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 南聯袁紹

公孫瓚這一次的出兵就是趁楊奉的大軍在徐州還沒來得及撤回,突然發動襲擊,雖然趙雲、田豐早早探得消息,但是畢竟兵力有限,而且還要分處把守,防守就顯得有點單薄了,尤其是任丘城這樣的小城。

在經過五天的防守後,張郃的一萬軍隊幾乎損失殆盡,面對公孫瓚大軍依然猛烈的攻勢,張郃斷然下令撤回河間。楊奉在青冀兩州深得民心,聽說了公孫瓚大軍進犯的消息,河間的百姓自發參軍,五天的功夫竟然組成了一支三萬人的新軍。

就在張郃剛剛帶領一千殘兵退回河間的時候,楊奉也率軍趕到了。對於張郃果斷的策略,楊奉大大進行了嘉獎。

楊奉的到來使得河間守軍的士氣得到很大的提高,並且楊奉也帶來了兩萬軍隊,彌補了河間守軍不夠的問題,而且隨同楊奉一起來的還有在楊奉手下武力最高的四員大將典韋、許褚、黃忠、甘寧。

望着城前黑壓壓的幽州軍,楊奉絲毫沒有擔心河間會守不住,反而是豪氣干雲,決定要將公孫瓚死死拖在這裡,然後讓韓烈率軍突擊幽州,抄襲公孫瓚的老窩,依然是圍魏救趙的計謀。

公孫瓚也聽到了楊奉來到河間的消息,知道自己突襲冀州的策略已經失效了,而且在強行攻下了任丘城之後,公孫瓚也損失兩萬大軍,河間城可不比任丘那樣的小城,不是輕易就可以攻下的,所以現在公孫瓚並不急着攻城。

算起來袁紹和袁術兩人也該收到自己的書信了,公孫瓚望着河間的城頭,心中暗想,楊奉勢大,不是自己能夠抗衡的,除了按照公孫範所說的聯合了袁紹之外,公孫瓚早就和袁術達成了出兵協議。

如果袁紹和袁術同時出兵,公孫瓚想,自己纔有可能真正踏入冀州這塊土地,成爲這裡的主人。

楊奉聽了張郃關於任丘之戰的描述,以爲公孫瓚必然會乘勝猛攻河間城,早就做好了防守的準備,沒想到公孫瓚的大軍並沒有急於攻城,而只是將河間城團團圍了起來,不知是何用意,但既然公孫瓚不攻城,楊奉也就難得休閒,在城內練起那剛剛招募的三萬新軍來。

就在公孫瓚和楊奉在河間相持的時候,公孫範和高覽在章武卻進行着激烈的攻防戰,章武本來只有兩萬軍隊,但是因爲楊奉率軍趕到了河間,趙雲便率領四萬大軍馳援章武,一下子便使得章武的守軍增至六萬。

爲了確保章武的安全,趙雲按照楊奉的吩咐,在城內招募了兩萬新軍,日夜訓練,不求殺敵,只求能夠在關鍵的時刻幫助守城就行了。

就在公孫瓚的大軍和楊奉相持不下的時候,袁紹和袁術也分別收到了公孫瓚的來信。

楊奉的日益強大早已使得袁紹心中不安,楊奉如今佔據四州,實力空前,江北的衆多諸侯,像袁紹、袁術、公孫瓚、韓遂等人,沒有一個人會是楊奉的對手,而且幷州的丁原還是楊奉的姨父,可以說江北的十個州當中,有一半都是楊奉的。

而袁紹自己只是佔據了司州和豫州的一半,實力和楊奉比較起來差了一半不止,現在楊奉剛剛佔了袞州和徐州,民心未順,軍士疲憊,如果現在不給他任何喘息的機會,聯合起來打擊楊奉是最佳時候,所以袁紹在接到公孫瓚的來信的時候就已經下定決心出兵。

但是袁紹又不能不考慮身後的敵人孫堅和劉表,當年關東諸侯討董的時候,楊奉和孫堅的關係就非同一般,而且聽說楊奉還兩次救過孫堅的性命,如果在自己出兵袞州的時候,孫堅在自己的後面捅上一刀可夠自己喝一壺的。

就在袁紹依舊沉思的時候,沮授等人已經應邀而來。

袁紹待衆人一一落座後道:“時下幽州公孫瓚數十萬大軍南下,與楊奉爭奪冀州,公孫瓚人多,而楊奉則佔據地利,兩方力量相當,戰事膠着,不知諸位對此有什麼看法?”袁紹一上來並沒有直接問如何出兵,而是準備先聽聽手下謀士對於此事的態度。

沮授是袁紹手下的第一謀士,所以便首先站起說道:“主公,楊奉勢大,且手下謀臣武將如雲,非公孫瓚所能敵,雖然目前戰事膠着,時間一久,公孫瓚必敗無疑。而且楊奉佔據青冀並三州,將公孫瓚堵了個嚴實,早晚都有北上吞併幽州之心,只不過這次是公孫瓚看到形勢堪憂,這次提前出兵的。若是公孫瓚兵敗,楊奉下一個對付的必然是主公,脣亡齒寒,主公當立即發兵袞州,以助公孫瓚。”

沮授的眼光獨到,一眼就看出其中的關鍵,力勸袁紹,也正說中了袁紹的心底。

在沮授說話的時候,衆人一直都在觀察袁紹的臉色,也就猜到袁紹心中早就決定要出兵了,所以沮授的話說完之後,並沒有一個人持反對意見,就連平素經常和沮授唱對臺戲的郭圖這一次也選擇了沉默。

袁紹今天覺得很奇怪,手下的謀士還是第一次達成一致的意見,不過這樣也好,袁紹更加堅信自己出兵的決定是正確的。

衆人都不再發表不同意見,袁紹便問出了第二個問題:“好,既然衆人無一反對,紹就決定出兵相助公孫瓚,兩面夾擊楊奉。但是,對於出兵多少,怎樣進軍,以及出兵之後如何防備後方的孫堅和劉表,不知諸位有何高見?”

這確實是一個和棘手的事情,也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而且這個問題一定要處理妥當,否則將會使袁紹多年的心血毀於一旦,更會使十萬大軍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逢紀首先道:“主公,這劉表的問題倒是不難解決,劉表佔據荊州,但是南陽之地卻是在張繡的掌控之中,劉表若是出兵必然要借道南陽。主公可使一善於口才之人代表主公出使,同張繡結爲盟友,如此一來,劉表便不足爲患。”

沮授接着道:“不錯,南陽之地原爲主公之弟袁術所有,後來袁術兵敗曹操。南陽便成了無主之地,被張繡率軍突然佔據,劉表對此甚是惱火,大有出兵奪回南陽之舉。後得蒯越相勸,便故作大方將南陽讓給張繡,其實也是想讓張繡爲其看護北面的門戶。但是,劉表一直存有奪回南陽之心,張繡也深知劉表之心,對其甚爲防備,倘若劉表借道南陽,張繡必然會以爲劉表乃是假途滅虢之計。”

“嗯”,聽了逢紀和沮授的分析,袁紹便不再考慮劉表的問題,問道,“雖然劉表已經不足爲慮,但那孫堅卻非比劉表,不但野心極大,而且同楊奉的關係甚不一般,何況豫州之南的地方皆歸孫堅,倘使其趁我軍出兵之際,突襲豫州,豈非不妙?”

說完之後,袁紹掃視了衆人一眼,沒有一人接話,看來衆人對於孫堅都沒有太大的把握。

沉寂了一會,忽然,沮授的眼睛一亮,道:“主公勿慮,對於孫堅倒也並非沒有辦法。”

袁紹一聽,急急問道:“仲平有何妙計?”

“孫堅當初入侵豫州,便已經表明孫堅的野心和志向,但是如今北方之地半數都在楊奉的掌控之內,孫堅若想向北拓展,早晚都要和楊奉對陣。而且如今楊奉的實力之大,非任一諸侯所能抗衡,脣亡齒寒的道理,孫堅豈能不懂,公孫瓚一旦兵敗,下一個必然就是主公,然後就是孫堅。然而孫堅性情難測,爲防萬一,主公可書信一封派人送往淮南,讓令弟袁術屯兵博安,佯作進攻安豐、戈陽兩郡之勢,一旦安豐、戈陽兩郡丟失,則汝南和豫章的通路將被攔腰斬斷,孫堅最擔心的便是這個問題,必然不敢輕舉妄動。”沮授侃侃而談。

袁紹越聽眼睛越亮,聽到最後不禁一拍大腿,喜道:“妙計,妙計,仲平之計甚妙。”

雖然得到袁紹的誇讚,但是沮授臉上絲毫沒有露出得意的神色,繼續道:“並且,主公也可同時派遣一能辯之士前往孫堅處,述之以利害關係,並請孫堅出兵徐州,嚴言明一旦取勝,三家平分四州之地,則孫堅即便不會出兵徐州,也不會在主公身後縱火也。”

“妙妙妙”,袁紹又是一連說了三個妙字,然後向其他衆人問道,“衆人以爲如何呀?”

這不是廢話麼,你是主公,你都說妙了,其他人誰還敢說個不字,而且這還是首席謀士沮授的計謀,而且歷來除了沮授之外沒有第二個人敢站出來對袁紹認定的事情持反對意見。見衆人無一作聲,袁紹道:“好,既然這樣,就依仲平之策,下面大家商量商量出兵多少?”

這個話題一拋出,衆人頓時紛紛發表意見,郭圖認爲出兵五萬即可,逢紀則認爲需要出兵十萬,辛毗則說至少需要七萬,真是衆說紛紜。唯獨許攸和沮授以及新投靠袁紹的荀彧和程立沒有發言,一直默不作聲,聽着衆人的發言,時不時露出一絲微笑,不知是譏諷還是覺得好笑。

袁紹的頭都快大了,沒有任何兩個人的數字相同,除了許攸和沮授之外,參加這次會議的可是十個人呀,一個人一個數,而且都有各自的理由。在紛雜的聲音中,袁紹用沮喪無奈的眼神望了望沉默不語許攸和沮授兩人,意思是說,你們兩個趕緊發表意見,他們這般爭法,我快受不了了。

第六十章張角後手(2)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2)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1)第二百五十章 漢皇死後第一百八十一章攻打壺關第二百七十五章坐擁六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2)第一百九十七章出兵代價第一百六十八章李郭爭鬥第二百六十九章鮮卑內亂第二百八十七章 退守洛陽第一百八十九章祭奠黃忠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2)第十二章進山報仇(1)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一百七十二章遊說徐晃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2)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1)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3)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1)第二百二十八章如何處置第二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腳之威第二百六十三章 馬超降袁第一百三十八章心性狹隘第二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六章殺雞駭猴(2)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2)第三十四章啤酒問世(2)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1)第二百三十八章吉林失守第二百二十六章奇兵殺出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二百七十三章圍攻上黨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推廣第二百四十一章張繡攻襄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2)第二百六十八章 楊奉稱帝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投袁術第一百七十章賈詡毒計第一百八十九章祭奠黃忠第一百七十五章進退兩難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2)第二百四十七章 完美演技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2)第七章不老神仙(2)第一百一十二章 劉備之敗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1)第一百六十五章 拐帶人口第二百八十章再添三妃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2)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六十七章卑劣手段(1)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2)第一百六十七章陶家滅門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連環計(2)第一百四十八章 夏侯兵敗第一百七十二章遊說徐晃第二百八十二章司馬降晉第二百八十九章 攻陷洛陽第一百七十四章 南聯袁紹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2)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2)第二百章曹操復活第二百四十九章楊彪弒君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三百零一章 天下一統(大結局)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1)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2)第一百一十九章甘寧之妹第七章不老神仙(1)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四章山盟海誓(1)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1)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1)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1)第一百七十五章進退兩難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2)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1)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2)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3)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二百二十三章 異國公主第一百八十二章退兵藉口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2)第一百零一章 董卓迎駕第一百七十八章公孫退兵第六十九章急功近利(2)第二百四十二章袁術稱帝第二百八十六章 山陽失守
第六十章張角後手(2)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2)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1)第二百五十章 漢皇死後第一百八十一章攻打壺關第二百七十五章坐擁六州第一百三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2)第一百九十七章出兵代價第一百六十八章李郭爭鬥第二百六十九章鮮卑內亂第二百八十七章 退守洛陽第一百八十九章祭奠黃忠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2)第十二章進山報仇(1)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一百七十二章遊說徐晃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2)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1)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3)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1)第二百二十八章如何處置第二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腳之威第二百六十三章 馬超降袁第一百三十八章心性狹隘第二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六章殺雞駭猴(2)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2)第三十四章啤酒問世(2)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1)第二百三十八章吉林失守第二百二十六章奇兵殺出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一百二十三章 毒士賈詡第二百七十三章圍攻上黨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推廣第二百四十一章張繡攻襄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2)第二百六十八章 楊奉稱帝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投袁術第一百七十章賈詡毒計第一百八十九章祭奠黃忠第一百七十五章進退兩難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2)第二百四十七章 完美演技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2)第七章不老神仙(2)第一百一十二章 劉備之敗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1)第一百六十五章 拐帶人口第二百八十章再添三妃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2)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六十七章卑劣手段(1)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2)第一百六十七章陶家滅門第一百二十四章 新連環計(2)第一百四十八章 夏侯兵敗第一百七十二章遊說徐晃第二百八十二章司馬降晉第二百八十九章 攻陷洛陽第一百七十四章 南聯袁紹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2)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2)第二百章曹操復活第二百四十九章楊彪弒君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三百零一章 天下一統(大結局)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1)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2)第一百一十九章甘寧之妹第七章不老神仙(1)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四章山盟海誓(1)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1)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1)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1)第一百七十五章進退兩難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2)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1)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2)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3)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二百二十三章 異國公主第一百八十二章退兵藉口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2)第一百零一章 董卓迎駕第一百七十八章公孫退兵第六十九章急功近利(2)第二百四十二章袁術稱帝第二百八十六章 山陽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