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奇襲壽春

但是,三女早就是袁術內室的人員名單範圍之內,袁術此時心有顧忌,不敢下手,但並不意味着以後不動手,什麼時候呢。大家也許已經猜到了,對,那就是袁術心中的一個夢想--做皇帝,一旦成了皇帝,必然要選妃,到時候誰還敢說得出話來。

但是,在實際的歷史上,本來就有做皇帝念頭的袁術在等到孫策的傳國玉璽之後,便不顧衆人反對,慨然登基,建立大仲王朝。那時候,雖然袁術對大小橋垂涎三尺,但因爲橋家乃當地望族,橋蕤又是其手下大將,兵權在握,袁術暗中提過此事,並沒有得到橋家的同意,袁術暫時還不敢弄得太過分,只得將馮方女徵召爲皇后。後來,袁術荒淫無度,引得衆叛親離,呂布、曹操分別來討,橋蕤便是在那時候死在了夏侯惇槍下。

若是論起武藝,橋蕤或許不是夏侯惇的對手,但是和夏侯惇大戰五六十回合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只不過,當日,橋蕤大病初癒,身體虛弱,在袁術的一再催促下,勉強提槍上陣,在和夏侯惇大戰之時,全身之力,十分只能使出三分,結果戰到三個回合的時候,橋蕤便被夏侯惇一槍刺死。

橋蕤戰死後,橋玄父女害怕袁術糾纏,不敢再在淮南逗留,忍住巨大的傷痛,一家人躲避到了江東,後來就便宜了孫策和周瑜兩人,說起來兩人的婚姻也是很不錯了,只是令人遺憾的是兩女年紀輕輕便成了寡婦。

橋玄這突如其來的一場病,真是便宜了楊奉。

當夜,許褚率領虎豹騎殺散東門守軍,放出煙花,大開城門,早就埋伏在一旁的楊奉急忙率軍殺進城去,壽春守軍雖然尚有守軍五萬,但是在由於事發突然,況且橋蕤又不在城頭,壽春守軍羣龍無首,更是黑夜之中不知道對方多少人馬,加上旋風騎、虎豹騎、黑甲騎、陷陣營全是楊奉的精銳部隊,殺傷力可想而知。

待到橋蕤得到消息趕來的時候,局面已經無法收拾,壽春守軍在楊奉軍隊的衝擊下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壽春城內的戰鬥簡直是一面倒的屠殺。橋蕤提槍匆匆趕來,正遇楊奉,兩人交手不到四十回合,橋蕤便被楊奉生擒。

楊奉生擒而不殺橋蕤倒不是因爲大小橋,因爲他也不知道橋蕤和橋玄的關係,歷史上並沒有記載。壽春守軍有五萬之衆,只靠楊奉這三千兵馬豈能殺盡,所以只要生擒了橋蕤,壽春守軍自是望風歸降。

果然,橋蕤被擒後,楊奉便大喝一聲道:“橋蕤已擒,降者不殺。”本來就被楊奉的四大王牌軍隊殺得頭暈眼花的壽春守軍聽到這句話,好像在茫茫沙漠之中看到了一個能夠讓人絕處逢生的綠洲一般,一個個急忙放下兵器,跪地請降。

經過清理戰場,壽春守軍被殺一萬,投降三萬五千人,另外五千人是從各門潰逃而出。而楊奉的四大王牌軍隊除了虎豹騎死傷一名外,重傷兩人,其餘衆人只有二十餘人負有輕傷,此戰可謂大獲全勝。

佔據壽春城後,楊奉第一件事便是招降橋蕤,不然這三萬五千降兵一個不小心鬧起事來可不是好玩的。

壽春城的府衙之中,楊奉一面把玩着擺放的古玩珍奇,一面等着典韋將橋蕤帶來。不一會功夫,橋蕤便被楊奉的親兵帶到,由於楊奉事先進行了安排,橋蕤並沒有受到任何的虐待,甚至於連繩索都沒有捆,這倒不是託大,而是因爲當世之中能從典韋手中逃走的人可以說是少之又少。

楊奉見到橋蕤帶到,急忙離座而起,對士兵道:“快給橋將軍看座。”

橋蕤愣了一下,沒想到眼前的這個似乎還沒有自己大的年輕人對待自己竟然這樣客氣,看樣子眼前之人在對方軍中的地位不凡。直到現在,橋蕤仍然不知道奇襲壽春城、生擒自己的人究竟是誰。

楊奉微微一笑道:“手下之人不懂禮數,讓橋將軍受委屈了。如今壽春城丟失,橋將軍可曾想好如何對袁術交代嗎?”橋蕤又愣了一下,什麼意思,如何對袁術交代,我現在已是敗軍之將,性命能不能保住還不知道,怎麼能向袁術交代,莫非……

楊奉見橋蕤沉吟不語,似乎猜到其心中所想,繼續道:“橋將軍是否正在奇怪,如今你已是敗軍之將,如何還能見到袁術。不錯,我沒有絲毫爲難橋將軍的意思,此次突襲壽春乃是爲情勢所迫,乃是圍魏救趙之計,意在使袁術退兵。”

橋蕤很是奇怪眼前之人爲何告訴他這些,雖然知道其意在招降,但是見其並沒有半句勸降的話語,一時之間更是搞不清對方的意圖,於是橋蕤依然選擇默聲不語。

楊奉見橋蕤依然不語,便不管其心中所想,繼續道:“壽春遭襲,袁術接到消息,必然會馬上從徐州退兵。我等兵力單薄,自然難敵袁術的三十萬大軍,只得退回徐州,壽春城依然交給橋將軍手中。奉只是需要提醒一下橋將軍,倘若橋將軍家中尚有親人,可將家中親人先行安頓之後再向袁術回報這裡的情況,以免家中遭難。”

“以免家中遭難”,楊奉的這一句話不啻一聲驚雷,在橋蕤耳旁乍響,袁術此人心胸狹窄,不容於人,何況袁術對自己的兩個妹妹早就是垂涎三尺,恐怕這一次正好成爲袁術殺掉自己的把柄,自己死了不當緊,可是年邁的父親和兩個妹妹由誰來照顧,想到此處,橋蕤不禁打了一個機靈。

這時候,橋蕤終於說出了第一句話:“橋蕤生平唯有此敗,而且敗得很慘,甚至於連閣下之名都不知道,如何向主公回報?”

楊奉見橋蕤開口了,大喜,知道定然是自己剛纔的話觸動了橋蕤的心結,哈哈大笑道:“說起來也許你不相信,在下乃是鎮北大將軍領青州、冀州牧楊奉。袁術雖有四世三公之名,卻是心胸狹窄,不能容人,雖有大志卻無大能,橋將軍何必在其手下委屈呢。”

“什……什麼”,聽到楊奉的名字,橋蕤大驚失色,結結巴巴道,“你……你是鎮北大將軍,你不是在徐州嗎,怎……怎麼到了壽春?哦,圍魏救趙,好一招圍魏救趙,出其不意,攻其不備,大將軍果然不愧是大漢第一名將,橋蕤拜服了,拜見主公。”說完,橋蕤便跪倒在地,向楊奉叩首。

楊奉大喜,急忙上前將橋蕤攙扶起,道:“卓升客氣了,若不是袁術將淮南兵力幾乎抽調一空,楊奉豈能想出圍魏救趙的計策。何況,這一次倘若不是卓升正巧不在城頭,楊奉又豈能如此輕易拿下壽春,只是楊奉一直很奇怪卓升向來行事縝密,這一次爲何如此託大?”

橋蕤臉上一紅道:“主公說得不錯,蕤也確實想到主公會爲解徐州之圍而採取圍魏救趙的計策,本來也是嚴加防守,只是數日前,蕤之老父突然病倒,橋蕤之心便被家中牽掛,很少時間在城頭,主公才能得以突襲成功,說起來也是主公洪福齊天,否則的胡,壽春城縱然還是會落到主公手中,卻也絕對不是今日傷亡之數。”

楊奉聽了,脊樑之後都是冷汗,若不是橋蕤的父親突來的一場病,自己可能就含恨壽春城了。郭嘉素來也喜歡兵行險着,所以纔不會對自己的計謀加以阻止,若是田豐和徐宣二人,斷然不會同意自己的這個圍魏救趙之計的。

楊奉嘆道:“若非汝父之病,恐怕楊奉此刻早已橫屍壽春城下了。令尊何人,可否領楊奉一見,當面拜謝救命之恩。”

橋蕤沒想到楊奉竟然如此不避嫌,虛懷若谷,心中不禁感嘆遇到明主,道:“家父橋玄,曾爲太尉,辭官後一直隱居在淮南。”

“橋玄”,楊奉差點脫口而出,那麼大小橋便是橋蕤的親妹妹了,楊奉心中的那份震驚,那份欣喜可想而知。但是,老奸巨猾的楊奉豈能直接問大小橋的事情,這不就和袁術一樣了嗎,所以楊奉便以拜謝並探望老司徒病情的名義到橋府拜訪。

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1)第一百三十九章楊奉下套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2)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3)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1)第二十五章力勸皇后(1)第二百七十一章橋玄死因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2)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1)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2)第二百六十八章 楊奉稱帝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1)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2)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2)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2)第二百零三章終得幽州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2)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2)第一百五十九章袁收李通第二百五十三章 是戰是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二章青梅竹馬(2)第八章楊喜拜師(1)第二百零三章終得幽州第二百六十五章 韓遂身死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二百三十九章成立遼州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2)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1)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2)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1)第十二章進山報仇(2)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2)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2)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1)第二百二十四章 再收猛將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2)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2)第九章四門絕技(1)第五十六章戰局變化(2)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2)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1)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1)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2)第一百三十六章 闊別多年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3)第二百八十七章 退守洛陽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1)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2)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殿密議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2)第一百四十四章 陶應陰謀第二百三十四章 信以爲真第二百七十八章二橋相邀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1)第二百四十二章袁術稱帝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一百九十七章出兵代價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3)第二章青梅竹馬(2)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1)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2)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1)第一百三十八章心性狹隘第一百九十章辰國政變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1)第一百五十七章新定袞州第四章山盟海誓(1)第二百二十二章 政治婚姻第一百七十五章進退兩難第二百七十九章韓氏三姝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1)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2)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1)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四章山盟海誓(2)第二百七十七章沮授助逃第六十七章卑劣手段(2)第一百九十三章忽悠徐庶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1)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3)第一章 託身小五(2)第六十六章廣宗易帥(2)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1)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1)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2)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1)第一百四十一章陳宮上當第六十章張角後手(1)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楊”行動第二十五章力勸皇后(1)第二百二十一章喜得驕子第一百三十七章郭沮之爭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3)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2)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3)
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1)第一百三十九章楊奉下套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2)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3)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1)第二十五章力勸皇后(1)第二百七十一章橋玄死因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2)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1)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2)第二百六十八章 楊奉稱帝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1)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2)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2)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2)第二百零三章終得幽州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2)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2)第一百五十九章袁收李通第二百五十三章 是戰是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二章青梅竹馬(2)第八章楊喜拜師(1)第二百零三章終得幽州第二百六十五章 韓遂身死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二百三十九章成立遼州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2)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1)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2)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1)第十二章進山報仇(2)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2)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2)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1)第二百二十四章 再收猛將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2)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2)第九章四門絕技(1)第五十六章戰局變化(2)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2)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1)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1)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2)第一百三十六章 闊別多年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3)第二百八十七章 退守洛陽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1)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2)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殿密議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2)第一百四十四章 陶應陰謀第二百三十四章 信以爲真第二百七十八章二橋相邀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1)第二百四十二章袁術稱帝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一百九十七章出兵代價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3)第二章青梅竹馬(2)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1)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2)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1)第一百三十八章心性狹隘第一百九十章辰國政變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1)第一百五十七章新定袞州第四章山盟海誓(1)第二百二十二章 政治婚姻第一百七十五章進退兩難第二百七十九章韓氏三姝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1)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2)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1)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四章山盟海誓(2)第二百七十七章沮授助逃第六十七章卑劣手段(2)第一百九十三章忽悠徐庶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1)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3)第一章 託身小五(2)第六十六章廣宗易帥(2)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1)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1)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2)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1)第一百四十一章陳宮上當第六十章張角後手(1)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楊”行動第二十五章力勸皇后(1)第二百二十一章喜得驕子第一百三十七章郭沮之爭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3)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2)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