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孫策攻荊

公元197年,楊奉以遠交近攻的戰略滅掉了塞北四國,成立了遼州,經過兩個月的休整,遼州各地已趨於安定,於是楊奉便準備挾勝西進,進攻東部鮮卑。就在這個時候,拓跋十二命令族衆向北、向西遷徙,避開楊奉的鋒銳。楊奉見縱深之地過長,於地形不熟,不利於作戰,也就見好就收,暫時放棄了進攻東部鮮卑的計劃,轉而班師回到了冀州。

就在楊奉的腳剛剛踏進郭嘉爲楊奉裝修一新的信都王府的時候,便得到了斥候帶來的三個消息。

第一件事情是袁術在淮南稱帝。第二件事情是在五月的時候,發生了蝗災,遍佈幷州、冀州、袞州、豫州、徐州、司州等六州之廣。第三件事情便是張魯和劉璋正打的如火如荼,勝負只在半年之內,馬上便是讓閻圃南下攻益的時候了。

要說歷史上的袁術稱帝是因爲孫策以玉璽爲抵押向袁術借兵收復江東,袁術本就有稱帝的野心,加之玉璽在手,更是認爲自己乃天命所歸,於是便不顧手下衆人的反對在淮南稱帝,建立了歷史上最短暫的王朝-大仲王朝。

但是,這一次袁術稱帝的時候手中有沒有玉璽呢?答案是肯定的。可玉璽不是一直在孫堅手中嗎,怎麼又到了袁術的手裡了呢?

事情是這樣的。

前文也講過,劉備自得楊奉之計,放棄了中原,轉而南下,在江東發展,先滅了劉繇,降了嚴白虎,殺了王朗,佔據了江東除了E春、豫章、盧江三郡之外的所有郡縣,兵力更是增達十五萬。

而且,劉備手下也是文武雲集,文有龐統、孫乾、簡雍、陸績、張昭、駱統,武有關羽、張飛、周倉、關平、廖化、全端、孫歆、晏明、鍾縉、鍾紳、焦炳、潘璋、丁奉、朱桓、恆階、嚴白虎、嚴興等人,坐理江東,虎視交州。

劉備在江東的迅速立足,加上孫堅的死亡,使得孫策雖然平穩地接過了其父孫堅的基業,卻也基本上失去了與劉備爭雄江東的實力。

於是,在周瑜和魯肅的建議下,孫策以玉璽爲條件,送給袁術,請袁術在其出兵荊州的時候,牽制劉備,使劉備不能襲擾孫策的後方基地-E春、豫章、盧江三郡。

袁術得了玉璽之後,自是大喜,當即便答應了孫策的要求,派大將張勳、紀靈二將統兵十萬南下,裝作要進攻劉備的樣子。劉備聞訊後大驚失色,江東新定,民心未順,而且孫氏一門在江東多年,深得民心,若是孫策聯合袁術,劉備還真難以抵擋。

於是,在龐統的建議下,劉備暫時收起了覬覦交州的野心,將主要兵力都佈置在了與袁術和孫策的邊境上。

孫策曾聽其父孫堅生前說起過荊州的大將文聘乃是當時良將,其手下大將之中無人可敵之。

於是,孫策便令大軍兵分三路進攻荊州,此次務必要將荊州一舉拿下,孫策這一次可謂是破釜沉舟,因爲劉備一旦知道孫策出兵荊州的消息,必然會趁機進攻E春、豫章、盧江三郡,全取江東。

而因爲要同時三路攻打荊州,孫策能夠留在這三郡的兵力實在是太有限了,豈能擋住劉備大軍的進攻。因此,如果這次攻打荊州再失敗,孫策將再無能力存在於劉備和劉表之間,只能北上投靠其他諸侯了,這個結果自然是孫策最不願得到的。

第一路以凌操爲帥,董襲、蔣欽副之,魯肅爲軍事,領五萬大軍,從江夏出兵西攻南郡;第二路以周瑜爲帥,黃蓋、祖茂、周泰、吳景副之,領五萬大軍,從E春郡向西攻打長沙郡;孫策自領第三路,以程普、韓當、孫權、李異爲將,統兵五萬,從豫章郡向西南進攻桂陽郡;孫策留其叔父孫靜和凌操之子淩統、陳武三人率軍五萬駐守豫章,畢竟孫策的母親和妹妹以及其手下大將的親屬都在豫章,萬不可有失。

且說,襄陽王劉表在荊州聽說孫策分三路□□荊州,更是驚慌失措,急忙召集荊州的文武商議。

劉表手下的第一謀臣蒯越道:“此次孫策雖以報父仇進攻荊州,實乃爲取荊州而來,其此次不但兵力甚重,手下文有周瑜、魯肅,武有程普、黃蓋、周泰、蔣欽、董襲等人,而且這一次孫策不顧身後劉備而盡出其軍,其意更在破釜沉舟耳,荊州的生死存亡即在此一戰。”

劉表此人本就是胸無大志,只是守成之人,當年好不容易弄了一塊遠離中原地帶的荊州,卻不料這孫氏一門幾乎是陰魂不散地不斷襲擾着荊州,多年下來,劉表也因此事不知白掉了多少根頭髮,此刻聽了蒯越的話,劉表心中更是惶惶不安。

蔡瑁卻不知死活地出列道:“異度太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孫堅雖然素有江東猛虎之稱,孫策雖有小霸王之稱,但,歷年來,數次進犯荊州卻無一不是大敗而回,最後一次更是使孫堅埋恨荊州。孫策乃是一黃毛小兒,豈能有孫堅利害,姐夫大可不必多慮,只需使異度率一軍敵住周瑜一路大軍,文聘率一軍擋住凌操一路大軍,瑁自率一軍擋住孫策一路。姐夫可派人修書給劉備,讓其趁機進攻孫策的根本,劉備雖與姐夫無有往來,但畢竟與姐夫乃是同宗,必然會出兵相助,如此一來,孫策將不戰自退。”

蔡瑁的這個主意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而且這也是最佳的方案,因爲對於劉備來說,這是全取江東的最佳時機,劉備即便看不出,但龐統絕對能夠想得到。只要孫策的三路大軍不能在短時間內有所突破,陷入與荊州軍的相持之中,必然會遭受到劉表和劉備的兩路夾攻。

但是,蔡瑁的這個主意卻也存在了一個天大的漏洞,是什麼呢?

讓蒯越率軍擋住周瑜,這是沒有什麼問題的,在荊州能與周瑜爲敵的也只有蒯越一人;讓文聘率軍擋住凌操一部,也是沒有問題的,文聘乃是荊州第一名將,又是隻守不攻,任凌操和魯肅有千百計策,也奈何不得文聘;那麼,問題就出在蔡瑁自告奮勇去抵擋孫策上,蔡瑁此人雖然靠着裙帶關係才坐到這個職位的,但也不是完全的無能之輩,至少在水師的訓練上,其人便有過人之處,只是,若是在陸地上與孫策爲敵,蔡瑁還是差了許多的。

如果劉表採納了蔡瑁的建議,絕對可以說是孫堅的在天之靈在保佑孫策,只可惜……

劉表平素也知道蔡瑁的能耐,換作平時劉表絕對不會再讓蔡瑁掛帥的,但是,也許是孫策是三路大軍、荊州能征善戰的將領少的緣故,劉表竟然幾乎不假思索地同意了蔡瑁的這個看似完美卻是深陷荊州於危機的方案。

劉表同意的話音剛落,蒯越便提出了反對的意見。原本蒯越心中早有計策,自己去敵住周瑜、文聘擋住凌操是沒有問題的,蒯越心中抵擋孫策的人選不是蔡瑁,而是以蘇飛爲帥,劉磐爲將,馬良爲軍師。

蒯越侃侃而談道:“主公,以越之見,蔡將軍的前兩個人選是絕對沒有任何問題,只是在這第三路的人選上,越有不同意見。孫策雖然年輕,卻有其父之勇,蔡將軍治理水軍堪稱江南第一,但在陸上作戰,卻未必是孫策的敵手,以越之見,可以蘇飛爲帥,劉磐爲將,馬良爲軍師,必可擋住孫策。”

蒯越此人向來是犯顏直諫,多年前在何進府中便是如此,曾說何太后可能是受了張讓等人的愚弄才命令何進進宮的,荀攸沒敢說出口的話被他說了出來,結果惹得何進大怒,若非是曹操打了個圓場,何進斷然不會輕易放過蒯越的。

劉表也不是完全的老糊塗,聽了蒯越的話,頗覺有理,畢竟他對自己的這個大舅哥的能力還是很清楚的,就在劉表準備更改主意的時候,蔡瑁又出言了:“姐夫不可,蘇飛素與楊奉手下大將甘寧有舊,而楊奉與孫家向來是盟友關係,在這荊州的生死存亡的關頭,豈可任用一個不太信任之人,還請姐夫深思。”

蔡瑁在說這番話的時候,心中同時大罵,蒯越,你這個老不死的,每一次都是故意和我作對,看這次事情完了之後,我怎樣收拾你。

劉表本就是毫無主見之人,此刻聽了蔡瑁之言,到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心中不知該如何是好,便將眼光望向了長子劉琦。

看過三國的人都知道,劉琦受其父的遺傳,也是一個毫無主見之人,但此刻見父親的目光看向了自己,劉琦雖然心中並不知道誰說的對,但也不能不說話,由於平時蔡瑁一直扶植劉琮,排擠自己,劉琦自然不會向着蔡瑁:“父親,以琦兒之見,蒯先生所言甚是,蘇將軍固然與甘寧那是舊時好友,但畢竟現在是各爲其主,何況眼下各方諸侯之間並無永久的盟友,蘇將軍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豈能不顧大義,而且有磐堂兄和馬先生從旁輔助,必然萬無一失。此戰事關荊州的生死存亡,決不可有失,父親萬不可派那些只會紙上談兵之人統兵,否則荊州必然難保,蒯先生乃荊州支柱,如此安排甚好,父親不可再猶豫。”

劉琦這一番話可是爲自己出了一口惡氣,平時劉琦受到蔡夫人、蔡瑁、張允等人的排擠,一直不得志,此番好不容易有這樣的機會打擊蔡瑁,劉琦豈能放過,而且劉琦也深知,自此之後,包括蒯越、馬良、蘇飛等人必然都站在了自己這一邊了。

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2)第二百二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楊”行動第二百七十一章橋玄死因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二百四十四章 荊州文武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3)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2)第二百九十一章 袁紹後宮第一百九十一章抗日援朝第二百六十四章 城破之前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2)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2)第二百六十九章鮮卑內亂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2)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2)第二百三十一章楊奉遇刺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3)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小二橋第十三章初敗呂布(2)第一百九十九章趙雲揚威第二百零九章益州生變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2)第二百二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2)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1)第二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二百二十四章 再收猛將第三十四章啤酒問世(2)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1)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2)第一百三十三章 報仇爲名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1)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推廣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二百一十五章擾民事件第九十章曹操夫人(1)第二百九十八章 袁術起兵第一百三十五章兩處求救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1)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1)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1)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2)第九章四門絕技(1)第一百三十六章 闊別多年第一百四十五章 糜府驚變第二百四十一章張繡攻襄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1)第十三章初敗呂布(1)第一百四十八章 夏侯兵敗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2)第十六章計謀得逞(1)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1)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1)第一百五十章後院起火第二百六十八章 楊奉稱帝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1)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1)第二百三十九章成立遼州第八章楊喜拜師(2)第一百七十六章家中劇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腳之威第九十章曹操夫人(1)第一百四十三章 曹豹命危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2)第四十六章失之交臂(2)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1)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1)第二百九十七章 雍州攻略第十章成了楊奉(1)第六章殺雞駭猴(1)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二十五章力勸皇后(1)第一百八十八章 奉迎天子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1)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1)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1)第二百章曹操復活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1)第二百一十八章求親之計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1)第十一章 突聞噩耗(2)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1)第一百六十二章發兵壽春第二百一十三章不打自招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1)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1)第八章楊喜拜師(2)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1)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1)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2)第二百八十四章水淹平陽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2)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2)
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2)第二百二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楊”行動第二百七十一章橋玄死因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二百四十四章 荊州文武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3)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2)第二百九十一章 袁紹後宮第一百九十一章抗日援朝第二百六十四章 城破之前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2)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2)第二百六十九章鮮卑內亂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2)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2)第二百三十一章楊奉遇刺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3)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小二橋第十三章初敗呂布(2)第一百九十九章趙雲揚威第二百零九章益州生變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2)第二百二十七章 暗度陳倉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2)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1)第二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二百二十四章 再收猛將第三十四章啤酒問世(2)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1)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2)第一百三十三章 報仇爲名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1)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推廣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二百一十五章擾民事件第九十章曹操夫人(1)第二百九十八章 袁術起兵第一百三十五章兩處求救第八十章 威震北海(1)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1)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1)第一百零四章諸侯討董(2)第九章四門絕技(1)第一百三十六章 闊別多年第一百四十五章 糜府驚變第二百四十一章張繡攻襄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1)第十三章初敗呂布(1)第一百四十八章 夏侯兵敗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2)第十六章計謀得逞(1)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1)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1)第一百五十章後院起火第二百六十八章 楊奉稱帝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1)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1)第二百三十九章成立遼州第八章楊喜拜師(2)第一百七十六章家中劇變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腳之威第九十章曹操夫人(1)第一百四十三章 曹豹命危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2)第四十六章失之交臂(2)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1)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1)第二百九十七章 雍州攻略第十章成了楊奉(1)第六章殺雞駭猴(1)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二十五章力勸皇后(1)第一百八十八章 奉迎天子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1)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1)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1)第二百章曹操復活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1)第二百一十八章求親之計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1)第十一章 突聞噩耗(2)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1)第一百六十二章發兵壽春第二百一十三章不打自招第二百七十六章郭許之爭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1)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1)第八章楊喜拜師(2)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1)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1)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2)第二百八十四章水淹平陽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2)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