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2)

武安國見敵將殺來,正要迎上去,不料楊奉手一擺,阻止住武安國,手持七龍三叉戟衝了出去,截下孟威。楊奉之所以不讓武安國出戰是有想法的,現在敵強我弱,自己若能陣斬敵軍大將,不但能打擊敵軍士氣,更能增長北海軍的士氣。

果然,交手不到五個回合,楊奉一戟將孟威刺於馬下。褚燕大驚,孟威雖說武藝不算很高,但自己要殺他,也只能在二十回合之外,竟然沒能在此人手下過五個回合。黃巾士兵更是害怕,褚燕在黑山發展的時候並不長,雖然軍隊甚衆,卻是大部分缺乏訓練,更有很多人還是新兵。

當他們看到己方大將和敵將沒過幾合就被殺死,心中恐慌,紛紛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褚燕一看不好,對方武藝高強,不可再和他單挑,只能靠人多的優勢來取勝了。於是,褚燕命令大軍將北海軍團團圍住廝殺。

在這樣的劣勢之下,爲了激勵北海守軍的士氣,楊奉大聲喊道:“兄弟們,北海城內有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他們的生死存亡,就看我們的了,大家一定要奮力拼殺,援軍已經到了。”

青州本就民風彪悍,崇尚武力,雖然北海守軍平日裡操練不足,但其戰鬥力仍是這些黃巾軍所望塵莫及,加上楊奉的英勇形象已經深深印在了每個北海士兵的心中,所以在楊奉的喊聲中,北海守軍士氣大振,個個猶如下山猛虎,銳不可擋,衝進黃巾軍中,硬生生地將其切成兩半,楊奉更是如入無人之境,黃巾士兵莫不紛紛躲閃。

爲了減少北海軍的壓力,楊奉專找黃巾軍中騎馬的大將廝殺,片刻間,就有十人喪命在七龍三叉戟下,嚇得其餘騎馬的黃巾軍將領紛紛棄馬步戰。廝殺中楊奉看到對方騎馬的將領只剩褚燕一人,便縱馬向他殺去。

褚燕一看,暗叫一聲不好,但是楊奉已經揮戟向自己殺過來,若是自己不敢迎戰,勢必影響士氣。沒辦法,明知不敵也只能硬着頭皮迎戰,心中本就膽怯,十分本領便只能發揮出七八成,也只是十個回合,褚燕便招架不住,向後敗去。

楊奉正要追趕,只見褚燕敗退之中正遇一小將,大約二十歲左右,身高約七尺七,橫挎一張硬弓,英姿勃勃,孔武有力,手持畫戟。見到褚燕,二話不說,舉戟便刺,褚燕剛剛敗陣,不防身後此人,躲閃不及,正被刺中,落下馬來。那人正要再補一槍,卻被褚燕手下死死攔住,只得作罷。

楊奉在後面瞧的清清楚楚,太史慈的這一戟並沒有刺中褚燕的要害,而只是刺中了大腿,並不會危及到性命,楊奉心中也是暗籲一口氣。見到褚燕被其手下救走,心中更是放心,若是褚燕死在此處,日後張寧那裡必然更難解釋。

楊奉趁機大喊:“褚燕已死,降者不殺。”北海軍也趁機跟着高喊起來:“褚燕已死,降者不殺。”數千人的喊聲如同雷震,戰場的黃巾軍無一沒聽到這句話,黃巾軍軍心大亂,更加上方纔褚燕落馬,許多人都看到了,只是不知生死,聽到這句話便信以爲真,紛紛向後潰逃。

北海守軍勝券在握,士氣倍增,趁機奮勇衝殺一陣,大敗黃巾軍,殺敵五千,俘虜一萬。黃巾軍敗退的時候,相互踏踐而死的也有兩千多人,而北海守軍僅僅付出傷亡一千五百人的代價,此戰可謂大獲全勝。

這一仗,孔融在城樓上可是瞧的明明白白,沒想到自己的外甥果然英勇無敵。大喜之下,孔融親自到城門口迎接楊奉衆人,握住楊奉的手,激動得久久說不出話來,最後只說了一句:“奉兒果真年少英雄,果有丁建陽之風。”

這時太史慈也下得馬來,上前拜見孔融,孔融問其姓名,太史慈道:“在下是東萊黃縣人,複姓太史,名慈,字子義,老母承蒙孔太守多年恩顧。在下昨日自遼東回家省親,聽說黃巾賊準備攻打北海。老母說:‘爲娘深受孔大人大恩,理當在孔大人有難之際伸手相助。’所以,特地派遣太史慈前來相助。”孔融大喜。

原來孔融與太史慈雖然未曾謀面,卻曉得他是個英雄。當下便將外甥楊奉介紹給他相識,兩人年齡相當,均是相互佩服,惺惺相惜。太史慈早在遼東便聽說過楊奉的大名,此次又見到楊奉高超的武藝,心中佩服,而楊奉卻是對他非常欣賞,早就有招攬之心,更是曲意交納。

當下孔融準備重賞太史慈,贈與衣甲鞍馬,更要設宴款待太史慈。太史慈卻堅決不受,禮畢之後,便告別孔融和楊奉,絕塵而去。

太史慈走後,楊奉便問孔融太史慈之事。

原來,太史慈之母沉疾多年,只因家境貧寒,太史慈沒錢爲母親買良藥,在十六歲的時候,太史慈被迫爲母盜藥,被人發現,在搏鬥中,太史慈誤傷人命。

其母知道後,唯恐絕了太史一脈,便讓他到遼東避難。太史慈因老母有疾,不願遠去,其母便道:“大丈夫當留有用之身盡忠爲國,豈能爲母之原因,引頸受戮而棄國家於不顧?”太史慈無奈,於是囑咐妻子好生照顧母親,大哭而去。

孔融聽說此事,讚歎太史慈乃是至孝之人,於是命人不時到太史慈家中送些生活用品,並找了兩個丫環服侍太史老母,慈母開始有點害怕,以爲孔融心存歹意,始終不敢在孔融跟前透露半句口風。

孔融原無此意,所以也並不爲意,還延請名醫爲太史慈之母診病,只是太史老夫人的病非常奇怪,孔融前前後後共請得名醫十數人,這些名醫看過之後,都說此病乃是絕症,不能治癒,倘若調理得當,也只能再多活幾年。

孔融惋惜之餘,只能不斷命人送上生活用品,並告訴太史老夫人,此案早已了結,可使太史慈歸家。太史老夫人開始的時候不相信,如此三年之後,太史老夫人終於被感動,於是便書信一封,使人到遼東通知太史慈此事,太史慈得信而歸。剛回家不久,便聽說黃巾軍攻打北海城,太史老夫人便命太史慈前來相助。

楊奉聽完孔融所說之後,心中便有了計較。

第二日,楊奉便按照孔融所指的路線,獨自來到太史慈家中。太史慈見是楊奉到來,十分欣喜,接待甚至熱情,只是不知楊奉有何事情。

楊奉先是和太史慈談了一會當日一同大戰黃巾軍的情形,然後,話題一轉,又談到今後天下走勢,楊奉道:“張角之亂雖平,但如今黃巾災禍又起,方今天下已呈大亂之勢,漢室將衰,只是天下百姓何其無辜,將飽受戰亂流離之苦。”

太史慈不以爲然道:“以慈看來,黃巾之亂必然不會長久,平亂之後,天下當會再次回到太平。”

楊奉輕輕搖了搖頭,對太史慈的話表示不贊同,道:“子義此言差矣,方今天下大亂,各地羣雄趁勢並起,以□□黃巾爲名,擴充軍隊,爭奪地盤。黃巾之後,必然成爲尾大不掉之勢,朝廷根本無力約束。到那時,諸侯之間勢必要回到東周各國之狀,以大吃小,持強凌弱,互相征伐,百姓必將再遭戰亂,流離失所,苦不堪言。我等堂堂男兒,應當立志報國,拯救萬民,以戰止戰,消除天下紛爭,重歸大權於朝廷,使萬民遠離戰亂,安居樂業,方不負這七尺身軀,還望子義助我。”

太史慈雖然聽得怦然心動,但有心答應,但轉念一想到老母病重,只得推諉道:“並非慈不願意報效國家,只是家母抱病多年,太史慈離家數年,未曾盡過孝道,如今方從遼東轉回,爲孝而不能遠離老母也。”

正在這時,太史老夫人在媳婦和兩個丫環的攙扶下,掀簾而入,怒喝道:“大丈夫處世,應當上報國家,下救百姓,豈能因小失大。爲母寧願明日身死,也不願有這樣一個不知大孝的兒子。”楊奉見狀,連忙起身拜見太史老夫人,太史慈更是諾諾一旁,不敢再開口,唯恐其母生氣。

太史老夫人道:“三年多來,老身承蒙孔太守多方照顧,無以爲報,一直引以爲憾。況且老身早就聽說過楊大人爲國平亂的功績,今聽說楊大人更有濟世之心,老身甚是欽佩,可令我兒出山相助大人一臂之力。”

楊奉心下大喜,但一想,卻對太史老夫人道:“此事暫且不急,楊奉曾經聽舅父提到伯母的沉疾令羣醫束手,可有此事?”

太史老夫人點了點頭,道:“老身沉疾多年,病入膏肓,正是不治之病。不過如此也好,老身一旦不在,便可使我兒再無後憂。”

楊奉道:“晚輩粗通歧黃之術,只是不知能否爲伯母去此沉疾?”

太史慈大喜,忙道:“若能治癒家母病恙,太史慈當以命相換亦無不可。”

楊奉笑道:“太史孝子,名不虛傳,楊奉自當盡力。若能如子義所願,還望子義能出山助我一臂之力。”

太史慈連聲道:“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楊奉果然醫術高明(左慈的弟子,加上兩千多年的知識,能差嗎),太史老夫人用了楊奉的藥方,七天之後,病情便大有起色,半個月後,幾近痊癒,使得太史慈心悅誠服,跪倒在地,口呼主公。

成功地收服了太史慈,楊奉便和太史慈及太史老夫人一起回到北海。孔融見到楊奉收得太史慈歸來,並且還治好了太史老夫人的頑疾,心中驚喜各半。喜的是,他知太史慈乃是一少年英雄,以後對楊奉的前途必定幫助極大;驚的是,曾經讓羣醫束手的太史老夫人的頑疾竟然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讓楊奉治癒了,真不曉得自己這個有“當朝之文武全才”之稱的外甥還有什麼本事。

由於楊奉此次戰功,使得北海百姓免於黃巾之亂,功不可沒。但是,由於楊奉本身就是漢中太守、祁鄉侯,官位比孔融還大,孔融無法對楊奉進行獎賞,更何況甥舅之間,自然也毋須客氣,何況楊奉之心在青州,對有沒有封賞毫不在乎。

但是,爲了防備黃巾再來,孔融便讓楊奉統領北海郡的所有軍隊,加緊訓練。由此可見,孔融對這個外甥非常滿意,並相當看重,更有他日舉薦楊奉爲青州刺史之意。另外,由於太史慈在此戰中的英勇表現,被封爲都尉,和武安國並列。

自此,楊奉青州立基的第一步邁出的非常成功,這一步使得楊奉掌管了北海的軍權。更重要的是,這是楊奉憑藉自己的能力獲取的,而不是依靠其父或其舅父的關係,所以,楊奉的掌管北海軍權並沒有引起北海軍方和當地豪族的任何不滿。相反,由於楊奉之前的名聲,以及他的突然到來,保全了北海城,使得北海國免受黃巾之亂,楊奉因此成了整個青州的英雄和神話。

由於北海的八千守軍在此戰中陣亡一千二百人,重傷三百,剩餘士兵共計六千五百人。楊奉便將重傷之人遣散回家,經孔融同意後,免去他們五年的賦稅。

楊奉和孔融商議,爲防以後黃巾來襲,決定招募士兵一萬三千人五百,湊足兩萬之數,一部分從投降的黃巾軍中招募,一部分從民間招募。由於受到北海之勝的鼓舞以及爲了保衛家園,前來報名參軍的人絡繹不絕,共有兩萬多人報名,楊奉從中選擇一萬三千人五百名精壯的年輕人,編入北海軍隊。

募兵之後,楊奉冥思苦想了一個晚上之後,寫出了一套練兵的辦法,交給太史慈和武安國,由二人進行日夜操練。

二人按照楊奉的練兵方式進行了一個月的特級訓練,軍隊已初具規模,戰鬥力比以前的北海守軍高出許多,令太史慈、武安國二人對楊奉更是由衷佩服。而楊奉見北海已經走上正軌,便向舅父孔融告假,外出訪賢。

第二百五十九章又添一妻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1)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1)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1)第四十章正妻王綿(1)第一百六十九章長安交兵第一百六十六章 劉備陰謀第三十四章啤酒問世(2)第一百一十九章甘寧之妹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2)第二百二十一章喜得驕子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2)第十二章進山報仇(1)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3)第一百六十五章 拐帶人口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1)第一百七十四章 南聯袁紹第二百六十五章 韓遂身死第二百零七章大耳發跡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2)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1)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二百八十七章 退守洛陽第一百一十九章甘寧之妹第一百八十一章攻打壺關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豹受傷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1)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2)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3)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1)第一百四十五章 糜府驚變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1)第一百一十二章 劉備之敗第二百四十五章 蔡瑁毒計第二百六十九章鮮卑內亂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2)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1)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1)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2)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2)第二百七十四章 張遼兵敗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一百九十三章忽悠徐庶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2)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推廣第二百零八章鳳雛龐統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3)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2)第二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送計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1)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2)第十六章計謀得逞(1)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2)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1)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2)第一百三十九章楊奉下套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四十六章失之交臂(2)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2)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2)第三章蛻皮重生(1)第九十章曹操夫人(1)第二百八十七章 退守洛陽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1)第二百八十六章 山陽失守第二百六十三章 馬超降袁第二百四十七章 完美演技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2)第十三章初敗呂布(2)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2)第一百九十四章橫島之戰第二百七十章攻並之策第一百零九章 太后何琳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危機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2)第二百章曹操復活第一百九十一章抗日援朝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二百八十四章水淹平陽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2)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1)第四章山盟海誓(2)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3)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2)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1)第三章蛻皮重生(2)第一百三十六章 闊別多年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1)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十六章計謀得逞(1)第六十九章急功近利(2)
第二百五十九章又添一妻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1)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1)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1)第四十章正妻王綿(1)第一百六十九章長安交兵第一百六十六章 劉備陰謀第三十四章啤酒問世(2)第一百一十九章甘寧之妹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2)第二百二十一章喜得驕子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2)第十二章進山報仇(1)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3)第一百六十五章 拐帶人口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1)第一百七十四章 南聯袁紹第二百六十五章 韓遂身死第二百零七章大耳發跡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2)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1)第一百七十一章兩敗俱傷第二百八十七章 退守洛陽第一百一十九章甘寧之妹第一百八十一章攻打壺關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豹受傷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1)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2)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3)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1)第一百四十五章 糜府驚變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1)第一百一十二章 劉備之敗第二百四十五章 蔡瑁毒計第二百六十九章鮮卑內亂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2)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1)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1)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2)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二十章 南下平亂(2)第二百七十四章 張遼兵敗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一百九十三章忽悠徐庶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2)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推廣第二百零八章鳳雛龐統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3)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2)第二百三十二章欲蓋彌彰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送計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1)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2)第十六章計謀得逞(1)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2)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1)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2)第一百三十九章楊奉下套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四十六章失之交臂(2)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2)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2)第三章蛻皮重生(1)第九十章曹操夫人(1)第二百八十七章 退守洛陽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1)第二百八十六章 山陽失守第二百六十三章 馬超降袁第二百四十七章 完美演技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2)第十三章初敗呂布(2)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2)第一百九十四章橫島之戰第二百七十章攻並之策第一百零九章 太后何琳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危機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2)第二百章曹操復活第一百九十一章抗日援朝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二百八十四章水淹平陽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2)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1)第四章山盟海誓(2)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3)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2)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1)第三章蛻皮重生(2)第一百三十六章 闊別多年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1)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1)第十六章計謀得逞(1)第六十九章急功近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