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德國人發難

感謝隨心]童鞋的打賞。

求三江票,磨刀霍霍向懶貓,結果就差三票了這又被增加到了十三票,心有不甘吶,咱盯着懶貓的菊花有四天了都,這咋就爆不了他呢?

——————————————————

袁世凱戰敗,這一消息雖然對於張野沒有太大的影響,但張野還是不由的爲之一振。

心中更是滋味萬千,有興奮,袁世凱戰敗就意味着實力受損,那麼接下來的話,朝廷肯定會對袁世凱的新軍產生懷疑,甚至還要不要袁世凱繼續帶領新軍都是兩回事。

而作爲這次抗擊日寇的主要將領,責罰肯定是跑不掉的,根據清廷處理的方式,估計很有可能會讓袁世凱回家,也就是罷官。

這一點雖然對於張野有利,因爲罷官在家的袁世凱,只能想盡了心思的繼續保住北洋新軍不被他人搶走,卻沒有精力繼續去擴軍。

而這,就給了張野拉開雙方差距的機會以及時間。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戰敗,就意味着要簽訂辱國條約,清廷現在都還欠着日本人大筆的賠款呢,那些錢足夠買上一百多艘軍艦,清廷是寧可賠錢,也不願把錢花在軍隊身上。

而這一次,若是在簽訂點什麼條約的話,那就有點太說不過去了。一份條約還未還完欠款,就再加上一份,哪怕是華夏最繁盛的年代也承受不起吶。

張野心中無奈,只能暗道:‘看來得加把勁兒了,趕緊推翻清朝,廢了一切不平等條約,儘可能的保住這個國家的底子。’

至於讓張野直接出兵去跟日本人對抗,想都別想。張野又不是傻子,況且現在他是叛軍,哪有叛軍去幫着官府打仗,打完了再讓官府反過來收拾自己的呢?要打也是推翻滿清之後再去打,那樣好壞結果都是自己的,誰也別想說什麼。

“分地的事情抓緊去辦,招募一些工作組,由工作組負責主要的分地,派出部分士兵協助工作組分地,第一批完成之後部隊全部撤回,不在大範圍的參與分地。接下來將會是狂風暴雨,我們得做好準備了才行吶。”

張野嘆了口氣,吩咐道。

現在也只能是這樣了,對於清廷來說,已經是內憂外患,到了最關鍵的時候了。若是一個處理不好,就有可能導致清王朝的坍塌。

此時沒有八國聯軍,沒有攻入京城,但情況卻也比八國聯軍好不到哪去,甚至更惡略一些。

山東有大量的德軍和張野的復漢軍,東北又有大量的日軍,廣東等地英法兩軍也是蠢蠢欲動,美國人也在盯着遠東地區,保不準什麼時候就會突然上來咬上一口。

“行,我現在就去安排,明天一早就把這事給落實了,爭取後天就讓工作組參與進去,一週之內把工作全面移交給工作組。”

楊軍威應聲道。

事情似乎真的到了緊要關頭,楊軍威也看到了這一點。袁世凱戰敗,這事說大不大,但卻絕對不小。

其實這只不過是一次普通的戰鬥,根本就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可最終還是出問題了。而這問題所在便出在袁世凱以及他手下軍隊的身上。

北洋陸軍,這是即甲午之後,清廷花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才組建起來的新式陸軍,按照編練章程,現在也差不多該是訓練完了,即便沒有,也不會有太大的差別。

而這一次當日本人捲土重來的時候,慈禧第一時間便想到了袁世凱,甚至不惜放鬆對張野的圍剿,也要把袁世凱給調到東北。

除了東北是滿人的老家以外,還有就是她要檢驗一下北洋陸軍的戰鬥力,看看是不是想象中的那麼強大。

結果很讓人失望,袁世凱的出馬,只換來了日軍傷亡人員的增加,並沒有改變戰鬥的結果。戰敗,仍舊籠罩在滿清的頭頂。

雖然這支軍隊比起之前吳大澂所帶領的那支軍隊要強大的多,精神面貌也要好的多,甚至連日本人也不敢大意,必須要小心翼翼的去應對。

可結果就是結果,戰敗了就是意味着你不行。朝廷是不會看戰鬥過程的,他們只在乎結果。勝利了,說明我們的改革是有效的,失敗了,則說明這支軍隊不值當花這麼多錢。

一夜無話,次日一早,張野急匆匆的再次返回了沂蒙山。

這次回去,除了要檢驗步槍的試槍進展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事情,敦促德國技工加快生產速度。

原本在京城大營的一套生產設備在一個月前被運了過來。因爲全程都是由德國人出面,甚至連一個清朝人都沒有,所以清軍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他們把設備給運走,卻不敢阻攔一下。

而爲此,張野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二十萬馬克的運費以及人工費用。現在機槍以及火炮的生產已經重新開始,但因爲人員問題,產量並不高,大多數緩解都是由德國人親自操作。步槍方面同樣是因爲人員問題,所以還沒有開始生產。

原本是想督促一下德國人,在加快生產的同時,也儘快的培養一些工人的,可張野沒想到的是,不但清廷遇到了麻煩,就連他,也遇到了相同的麻煩。

“對不起將軍,因爲德清兩國爆發了一些衝突,有斷絕了外交關係,所以使館命令我們立即返回青島。我想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我們應該無法繼續服務您了。”

張野剛一進入工廠,德國技工的頭子大衛興致不高的找到張野,抱歉的說道。

而此時張野才發現有些異常,這些德國技工們的工作興趣都不高,一個個無精打采的,似乎丟了魂似的。

“那是德國與清廷的問題,我不屬於清廷的,所以你們可以不用回去的。”

張野也沒想到竟然會是這樣,德國出兵佔領青島,清廷與其斷絕外交關係,德國方面召回在華人員那是肯定的,但這些人員受僱於他,跟清廷可是沒有半毛錢關係的,他們是屬於那種可回可不回的人羣。

而且召回在華人員,除了出於政治目的以外,最大的目的還是爲了保護這些人員的安全,在很多時候,只要你能確保自己是安全的,那麼就可以拒絕召回。

當然了,拒絕的話也就意味着,一旦你有什麼危險,德國方面肯定是不會爲了你去冒險的。但不管怎樣,這些技工在沂蒙山是絕對安全的,德國完全沒必要召回他們的。

除此之外,張野還有些生氣。若是德國要召回這些技工,威廉作爲雙方的聯繫人,肯定是早就知道消息的。威廉更是應該早些告訴自己纔是,而不是等這些技工找到自己,自己才知道這回事。

“是的,張將軍,事實上早在一個月前我們就接到了消息,並且也已經回絕了使館的召喚,我們向他們表達了我們是處於絕對安全的環境中,所以不必回青島的。但使館方面拒絕了我們的請求,命令我們必須要返回青島,否則……”

後面的話大衛沒有說,他相信以張野的聰明,肯定能明白他是什麼意思的。

再說了,這些德國技工也沒一個想走的,在這裡工作的強度不大,至少比在國內要輕鬆的多。競爭力也不大,至少不用擔心自己會沒工作。

而且還有鉅額的薪水可以拿,這麼長時間以來,他們每一個人都攢下了一筆鉅款,可是當他們想賺取更多錢的時候,卻被德國使館召回。

“我明白了,不過大衛,如果幾個月後德清之間恢復的關係,你們還會回來工作嗎?”

張野點了點頭,大衛的意思他已經明白了,不過就這麼放走這些技工,他有些不甘心。

雖然每月都需要支付鉅額的薪水給他們,但這些人至少讓張野感受到了存在的價值。部隊裡現在裝備的步兵炮,使用頻率雖然不高,但他的性能卻早已體現出來了。

炮彈每一次都可以精準無誤的落在目標點,誤差小的讓人覺得可怕,這並不是說操縱火炮的人技術有多高,而是火炮質量的體現。

所以,張野並不想失去這些德國技工。

當然,如果有可能的話,張野還想去挖更多的德國技工,甚至一些設計師,讓他們來設計出更先進的武器裝備。

“當然,我們合作的這麼愉快,爲什麼不可以繼續合作下去呢?再說了,這次我們本來就不想走的。”

大衛點了點頭,很痛快的回答了張野的問題。

“那好,在你們離開的這段時間裡,你們的薪水我會照付,只不過需要減半,以及等你們回來之後在一起支付給你們。”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張野也鬆了口氣。

薪水減半,每人每月也就是五百兩銀子,雖然依舊是一筆不低的費用,但爲了籠絡住這些技術人員,這筆錢還是值的花的。

張野需要大量的技術人員來爲他生產製造更多的裝備,只有裝備質量優秀,才能保證他可以死更少的人,辦更多的事。

錢沒了可以掙,可以搶,人沒了可就徹底的沒了。

而對於德國人這一次的突然發難,以及威廉的不作爲,張野算是記在心裡了,早晚有一天,他要讓德國人後悔。讓他們後悔不應該在這緊要關頭裡將自己一軍。

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第10章 欺人太甚第34章 何去何從?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24章 世道不太平第23章 三個月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8章 威力驚人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1章 重回小站第53章 高士成譁變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76章 慈禧用計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77章 一語道破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69章 開溜模式開啓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214章 戰略防禦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199章 相互找事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24章 世道不太平234章 首戰告捷第22章 近衛軍第23章 三個月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第134章 去收屍吧第135章 壞消息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9章 戰前對持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234章 首戰告捷第209章 刺殺(4)第2章 不堪一擊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第99章 麻煩事第98章 深入合作第217章 試探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90章 德國人發難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223章 英軍來襲第17章 代言人:威廉第54章 投靠?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54章 投靠?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29章 敲打德國人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128章 預備役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38章 反衝鋒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228章 神棍張野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155章 請向我開炮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99章 麻煩事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154章 夜間突破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6章 洋人來了第109章 黑山之戰激戰第160章 你這是敲詐啊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128章 預備役第32章 卸磨殺驢?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17章 突圍?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59章 復漢軍
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第10章 欺人太甚第34章 何去何從?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24章 世道不太平第23章 三個月第104章 留下徐世昌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8章 威力驚人第151章 戰前準備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1章 重回小站第53章 高士成譁變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76章 慈禧用計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77章 一語道破第227章 兩座金礦第69章 開溜模式開啓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214章 戰略防禦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199章 相互找事第89章 袁世凱敗了第163章 山東炮臺第24章 世道不太平234章 首戰告捷第22章 近衛軍第23章 三個月第7章 演練前的條件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110章 黑山之戰夜戰第134章 去收屍吧第135章 壞消息第52章 鐵良夜襲計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9章 戰前對持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168章 不跟他玩了第108章 黑山之戰交火234章 首戰告捷第209章 刺殺(4)第2章 不堪一擊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146章 乾清門政變第99章 麻煩事第98章 深入合作第217章 試探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90章 德國人發難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223章 英軍來襲第17章 代言人:威廉第54章 投靠?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54章 投靠?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4章 有後臺就是好辦事第11章 張野的擔憂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29章 敲打德國人第152章 炮兵陣地第128章 預備役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188章 被打臉的劉叢第138章 反衝鋒第171章 坦克和飛機第100章 組建政權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228章 神棍張野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155章 請向我開炮第191章 貨幣改革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229章 幫忙製造事端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99章 麻煩事第192章 挽留袁世凱第122章 局勢變了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154章 夜間突破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25章 清俄必有一戰第16章 洋人來了第109章 黑山之戰激戰第160章 你這是敲詐啊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128章 預備役第32章 卸磨殺驢?第164章 你這是找死的節奏第52章 清軍偷襲?第117章 突圍?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59章 復漢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