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九章 朱由校怒斥錢謙益

揹着手,面沉似水,因常年於案牘之間批閱奏疏,導致他現在略微有點近視,不得不微眯着眼才能看清遠處的山巒。

而錢謙益此時則佝僂着背,戰戰兢兢的站在朱由校身旁,等待着朱由校的詢問。

“爪哇國少主行兇之事爲何隱瞞不報?”朱由校問道。

朱由校很厭煩這種對一些不知名小國還進行平等禮儀外交的方式,但自古華夏的文明便是禮尚往來的好客之邦,因而朱由校也沒辦法輕易說服整個大明摒棄之前的一系列彰顯大國氣度卻不能體現大國威嚴的繁文縟節,但對於爪哇國這種欠下過大明無數南洋百姓性命的蠻夷之國,朱由校早就提示過錢謙益,對於這種國家沒必要太客氣,最好是直接激怒,如今的大明正需要一個開啓戰端的理由。

而如今恰巧這爪哇國的少主殺了一大明的小販,這無疑正中了朱由校的下懷。

按照朱由校的意願,遇到這種突發情況,錢謙益就應該立即聯絡五城兵馬司的人將這個少主緝拿歸案,並立即上呈自己,而不是現在直接把事情壓下來,甚至還釀成了官府與百姓之間的衝突。

隨着報刊等新媒體的出現和朱由校的有意推動,民族與國家的概念在大明百姓中逐漸得到加強,因而在此刻,任何一件挑釁大明尊嚴的事件都會引起底層百姓的關注,甚至會直接造成事端。

而這個爪哇國直接就被大明日報當做了反面宣傳的典型,早已讓大明的士民們對此國恨得是咬牙切齒,因而現在當得知這個爪哇國的少主殺了大明百姓後就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在京城市民間引起了巨大反響。

有聚衆鬧事者更是圍堵了順天府衙門,其中不乏是國子監的監生和提前進京準備應試的舉子。

但因爲朱由校之前懲戒復社成員的例子在前,愚蠢的順天府官員們便以爲如今依舊可以採取暴力手段,因而直接動用兵丁毆打與驅除了這些鬧事的士民,甚至打死了好幾人。

這樣一來,促使事態進一步升級,朱由校也最終沒辦法再任由這一幫官員再揹着自己的初衷胡鬧下去,直接動用東廠將順天府毆打和驅除鬧事士民的官員直接緝拿進詔獄,並讓李明睿立即接見鬧事士民並進行安撫。

且與此同時,朱由校直接命令楊嗣昌攜自己的旨意調用駐京禁衛軍立即包圍四夷館,之所以直接動用軍隊,並不是說對這些外番要到了用軍隊緝拿不可的地步,而是做給京城的百姓看,朝廷是把這個很當回事的。

而錢謙益這個負責接待外番使者且直接造成此次事態升級的最高級別官員也被朱由校直接召進了宮裡。

錢謙益拭了拭額頭的汗水,一時竟也不知道該如何解釋,他也沒想到這件事情會造成這種情況,便不由得實話實說道:“這件事發生的太過突然,據悉是這少主因調戲了那小販的娘子而惹怒那小販,那小販好像是先動手打了那少主,才逼得那少主拔劍刺了這小販這一劍,等到五城兵馬司的兵丁趕到時,這小販已經因失血過多而死,微臣想及事涉外番王儲,而死的又只不過是一位普通百姓,爲避免兩國發生不必要的糾紛,所以微臣就斗膽做主先壓住了此事。”

“錢謙益!”

朱由校突然轉身怒喝了這錢謙益一句,錢謙益嚇得直接就跪在了地上:“請陛下責訓!”

“朕且問你,你是爪哇國的首輔還是我大明的首輔,一個小小外番王儲的命竟然比朕之子民的性命還重要!這是誰教給你的道理!孔聖人還是孟聖人?朕早已命刑部在大明律添注過治外法權一事,人家兩廣總督商周祚尚能做到立斬佛郎機伯爵圖裡亞,你一堂堂內閣首輔連這點魄力也沒有?”

朱由校見錢謙益直接就跪了下來,其認錯態度實在是太過誠懇,十分的怒氣倒也消減了七分,便道:“先起來吧,朕早該想到的,你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會有半點血性,也罷,朕暫且給你個機會,立即帶朕旨意去四夷館緝拿這爪哇國少主,並由你親自將他帶到菜市口,由你親自當着京城士民的面將他斬首,你若干不了,朕讓李明睿來幹,到時候這內閣首輔你也不必再幹了。”

聽皇帝陛下朱由校這麼一說,錢謙益頓時如頭頂炸響一個焦雷一般,他沒想到陛下會讓自己親自斬殺了這爪哇國的少主,甚至還以內閣首輔之位相要挾。

如同當年他不得不被皇帝陛下朱由校逼着燒燬東林書院一樣,此時的錢謙益作爲一個書生文人將不得不親自殺人來完成朱由校的旨意。

這對於他而言,是一個很艱難的任務,因爲他這大半輩子以來,連雞都沒殺過,更何況是人。

不過,朱由校之所以要逼錢謙益這個只能拿筆桿子的酸溜文人親自斬殺爪哇國的王儲並非是真的要練練這錢謙益的膽子而是錢謙益如今作爲內閣首輔,讓他來親自操刀斬殺爪哇國的王儲無疑對於安撫京城士子百姓和引起爪哇國國內震動的最大效果。

錢謙益不明白朱由校的深意,在他看來,陛下讓自己這樣做只是要讓自己表明一個強硬的態度而已。

爲了保住自己的內閣首輔之位,錢謙益還是咬着牙應了一聲:“微臣遵旨!”

爪哇國的王儲都頂此時正坐在四夷館裡吃着水果,對於殺死大明小販的事,他此時並沒有一丁點的緊張,在看見四夷館外面已經圍滿了羣情喧囂的百姓時,他更是毫不以爲然地對鴻臚寺卿陳於廷道:“陳大人,小王我來到你們大明是要面見你們大明皇帝陛下的,如今被一幫下等百姓堵在門外是怎麼回事,你們就是這樣對待外番使者的嗎?”

“都頂小王爺,莫怪,非是我們想這樣,而是外面的百姓們太會鬧事,我們沒辦法彈壓”,鴻臚寺卿陳於廷笑着解釋道。

“這有何懼,你讓你的這些官兵殺他幾個人,就不相信這些頑劣之徒不守規矩!”爪哇國王儲一隻腳踩在桌子上,一手剔着剛吃了大魚大肉的牙齒說了一句。

但就在這時候,錢謙益走了進來,且黑着一張臉。

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爾袞氣得吐血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兩百一十二章 包圍孔府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八十章 上當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議第兩百三十五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兩百二十章 會見南京官僚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出山海關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三百零七章 滿桂見皇帝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鋒直指澳門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檢押解進京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兩百五十四章 讓閻應元來做巡撫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三百一十六章 暴怒的皇太極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一百三十三章 代善之死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擴張纔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第二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五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兩百五十六章 收穫民心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七十五章 變色龍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漢奸鮑承先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第四百五十三章 羞辱皇太極第四百三十章 剿滅土著第三百五十四章 鄭芝虎面聖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極更大方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兩百九十七章 皇家軍事學堂第三期招生現場第三百七十七章 銷燬煙土第三百五十六章 顧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兩百四十三章 劉孔昭倒戈與朱由校動屠刀第一百二十二章 彈藥將竭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擊法蘭西馬賽港第兩百零八章 孔聞詩要求見皇帝朱由校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五百零四章 大開殺戒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兩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一百二十五章 韃子要走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兩百三十四章 騷亂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打擊盜用商標者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對袁崇煥千刀萬剮第五百零九章 巡視天下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五百零八章 帝國很忙,帝王很閒第兩百九十六章 帝王的職責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
第三百一十五章 宣旨(二)第四百七十六章 多爾袞氣得吐血第三百二十章 白磷彈發射與路障第兩百一十二章 包圍孔府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三百九十一章 鄭芝龍慘敗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四百四十二章 多鐸被狙擊第四百五十章 當了三天皇帝就被活捉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第八十章 上當第一百八十九章 御舟上的密議第兩百三十五章 有眼不識泰山第兩百二十章 會見南京官僚第八十二章 逃出軍營與杖斃第一百八十二章 東出山海關第一百三十六章 全部砍了第三百八十五章 傲慢無知而又可笑的野蠻人第五百四十章 李定國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第三百三十三章 習慣了就好了第三百零七章 滿桂見皇帝第四十八章 朕只要三千人第一百零四章 酷吏錢謙益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第三百七十三章 兵鋒直指澳門第五百一十三章 巡視貴州與陳眉公第五百一十四章 冷漠的朱由校(第一更)第四百一十章 朱由檢押解進京第四百零七章 不過馬革裹屍耳第兩百五十四章 讓閻應元來做巡撫第三百四十五章 高層文官間的鬥爭第十五章 去江南,那裡是東林黨的老巢第三百一十六章 暴怒的皇太極第二十九章 抄家(二)第一百七十三章 羣臣憎恨溫體仁第一百三十三章 代善之死第四百二十三章 只有擴張纔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第二更)第三百六十六章 被罵死的李率泰第五十一章 舉案齊眉第兩百八十四章 楚王朱華奎的戰略第三百九十六章 兩廣總督見伽利略第三百九十八章 從皇家科學院的書辦開始第三百七十二章 鄭芝豹被圍第五百六十六章 “賣國賊” 愛德華親王第兩百五十六章 收穫民心第四百四十一章 焦璉對戰多鐸第一百七十一章 唱雙簧第七十五章 變色龍第三百六十三章 坑害大漢奸鮑承先第五百二十二章 爲何李明睿做不了首輔第四百五十三章 羞辱皇太極第四百三十章 剿滅土著第三百五十四章 鄭芝虎面聖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四百四十章 盧督師看破皇太極詭詐之處第一百二十七章 朕比皇太極更大方第七十章 只能當一小卒第兩百九十七章 皇家軍事學堂第三期招生現場第三百七十七章 銷燬煙土第三百五十六章 顧三麻子的住院生活第兩百四十三章 劉孔昭倒戈與朱由校動屠刀第一百二十二章 彈藥將竭第五百九十四章 攻擊法蘭西馬賽港第兩百零八章 孔聞詩要求見皇帝朱由校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抵利物浦第一百九十章 欲蓋彌彰的孔衍聖公府第五百二十章 帝王吃農家飯第五百零四章 大開殺戒第八十一章 巡查禁衛軍第五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三百一十八章 喀爾喀部的反應第一百六十九章 要有上國之臣的威風第兩百六十八章 活捉范文程第兩百零五章 南宗來人第兩百五十三章 大肆抓捕第一百二十五章 韃子要走第三百五十八章 殉節第一百四十一章 朝會(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收回澳門居住權第兩百三十四章 騷亂第兩百八十二章 胡編亂造第四十二章 工部第五百九十五章 佔領馬賽第七十一章 笨得像豬第五百六十三章 傲慢的軍方人物楊嗣昌第三百零八章 天啓八年的大明財政狀況第五百零二章 對西伯利亞的強制性文化灌輸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悔的儲戶們第五百六十八章 英國淪爲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第一百六十六章 打擊盜用商標者第五百三十九章 成立內廠第兩百一十六章 自裁第一百八十三章 非要逼朕對袁崇煥千刀萬剮第五百零九章 巡視天下第四十章 王承恩與孫承宗鬥嘴第五百零八章 帝國很忙,帝王很閒第兩百九十六章 帝王的職責第四百零二章 當古典軍隊遇上近代化步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