,使功率4040瓦(5500軸馬力)增加到瓦(6500馬力)。爲便於維護動力裝置和槳轂,每對發動機的整流罩側板可向下打開,發動機下部整流罩可用手搖把放低1.人的維護平臺。圓柱形的外部油箱安裝在座艙兩側。

機身全金屬半硬殼式結構,後部有蛤殼式貨艙門及裝卸跳板。跳板下有兩個減震墊。

尾部裝置尾部採用全金屬結構,包括中央主垂鰭水平尾面,水平尾面,升降舵,端板式輔助垂直尾面。水平民面有較大的上反角,輔助垂直尾面前緣向裡偏料。升降舵和方向舵有調整片。

座艙前部有駕駛艙,艙內並排安置正、副駕駛員座椅,正駕駛座位在左,副駕駛座位在右。正駕駛員後面爲隨機機械師,副駕駛員後面爲電氣技師。駕駛艙上面是領航艙,領航員和報務員前後排列。駕駛艙和領航員艙前面的風擋玻璃裝有雨刷。艙內有橡皮葉片的冷卻風扇,爲機組人員起冷卻作用。

座艙內沿側壁約有50副向上摺疊的座椅供押運貨物的人坐。移動。起重機有4個起吊點C克貨物,4同時起吊可吊起10000克貨物。尾部蛤殼式艙門之間形成主通道,尾艙門可向下向後打開,向下的可形成裝載貨物的跳板。左側外掛油箱前面有向後滑動的艙門。兩側應急出口艙門位於座艙後部。駕駛員艙和領航員艙右側有向下打開的應急出口艙門。

系統電氣系統的容量480瓦。有標準的破損安全助力操縱系統和自動穩定系統,可用人工操縱着陸。

機載設備機頭下部的泡形整流罩內裝有地形顯示雷達.助動力裝置用於起動發動機。

機長:米

旋翼直徑:米C裡)5000公斤

尾槳直徑:.:

巡航時速:最大時速:0裡

第37節 抽身第5節 醒獅第34節 特戰雄兵(一)第45章 射小鳥第1節 大流感第8節 四海華人皆兄弟第13節 以假亂真第15章 臨危上高樓第29節 美法同盟第24節 偵緝營的未來(上)第67節 鐵流(六)第17節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7節 滿載而歸第43節 水庫三日談(七)第22節 我給美國一悶棍第5節 變生肘掖(下)第15節 獨立宣言的作用第98節 倫敦上空的鷹(下)第51節 巴拿馬運河(上)第15節 萬壽無疆賀疆無第33節 北冰洋之戰第47節 北京奧運會第6節 因禍得福(上)第18節 破交(上)第78節 圈套(下)第50章 火線 帕勞島!第4節 烈日要塞(下)第52節 授勳凌煙閣第32章 譚嗣同(下)第9節 鐵軍是怎樣練成的(上)第88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九)第73節 鐵壁的失敗(下)第86節 出其不意第45節 赤字搞教育(中)第32節 四個火槍手第6節 租借法案第27節 崩壞第58節 經濟危機(三)第10節 斷糧(下)第31節 厚積以待薄發第65節 鐵流(四)第38章 打仗就要賺錢第19節 鏖兵山海關第24節 戰爭中的男女第59節 進退兩難(三)第3節 密謀?第31節 升龍戰爭---雄關如鐵第11節 真理不辯不明(上)第60節 潛伏第5節 閒庭信步探鐵路(上)第106章 氫彈第36節 蝴蝶效應(下)第43章 杯弓蛇影第12節 斷碑山第72節 直插美國心臟第77節 圈套(上)第74節 駝峰航線(上)第30節 日本投降第33節 洪水無情人有情第30節 出院第4節 海蘭泡之戰(上)第24章 向人民謝罪第31節 見公婆第19節 潛艇奇襲(下)第34節 三貂嶺大捷(下)第75節 駝峰航線(中)第12節 唐紹儀捨命說俄酋第6節 閒庭信步探鐵路(下)第86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七)第63節 過草地(下)第29節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34節 大清皇家海軍的誕生第36節 特戰雄兵(三)第55節 血戰(二十三)第84節 鬼子需要什麼第6章 德國統治下的歐洲(一)第13節 以假亂真第14節 霸王別姬(中)第5節 海蘭泡之戰(中)第76節 困境第33節 洪水無情人有情第17節 小豬快跑第24節 戰爭中的男女第71節 燒烤論英美(下)第14節 絕處逢生(下)第19章 導彈顯威力第78節 初戰(中)第8節 三氣日酋(下)第25節 宜將剩勇追窮寇(中)第65節 孟買慘案第38節 困獸猶鬥(下)第4節 將軍初建功第13節 激戰定西第4節 烈日要塞(下)第13節 日本竹槓敲得響第29節 金榜題名第39節 水庫三日談(三)第77節 初戰(上)第22節 巡檢做天子(六)
第37節 抽身第5節 醒獅第34節 特戰雄兵(一)第45章 射小鳥第1節 大流感第8節 四海華人皆兄弟第13節 以假亂真第15章 臨危上高樓第29節 美法同盟第24節 偵緝營的未來(上)第67節 鐵流(六)第17節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17節 滿載而歸第43節 水庫三日談(七)第22節 我給美國一悶棍第5節 變生肘掖(下)第15節 獨立宣言的作用第98節 倫敦上空的鷹(下)第51節 巴拿馬運河(上)第15節 萬壽無疆賀疆無第33節 北冰洋之戰第47節 北京奧運會第6節 因禍得福(上)第18節 破交(上)第78節 圈套(下)第50章 火線 帕勞島!第4節 烈日要塞(下)第52節 授勳凌煙閣第32章 譚嗣同(下)第9節 鐵軍是怎樣練成的(上)第88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九)第73節 鐵壁的失敗(下)第86節 出其不意第45節 赤字搞教育(中)第32節 四個火槍手第6節 租借法案第27節 崩壞第58節 經濟危機(三)第10節 斷糧(下)第31節 厚積以待薄發第65節 鐵流(四)第38章 打仗就要賺錢第19節 鏖兵山海關第24節 戰爭中的男女第59節 進退兩難(三)第3節 密謀?第31節 升龍戰爭---雄關如鐵第11節 真理不辯不明(上)第60節 潛伏第5節 閒庭信步探鐵路(上)第106章 氫彈第36節 蝴蝶效應(下)第43章 杯弓蛇影第12節 斷碑山第72節 直插美國心臟第77節 圈套(上)第74節 駝峰航線(上)第30節 日本投降第33節 洪水無情人有情第30節 出院第4節 海蘭泡之戰(上)第24章 向人民謝罪第31節 見公婆第19節 潛艇奇襲(下)第34節 三貂嶺大捷(下)第75節 駝峰航線(中)第12節 唐紹儀捨命說俄酋第6節 閒庭信步探鐵路(下)第86節 報國無門的印度將軍(七)第63節 過草地(下)第29節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34節 大清皇家海軍的誕生第36節 特戰雄兵(三)第55節 血戰(二十三)第84節 鬼子需要什麼第6章 德國統治下的歐洲(一)第13節 以假亂真第14節 霸王別姬(中)第5節 海蘭泡之戰(中)第76節 困境第33節 洪水無情人有情第17節 小豬快跑第24節 戰爭中的男女第71節 燒烤論英美(下)第14節 絕處逢生(下)第19章 導彈顯威力第78節 初戰(中)第8節 三氣日酋(下)第25節 宜將剩勇追窮寇(中)第65節 孟買慘案第38節 困獸猶鬥(下)第4節 將軍初建功第13節 激戰定西第4節 烈日要塞(下)第13節 日本竹槓敲得響第29節 金榜題名第39節 水庫三日談(三)第77節 初戰(上)第22節 巡檢做天子(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