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何求美人折

蔡邕氣壞了,厲聲吼道:“不孝女,安出如此荒唐不敬之語?!”伸出手,就想給這個他從未打過的女兒一記耳光。

呂布趕緊上前抓住蔡邕的胳膊,攙扶他就坐,寬慰道:“師父,您無須生氣,師妹沒說錯,我確實對師妹有欽慕之心。”

“啊,奉先,你莫要誑語,”蔡邕很是疑惑地問道:“我這女兒相貌簡陋,怎能入得你的法眼?”

蔡琰眼神裡閃現一絲得意,你呂布果然有這樣的狼子野心。

呂布看都不看蔡琰,對蔡邕說道:“師妹雖然沒有打扮裝飾,卻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之美,令我一見鍾情,不過現在呢。。。。。。”

“現在怎麼了?”蔡邕急忙追問道。

“現在我覺得自己看錯了人,愛錯了人,”呂布一副沉痛悔恨的表情:“我呂布喜歡的女人應該是聰明的孝順的女人,而不是愚蠢的不孝的女人。”

聽了呂布這樣的話,蔡琰嘴裡暗自唸叨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眼神裡的得意迅速黯淡下來,取代的是滿眼的鬱悶,這呂布對自己到底是真的有意思還是假的有意思,爲何消退得如此之快。

呂布見蔡邕一頭霧水狀,忙迅疾地補充道:“請師父放心,我手下大將徐晃徐公明乃河東人,他家距離衛家不足十里,徐公明有親友在衛家做事,便把衛仲道得癆病咯血不止之事在無意之間講給徐公明,徐公明又在無意之中講給我聽,我才把這事情講給盧太傅,盧太傅又把這事講給您聽,您若是有所懷疑,不妨派蔡家家丁前去河東郡秘密探查。”千萬不能讓蔡邕真的相信蔡琰那套臆測。

“不用去探查了,奉先,我相信你!”蔡邕看了一眼寶貝女兒:“我這女兒乃蒲柳之姿,尋常世家子弟若不是看在我的面上,根本不會把她當回事,你卻說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這樣綿妙詩句來形容她,足見你對她的真誠,你自然不會眼睜睜看着她落得那樣的下場。可惜我這女兒,冥頑不靈,辜負了奉先的一番情意!”

“師父,切莫這樣說,師妹信守承諾,堅持婚約,亦有她可取之處,”呂布頹然嘆道:“若那衛仲道身體健康,師妹嫁過去自然是天作之合,比翼齊飛,我雖有傾慕之意,卻也不敢妄動非分之念,只有衷心祝福之心。可當我知道那衛仲道身染癆病命不久矣,我心中的欽慕之意便轉爲非分之念,我不願讓我心中的仙女去經歷那地獄般的人生。今日見師妹對我呂奉先成見已深,再說什麼都於事無補,不如什麼都不再說,什麼都不再做,只當是師妹,別的再也沒有任何可能!”

呂布是一個容易放棄的人嗎?不是的。有時候暫時的放棄,是爲了更長遠的得到。

呂布轉身對蔡琰說道:“師妹,師兄把話說在前頭,我不會再對你有半點非分之想了,我每五天還會來這裡半天接受師父的教誨,希望你別再像防賊一樣地提防着我!”他的表情甚是嚴肅,眼神甚是冷淡,蔡琰從他眼睛裡忽然找不到自己的影子,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失落悠然而生。

呂布見蔡琰表情放鬆,知道她對自己已無剛纔那種芥蒂和極端厭惡,卻也無心再去多做努力去贏得她的好感,而是表情愈加嚴肅,眼神愈加冰冷,聲音愈加生硬:“我與太師、盧太傅的意思是一樣的,就以道路不通爲理由,將婚期拖後一年,一年後,若是衛仲道痊癒了,你儘管去河東完婚,我絕不阻攔!

但在這一年內,你只准待在鄴城,不準去河東!

若是你敢私自去河東,我就把河東衛家從大漢疆域上抹去!”

“你,你好霸道!”蔡琰不滿地撅起嘴巴。

“霸道?!爲了師父他老人家身心舒暢,就是再霸道幾分,我也願意!”呂布故意不去看蔡琰撅起嘴脣的可愛模樣,冷冷地說道。

“好像我父親是你父親一樣?!”蔡琰不滿地嬌哼道:“爲父親盡孝,還輪不到你!”

“很好,你也知道要對老父親盡孝!”呂布保持着皮膚的緊繃,裝出一副冷酷男的模樣:“希望你能繼續記住自己這份孝心,不要爲了那個從未見過面空有虛名且已入土半截的男人忤逆了師父的苦心!”

“不勞你提醒!”蔡琰跟呂布拌着嘴拌着嘴,忽然發現她心裡對去河東跟衛仲道完婚的渴望已經消失的無影無蹤,都怪呂布動不動就把“死了一半”“入土半截”安在衛仲道頭上,搞得蔡琰心中對衛仲道的印象已經從原來道聽途說而來的丰神俊朗變成了骷髏死屍一般的男子。蔡琰跟隨父親流亡了大半個大漢疆域,見過太多餓死在路邊的流民,她便不由自主地把衛仲道的形象跟那些餓死鬼的形象模糊在一起。

呂布向蔡邕辭別,正要轉身離開蔡府,蔡琰悄悄跟了上來。

呂布轉頭白了她一眼:“師妹,你跟着我作甚?”表情嚴肅,眼神冰冷,似是在看着一個路人。

“師兄,你剛纔那句詩‘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可有前後句,你能不能把整首詩都說給我聽?”蔡琰很不服氣,她覺得像這樣的詩句根本是其他人做出來的,很有可能是呂布之前那個主簿陳琳做出來的,她根本無法想像是呂布這個莽夫做出來的。

“這一句詩本就是我妙手偶得,並無上下句。”呂布難道能告訴蔡琰,這是太白兄讚賞友人的文章做得自然清新而寫出的詩句,整首詩有八十三句八百三十個字,那句詩的上下文爲“覽君荊山作,江鮑堪動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逸興橫素襟,無時不招尋。朱門擁虎士,列戟何森森”嗎?

“好一個妙手偶得,這四個字道盡了詩賦創作之奧秘!”蔡琰撫掌讚歎道,繼而她神情黯然下來,一個被自己輕視的武夫,竟然寫出讓自己甘拜下風的詩句,還說出詩賦創作的精髓,真讓她這個自詡天資過人飽讀詩書文采驚豔的女詩人汗顏不已。

呂布臉上沒有半點得意之色,本來這妙手偶得之詞來自於另外一個他很崇拜的大詩人陸游的“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雖然使勁地把後世精彩的詩詞拿到現在發揚,但是呂布心裡清楚地知道自己這是在剽竊,一直會有人讚賞啊拍馬屁啊,但都不值得得意。

呂布喟然嘆道:“?蘭葉春葳蕤,桂華秋皎潔。欣欣此生意,自爾爲佳節。誰知林棲者,聞風坐相悅。?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吟誦完這首詩,呂布揮袖而去。

這首詩出自張九齡的《感遇?其一》,恰如其分地表現了呂布現在的心境。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蔡琰反覆吟誦着最後兩句,“花卉流香原爲天性,?何求美人採擷揚名,呂布這首詩到底是什麼意思?是在諷刺我嗎?他剛纔說的那句詩算是偶然,那這一首詩可是很應景,似乎是對我對他不屑一顧的態度的迴應?”

蔡琰看着呂布遠去的背影,娥眉微皺,心緒煩悶,這個男人讓她越來越看不透了。

隨後的四天時間裡,呂布都待在軍營裡,操練兵士,原本的訓練他沒有做更大的調整,只是對體能訓練和實戰訓練做了一定的調整。

體能訓練上,呂布效仿後世岳飛的訓練方法,讓麾下將士在跑步、攀越障礙、跳躍壕溝、捉對廝殺、訓練廝殺技能等所有訓練中全部要披着盔甲拿着兵器,在跑步時甚至要背上輜重,基本上每個訓練都是模擬實戰狀態,讓每天的訓練都像是在實戰狀態一樣,等真正到了實戰,纔會百戰不殆。

呂布之所以提出實戰訓練的理念,跟他當年高中時期應對高考時一樣做的一樣,高中時每一次大考、小考、測試甚至只是做作業,他都把它當成高考,認真地對待,到了高考考場上,他發揮得如魚得水,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一個全國知名的重點大學,只是在大學時期他迷惘了,頹廢了。

呂布還引入了淘汰制度,在模擬實戰對抗時,兩軍掄起沾了白灰的木棍或木刀對打,凡事身上沾了兩個白點的一律退出,以殘餘者最多且主將倖存的一方獲勝,有肉吃。在跑步訓練時,以隊爲集體,如果一人落後,全隊受罰,這不僅是淘汰制刺激他們的鬥志,更讓將士們養成“不拋棄不放棄”的團結互助精神。

呂布還讓每個隊裡篩選出最勇武的士卒,把他們安排在每個陣列的頭排,刻意加強他們的武力,再根據他們平時的訓練情況,給他們授予‘準武士’到“大武士”不等的軍銜,讓這些不識字卻有勇力的人獲得發展的機會,讓他們搶着當頭排武士,以排列在戰陣頭排爲榮。再依靠他們強大的武力,強大的個人突擊能力,在兩軍相對時突入敵陣,如此,就相當於把一個呂布的突擊轉化成千萬個呂布的突擊。

四天時間內呂布把訓練情況佈置下去,讓中央軍將士嚴格執行,因爲外面的敵人數之不清,呂布沒有時間花上幾年的時間慢慢悠悠地訓練出一支精兵,他必須在半年甚至三個月的時間裡淬鍊出一支精兵。

第五天的下午,呂布將軍中事宜交給高順全權處理,徑直去了蔡邕的府邸,再來會一會傲嬌的蔡文姬。

第517章 孫策母親吳夫人第181章 諸葛亮八歲第32章 王越與嚴牧第633章 塞外決戰一第163章 斷絕幻想第117章 有大事發生第628章 神秘少年二第719章 兩個錢袋子第367章 討董之鐵錘武安國第746章 簡體字和普通話第79章 貂蟬爲愛妾第368章 討董之侯成見風使舵第65章 司馬徽相面第107章 南匈奴來襲第465章 呂蒙的母親第807章 洛神甄宓上第591章 陳到白耳兵第33章 虎賁中郎將第845章 外部監督議政院第99章 董白換貂蟬第820章 首席財政官劉巴第840章 費觀和費禕第737章 靈帝不昏第287章 謹遵太后懿旨(一)第673章 巧敗程昱第217章 呂布戰三英(三)第10章 黃忠黃漢升第714章 孟子的偉大第482章 草原養雞第818章 蔡瑁的妹妹第320章 別報我的名第165章 糧食危機第329章 貂蟬還做女特務第743章 重修洛陽城第838章 義子呂乂呂凱第293章 薦舉連坐第530章 太子是我兒第468章 發兵河套第734章 龍驤斬尾第134章 又來二十萬第656章 馬騰撫羌部第197章 都是浮雲第452章 編青州兵第411章 對女神蔡琰的逆襲第683章 生擒荀彧第639章 將呂布圍困第794章 魯肅之才第469章 攤丁入畝第493章 喜得麟兒第715章 三個平等原則第604章 任職迴避制度第810章 檢舉人分成第96章 又搞連環計第251章 焉能袖手旁觀第691章 曹操的妾侍第179章 殺雞儆猴第217章 呂布戰三英(三)第337章 九針還精術第503章 于吉與左慈第693章 大漢有救了第443章 大勢已去第849章 對外擴張第779章 賢才袁渙第631章 緩解矛盾第182章 陸遜六歲第288章 謹遵太后懿旨(二)第273章 跟着溫侯吃喝不愁第307章 兩個孔明第413章 被皇后發現第492章 郭淮入府第779章 賢才袁渙第126章 籌謀黑山賊第552章 孫策攻江夏第482章 草原養雞第241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七)第607章 七子冠冕王粲第26章 不知柴米貴第546章 董卓舊部第449章 再度摸金第149章 唯我中央軍第375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二)第823章 以實擊虛第804章 繼續基本國策第71章 詭異的客棧第287章 謹遵太后懿旨(一)第797章 公主的快樂第2章 等待好機會第609章 幽州名將牽招第51章 中牟令陳宮第644章 霹靂在轟鳴第85章 劉辯的尚父第749章 成也賈逵敗也賈逵第334章 偷聽第49章 決定挖寶藏第600章 七大特種部隊第349章 討董之曹操慘敗汴水第424章 極端不利第475章 可請蹋頓相助第681章 曹操的綠帽第371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一)
第517章 孫策母親吳夫人第181章 諸葛亮八歲第32章 王越與嚴牧第633章 塞外決戰一第163章 斷絕幻想第117章 有大事發生第628章 神秘少年二第719章 兩個錢袋子第367章 討董之鐵錘武安國第746章 簡體字和普通話第79章 貂蟬爲愛妾第368章 討董之侯成見風使舵第65章 司馬徽相面第107章 南匈奴來襲第465章 呂蒙的母親第807章 洛神甄宓上第591章 陳到白耳兵第33章 虎賁中郎將第845章 外部監督議政院第99章 董白換貂蟬第820章 首席財政官劉巴第840章 費觀和費禕第737章 靈帝不昏第287章 謹遵太后懿旨(一)第673章 巧敗程昱第217章 呂布戰三英(三)第10章 黃忠黃漢升第714章 孟子的偉大第482章 草原養雞第818章 蔡瑁的妹妹第320章 別報我的名第165章 糧食危機第329章 貂蟬還做女特務第743章 重修洛陽城第838章 義子呂乂呂凱第293章 薦舉連坐第530章 太子是我兒第468章 發兵河套第734章 龍驤斬尾第134章 又來二十萬第656章 馬騰撫羌部第197章 都是浮雲第452章 編青州兵第411章 對女神蔡琰的逆襲第683章 生擒荀彧第639章 將呂布圍困第794章 魯肅之才第469章 攤丁入畝第493章 喜得麟兒第715章 三個平等原則第604章 任職迴避制度第810章 檢舉人分成第96章 又搞連環計第251章 焉能袖手旁觀第691章 曹操的妾侍第179章 殺雞儆猴第217章 呂布戰三英(三)第337章 九針還精術第503章 于吉與左慈第693章 大漢有救了第443章 大勢已去第849章 對外擴張第779章 賢才袁渙第631章 緩解矛盾第182章 陸遜六歲第288章 謹遵太后懿旨(二)第273章 跟着溫侯吃喝不愁第307章 兩個孔明第413章 被皇后發現第492章 郭淮入府第779章 賢才袁渙第126章 籌謀黑山賊第552章 孫策攻江夏第482章 草原養雞第241章 兵發河內擒賈詡(七)第607章 七子冠冕王粲第26章 不知柴米貴第546章 董卓舊部第449章 再度摸金第149章 唯我中央軍第375章 張繡的嬸嬸鄒氏(二)第823章 以實擊虛第804章 繼續基本國策第71章 詭異的客棧第287章 謹遵太后懿旨(一)第797章 公主的快樂第2章 等待好機會第609章 幽州名將牽招第51章 中牟令陳宮第644章 霹靂在轟鳴第85章 劉辯的尚父第749章 成也賈逵敗也賈逵第334章 偷聽第49章 決定挖寶藏第600章 七大特種部隊第349章 討董之曹操慘敗汴水第424章 極端不利第475章 可請蹋頓相助第681章 曹操的綠帽第371章 討董之收編擴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