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章 拉攏德國

236章 拉攏德國

王林走後,張野一直在靜靜的思考着,他所做的事情,雖然很多看上去都很不合規矩,很讓人無語,但是仔細的想一想,他也並不爲此而後悔。

張野不覺得自己做的不對,哪怕是現在國家陷入了與英國之間的戰爭。哪怕是現在國家還沒有一個完善的海軍,無法與英國人抗衡的時候,就選擇了與英國人戰鬥。哪怕是現在連個大口徑的岸防炮都造不出來,他就去與英國人戰鬥。這些張野都不後悔,國家要想發展,要想強大,就必須要觸動歐美各國的利益。

和平崛起?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那些歐美國家哪一個不是想着要將更多的土地變成他們的殖民地?一方面在這裡搜刮大量的財富,一方面將本土多餘的產品銷往殖民地,而在殖民地,只能買他們的產品,而且還必須要接受高價。

張野也希望這麼做,並不希望自己的國家成爲他國的殖民地,爲他國買單。所以,國家想要崛起,就必須要與歐美強國直接對話,只有勝利了,才能崛起,否則,一切都是空談。和平崛起,放在後世或許可以,但那也只是前期,等到真正崛起的時候,戰爭是不可避免的。沒有一場戰爭,你根本就不可能擠掉其他的列強。

就好比現在的中華帝國,暫且不論自己發展跟英國人有沒有關係,暫且就當英國人在中華帝國境內沒有任何勢力。這樣中華帝國雖然可以發展,但是當他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就必須要走出去。

哪怕你特意去選歐美列強沒有涉及到的地方,可這些地方現在有多少?連越南那種彈丸之地都被法國人給殖民了,這地球上還有多少地方可以讓你殖民的?如果你就這麼認命了,一味的追求和平。那更是不可能的。

因爲歐美列強是決不允許看着你強大起來的,他們會想方設法的制止你,甚至不惜動用武力。黃禍論。這不僅僅只是一句空話,這些可是深深埋藏在歐洲人內心深處的威脅。

現在的確跟美國人有合作。但那也是利益使然,如果有一天中華帝國的工業能力真的強大了起來,甚至連軍事力量也超過了美國。他們還會選擇合作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到那時候,美國人肯定會聯合其他的國家一起制裁你。

或者在你還沒有超越他的時候,就會停止雙方間的合作。所以,這也就是張野爲什麼一直想要趁着現在從美國挖來大量優秀人才以及設備的原因。就是爲了防止以後出現這種情況,自己這邊束手無策。

作爲一個後世人。張野總是下意識的將自己的目光放在遠處,用歷史上的一些事情來判斷自己現在的局勢。該怎麼做?雖然有一些決定是性格使然,但更多的還是根據歷史上的劇情來安排的。

國家積弱已久,想要更加強大的話,就必須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行。

“陛下,德國大使海靖求見,徐總理也一起過來了。”通信官走到張野的身旁,低聲道。

張野隨即揮了揮手,示意讓他們進來。他已經猜到了海靖過來的原因,無非是因爲之前自己的命令。或許徐世昌那邊給出的條件讓他有些不太滿意。又或者是需要得到某些方面的保證等等,在一個,這並不是小事。海靖或許覺得必須要見到自己才能決定也說不準。

十分鐘後,海靖跟隨在徐世昌的身後走進了張野的院子內。作爲駐華大使,海靖的級別算是升了一級,可即便如此,他的地位與徐世昌也是不對等的。所以,按照規矩,他只能走在徐世昌的身後。這對於早已經是中國通的海靖來說,根本就不是什麼難以理解的事情。

“尊敬的皇帝陛下,徐實在是太古板了。簡直比我們德國人還要古板,所以。這件事我想我必須要跟您談了。”海靖直接說道。

“當然,歡迎商談。”張野露出了副笑容。招呼着兩人坐下。

“張,說實話,您的建議很讓我心動,我們的皇帝陛下也很心動。但是您知道的,我國最近正在建造軍艦,所以經費方面有些緊張,您這邊能不能先支付一部分?以後我們在慢慢的支付剩下的欠款?或者用其他的方式來抵押這部分欠款?”海靖有些把不準情況的說着,現在是德國人有求於中華帝國,所以,他這邊的心態也必須要放端正了,否則的話一旦惹惱了張野,後果可是很嚴重的。

而且張野這人給人的印象更是喜怒無常,你若是能夠順了他的意思,那麼他對你將會好的不能再好。可你若是讓他看不順眼,那麼對不起,你在中華帝國將會寸步難行。德國人之前就是吃了這方面的虧,所以這次纔會這麼謹慎。

張野心中猛然一顫,擡頭看了眼海靖。他的建議並非不可取,甚至是張野所希望看到的局面。張野一直對德國的技術很青睞,雖然從美國人那邊也能搞到,但是德國人的技術無疑讓他更放心一些。

因爲德國人這邊一向都是追求完美,他們的技術很少有漏洞,即便是有,也不像其他國家的那樣,簡直就是大窟窿。

如果能夠從德國這邊得到大口徑火炮的技術和設備,那也是值得的。中華帝國這邊一直都在研製大口徑的火炮,可因爲種種因素,導致這項研究一直都沒能取得進展。200毫米口徑的火炮已經出來了一年的時間了,可他們除了有過一些改進之外,再也沒有比這個口徑更大,更先進的火炮了。

如果這個時候能夠引進德國的技術,或許對科研人員來說也是件好事。多見見世面,總是會對自己有幫助的。

“那麼請問,貴國打算先支付多少?又用多少其他的東西來支付呢?”張野笑呵呵的問道。

“先支付百分之二十,然後在用你們想得到的,我們又能給的東西來支付。”海靖回答道。

“呵呵,海靖先生。貴國這個態度可不像是想要合作啊?”王林呵呵一笑,反問道。

軍艦本就很便宜了,基本上就是德國人低價買材料。然後我這邊免費給建造的,中間只不過需要你出技術而已。哪怕是這樣。你德國人也是佔了大便宜的。分期支付也就算了,可你竟然只想支付百分之二十。

那也就是說,你用一艘軍艦的錢,就能買到五艘軍艦,雖然不是不能接受。只要能夠得到德國人的技術,吃點虧也沒什麼。可張野心理就是不爽,不想被德國人這麼坑。

“不!不!不!我們這邊實在是經費有限,如果能夠拿出來的話。我們是絕對不會這麼幹的,張,請你相信我們。我知道你們很需要大口徑火炮的技術,同時還有一些其他的民用技術,這些我們都可以用來支付的。”海靖急忙解釋道。

“海靖先生,這些錢是不夠的。的確,我們很需要大口徑火炮的技術,也很需要一些民用方面的技術。可這些對於我們來說根本就不算問題,我們現在有專業的團隊在進行研製,如果不能從德國得到技術。我們頂多就是多費點時間而已。對於我們來說,用幾千萬來購買這些技術,實在是太不值當了。”張野搖了搖頭。

他說的都是事實。即便研究陷入了困境,大不了把艦炮拆下來研究一下就是了,到時候比葫蘆畫瓢造出來還不會嗎?頂多就是有點危險,但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並不是沒有手段去拿到這些技術。

如果要幫德國人制造軍艦,十有*會是戰列艦。因爲自己造的話實在是太貴了,而且德國人也沒有足夠的資源。如果中華帝國能夠幫忙製造,他們肯定會很樂意的,說不定還會同時開工建造幾艘。這樣的話幾年之後德國的海軍實力將會上升幾個臺階。到那時,即便是英國人也未必會在德軍面前佔據優勢。

所以。現在德國人的想法就是看能不能儘可能的壓低價格,以最少的錢。購買最多的軍艦。至於技術,反正核心技術都在德國人這邊,到時候派德國工程師指揮着中華帝國的工人幹活就是了,甚至一些核心的地方,也可以完全由德國人來操作。或者故意留下來不安裝,等到回德國之後在進行改造。

這些對於德國人來說都不是問題,問題是德國人現在沒有太多的錢來造這麼多的軍艦,哪怕是打了折的,他們也買不起。德國需要將更多的錢投入到更多的地方去,否則將會打破這個平衡,後果將會很嚴重。

“張,百分之三十,我們最多能夠拿出來的就只有這麼多了。另外我可以向你保證,軍艦上的所有技術,我們都不會對你們隱瞞。”海靖同樣做出了讓步,這個價碼就連海靖都覺得不可能。

而且德國人還打着小算盤,如果被以後張野知道了,萬一他們扣着軍艦不讓出港該怎麼辦?這裡可是中華帝國,而不是德國。如果真的走到了這一步,那德國人可就哭笑不得了。錢也付了一部分,技術也出了,到時候軍艦卻回不了國,該有多悲劇?

“最少百分之五十,否則沒得談。”張野伸出了五根手指頭,說道。

給德國的價格本來就很低,那些剛纔的價格比國內的價格還要低,只比政府用鋼的價格高一些。就這還打了個九五折,要是德國人繼續往下砍的話,張野也就只能拒絕了。技術雖好,但目前正缺錢的中華帝國,哪能經得起這麼折騰?與其有那些錢,還不如全部砸進去科研,估計也能搞出點什麼名堂出來。

百分之五十,這個價格基本上就不賠了,頂多就是少賺點而已。如果再往下的話,那張野就不會接受了。

“張,這個……”海靖有些爲難的看向張野,德國現在實在是沒有錢了,而且一次性他們也拿不出這麼多錢來。

德國不像是英國,有大量的殖民地,他們每年從殖民地搜刮的錢財就要比國內的稅收還要高几倍,這得以讓英國人維持住目前龐大的艦隊,但是德國人沒有那麼多的殖民地啊。就遠東山東這一塊殖民地,現在還被張野給搞的半死不活的。說是德國人的殖民地。可實際上呢?張野的部隊基本上把山東的德軍壓制在了青島之內,僅僅一個青島那麼大,能養活這麼多德軍嗎?

現在德國人每個月都需要從其他的地方運來糧食才能維持住青島的軍隊。而德國人也不太想放棄青島,畢竟這是他們在遠東的根據地。一旦沒了,想要在來遠東可就不容易了。

“現在支付百分之二十,軍艦下水支付百分之十,交艦的時候支付剩下的百分之二十,我要的技術,必須立刻給我。這是我的底線,行不行你們自己看着辦。”張野再次開口道,不過轉念想了下。繼續說:“對了,順便提醒你一下,我這邊的工人多的是,能造軍艦的也有不少。只要你們德國人的精力夠,我可以保證一天二十四個小時都不帶停的。而且所需要的鋼鐵,一切設備,只要你們拿出了技術,我們這邊就能造出來,船廠內只會有剩餘的材料,不會缺少任何材料。”

海靖緊緊的皺了皺眉頭。張野的話讓他很心動,如果真的如張野所說的這樣,那麼他們完全可以將軍艦的製造完全搬到中華帝國來。在這裡。他們的工程師可以輪班工作,爭取在最快的時間內建造出一艘戰列艦。

同時,他們也可以用最短的時間內建造更多的戰列艦,以此來填充德國海軍的實力。但是,這樣做也同樣有壞處,而且還很明顯。一旦德國人選擇相信張野,將全部的海軍工程師派過來,那麼在這些工程師離開之前,德國就不敢與中華帝國作對。甚至在某些方面也必須要聽從中華帝國的指揮。

否則的話,一旦兩國交惡。到時候張野不僅僅要扣留這些戰列艦自用,同時還會扣留這些工程師。而德國一旦沒有了這些工程師。海軍將會從此一蹶不振,甚至有可能遭到覆滅。德國海軍本就不強,就這些人也是積累了多年才攢下來的,海靖不知道他們能不能承受這樣的後果。反正他是做不了這個決定,也沒辦法去做這個決定。

“張,這件事情我做不了主,我必須要跟國內進行溝通,聽一下他們的意見。”海靖有些無奈的說道。

“當然,我這人是什麼脾氣你也知道,我最看重的就是誠信,而我也同樣很注重誠信。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一般情況下我是從不許諾的,可一旦我許了諾言,那就一定會做到。關於這一點,你大可放心。”張野笑了笑,說。

“張,我對您可是絕對的信任的。畢竟我們兩國之前有那麼多的合作,而且還很愉快。”海靖同樣笑着說。

海靖離開了之後,張野再次陷入了沉思,就連張野也覺得很奇怪,自己現在好像很喜歡沉思。一旦遇到事情,總是想靜靜的待在一邊,然後靜靜的想着問題。

想想自己一個馬上就要三十歲的老男人了,竟然還是光棍一條,想起這個就讓張野覺得一陣汗顏。也就是現在,民間還不知道什麼叫做玻璃,什麼叫做同性戀,否則的話,外界肯定會給張野帶上一定玻璃的帽子。看來得趕緊的找個老婆了,別的不說,起碼的給人做個樣子,並且來穩定自己的地位。

隨後張野又搖了搖頭,這事也不是什麼小事,還是以後再說吧。先把眼前的大事給解決了再說,早知道之前就不那麼顯擺了,將自己的頭像印在鈔票上,現在搞得全國人民都認識自己,想要自己去談個對象也不行。

張野的骨子裡還是一個現代人的思想,至於找對象,他更希望對方是個願意真心交往的人,而不是那些只爲了權和錢的人。而這個問題也一直都讓張野很困惑。哎,人家當皇帝都是後宮佳麗三千,看看自己,當了幾年的皇帝了竟然還獨守空房,也不知道後人會不會笑話自己?

隨後,張野又將思緒放在了跟德國人合作的事情上。張野不知道自己這邊能否打破記錄,甚至不知道在中華帝國造軍艦,會需要多長的時間?反正印象中速度最快的是英國,是在1905年的時候,在朴茨茅斯船廠,用了四個月的時間讓軍艦下水,之後又用了八個月的時間,完成了整艘軍艦的建造,前前後後整整十二個月。

而這艘戰列艦就是後來我們熟悉的無畏艦,當然了,跟真正的無畏艦還有一定的差距。當真正的無畏艦出來的時候,這艘戰列艦被稱之爲前無畏艦,一共一萬八千一百一十噸的排水量,滿載排水量兩萬一千八百四十五噸,最高航速21節,比其他的戰列艦快3節,甚至在海試的時候還達到22.4節的速度,堪稱恐怖。

不過張野卻很清楚,英國人那是因爲有無數的經驗在那撐着呢,否則的話他們也不可能只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建造成一艘戰列艦,而且還是最新式的。張野也沒有什麼別的需求,只希望自己這邊一年半之內能夠造好第一艘戰列艦就行了,以後再去慢慢的加速。()

ps:感謝審判者高達同學的打賞!抱歉,之前也沒仔細看還以爲是之前打賞的,結果剛纔才發現是28號打賞的,俺的錯,求原諒!

強烈推薦:

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2章 不堪一擊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99章 麻煩事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233章 瓊州海峽炮戰第199章 相互找事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128章 預備役第95章 徐州城破第63章 艱難時刻第205章 廣州風雲(4)第12章 怪陣第93章 禍水南引第28章 來點德國技師第42章 搶錢計劃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159章 下馬威第170章 美國的意思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207章 刺殺(2)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55章 斬鐵良第81章 有人來找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50章 剪辮子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154章 夜間突破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117章 突圍?第178章 無奈的選擇第42章 搶錢計劃第34章 何去何從?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71章 火炮退敵第91章 建學校第62章 總有人願意合作的第91章 建學校第209章 刺殺(4)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177章 炸軍艦第59章 復漢軍第68章 大軍壓境第47章 清軍來了第138章 反衝鋒第43章 一槍破城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46章 永久性工事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76章 慈禧用計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28章 來點德國技師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第85章 投資美國第124章 海軍計劃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78章 調來調去第96章 地主聚會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1章 重回小站第38章 清軍大亂第117章 突圍?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54章 投靠?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61章 各方反應第29章 敲打德國人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93章 禍水南引第53章 高士成譁變第54章 投靠?第32章 卸磨殺驢?第63章 艱難時刻第221章 國債
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2章 不堪一擊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99章 麻煩事第15章 袁世凱佈局第125章 簡易版青黴素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233章 瓊州海峽炮戰第199章 相互找事第144章 看破詭計第128章 預備役第95章 徐州城破第63章 艱難時刻第205章 廣州風雲(4)第12章 怪陣第93章 禍水南引第28章 來點德國技師第42章 搶錢計劃第186章 發展新模式第159章 下馬威第170章 美國的意思第30章 這是個陰謀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112章 勝利的代價第180章 光緒退位第207章 刺殺(2)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226章 誰動打誰第83章 我要買火炮生產線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55章 斬鐵良第81章 有人來找第64章 你家出事了第157章 兩天兩夜第123章 與德國人的交易第50章 剪辮子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154章 夜間突破第215章 戰略部署第193章 與美國建交第20章 大太監李蓮英第117章 突圍?第178章 無奈的選擇第42章 搶錢計劃第34章 何去何從?第219章 戰車工廠第67章 腐朽的清廷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162章 翁同龢以死進諫第71章 火炮退敵第91章 建學校第62章 總有人願意合作的第91章 建學校第209章 刺殺(4)第173章 統一計劃第177章 炸軍艦第59章 復漢軍第68章 大軍壓境第47章 清軍來了第138章 反衝鋒第43章 一槍破城第49章 我很民主的第106章 兵發青州第211章 就沒打算跟你談第120章 繳獲第三師團軍旗第46章 永久性工事第165章 高層會議第194章 威廉麥金利第195章 威廉麥金利的決定第76章 慈禧用計第132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142章 機會來了第28章 來點德國技師第129章 ‘迷航’的德軍艦隊第70章 清軍其實是廢物第85章 投資美國第124章 海軍計劃235章 誰幫英國我打誰第78章 調來調去第96章 地主聚會第48章 不管清軍先改革第86章 第一把步槍第153章 炮轟東營第1章 重回小站第38章 清軍大亂第117章 突圍?第130章 左右開弓第31章 慈禧要動手第54章 投靠?第119章 一羣大魚第61章 各方反應第29章 敲打德國人第56章 爲什麼不打出去?第65章 怒砸地主家第93章 禍水南引第53章 高士成譁變第54章 投靠?第32章 卸磨殺驢?第63章 艱難時刻第221章 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