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

朱由校沒有說什麼,只是冷聲回了一句:“快快說來。”

“是!”

這沈璉應了一聲就道:“按照戶部郭侍郎和兵部盧侍郎的安排,三百萬石糧食由兩廣南洋等地數次購買完後,每次一批走海路直接入塘沽,一批走湖廣,一批則饒巴蜀入秦川,但都約定匯合於一叫李家莊的小集鎮,且待點明後再直接運往不過百餘里的扶風一帶。”

“但誰知,就在三百萬石糧食匯合於李家莊時,約莫有三千韃子突入,且趁着夜色再加上何將軍輕敵導致前來護送的五千精兵被全殲,而李家莊的男女老少也盡皆被屠戮。

微臣已得知,此次劫糧的韃子頭頭是貝勒代善和他的兒子碩託,且明顯準備充分。

微臣一路隨,卻現副總兵祖大弼與韃子勾結,另外參與者還有定邊堡的劉將軍以及邊鎮諸多文武官員……”

待沈璉將祖大弼的話原原本本的說給朱由校後,朱由校一拳直接砸在了樑柱上。

不過,他正要問幾句,這沈璉卻累得直接倒在了地上,朱由校只好忙命人將這沈璉擡下去休息。

朱由校不得不承認自己還是把大明的問題看得太簡單,也低估了這些人的底線,也完全沒想到居然有這麼多人會勾結韃子來侵吞自己國家的資源。

韃子不應該是大家共同的敵人嗎?或者說,本來大明的這些軍隊們就沒有把韃子當成多大仇恨的外來侵略者。

在他們眼裡,韃子或許只是叛變了大明的番外蠻夷,同後世李自成等農民軍(賊寇)要竊據大明江山不一樣。

朱由校不由得想起了顧城先生的話,滿清之所以能取代明朝,蓋因明朝地主階級已經與滿清軍事貴族勾結,促使後世抵抗滿清的主力居然是張獻忠李自成等曾經反抗朝廷的餘部,而幫助滿清統一中原且屠殺漢人卻大多數本身就是以前的明軍。

以前的朱由校不理解爲何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如今他算是明白了,整個大明朝很多人都沒有民.族意識這一說。

他們做起賣國的事來完全沒有心理負擔。

自己不同,自己是大明朝的皇帝,代表的不僅僅是地主階級,還有絕大多數靠着自己給予的太平世界苟活的農民。

這些軍事地主也好,文官地主也好,商人地主也好,大明亡了,他們可以剃歸附新的主子。

而自己卻只會像永曆帝一樣即便是逃到緬甸也會被拉回來勒死!

“想讓朕就此屈服,成爲你們操縱的傀儡,然後到最後還要被當做功勞獻給你們新主子,沒門!”

朱由校狠狠的說了一句,不由得暗想道:“只要絕大多數百姓和中下層地主還心繫大明,只要他們還願意爲大明納稅,朕就還有機會跟你們這些自私自利的大地主們鬥,實在不行還可以去南京,甚至自己也直接落山爲寇,學後世某某偉人,帶着百姓們打土豪,從頭開始!自己有政治光環在,想滅掉我也沒那麼容易!”

在知道關外韃子、在朝文官、邊鎮軍事地主三股勢力有聯合之勢後,朱由校不知不覺有了破罐子破摔的心思。

不過,想歸這麼想,現在也沒到這種境地,朱由校自然不會真的要學那宋高宗南渡,在聽了沈璉的彙報後他直接就召見了盧象升和許顯純,並將最新的情況告訴給了他們。

“陛下,看樣子若真的要生什麼亂子,最大可能的地方就是定邊堡的劉芳名,得立即派人通知孫承宗和孫傳庭,另外爲了迅解決事變,得給予這二人便宜之權,且最好能有一人能臨時全權節制固原、宣化、延綏、太o原、大同五邊,然後迅調集可靠的軍隊,對其進行鎮壓。”

盧象升說着,朱由校就點了點頭:“這一點朕已經想到了,愛卿以爲何人能擔當此重任?”

“自然是孫承宗”,盧象升想也沒想就回了一句:“孫先生德高望重,且現在三邊也甚得民心。”

朱由校卻擺了擺手:“孫承宗練兵可以,撫民也行,但這件事是要迅除掉有叛變可能的劉芳民部,需果斷且狡詐,此人非孫傳庭不可,若不是因爲他在大同,只怕現在的劉芳民早已做了刀下亡魂;所以朕打算讓孫承宗繼續安撫百姓,而此計除劉芳民一事由孫傳庭負責軍事指揮,以孫承宗的器量不會因此不滿,諸位也可放心。”

“陛下英明!”

盧象升回了一句。

這時候,朱由校又看向了許顯純:“你們錦衣衛的情報工作還不夠啊,若不是沈璉消息及時,朕竟不知道這件事的背後竟然暗蓄瞭如此大的陰謀,朕暫且先不罰你們,給你們將功補過的機會,不過,這次除掉劉芳民必須確保萬無一失!”

盧象升見朱由校跟許顯純說話,忽然想起一事來,忙道:“陛下,現在還有一個關鍵消息還不知道,就是定邊堡的劉芳名何時起事?”

朱由校笑道:“此事不用擔心,朕雖然不知道他劉芳名何時要起事,但朕知道誰知道。”

說着,朱由校就冷下臉來:“盧象升聽令,按照預先計劃立即逮捕傅冠!”

就在朱由校一聲令下後,東廠大檔頭吳進突然跑了來:“陛下,鬧事的舉子現在又去了太廟,說是要在大明的列祖列宗面前哭訴,哭朝中奸臣當道。”

“啪!”

朱由校一掌拍在了桌上,怒喝道:“這羣舉子還真是膽大包天,自以爲自己是什麼文曲星,朕就不敢動他們!

既然他們能同韃子勾結做對不起大明朝之事,那朕也不客氣,傳命禁衛軍第一營常延齡,讓他立即集合步兵第一營所有官兵奔赴太廟,對這些犯我大明曆代帝王的不忠不義之徒立即採取強制措施,如果一刻鐘內不離去,直接開槍射擊!”

盧象升等知道陛下已經做了很多努力,但這羣舉子如今明顯已經犯了欺上之罪,如果被處死也是罪有應得。

所以,沒有一人提出異議。

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國擴張到奧斯曼附近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議第三十八章 巡城御史第三十八章 巡城御史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檢押解進京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兩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鎖拿進京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三十一章 錢謙益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五百一十章 讓祁彪佳去西伯利亞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要搞大清洗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觸逆大明國威第一百四十七章 溫體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訂)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五百零四章 大開殺戒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風八面的南京禮部尚書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一章 逼朕喝毒藥第兩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與基礎教育改革設想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爾袞氣得吐血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閣老送閣老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兩百八十九章 活捉左良玉第三百四十八章 程行人壯膽吶喊第兩百四十二章 董其昌和張溥求情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九十五章 真實目的不是這個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兩百六十九章 罰藩王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九十六章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敗緬甸第兩百二十四章 挖吳三桂祖墳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觸逆大明國威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啓二十年代初期的盛世縮影第一百八十九章 突然的發現第三百七十七章 銷燬煙土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三百三十八章 海蘭珠面聖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運輸業的興起與懷念第兩百三十四章 騷亂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五百六十九章 斬殺克倫威爾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兩百零八章 孔聞詩要求見皇帝朱由校第三百八十章 治外法權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四百五十三章 羞辱皇太極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兩百二十八章 一言不合就開殺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漢奸鮑承先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二章 紅丸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三百七十七章 銷燬煙土第一百五十六章 閣老身敗名裂與大明致富故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吳三桂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五百七十三章 擴大戰爭與拉動經濟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
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明帝國擴張到奧斯曼附近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議第三十八章 巡城御史第三十八章 巡城御史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檢押解進京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明城市新風貌第兩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鎖拿進京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三十一章 錢謙益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三百九十九章 伽利略想當外籍院士第五百一十章 讓祁彪佳去西伯利亞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三百九十四章 又要搞大清洗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觸逆大明國威第一百四十七章 溫體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訂)第十六章 朱由校,昏君耳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五百零四章 大開殺戒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四百六十六章 夜訪景仁宮第五百四十一章 威風八面的南京禮部尚書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一百四十四章 溫體仁拜訪劉宗周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一章 逼朕喝毒藥第兩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政治與基礎教育改革設想第六十五章 執拗的朱由檢第一百零九章 有人要你的命第五百一十五章 突然行帝王權 (第二更)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爾袞氣得吐血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三百零四章 下獄(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閣老送閣老第一百六十章 招兵要求與成立軍事學堂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四百七十二章 預謀活捉多爾袞第兩百八十九章 活捉左良玉第三百四十八章 程行人壯膽吶喊第兩百四十二章 董其昌和張溥求情第三百章 入學就捱打的學員與總兵當班主任第一百五十八章 徐佛鋤奸第九十五章 真實目的不是這個第兩百三十二章 陛下的大動作第兩百六十九章 罰藩王第三百六十五章 朱由校沒耐心了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九十六章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敗緬甸第兩百二十四章 挖吳三桂祖墳第兩百八十八章 平叛第四百七十五章 布木布泰的掙扎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由檢不能再留了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觸逆大明國威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啓二十年代初期的盛世縮影第一百八十九章 突然的發現第三百七十七章 銷燬煙土第四百二十六章 將錢謙益打入詔獄(第五更)第三百七十一章 又見鄭家船隊第三百三十八章 海蘭珠面聖第五百三十四章 船舶運輸業的興起與懷念第兩百三十四章 騷亂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五百六十九章 斬殺克倫威爾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兩百零八章 孔聞詩要求見皇帝朱由校第三百八十章 治外法權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四百五十三章 羞辱皇太極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兩百二十八章 一言不合就開殺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五百一十九章 改造的如何第兩百四十一章 禁衛軍兵圍籬水閣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漢奸鮑承先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二章 紅丸第七章 孫承宗不是楊漣第三百七十七章 銷燬煙土第一百五十六章 閣老身敗名裂與大明致富故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暴怒的吳三桂第一百八十章 這是好事呀第五百七十三章 擴大戰爭與拉動經濟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