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八章 大敗緬甸

第四軍部分軍隊也已全部佔領南掌國即現在的老撾,而第二軍也已控制阿瓦,第三軍爺已進抵了吉大港。

此時在整個東南亞最爲強勢甚至給大明西南邊疆造成巨大威脅的東籲王朝即緬甸則完全處在了大明軍隊的包圍之中。

當然,東籲王朝還有孟家拉灣沿岸的出海口,不過這一帶基本已經被佛郎機人與紅番鬼控制。

而就在東籲王朝集結軍隊準備在南桑一帶阻擊與提前威脅其國都東籲的大明第一軍決戰的前三天,南海艦隊已經不用一槍一炮逼迫紅番鬼與佛郎機人讓出了在東籲王朝的出海口,併成功堵住了東籲王朝最後一條出路。

不過,剛剛統一緬甸不久的東籲王朝並未因此意識到自己快到了亡國滅種的邊緣。

此時的東籲王朝正是歷史上最強盛的時候,儘管在萬曆年間他已經在大明面前遭到了一次慘敗,而這次又丟了兩處重要戰略地,但他依舊頑強的認爲能抵抗住大明軍隊的進攻,因爲曾經在萬曆時期的一次交戰雖然敗給了大明。

但東籲王朝的君王卻也看出了大明軍隊內部的積重難返,在阿瓦與吉大港他沒有投入太多的兵力,按照他的戰略構想是以此引明軍深入,深入到自己腹地,在尋機殲滅之。

畢竟在自己腹地,山多而樹密,多爲平原地帶生活的大明軍隊未嘗能適應這種環境,更何況到目前正值雨季,大明的火器也將難以湊效。

而大明第一軍剛剛滅掉暹羅國,算是疲憊之師,且目前行進位置離南桑最近,所以東籲王朝的君王他隆王便早已聚集了二十萬精銳主力集結於南桑地區準備在這一帶全殲大明陸軍第一軍。

他隆王算得上東籲王朝一位雄主,此人繼位以來,打擊本國豪強,平定叛亂,分土地與無地農民,使得東籲王朝的國內矛盾大大減少,國力日漸強盛,他本人也頗有野心,曾數度侵略大明,雖說被擊敗過但因萬曆天啓年間大明重心在北邊,因而還是被他給趁機佔據了十餘萬平方公里的領地。

若不是他這些年來致力於本國發展,只怕也不止佔領大明西南邊陲十餘萬平方公里之領地,甚至說不定還會與大明發生一場大戰。

自然,如今的東籲王朝佔據大明的領地已經被大明陸軍第二軍和第三軍收復,而他也將不得不面對大明的侵略。

他隆王這些年倒也不是暹羅等國君王只知閉門造車,對於大明帝國這頭一直壓在他東籲王朝頭上的巨獸,他也一直從未掉以輕心過,甚至對大明這些年的變化也知曉的一清二楚,也知道如今的大明突然向安南、暹羅、南掌諸國發動進攻的真正意圖是什麼。

在他看來,大明這樣做並不是以往簡單的因這些國家對大明不敬或者獻貢太少所致,而是大明帝國胃口已經變大所致,因而早在數月前他就已經開始做準備,並派使者向周邊諸國告警,他甚至還有意與東南亞其他各國王朝結成聯盟,而自己正好可以成爲盟主,與大明爭霸。

但事與願違的是,由於東南亞各國之間矛盾重重,且因爲東籲王朝之前的擴張戰略早已在東南亞其他王朝之間積怨甚深,因而東籲王朝的他隆王沒能在大明滅掉暹羅國與南掌國這些東南亞強國之前結成聯盟。

當然,這裡面也與大明軍隊的進攻速度太快有關。

不過,大明第一軍滅掉暹羅國後期遭遇到暹羅國的有效抵抗未嘗也不跟這東籲王朝的他隆王提前向這暹羅國告警有關,甚至這他隆王還主動摒棄前嫌,幫助暹羅國抵抗大明進攻。

如今,當他隆王的東籲王朝要獨自面對大明的軍隊時,他心裡是既緊張又興奮,他很想趁此消滅大明這一支狂妄的第一主力即第一軍,並以此震懾大明帝國,從而提高自己在整個東南亞半島的威望,並在將來成爲東南亞帝國共同之主,與大明分庭抗禮,不再屈服在大明之淫威之下。

在他看來,如今的大明陸軍第一軍早已是疲憊之師,再加上正逢雨季,瘴氣橫行,即便是鐵打軍隊也扛不住,而自己又在人數上保持絕對優勢且也有比較優良的火器,能夠可以殲滅大明陸軍第一軍。

事實上,大明陸軍第一軍在佔領暹羅國後的確已是疲憊至極,也的確因爲天氣氣候變化,大部分官兵不適應這種熱帶雨林氣候而染病,若不是大明衛生部早已成功研製了奎寧即金雞納鹼這種治療瘧疾的特效藥且批量生產,此刻的第一軍早已因爲疾病折兵無數。

因考慮到越到後面雨量越是充沛,戰爭將越發難打,患病率也繼續增加,所以第一軍總兵官常延齡也就顧不得自己的第一軍是疲憊之師而在佔領暹羅國後就立即進入了東籲王朝境內南桑附近。

不過,因爲從安南一路打過來,大明軍隊俘虜的當地軍隊已達數十萬,光是第一軍就直接俘虜由暹羅國和南掌國等投降士兵組成的有十八萬之多,是整個第一軍的近兩倍,而這些俘虜現在基本已經成了大明第一軍的炮灰。

爲保證足夠的時間去休息以及保持戰力,基本上戰後打掃與戰前運輸都由這些被閹割了的俘虜完成,他們爲了活命不得不甘受大明軍隊驅使,且倒斃無數,以自己性命換得了大明陸軍主力部隊較低的傷亡率。

如今到達南桑前線後,大明陸軍第一軍附屬的俘虜兵依舊有十五萬之多,這些士兵神情麻木,體制瘦弱,武器也只是普通的大刀長矛,但在槍炮與饅頭的驅使下依舊走在主力部隊前面。

他隆王倒是沒有想到這些大明陸軍會用這些俘虜來打戰,這樣一來,導致自己失去了數量上的優勢。

大明陸軍現在作戰都喜歡用火炮來一輪齊射,尤其是在東籲王朝無數火器部隊集中並排依據山勢戰列時,用火炮比用騎兵更管用。

如今大明火炮射程與發射速度隨着蒸汽工業的發展早已是非同時代的任何國家可比,且炮彈裝載的黑火藥也幾乎達到了這個世界上黑火藥最好的配比,因而爆炸威力也是極大的。

據聞,如今皇家軍械司正在研製利用硝化甘油的易爆炸性來製造硝化炸藥,甚至還有可能製造出三硝基甲苯這樣的烈性炸藥。

一旦這樣的炸藥製造成功,大明也許只需數百門火炮就能摧毀眼前這二十萬大軍。

就在他隆王的大將莽古傑下令裝填火藥時,大明這邊的火炮已經急速射了過來,數百顆炮彈一輪接着一輪的炸裂在不足十平方公里的山地上,直接將整個緬甸(東籲王朝)軍隊炸的是肢體分離,血肉橫飛,而他們所在的那塊高地也頃刻間被煙塵覆蓋。

接着,十五萬俘虜軍就一人拿着一把刀或一干長矛嗷嗷叫着把明軍帶給他們的屈辱與憤怒發泄在這些緬甸軍身上,衝上去就把這些炸的奄奄一息的緬甸軍一頓亂砍亂刺。

在大明主力軍隊的火炮打擊後,這些俘虜兵的任務很簡單,就是拿着手裡刀槍去補刀或者割掉某個部件抓俘虜。

二十萬緬甸精銳主力軍隊不到半個時辰就全面崩潰,在炮擊與大明第一軍俘虜軍的攻擊下死傷和逃亡達十餘萬之多,剩餘八萬主力直接退守永昌。

他隆王知道這個消息後很是驚訝,他知道大明陸軍很強,但沒想到這麼強。

他一直以爲大明陸軍在暹羅等地摧古拉朽是因爲這些東南亞國家太過孱弱的緣故,因爲他的東籲王國與之交戰國知道這些國家有多麼弱,但他沒想到自己最精銳的二十萬主力居然也在這些大明陸軍面前不堪一擊。

他隆王不知道自從大明進入工業時代後,整個軍事作戰方式早已發生了質的飛躍,他雖然算得上是一個懂得統治國家的政客也有些遠見但到底還是沒法看得更遠,在某些方面的自私與目光短淺比康麻子好不了多少,所以他自以爲必勝的大勝利變成了一次大潰敗。

然而,讓他更想不到的是,他最器重也是緬甸最令人敬佩戰神莽古傑在永昌城竟然不戰而降,八萬緬甸主力也沒做任何抵抗就宣佈投降。

這在國力正蒸蒸日上的緬甸國是不可想象的,他隆王在知道這個消息後也不敢想象,他不相信莽古傑這樣一個曾經經歷數十次戰鬥的人會不戰而降。

如同原本歷史上的清末後期誰也沒想到僧格林沁會在八里橋敗的如此之慘一樣。

而只有此刻躺在野戰醫院手術室裡的莽古傑自己知道當那比自己火器還要靈敏且準確的火炮傾覆整個永昌城,噴射着無數的鐵疙瘩直接撞開城垣衝進來時給自己帶來的巨大沖擊感,自己無論如何抵抗也無法用血肉之軀去抵抗這些鋼鐵巨獸。

與其被碾壓成肉泥倒不如舍掉命根在餘生看看這些天朝上國的軍隊到底如何能操作着這些龐然大物前進,爲何他們的火炮可以直接炸開且還能一炮接着一炮。

因爲有大明主力軍隊作爲後盾,充當先鋒炮灰的俘虜們明顯作戰信心比之前抵抗大明軍隊時強很多,戰力也相當驚人,這也是導致莽古傑不戰而降的一個原因。

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暗流洶涌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觸逆大明國威第四百六十三章 宮闈之事第三十一章 錢謙益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周祚再亮屠刀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封推感言第兩百七十三章 駙馬獻寶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一章 逼朕喝毒藥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機仍在第兩百二十八章 一言不合就開殺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兩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意外死亡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兩百一十一章 斬殺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兩百七十三章 駙馬獻寶第兩百零四章 調禁衛軍入魯地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債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親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四百三十一章 報復行動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條鐵路幹線通車第三百五十章 鄭芝虎敗象已現第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沉淪的帝王荒誕生活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封推感言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明睿坑秦良玉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閣老斗法第三百四十八章 程行人壯膽吶喊第四百零三章 貪婪的哥薩克騎兵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兩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割包圍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四百五十八章 關於電的研究進展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風塵地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五十五章 軍官生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四十章 朝會(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鴉片賣到西洋去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們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懷好意與嚴懲不貸第九十章 火炮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親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五百八十六章 先打意大利亞第四百零九章 陛下只想要你一人的性命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三百八十四章 祖宗之地不可棄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煥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第三百一十四章 宣旨(一)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
第五百九十七章 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五百三十六章 紅葉塢見顧橫波第二十章 不聽話的東林御史官第四百一十三章 朝廷暗流洶涌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五百五十九章 英吉利觸逆大明國威第四百六十三章 宮闈之事第三十一章 錢謙益第一百零六章 信心滿滿的韃子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心處理政務的朱由校第兩百八十八章 禁衛軍闖入楚王府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明最高科學技術獎與開戰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周祚再亮屠刀第三百五十五章 在大明建立公共衛生和醫療體系第五百二十四章 帝臨澳門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封推感言第兩百七十三章 駙馬獻寶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一章 逼朕喝毒藥第一百九十三章 衍聖公孔胤植氣急敗壞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機仍在第兩百二十八章 一言不合就開殺第三百八十三章 讓朱由校頭疼的事第兩百九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意外死亡第九十九章 未雨綢繆第兩百一十一章 斬殺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兩百七十三章 駙馬獻寶第兩百零四章 調禁衛軍入魯地第一百三十五章 要債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閣老見鄭芝龍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親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四百三十一章 報復行動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帝龍威第三十九章 陛下是好皇帝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五百七十四章 第一條鐵路幹線通車第三百五十章 鄭芝虎敗象已現第五百四十二章 徹底沉淪的帝王荒誕生活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封推感言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明睿坑秦良玉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三章 朱由校的反擊第兩百九十一章 火燒左良玉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四百一十六章 兩閣老斗法第三百四十八章 程行人壯膽吶喊第四百零三章 貪婪的哥薩克騎兵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兩百三十八章 作威作福第四百二十一章 贖罪銀第四百四十四章 分割包圍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第四百八十三章 盧象升做首輔第三百六十章 讓李永芳首級掛到盛京城樓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第四百五十八章 關於電的研究進展第三百二十八章 寧遠城外築京觀第五百三十五章 大明最大的風塵地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五十五章 軍官生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一百四十章 朝會(二)第五百三十七章 要把鴉片賣到西洋去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五百二十五章 軍事上高壓經濟文化上低壓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疆大吏們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懷好意與嚴懲不貸第九十章 火炮第兩百五十五章 讓江南名士到西部去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三百零二章 忠臣與奸臣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兩百八十一章 說親第三百五十一章 鄭芝虎被擒第五百八十六章 先打意大利亞第四百零九章 陛下只想要你一人的性命第三百三十四章 爲難的皇太極第三百八十四章 祖宗之地不可棄第一百八十四章 逮捕袁崇煥第四百二十章 緝拿爪哇國王儲第三百一十四章 宣旨(一)第五十九章 除夕第兩百七十四章 王爺,何不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