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拿不定主意

請神容易送神難,陶謙現在就有這樣的想法。

徐州殷富,戶口百萬,馬步三軍近十萬之衆,而陶謙能夠坐穩州牧的位置,足見他並不是一個碌碌無爲之輩。不僅如此,陶謙還很有識人之明,知道自己的兩個兒子難成大器,與其讓他們子承父業,以致在亂世中艱難求存,倒不如將徐州拱手讓與賢良之人,或許反而可以讓子孫後代過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兩年前,隨着陶謙年事漸高,身體又一向不太好,便起了挑選接班人的想法。正是在這時候,劉備到了徐州,並自然地成了陶謙心目中最理想的人選。孔融介紹過,劉備是漢室宗親,素有賢德,而且還沒有什麼根基,如果自己將徐州牧的位置讓與他,他一定會對自己感恩戴德,也就會更加用心地照顧自己的後人。這便是陶謙相中劉備的原因。雖然劉備婉言謝絕了陶謙的好意,但陶謙還是將他留了下來,暫時安置在了小沛,便是考慮等將來有了機會,再次將這州牧之位讓與他。

有了這層想法,所以陶謙想要送走的那尊“大神”自然不是劉備了,而是張遼和他的五千兵馬。

當初,張遼可以說是不請自來,但是因爲陶謙害怕遭到孫堅的報復,而主動請求張遼留下來,這一留就是兩年。兩年中,張遼不僅與徐州文武官吏交往甚密,還和糜竺結下親事。這些情況當然瞞不過陶謙的耳目,也漸漸引起了陶謙的注意。不過,畢竟張遼的手下只有五千人馬,陶謙還不是十分擔心。但是現在不同了,雖然知道高順此次前來只是爲了和張遼輪換,可兵力卻一下子增加到了一萬五千人,而且還有五千騎兵,這就讓陶謙有些如坐鍼氈了。

其實,陶謙也清楚,如果將徐州交給劉欣,對全州的百姓來說,不失爲一件好事。但是劉欣剛剛消滅了董卓,實力空前強大,有如日中天,就算自己將徐州交給他,恐怕他也不會對陶家另眼相看。而且,劉欣手下人才濟濟,自己手下的這些文武官吏難以受到劉欣的重用,即使自己願意投靠劉欣,臧霸、孫觀、笮融這些人也不會答應。

屋漏偏逢連夜雨,荊州軍這尊“大神”還沒有送走,冀州的袁紹又派人帶來了密信。袁紹在密信中說得很直接,他已經擁立劉表爲帝,要求陶謙旗幟鮮明地站在他這一邊。

經過幾年的混戰,諸侯之間相互火併,如今勢力最強大的便是劉欣、袁紹、曹操這三家了,坐擁一州之地的陶謙現在也可以排上第四的位置,因此他選擇站到哪一邊也就顯得比較重要了,但是這個決心,他卻輕易下不了。

劉欣這一方不要說了,張遼還沒有走,高順又來了,整整兩萬人馬正駐紮在徐州城外,更要命的是,徐州當地的老百姓似乎對這些荊州軍還很歡迎。

曹操佔着青、兗二州,與徐州直接接壤,也不是陶謙開罪得起的。更何況,曹操擁立的是劉宏之子劉協,在那個看重正統的年代,曹操一方顯然在道義上更佔據主動一些。

儘管如此,對於陶謙來說,袁紹的密信絕對不能等閒視之。天無二日、國無二君的道理誰都懂,怎麼可能同時有兩個漢帝存在呢?陶謙敢肯定,袁、曹二人遲早要有一場大戰,正因爲如此,袁紹才格外看重徐州的選邊站隊。如果陶謙站在袁紹這一邊,將對曹操形成前後夾擊之勢,令其腹背受敵。但是陶謙要是真的站在袁紹一邊的話,曹操很可能選擇先對徐州下手,解除這個後患,再集中全力對付袁紹。

陶謙也清楚,自己最好的選擇就是保持中立。可是,袁紹在密信中的語氣十分強硬,根本不給他以迴旋的餘地,如果他不擁立劉表的話,就將他當成朝廷的叛逆來對待。

捏着這封密信,陶謙又猶豫起來,他突然就想弄清楚劉欣的態度,畢竟劉欣消滅了董卓以後,實力大增,應當在曹操、袁紹之上。所以,劉欣站在哪一邊就非常重要,將直接決定着天下大勢的走向。

有一點陶謙是清楚的。劉欣早就公開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不承認劉協皇帝的身份,再加上前段時間曹操還曾經偷襲過襄陽,也就是說,劉欣與曹操聯合的可能性很小,反倒有可能與袁紹合作。但是,這世界上的事情誰也說不清楚,有時候最不可能的往往還就發生了,陶謙不敢單靠自己的判斷就草草作出決策,他需要更加確切的消息。於是,糜竺又一次匆匆離開州牧府,趕往城外的荊州軍大營。

秋風凜凜,荊州軍大營外的一片空地上,兩萬將士整整齊齊地排列着,除了旌旗烈烈作響和戰馬偶爾發出的一兩聲嘶鳴外,整個隊伍鴉雀無聲。不遠處,剛剛忙完秋收,空閒下來的當地百姓三五成羣地聚攏在一起,好奇地看着這支來自遠方的軍隊,不時指指點點。

其實,百姓們對這些軍隊並不陌生,就在前幾天,這些軍人們還曾經脫下衣甲,幫着他們一起收割地裡的莊稼。那些年輕的面孔總是帶着微微的笑意,熟練地揮舞着手中的鐮刀,汗如雨下,卻一個個不知疲倦,不叫一聲累。百姓們與這些士兵混得熟了,那感覺就當他們是自家的兄弟子侄、自己的親人一般。

今天這支軍隊的情形與他們平時所看到的明顯不同,士兵們的臉上沒有了往昔的笑容,多了幾分肅穆和堅定,手裡緊握着刀槍旗幟,在烈烈秋風中一動不動,好像一尊尊雕像。

隊伍的前面,五個年輕的士兵被脫去衣甲,一字排開跪倒在地,每個人的身後都站立着兩名手持利刃的刀斧手。

這五個士兵已經被臨時囚禁一段時間了,張遼一直不知道該如何處理他們。不過,這次高順從襄陽帶來了劉欣的指示,其中就有關於如何處理這類事件的原則意見。

劉欣的指示不僅解決了張遼的難題,而且令張遼很是佩服他的未卜先知,對他更加的死心塌地。其實,劉欣也是根據常理推斷,紀律再怎麼嚴明的軍隊,離鄉日久,難免會心生倦怠而做出些不法之事,如偷盜、搶劫、姦淫等等,可能這些士兵天性並不壞,他們這樣做只是想要發泄一下自己的情緒,卻會給受害人帶來難言的痛苦,給荊州軍無以挽回的影響,所以劉欣要未雨綢繆,沒想到居然幫張遼解決了難題。

這五個士兵的情形並不相同,有兩個是用強的,還有三個與這附近村子裡的姑娘卻是兩情相悅,所以處理手段也就不盡相同。

隨着張遼的一聲令下,刀斧手揚起手中的利刃,那兩個**民女的士兵被當場斬首,血光迸起,頭顱滾落一邊。畢竟這些士兵跟了張遼兩年,突然下令處死這兩個士兵,張遼還是有些不忍。張遼揮了揮手,讓士兵將兩具屍體擡下去,安葬在營外。

對於荊州軍的士兵來說,死並不可怕,只是這兩個士兵死得甚爲不值,他們不是戰死在疆場,而是觸犯軍律而死,算不得烈士,家屬也不能夠得到撫卹,就連他們自己的遺體也進不了襄陽的陵園,這纔是最令其他士兵震攝的地方。

另外三名士兵眼睜睜看着同伴丟了性命,心中忐忑,卻聽張遼又一聲令下,早有刀斧手上前將他們掀翻在地,扒了褲子,“噼噼啪啪”打起軍棍來。

荊州軍軍紀嚴明,執法的士兵絕不敢徇私舞弊,每人二十軍棍都是實打實的,個個被打得皮開肉綻,卻沒有人吭一聲。這三個受刑的士兵心裡都明白,他們保住的不是性命,而是作爲一名大漢軍人的軍人榮譽。他們就算咬碎了牙齒,也不能喊出聲來,否則,他們今後在同袍面前就會永遠都擡不起頭來。

看到這三個士兵的表現,張遼的心情略微輕鬆了一點,緊接着又宣佈了一項命令,這三個士兵將不能參加本次輪換,必須繼續留在徐州,等待一年以後的下一次輪換。

不過,他們也不是全無收穫,因爲劉欣的處理原則還是很人性化的,對於這類因爲兩情相悅而違反軍紀的士兵網開一面,允許他們將心儀的姑娘娶回家去,財禮全部由軍隊承擔。劉欣之所以有這項規定,並不是鼓勵士兵們和駐地的姑娘們談情說愛,而是有條件的,必須是在外長期駐紮,超過一年零三個月以上,纔可以適用這樣的條件,否則就以與**民女同罪論處。畢竟沒有讓這些駐外的將士進行例行輪換,是劉欣考慮得不夠周到,後果完全要這些士兵們來承擔,就明顯有些不公了。

剛剛從徐州城中趕來的糜竺將這一切都看在了眼裡,心中五味雜陳。這幾個士兵犯法的事情他是知道的,其中一位受害人的家眷就曾經告到了他的府上。但是,因爲這些荊州軍不歸他管轄,而且就連陶謙也不敢得罪他們,糜竺也只能睜隻眼閉隻眼。但是糜竺內心還是很生氣的,連帶着對只是將這些士兵囚禁起來的張遼也有了一些看法。

今天看到這一幕,糜竺終於明白劉欣能夠有今天的地位絕對不是憑空得來的,單憑這樣嚴明的軍紀,在其他地方的軍隊中都是見不到的。

糜竺不禁猶豫起來,他一直覺得通過張遼來探聽劉欣的態度非君子所爲,更有利用張遼這個準妹夫的嫌疑,如今看到這場處決犯案士兵的好戲,他更加拿不定主意了。

第81章 洞房花燭夜第479章 男大當婚第669章 草原上的冬夜第56章 二夫人第26章 徐晃贈劍第255章 三英戰呂布第48章 勇救焦尾琴第613章 給了我吧第285章 軍令如山第31章 幽州買馬第750章 有言在先第819章 茶葉引發的戰爭第212章 基業第665章 山越的禮物第367章 祝家的鬼話第671章 陷入僵局第753章 奴性第11章 激情的一夜第570章 如何交待第686章 青銅時代第449章 煙花滿天飛第265章 冠軍縣之戰第28章 夜間烽火第38章 贖身第39章 問心無愧第20章 劉欣的擔憂第143章 好沉的箱子第598章 眼圈一紅第786章 誰的勝算更大第343章 不便明言第71章 夜晚奇遇第196章 趨炎附勢第62章 新媳婦第460章 渡江第487章 更大的驚喜第881章 艱難的抉擇第870章 就是他第344章 必有蹊蹺第576章 火併第795章 你騙了我第596章 文學從事第727章 佯攻開始第881章 艱難的抉擇第335章 底氣不足第710章 緊急集合第865章 稀奇事第124章 三權分立第220章 佔名額第293章 壯壯膽第583章 搏一把第630章 談判第658章 重頭戲第851章 劫富濟貧第704章 攔路伸冤第836章 屠殺第702章 海外的土地第598章 眼圈一紅第402章 草鞋鋪子第327章 文科狀元第455章 一鼻子灰第247章 射死他第585章 拿鼓槌來!第74章 盡在掌握第393章 欺人太甚第55章 馬芸的煩惱第65章 抓週第327章 文科狀元第504章 他成功了第624章 我得去看看第311章 袁術的使者第52章 奇襲宛城第183章 緩兵之計第620章 三大害第530章 一夜未歸第822章 誤打誤撞第713章 興王師第455章 一鼻子灰第771章 臉色垮了下來第203章 家庭晚會第18章 喝酒不盡興第558章 搶先下手第858章 殊死搏殺第181章 我是誰?第214章 沖喜第694章 奇恥大辱第823章 無限期租借第429章 逐客令第333章 稻種第91章 願意做小第86章 人小鬼大第136章 夜遊襄陽第616章 大將軍第641章 沉住氣第593章 大漢講武堂第350章 風神與火神第317章 身高力大第614章 有失公允第604章 換個思路第138章 劉欣的絕活第376章 不用考慮了
第81章 洞房花燭夜第479章 男大當婚第669章 草原上的冬夜第56章 二夫人第26章 徐晃贈劍第255章 三英戰呂布第48章 勇救焦尾琴第613章 給了我吧第285章 軍令如山第31章 幽州買馬第750章 有言在先第819章 茶葉引發的戰爭第212章 基業第665章 山越的禮物第367章 祝家的鬼話第671章 陷入僵局第753章 奴性第11章 激情的一夜第570章 如何交待第686章 青銅時代第449章 煙花滿天飛第265章 冠軍縣之戰第28章 夜間烽火第38章 贖身第39章 問心無愧第20章 劉欣的擔憂第143章 好沉的箱子第598章 眼圈一紅第786章 誰的勝算更大第343章 不便明言第71章 夜晚奇遇第196章 趨炎附勢第62章 新媳婦第460章 渡江第487章 更大的驚喜第881章 艱難的抉擇第870章 就是他第344章 必有蹊蹺第576章 火併第795章 你騙了我第596章 文學從事第727章 佯攻開始第881章 艱難的抉擇第335章 底氣不足第710章 緊急集合第865章 稀奇事第124章 三權分立第220章 佔名額第293章 壯壯膽第583章 搏一把第630章 談判第658章 重頭戲第851章 劫富濟貧第704章 攔路伸冤第836章 屠殺第702章 海外的土地第598章 眼圈一紅第402章 草鞋鋪子第327章 文科狀元第455章 一鼻子灰第247章 射死他第585章 拿鼓槌來!第74章 盡在掌握第393章 欺人太甚第55章 馬芸的煩惱第65章 抓週第327章 文科狀元第504章 他成功了第624章 我得去看看第311章 袁術的使者第52章 奇襲宛城第183章 緩兵之計第620章 三大害第530章 一夜未歸第822章 誤打誤撞第713章 興王師第455章 一鼻子灰第771章 臉色垮了下來第203章 家庭晚會第18章 喝酒不盡興第558章 搶先下手第858章 殊死搏殺第181章 我是誰?第214章 沖喜第694章 奇恥大辱第823章 無限期租借第429章 逐客令第333章 稻種第91章 願意做小第86章 人小鬼大第136章 夜遊襄陽第616章 大將軍第641章 沉住氣第593章 大漢講武堂第350章 風神與火神第317章 身高力大第614章 有失公允第604章 換個思路第138章 劉欣的絕活第376章 不用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