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復漢軍

“跑了?”

張野差點被喝進嘴裡的水給嗆到,驚訝的問道。

“是的,跑了,現在除了北門以外,清軍正在迅速的從其他三個門撤退,看不出有任何組織,我們要不要上去咬上一口?”

楊軍威重重的點點頭,興奮的說道。

這個結果太出乎人意料了,四千士兵,對陣七萬清軍綠營,結果纔開了三輪炮,二百四十餘發炮彈便打下了一座城。

即便是見慣了場面,有着一顆強大心臟的楊軍威也不敢想象這竟然會是真的?

在出擊之前他多少還有些擔憂,他們全員加起來畢竟也才一萬二千餘人,戰鬥部隊不過七千餘人,清廷雖然腐敗,但消滅他們這些人還是沒問題的。

可是現在的局面,震驚,除了震驚以外,再也講不出其他的詞語。

“不必了,都是漢人,雖無心重用,但死的太多也不是什麼好事,讓他們跑吧,嚴密觀察,差不多了我們就進城。”

張野搖了搖頭,跟這羣漢人打有什麼意思?

那羣綠營也不過是混口飯吃罷了,說句不好聽的,那就是一羣只會吃飯不會幹活的主,跟他們打,張野還嫌浪費彈藥呢。

若是真的打起來的話,張野倒是情願去收拾袁世凱的北洋新軍,以及那些滿人軍隊,畢竟一個是能給自己帶來威脅的,另一個是必須要剷除的,哪怕他們沒有戰鬥力,也必須要剷除。

炮火,在不斷的延伸,但卻都沒能給綠營帶來什麼威脅,張野這邊也是不斷的觀察着綠營的動作,只要他們跑的速度稍微慢了點,便立刻炮擊,敦促他們加快步伐離開。

七萬綠營,進城時用了差不多一天的時間,但是逃跑,只用了兩個小時。

當張野率軍進城的時候,整個臨沂城內空蕩蕩的,到處都是散落一地的物資,裝備,好比剛遭到洗劫一般,混亂不堪。

街道上空無一人,看不到任何行走的百姓。

臨沂城人數本就不多,只喲區區數萬,先前被楊軍威帶走了一部分,剩餘的則是逃到了鄉下避難,剩下的則心驚膽戰的生活着,繼續被沂州知府以及臨沂縣令剝削着。

“駐防,把步兵炮搬到城牆上去,機槍也搬上去,損毀的城牆儘快安排人修復,鐵絲網也儘快拉起來。”

親眼看着臨沂城的混亂,張野苦笑着搖了搖頭。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這句話現在他是深有體會,本來一個很平靜的城池,卻因爲自己的到來接二連三的引來兵禍,雖說對百姓們造成的損失並不大,但卻讓他們無法繼續安穩的生活

Wωω ¤ttKan ¤¢O

戰亂流民,對於一個國家的根基影響可是巨大的,表面上看對張野是沒有一點的影響,但從現在開始就要改變了。

作爲臨沂城的實際控制者,臨沂的安穩就代表着張野日後發展的速度快與慢,有一個安定的後方,對於他來說將會是莫大的支持。

否則的話張野也不會講基地選擇在沂蒙山,之所以選在那裡,爲的就是可以圖個後方安定,可以有穩定的彈藥補給輸出,不至於自己走到彈盡糧絕那一步。

“是,我這就去安排。”

楊軍威應了一聲,這些事情早在之前他們就已經做好計劃了,現在只不過是實施而已。

八十門步兵炮,分佈在四面城牆上,每面城牆有二十門步兵炮,雖然不是正兒八經的城防炮,但步兵炮放在城牆上,起到的作用也未必會比城防炮差多少。

再說了,現在清軍一共纔有多少火炮?即便是有,也沒有多少炮彈,價格昂貴,打一發便少一發,誰會跟張野這樣不要錢的打?

另外還有大量的迫擊炮,隨着時間的推移,張野部下的迫擊炮數量也是越來越多,每連設一個迫擊炮排,共八門迫擊炮,一個標便是九十六門迫擊炮,兩個標則是一百九十二門迫擊炮。

算上換防,城牆上的炮火力量也很強大,平均每一面城牆上便有二十門步兵炮以及二十四門迫擊炮,大小炮加起來共四十四門,再算上平均到每面城牆十七挺馬克沁重機槍,以及大約五百五十支步槍。

再加上目前還沒有普遍的鐵絲網,有這些玩意兒在城下佈置,可比護城河好用的多。鐵絲網把人攔下來,機槍和迫擊炮便可以定點轟炸。

這種防守火力,別說是清軍了,哪怕讓德軍來,想要攻克也很難。

既然到了自己的手裡,那就別想再奪回去。這一次張野可是動了大手筆的,步兵炮一共也才一百門,沂蒙山裡只留下了二十門。

機槍倒是留下了不少,足足有五十挺,分佈在關口各個角落,反正其他地方又進不去,想要進山就必須要經過那裡,有五十挺機槍放在那裡,基本無解。

當然了,僅僅只是做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防守只不過是第一步。對於臨沂張野有不同的看法,臨沂數南北交通重地,因爲西側有山,道路不太好走,所以這裡變成了南北過往商販的必經之地。

因爲這些原因,所以臨沂的經濟情況要好很多,流動人口也很大,當然了,這是之前。

自從楊軍威洗劫臨沂之後,過往的商販便開始繞道,不在經過臨沂,而是直接通過京杭大運河直接南下,一切貨物只在運河沿岸進行販賣。

而這,多少也減小了一些臨沂流動人口的數量

。畢竟是戰亂,還有很多商家都不願意前往冒險。

而張野的意圖也很明顯,他不指望臨沂可以成爲一個經濟重地,他只希望把臨沂打造成一個巨大的軍事堡壘,畢竟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好了,根本就捨不得拋棄。

向西是山,很難走得通,所以只能先向西南方走,而西南方是哪?徐州,沿路往西便是商丘、開封、洛陽等地,特別是開封以及洛陽。

作爲古都,這裡雖然已經被拋棄了多年,但經濟還是很強大的,而且人口數量也不少。最重要的是,有錢的人多,窮人也不少,張野想在這裡募兵還是很容易的。

臨沂向南,則可直逼宿遷、蚌埠、合肥、南京以及杭州等地,向北又可直逼萊蕪、濟南、天津、北京等地,戰略位置可謂極其重要,而且這一路基本上沒有任何的障礙,一馬平川。

可以說只要部隊出去,到處都是目標,想打哪打哪,防不勝防,而臨沂背靠沂蒙山,若是清廷大舉來攻,即便防不住,他們也有能力退回沂蒙山。

‘既然出來了,那就開始吧,一個龐大的計劃,一個讓世界震驚的計劃!’張野在心中默默的唸叨。

“對外通電,清廷昏庸無能,致使國家內外憂患不斷,我部更名爲復漢軍,以恢復漢人統治爲宗旨。”

許久之後,張野開口道。

通電,便意味着正式扯旗造反。儘管之前他們已經被清廷宣佈爲叛軍,但張野卻一直都沒有迴應,也沒有做出什麼過激的舉動來。

現在不比後世,有電視新聞發佈會,現在大多都是選擇通電,要麼是密文,指定某一方接收,要麼是明碼,所有人都能接收到,並且可以利用明碼譯本翻譯出來。

這時候普通人發電報用的都是明碼,就是要發電報的話,到電報局去,那裡有密碼本,自己把要發的內容對應的編碼找出來,然後交給電報員,他們再去發。

而接收一方在接到編碼之後,在自己拿着編碼去翻譯本,所以這個時候的電報是很貴的。

不過不要緊,咱張野不缺這麼點錢,但還有一個很蛋疼的問題,臨沂沒有電報局,所以張野只能派人到青島去,用德國人的電報局發電報。

這點主要考慮到是造反,道其他地方去發電報的話,估計剛發完就被人給抓起來了。還沒開始呢就要折損一人,很划不來。

‘終於要來了麼?’

李三才心中一喜,旋即立刻安排人手前去發佈通電。

等了這麼久,終於等到了現在。

李三才以前可不是有這麼大野心的人,當初參軍也就是不甘心清廷的失敗,所以纔會毅然從軍,打算以身報國。

結果後來的事情就這樣了,接二連三的被人陰,好不容易等來了機會,卻又被清廷陰

。現在好了,咱也扯旗造反了,而在此之前,他們的家人也都接到了消息,早已隱姓埋名,換了個地方繼續生活,沒人知道他們的後代有人造反。

而那些士兵們的家人,就更不用擔心了,早在募兵的時候張野便準備了兩套名冊,一套是真實的,但卻是不公佈的,另一套是僞造的,所有信息全都是假的,這一套是上繳朝廷的。

即便清廷想要以他們的家人要挾,也找不到士兵的家在哪。

朝廷在坑着張野,張野又何嘗沒有坑朝廷?做完這些之後,張野便馬不停蹄的檢查防務,管理政務,希望可以儘早恢復臨沂的正常生活。

接下來就是等,等那些接到消息的漢人來臨沂投奔,一方面也開始募兵,然後送往沂蒙山進行訓練。

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114章 哭爹喊娘也不行第154章 夜間突破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217章 試探第147章 身在局中第21章 一個好漢兩個幫第79章 夜襲清營第209章 刺殺(4)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85章 投資美國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91章 建學校第221章 國債第12章 怪陣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19章 頤和園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230章 百廢待興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3章 未戰先死第61章 各方反應第59章 復漢軍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39章 截擊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88章 殺地主分土地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82章 你我不是一路人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85章 投資美國第34章 何去何從?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159章 下馬威第74章 勸降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43章 一槍破城第201章 我出全資第96章 地主聚會第159章 下馬威第206章 刺殺(1)第187章 全國大發展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206章 刺殺(1)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5章 練兵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169章 軍艦入港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200章 辦學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209章 刺殺(4)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141章 李三才發飆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147章 身在局中第126章 當斥候遇上偵察兵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198章 軍校行第28章 來點德國技師230章 百廢待興第177章 炸軍艦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96章 地主聚會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58章 未戰先潰第9章 戰前對持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53章 高士成譁變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214章 戰略防禦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2章 不堪一擊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
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114章 哭爹喊娘也不行第154章 夜間突破第204章 廣州風雲(3)第217章 試探第147章 身在局中第21章 一個好漢兩個幫第79章 夜襲清營第209章 刺殺(4)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85章 投資美國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91章 建學校第221章 國債第12章 怪陣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19章 頤和園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136章 措手不及的大雨230章 百廢待興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3章 未戰先死第61章 各方反應第59章 復漢軍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39章 截擊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88章 殺地主分土地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185章 徵地修鐵路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82章 你我不是一路人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85章 投資美國第34章 何去何從?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159章 下馬威第74章 勸降第124章 海軍計劃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115章 炮轟青州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43章 一槍破城第201章 我出全資第96章 地主聚會第159章 下馬威第206章 刺殺(1)第187章 全國大發展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176章 錦囊妙計第206章 刺殺(1)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36章 拿韃子練兵第5章 練兵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169章 軍艦入港第60章 沒安好心的日本人第118章 必將爲你們報仇第200章 辦學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209章 刺殺(4)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141章 李三才發飆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第174章 螳螂捕蟬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147章 身在局中第126章 當斥候遇上偵察兵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198章 軍校行第28章 來點德國技師230章 百廢待興第177章 炸軍艦第94章 打仗別怕死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96章 地主聚會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58章 未戰先潰第9章 戰前對持第182章 我們不怕戰爭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53章 高士成譁變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214章 戰略防禦第131章 只管去打第2章 不堪一擊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