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1)

光和三年(公元180年)十二月己巳(初五),靈帝封何貴人爲皇后,並徵召何皇后的哥哥、潁川郡太守何進爲侍中。何皇后本是南陽郡一個屠戶家的女兒,後被選進宮廷,生下皇子劉辨,所以被靈帝立爲皇后。

同月,蒼梧郡、桂陽郡盜賊聯合攻打郡縣,聲勢浩大,荊州刺史趙凱數次用兵均不能平叛,於是便向朝廷求救。此時,丁原已經帶着丁啓和楊奉進京請罪,得到這個消息之後,丁原不禁有點心動。

自己的這個兒子雖然很窩囊,但是楊奉在用兵打仗上還是有能耐的,而且武藝不在呂布之下,這次若是能說動皇上,讓丁啓和楊奉兩人率軍平定蒼梧郡、桂陽郡的□□,或許有可能使二人將功贖罪,這樣一來,他們兩人之前佔山爲王,與朝廷作對之事也就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王綿之事,靈帝並不知道,否則楊奉縱有千百戰功也難逃一死),莫非這就是解此局困的事情。

於是,丁原便與司徒楊賜商議此事,在楊賜的建議下,丁原又找到了新被提拔爲侍中的原穎川太守何進,也就是何皇后的哥哥。何進乃是外戚,又是初來洛陽,雖有其妹何皇后在後面爲之撐腰,但何進畢竟還是根基未穩,不似清流和宦官集團,有相當大的規模。而且,何進雖然對清流派有很大的看法,卻是更加痛恨宦官專政,兩者取其一的話,何進自然偏向清流派,是以,對於丁原的求情何進很是痛快地答應了。

最後,在何皇后和司徒楊賜、侍中何進以及何皇后等人的共同努力下,雖然有張讓等人的阻撓,最終靈帝還是答應了此事,命丁啓和楊奉率軍五千前去兩地平叛。倘若能夠成功平叛,前事自不再追究,若是兵敗,兩罪並罰。

丁原擔心楊奉有失,便想讓呂布前去助楊奉一臂之力,但是楊奉卻堅決不同意,對丁原道:“姨父大人,此次奉兒和三表兄能蒙皇上格外開恩,給我們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已是我們的福分,奉兒只能竭盡所能、儘快平定叛亂,以報答皇上的隆恩。若是讓義兄相助才能成事,豈非是奉兒自己無能。何況,若是傳到張讓等人的耳中,姨父之前所做的諸多努力豈非付之東流。姨父旦請放心,五千人馬足矣,奉兒會照顧好三表兄的,姨父就在晉陽等候奉兒的捷報吧。”

楊奉的這一番話確實很有道理,丁原點了點頭,不再堅持自己的意見。又轉首看了看丁啓,發現其面有懼色,丁原暗歎一聲,心中暗想,若是啓兒能夠奉兒一半的英雄,便足以讓自己老懷寬慰了。

五千兵馬確實太少,而且楊奉發現這五千兵馬,不但平素缺少訓練,戰鬥力極差,而且就連軍紀也是渙散之極。但是聖旨已下,不能隨意增加軍隊數量,只得硬着頭皮上,但是,戰鬥力雖說並非是短期內能夠提高的,但是軍紀便不一樣了,在斬了幾個軍侯之後,這一支軍隊的軍紀立刻得到了完全的改善。

“勉勉強強可以上陣殺敵了。”楊奉心中暗道。

桂陽郡都屬於荊州管轄,蒼梧郡屬於交州管轄,這一次的叛亂盜賊多集中在桂陽郡,是以一旦桂陽郡能被平定,則蒼梧郡便自然不成問題。楊奉於是便率領這五千軍馬以及高順、成廉二人開到了桂陽郡的治所椰縣城牆外三十里處。

桂陽郡的盜賊約有四萬之衆,而且賊首賀蒼頗有勇力,自然沒將楊奉這五千人馬放在眼中,在得到楊奉人馬到達的消息之後,還沒等楊奉上前叫陣,賀蒼便已經帶着一萬人馬來到楊奉的營前叫陣。

楊奉得到消息,心中真是哭笑不得,自己率軍前來平叛,沒想到竟然被盜賊欺負到門上來了。於是,楊奉決心先給盜賊一個下馬威,便帶着成廉、高順一起率領這所有的五千人馬出營,迎戰賀蒼。

楊奉心知己軍在人數上不佔優勢,可能在大將上卻有着盜賊無法相比的優勢,於是楊奉便決定要在大將單挑上先滅一滅盜賊的士氣,就在剛剛擺好陣形之後,楊奉便讓成廉上前溺戰,在武力上,成廉要比高順高出一截。

賀蒼見對方有人出來挑戰,不以爲意,隨意派了一員裨將上前應戰。沒想到不到兩個回合,這員裨將便被成廉一槍刺死。賀蒼一見,連忙派了自己手下的一員大將周倉出戰,周倉武藝比賀蒼還要高出一些,在賀蒼軍中的武力絕對是第一。

但是,交手四十回合之後,周倉漸漸不敵成廉,有點左支右拙了。賀蒼一見不好,急忙拍馬舞刀上前,欲相助周倉,楊奉見了,急忙命令高順上前攔住賀蒼,四員大將便在陣中捉對廝殺起來。

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1)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2)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2)第二百四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二百一十章北征之前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第二百二十八章如何處置第七章不老神仙(2)第二百五十九章又添一妻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1)第二百一十二章避禍之策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第二百零三章終得幽州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2)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2)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2)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1)第一百一十六章甄宓心思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小二橋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2)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1)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推廣第二百三十一章楊奉遇刺第一百七十二章遊說徐晃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1)第二百二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零六章子義歸來第二百七十三章圍攻上黨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2)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2)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1)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1)第二百九十二章 詐降之計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2)第七章不老神仙(2)第一百九十五章復國之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一百六十九章長安交兵第二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七章不老神仙(2)第七十章皇甫兵敗(2)第二百二十三章 異國公主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二百五十九章又添一妻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楊”行動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2)第一百二十章 玉脂美人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1)第二百零八章鳳雛龐統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2)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1)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2)第二百零八章鳳雛龐統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2)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2)第二百八十三章曹之攻略第二百四十五章 蔡瑁毒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送計第十四章又見二女(2)第十六章計謀得逞(1)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2)第七十章皇甫兵敗(1)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2)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2)第二百二十一章喜得驕子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2)第一百六十九章長安交兵第一百八十二章退兵藉口第二百零五章荒唐生活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3)第一百五十五章 田氏詐降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庶破案第二百零八章鳳雛龐統第二百二十六章奇兵殺出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1)第四十章正妻王綿(1)第二百零九章益州生變第六十章張角後手(2)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一百九十章辰國政變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1)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六十九章急功近利(1)第二百三十九章成立遼州第十六章計謀得逞(1)第一百八十一章攻打壺關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二百三十六章 諾力歸心第一百章 禁宮驚變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一百三十七章郭沮之爭第二百零九章益州生變第二百三十八章吉林失守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六章殺雞駭猴(1)
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1)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2)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2)第二百四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二百一十章北征之前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第二百二十八章如何處置第七章不老神仙(2)第二百五十九章又添一妻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1)第二百一十二章避禍之策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第二百零三章終得幽州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2)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2)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2)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1)第一百一十六章甄宓心思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小二橋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2)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1)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推廣第二百三十一章楊奉遇刺第一百七十二章遊說徐晃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1)第二百二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二百零六章子義歸來第二百七十三章圍攻上黨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2)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2)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1)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1)第二百九十二章 詐降之計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2)第七章不老神仙(2)第一百九十五章復國之戰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一百六十九章長安交兵第二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七章不老神仙(2)第七十章皇甫兵敗(2)第二百二十三章 異國公主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二百五十九章又添一妻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楊”行動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2)第一百二十章 玉脂美人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1)第二百零八章鳳雛龐統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2)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1)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2)第二百零八章鳳雛龐統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2)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2)第二百八十三章曹之攻略第二百四十五章 蔡瑁毒計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送計第十四章又見二女(2)第十六章計謀得逞(1)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2)第七十章皇甫兵敗(1)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2)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2)第二百二十一章喜得驕子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2)第一百六十九章長安交兵第一百八十二章退兵藉口第二百零五章荒唐生活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3)第一百五十五章 田氏詐降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庶破案第二百零八章鳳雛龐統第二百二十六章奇兵殺出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1)第四十章正妻王綿(1)第二百零九章益州生變第六十章張角後手(2)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一百九十章辰國政變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1)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六十九章急功近利(1)第二百三十九章成立遼州第十六章計謀得逞(1)第一百八十一章攻打壺關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二百三十六章 諾力歸心第一百章 禁宮驚變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一百三十七章郭沮之爭第二百零九章益州生變第二百三十八章吉林失守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六章殺雞駭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