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1)

楊奉的事情先放在一邊,諸位再來跟我一起看看袁紹。

諸侯盟散之後,袁紹屯兵河內,缺少糧草,冀州牧韓馥不斷遣人送糧以資軍用。

當初,何進曾經派遣雲中人張楊到幷州去召募兵馬。張楊正在上黨招募兵馬的時候,何進便已經被殺了,張楊於是就留在上黨,擁有部衆數千人。聽說袁紹在河內,張楊便率衆前往歸附,與南匈奴單于於扶羅共同在漳水岸邊紮營。

韓馥因爲各地豪傑多擁戴袁紹,心中頗有嫉妒,更害怕袁紹有心染指冀州,於是便聽從謀士荀諶的計策,暗地裡減少對袁紹的軍糧供應,想使他的軍隊離散。正在這時,韓馥部將麴義叛變,韓馥進行□□,反被麴義戰敗,袁紹就乘此機會與麴義相互聯合,麴義便投靠了袁紹,並將荀諶的計策如實相告。

袁紹聽後大怒,道:“韓馥原爲我袁氏舊吏,若無我袁家昔日相助,他韓馥豈能會有今日的地位,如今他韓馥成了冀州牧,竟然敢如此對我,其心可誅。”說罷之後,袁紹一把舉起一隻花瓶,“咣噹”一聲便摔在地上,成了一堆碎片。

謀士逢紀便在一旁給袁紹出謀劃策道:“大丈夫應當縱橫天下,怎麼可以等別人送糧爲食。冀州乃是錢糧廣盛的地方,將軍爲何不將其佔爲己有?”

袁紹道:“不是紹不想,只是苦於一直沒有什麼良策。”

逢紀道:“我有一計,主公可偷偷派人給公孫瓚送去書信一封,約定一起進兵取冀州,南北夾攻。公孫瓚對冀州早就垂涎久已,得到主公書信後,必然興兵,公孫瓚發兵之後,主公可按兵不動。韓馥乃是一無謀之輩,聽到公孫瓚發兵攻打冀州,必然會請主公領冀州事。主公便可從中取事,如此以來,冀州便唾手可得。”

袁紹大喜,立即書信一封派人送到公孫瓚處。公孫瓚得到袁紹手書,說是要共攻冀州,平分其地,大喜,打算即日兵發冀州。劉備連忙將公孫瓚勸住,道:“此乃袁紹的詭計,倘若兄長先行出兵,袁紹必會按兵不動,而韓馥豈敢與兄長爲敵,而請袁紹入主冀州,袁紹既然得到了冀州,還能與兄長平分嗎?”公孫瓚細想之下,頗覺劉備說得有理,於是便問劉備應該怎麼辦。

劉備主動向他問計,心中暗喜道:“以備來看,兄長可給袁紹回信,表示同意,約定十日後同時起兵,南北夾擊。若是袁紹按時起兵,則兄長可盡領燕代之衆攻取冀州,同時備可率軍,繞道涿郡,奇襲中山國,攻其不備,則冀州唾手可得。然後,備與兄長南北呼應,共退袁紹,兄長可得冀州全境。若是十日後,袁紹並未出兵,則兄長也可按兵不動,靜待時機。”

公孫瓚大喜,便按照劉備之計行事。十日之後,袁紹見公孫瓚並未起兵攻打冀州,知道計策已經被公孫所識破。

又過得三月,袁紹愈發感覺糧草不濟,士兵散去者甚多,於是便再使人持信約公孫瓚起兵攻打冀州,公孫瓚聽從劉備之計,回信讓袁紹先行起兵,自己則在袁紹起兵後三日內響應。袁紹雖然大怒,卻又無可奈何,只得先行出兵,心中卻暗暗發誓一旦得到冀州,下一個要滅的就是公孫瓚。

於是,袁紹盡起河內大軍十萬攻打鄴城。就在袁紹起兵的第三日,公孫瓚也親領大軍十二萬,以劉備爲先鋒攻打渤海郡。韓馥聞信大驚,一面派大將張A率軍三萬支援渤海,一面讓大將韓猛、淳于瓊領兵五萬連夜趕赴鄴城。

韓馥聚集荀諶、辛評二謀士商議。荀諶道:“公孫瓚將燕、代之衆,十二萬大軍,長驅而來,其鋒不可當,兼有劉、關、張三人相助,難以抵擋。袁紹的十萬大軍,有沮授、許攸爲謀,更有顏良、文丑萬夫不當之勇,如此南北受敵,冀州危矣。”

韓馥長嘆道:“當日十三路諸侯□□董卓的時候,青州牧楊獻之曾對馥言道,冀州之地,袁紹、公孫二人早就圖謀已久,謹當早做防備。然而,馥卻不以爲然,認爲袁本初四世三公,乃是漢朝名相的後裔,豈能如此行事。馥悔不聽楊奉的話,不曾做任何防備,纔會有今日的措手不及。”

辛評道:“袁紹、公孫二人的軍隊共計二十萬之多,冀州難以抵擋,如今之計,可派人到青州處請楊奉起兵相助,方可化解這場危機。青州兵多將廣,楊奉又兼有呂布之勇,足可匹敵袁紹、公孫瓚二人。”

韓馥道:“馥和楊奉未有深交,沒有好處,恐怕他不肯出兵相助。”

荀諶道:“素聞楊奉喜好美女,鄴城甄逸的幼女甄宓,年方十六,秀麗絕倫,知書答理,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並且又是主公的義女。其父甄逸早死,主公可做主將她許配給楊奉爲妻,這樣的話,主公與楊奉便是翁婿的關係。主公危難,楊奉焉能不出兵相救?”

韓馥大喜,連忙差別駕關純去請楊奉。

長史耿武諫道:“楊奉盤踞青州,楊奉之父丁原又是幷州牧,冀州正位處兩州之間,若使兩州相通,則必取冀州,所以楊奉想圖冀州早矣,只是苦無機會。況且,久聞楊奉素有大志,主公此舉,乃是前門拒狼,後門納虎!”

韓馥道:“馥自問才能不如楊奉。況且早就聽說楊奉愛民如子,青州之地,百姓人人都能安居樂業,倘若楊奉能夠出兵相救,韓馥就是把冀州牧讓給他,又有何不可呢。況且,自古以來,擇賢讓位的人不勝煩數,你們又有什麼好嫉妒的呢?”於是,韓馥令人趕赴鄴城,接甄逸一家前來冀州。

耿武出來之後,仰天嘆道:“冀州即將落入楊奉的手中!”於是辭官而去,隨其辭官的竟有三十餘人。

且說楊奉收到韓馥的求救書信,立刻招衆人前來商議,衆人聽後皆是大喜,徐宣道:“恭喜主公,冀州之地唾手可得。”

韓烈也道:“這樣的好事,千載難逢,主公萬萬不可錯過。”

衆人紛紛點頭稱是,郭嘉也言道:“韓馥乃是一無能之輩,主公若不早些圖謀,冀州之地早晚必落入袁紹、公孫二人的手中,則主公西進的道路必然受阻,如此良機不可錯過。”

楊奉心也是這個意思,於是命令田豐、華雄、管亥、臧霸、黃忠、成廉、趙弘等人留守青州,田豐總督青州事。

說起華雄,還要多說幾句,華雄被俘之後,本也是寧死不降,楊奉卻也不殺他,只是將其關起來,每天好吃好喝。後來華雄聽說董卓火燒洛陽城,挾天子、驅百姓逃往長安,心中對董卓失望之極,更在楊奉的趁機勸說之下,便投降了楊奉。

青州留守之人安排好之後,楊奉便以郭嘉、徐宣爲軍師,帶領典韋、許褚、太史慈、趙雲、韓烈、龐德、武安國等人,起大軍八萬即日趕赴冀州。

數日後,楊奉率領大軍到達冀州城外,得到消息的韓馥早就率領衆官員在城外相候,楊奉見面之後便以岳父大人稱呼韓馥,韓馥心中大喜,挽住楊奉的手共同入城。進城之後,韓馥便想將冀州牧讓給楊奉,楊奉假裝大驚失色,不住推辭道:“小婿此來,乃是爲岳父大人解難而來,焉能受此大位。”於是便堅辭不授。韓馥見楊奉乃是真心推辭,無奈之下,只得暫且作罷,命人設宴款待楊奉。

正在這時,忽有細作來報,淳于瓊臨陣倒戈,袁紹大軍已經攻克鄴城,韓猛將軍不防淳于瓊叛變,兵敗被俘,袁紹大軍現正在向廣平郡進發,廣平太守請求馬上派兵支援。韓馥聽了又驚又怒,怒的是自己怎麼忘了淳于瓊原也是袁紹的家臣,自己真不該讓淳于瓊把守鄴城,現在不但鄴城落入袁紹手中,更是解了袁紹大軍糧草不濟的困局,而且鄴城的幾萬大軍更是也歸了袁紹所有。驚的是沒想到袁紹大軍行動竟然這麼迅速,看來鄴城之南的州郡也早已被袁紹佔領。

鄴城本是冀州的治所,但是韓馥嫌鄴城位置太過於靠近南方,不爲韓馥所喜,卻也沒有重設治所,只是韓馥大多時間都住在信都。所以韓馥家小也都在信都,鄴城失陷並未對韓馥帶來多大的影響,只是韓馥想起了一事,忙問道:“鄴城既然已經被攻破,那甄逸一家現在何處?”韓馥倒也不糊塗,知道一旦甄家落入袁紹之手之後,自己將無法向楊奉交待,細作道:“甄家在接到主公手書後,就立刻全家趕赴信都冀州,現正在趕往信都的路上。”

第一百七十六章家中劇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二百八十四章水淹平陽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2)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2)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2)第十二章進山報仇(3)第一百一十一章 廣宗爭雄第一百五十一章將計就計第二百四十五章 蔡瑁毒計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腳之威第二百二十八章如何處置第一百七十四章 南聯袁紹第一百三十五章兩處求救第一百七十章賈詡毒計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1)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1)第二百零四章兩個信使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2)第一百四十章三人謀劃第二百六十一章 涼州雙雄第五章 機會來到(1)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1)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1)第一百九十一章抗日援朝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1)第一百一十五章救孫一命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1)第一百七十章賈詡毒計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2)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1)第七章不老神仙(2)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1)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2)第二百九十七章 雍州攻略第一百六十三章奇襲壽春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一章 託身小五(1)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2)第一百九十一章抗日援朝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1)第一章 託身小五(2)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1)第一百九十七章出兵代價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1)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楊”行動第二百二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1)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2)第十四章又見二女(2)第一百零七章 虎牢揚威第一百六十七章陶家滅門第一百二十八章親身犯險第二百二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五十六章戰局變化(1)第二百八十二章司馬降晉第九章四門絕技(2)第一百三十五章兩處求救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1)第二百一十八章求親之計第二百八十四章水淹平陽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1)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2)第二百零二章再失徐州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3)第一百七十四章 南聯袁紹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1)第一百一十一章 廣宗爭雄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三十二章 內政人才(1)第七章不老神仙(1)第一百七十八章公孫退兵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2)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2)第一百六十三章奇襲壽春第三十二章 內政人才(1)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1)第二百零五章荒唐生活第二百四十七章 完美演技第五十二章坑殺俘虜(2)第一百五十一章將計就計第二百八十七章 退守洛陽第四章山盟海誓(2)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3)第二百九十章 小將卞秉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二百三十一章楊奉遇刺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1)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2)第二百七十三章圍攻上黨第六十章張角後手(1)第二百三十四章 信以爲真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2)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推廣
第一百七十六章家中劇變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二百八十四章水淹平陽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2)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2)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2)第十二章進山報仇(3)第一百一十一章 廣宗爭雄第一百五十一章將計就計第二百四十五章 蔡瑁毒計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腳之威第二百二十八章如何處置第一百七十四章 南聯袁紹第一百三十五章兩處求救第一百七十章賈詡毒計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1)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1)第二百零四章兩個信使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2)第一百四十章三人謀劃第二百六十一章 涼州雙雄第五章 機會來到(1)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1)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1)第一百九十一章抗日援朝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1)第一百一十五章救孫一命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1)第一百七十章賈詡毒計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2)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1)第七章不老神仙(2)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1)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2)第二百九十七章 雍州攻略第一百六十三章奇襲壽春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一章 託身小五(1)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2)第一百九十一章抗日援朝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1)第一章 託身小五(2)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1)第一百九十七章出兵代價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1)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楊”行動第二百二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1)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2)第十四章又見二女(2)第一百零七章 虎牢揚威第一百六十七章陶家滅門第一百二十八章親身犯險第二百二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五十六章戰局變化(1)第二百八十二章司馬降晉第九章四門絕技(2)第一百三十五章兩處求救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1)第二百一十八章求親之計第二百八十四章水淹平陽第四十五章神箭立威(1)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2)第二百零二章再失徐州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3)第一百七十四章 南聯袁紹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1)第一百一十一章 廣宗爭雄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三十二章 內政人才(1)第七章不老神仙(1)第一百七十八章公孫退兵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2)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2)第一百六十三章奇襲壽春第三十二章 內政人才(1)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1)第二百零五章荒唐生活第二百四十七章 完美演技第五十二章坑殺俘虜(2)第一百五十一章將計就計第二百八十七章 退守洛陽第四章山盟海誓(2)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3)第二百九十章 小將卞秉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二百三十一章楊奉遇刺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1)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2)第二百七十三章圍攻上黨第六十章張角後手(1)第二百三十四章 信以爲真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2)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