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投降日本與夷滅三族

位於日本高知的平阪島,乃鄭芝龍海盜集團的巢穴。

在其主力被大明海軍徹底擊潰後,鄭芝龍最終還是逃到了這裡,而東海艦隊則因爲動力已竭,且戰士已疲憊不堪,已無法再去與倭寇挑起戰端,因而不得不折路返回。

更何況,此時與鄭芝龍結盟的日本地方軍事武裝實力集團薩摩藩也已埋伏於平阪島附近海域。

不過,對於鄭芝龍而言,儘管他暫時獲得了一絲喘息的機會,但已經沒有幾條船和多少人的他此時依舊不得不承認自己已經徹底失敗的事實。

至少在接下來的日子,自己已經無法再聚集起足夠強大的力量去與朝廷抗衡,甚至他現在已經沒辦法在壓制其他海上勢力。

包括現在這些本來也是在他庇護下生存的倭寇們,此時也開始有了輕視他的意思,薩摩藩更是讓他拱手讓出鄭家在南洋的產業。

而且,還有日本徵夷大將軍即德川幕府德川家康還希望鄭芝龍率其殘部歸附倭寇,併爲自己的幕府服務,且供自己驅使。

但對於一個原本連大明帝國的督撫級官員都不放在眼裡的大海盜鄭芝龍而言,讓自己就這麼成爲一個彈丸小國的家臣,這是他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所以,鄭芝龍拒絕了德川家康的好意。

但他沒想到的是,德川家康也沒有之前那麼好的脾氣,素來欺軟怕硬的島國人之前畏懼鄭芝龍是因爲鄭芝龍幾乎就是這一帶最強的海上勢力,但現在鄭芝龍已經是喪家之犬,如果不能爲自己所用,作爲日本的實際統治者——德川家康自然也想從鄭芝龍身上再咬下一塊肉來。

於是,德川幕府便直接出動了三萬大軍朝平阪島而來,藉口自然是剿滅匪寇,收復被海盜奪走的領地,而且還特地借用了大明的名義,即要徹底剪滅背叛天朝上國的匪寇。

鄭芝龍在得知這消息後自然是萬分氣憤,好在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此時的日本再也不是萬曆時期那樣有所謂的戰將無數,即便鄭芝龍已經沒有多少武力,卻還是擊退了德川幕府的三萬大軍。

不過,鄭芝龍並沒有因此就要好好教訓這德川家康。

因爲,鄭芝龍深知自己的大敵不是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倭寇,而是大明朝廷,是朱由校!

而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尋找一個平靜的港灣進行休養生息,並期待他日能夠捲土重來,只要朝廷不再派大軍來剿,他相信自己依舊能重新崛起。

爲此,鄭芝龍決定還是臣服於日本,做一個日本的實力外藩,這樣還能夠得到日本德川幕府的一些資助,並避免與其他武士集團發生不必要的衝突。

德川家康最終也不得不同意了鄭芝龍的這個決定,雖然不能動這鄭芝龍分豪,但能讓這種天朝上國的海上勢力歸附,對於德川家康而已,是一件值得載入史冊的功勳。

他甚至因此還特地上報給了日本天皇,爲此要了不少賞賜。

就這樣鄭芝龍就成了日本的一股外藩勢力。

……

朱由校此時還不知道鄭芝龍歸附了日本,做了第一個投降日本的大漢奸,熊文燦的遇刺讓朱由校深刻認識到國內背後反對開海的勢力的強大與頑固。

而且,就在熊文燦遇刺後不久,朱由校就從東廠處得到消息,兩廣總督商周祚的一小妾因偷食了商周祚的杏仁羹而突然毒發身亡,東廠的人特地以此事件順藤摸瓜,成功搗毀了一個以秘密殺害朝廷大員爲目的團伙幫派。

這個團伙大多數是以前在運河一帶靠漕運生存的漕幫成員,但因爲兩京大道的開通和以及大明海軍建立後帶來的海運的繁華使得漕運的作用開始下降,許多漕幫成員就落草爲寇,或者成了背後一些反動勢力利用的工具。

東廠在對這些團伙進行嚴格審訊並通過各種方式明察暗訪後得到了此次一系列的秘密刺殺事件的幕後主使,但讓朱由校沒想到的,卻不僅僅牽涉到沿海的一些富商,還牽扯到朝廷的官員甚至還有勳戚與皇室成員。

這讓得知真相的朱由校極爲震怒,這些人爲了阻止海貿帶來的鉅額利潤收歸國有而不惜以連續刺殺沿海督撫官員的卑鄙手段以迫使沒有任何一個官員敢再爲朝廷爲朱由校做改革的急先鋒。

爲了讓自己在大明的改革事業繼續進行下去,也爲了給現在還願意爲自己辦實事的官員們一顆定心丸。

朱由校沒有因爲這些背後勢力的強大和錯綜複雜而選擇放過,既然這些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韙悍然行刺一省巡撫甚至還蓄意謀殺兩省之總督,那這些反動勢力就應該承擔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

右諭德同時又是國子監祭酒的李建泰是下一任內閣大學士的熱門人選,儘管朱由校對這個在原本歷史上的崇禎朝沒什麼好表現的官員沒什麼好印象,但看在此人最後在投降建奴後又與姜壤一同反清,因而朱由校便沒有對他怎麼樣。

但朱由校沒有想到的是,此次謀殺熊文燦和商周祚等督撫大員的案件中,竟然就是這個人的主謀。

而且在得到東廠的詳細資料後,朱由校纔不得不承認,八大晉商的剷除並不代表着晉商在大明徹底的沒落,一些經營內銷和海貿的晉商並沒有怎麼受損,反而在進行邊境貿易的大部分晉商被剷除後,他們還因此獲得了更大的發展,併成爲新的晉商勢力。

而李建泰的李家就是這裡面的一個代表,對於朝廷剷除八大晉商對於他而言是有利的,所以他沒有站出來反對,但現在涉及到家族利益與朝廷利益的衝突,他還是選擇了維護前者,因爲君王沒了可以換一個重新效忠,但家族一旦沒了,自己將無法在這個社會上活下來。

朱由校沒想過就因爲李建泰現在是清流裡的高階文官而對他網開一面,在得知李建泰家族參與此事後,朱由校直接下達了夷滅三族的旨意。

“朕已經說過,但凡因一己之私而罔顧朝廷意旨和國家利益者,直接夷滅三族,當禍國罪論處!”

朱由校說後,東廠的數百緹騎便立即趕赴了國子監,而隨同的還有駐京城的禁衛軍一個營,並且還派了人立即趕赴山西李氏老家,命令孫傳庭協助朝廷剿滅李家。

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八十三章 修什麼陵墓第兩百三十六章 抱了魏敏兒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九十六章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第三百九十章 較量第一百四十七章 溫體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訂)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韃子第一百章 情報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第三十二章 戲弄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速回宮 (第六更!)第兩百七十一章 處置王文奎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兩百五十六章 鴉片貿易帶來的天啓盛世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二十二章 撤換邊鎮總兵官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科爾沁部與察哈爾部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瀟灑的魏忠賢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啓二十七年的大明現狀第四百三十五章 準備對付建奴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兩百二十章 會見南京官僚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與封爵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一百章 情報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見天皇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一百八十五章 袁崇煥押往行在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四百八十七章 漢化從改名開始第一百九十四章 骯髒的孔府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議第五百七十六章 內閣又添新人第兩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鎖拿進京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機仍在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啓二十年代初期的盛世縮影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九章 威脅與訛詐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與封爵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兩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的與時俱進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四百五十三章 羞辱皇太極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殺李永芳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協第兩百二十八章 一言不合就開殺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七十二章 怪物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一百零二章 採取強制措施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與封爵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第六百零三章 開發美洲(下)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雲貴川的文人們第五十三章 廷議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兩百五十六章 收穫民心
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一百七十六章 改變第八十三章 修什麼陵墓第兩百三十六章 抱了魏敏兒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洋漢人齊呼王師已到第四百零四章 戰車碾壓第四百五十一章 豪格嘲笑皇太極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九十六章 生殺予奪一念之間第三百九十章 較量第一百四十七章 溫體仁,真小人也 (第一更,求首訂)第七十六章 我只是陛下走狗第二十三章 居然有韃子第一百章 情報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第三十二章 戲弄第一百五十一章 速速回宮 (第六更!)第兩百七十一章 處置王文奎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五百四十四章 朝堂上見癮君子第一百一十七章 韃子來了第兩百五十六章 鴉片貿易帶來的天啓盛世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四百四十七章 活捉皇太極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二十二章 撤換邊鎮總兵官第三百四十七章 鄭家海盜要來了第三百一十七章 科爾沁部與察哈爾部第一百九十八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一百三十七章 恣意瀟灑的魏忠賢第四百四十六章 皇太極中毒氣彈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十四章 都來彈劾我吧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四百二十八章 海軍陸戰隊對戰五萬土著第五百七十一章 天啓二十七年的大明現狀第四百三十五章 準備對付建奴第七十九章 大事第三百六十四章 被滿門抄斬第四十三章 啓蒙第兩百二十章 會見南京官僚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三百九十五章 讓伽利略來大明第五百六十七章 倫敦條約簽訂第一百六十一章 寒門崛起的新方式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與封爵第四百零一章 對峙第一百二十三章 皇太極的最後一擊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三百三十一章 漠南蒙古改土歸流第五百九十章 進擊羅馬教皇國第三百二十六章 攻佔關寧軍老巢第一百章 情報第三百五十九章 別忘了薩爾滸第五百零六章 德川幕府見天皇第一百一十八章 炮兵營初試牛刀第一百八十五章 袁崇煥押往行在第一百零一章 別怪朕心狠第四百八十七章 漢化從改名開始第一百九十四章 骯髒的孔府第兩百零二章 作死與構陷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四百六十四章 去看看朕的妃子第五十八章 朕的盼頭第五百八十五章 盧象升與楊嗣昌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議第五百七十六章 內閣又添新人第兩百九十二章 藩王一律鎖拿進京第兩百二十三章 遼東情況第一百四十二章 危機仍在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四百五十七章 天啓二十年代初期的盛世縮影第四百一十五章 李明睿的多疑與錢謙益的不淡定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兩百三十九章 威脅與訛詐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與封爵第一百零七章 大風起,胡亂始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京第兩百六十五章 皇太極的與時俱進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四百五十三章 羞辱皇太極第三百五十七章 刺殺李永芳第一百七十章 拖也要拖得你妥協第兩百二十八章 一言不合就開殺第九十四章 舉子鬧事第七十二章 怪物第六十章 天啓八年就此開始第一百零二章 採取強制措施第五百一十一章 升官與封爵第五百八十七章 誆騙奧斯曼與羅剎國第六百零三章 開發美洲(下)第三百零九章 流放到雲貴川的文人們第五十三章 廷議第三百二十三章 張家口堡會見林丹汗第兩百五十六章 收穫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