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不打自招

公孫度聞言大驚失色,公孫康也是面如土色,太快了,沒想到太史慈這麼快就已經查到公孫康泄密之事,登門興師問罪了,公孫度父子二人心中都是這樣的想法。

公孫度一臉焦慮,對公孫康道:“康兒,沒想到太史慈這麼快便已經得知消息了,看來我公孫一族難逃滅門噩運了。”

這時候,公孫康卻表現出了出奇的冷靜,對那報信之人道:“太史將軍一行有多少人?”

那門衛回道:“只有兩人。”

“只有兩人?”公孫度心中大奇。

公孫康微一思索道:“你去將太史將軍一行領到客廳奉茶,就說我與父親馬上就到。”

門衛領命而去。

公孫康對公孫度道:“父親,太史慈既然不是大隊人馬來此,看來並不確定此事,想必是爲試探而來,何況只來了兩個人,我們只需小心應對即可。”

公孫度滿懷心事地點了點頭,嘆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公孫度父子略整裝束,強行壓抑住心中的不安,便去會見太史慈一行兩人。只是當見了太史慈二人之後,讓公孫度父子再度吃驚和不安的是,陪同太史慈前來的另外一人竟然是河北雙賢之一的田豐。

“太史將軍身負主公厚託,北征高句麗,今日如何能有閒暇來此一坐,是否有事需要度相助?”雙方寒暄過之後,公孫度雖然心中不安,作爲主人,卻是不得不先開口的。

太史慈從一見到公孫度便一直注意其神色,卻發現其並沒有任何異常,好似正常人一般,心中正在嘀咕,莫非我猜錯了不成。這時聽到公孫度問話,便道:“公孫太守有所不知,慈此次受主公所託,率軍北征,事情原本極爲隱蔽,不想有人竟然泄露了消息,致使高句麗國已經開始有所防範,使得我大軍進退不得,陷入維谷之境。”

公訴度心中一顫,太史慈果然是爲此事而來,看來他們還沒有什麼證據,想到這裡,公孫度心中又不禁釋然。

公孫度故意“哦”了一聲,裝作又奇怪又驚訝的樣子,問道:“如此重大的軍事秘密,知道的人應該不會很多,太史將軍可否查到什麼端倪了嗎?”

太史慈還沒有開口,一旁的田豐已經接口道:“據豐所知,知道這次太史將軍奉命北征的人並不多,除了主公身旁的一些心腹大將、謀臣之外,還有就是幽州的幾個郡守知道了,所以,這告密之人也不難找出。”

田豐在說話的時候,太史慈則一直在注視着公孫康,其實太史慈看公孫康,只是因爲公孫康長得一表人才,很得太史慈喜愛,並沒有其他什麼意思。但是,公孫康卻不這麼想了,俗話說,疑心生暗鬼,而且公孫康雖然也是少年英才,畢竟年輕,經驗不到,定力不深,在太史慈的注視之下,一會功夫,公孫康便坐不住了,直覺得渾身不自在。

公孫康的失態使得公孫度覺得很奇怪,兒子以前經常跟着自己見客,可以說是久經仗陣,爲何今日如此失態呢。

公孫度再轉頭一看,頓時明白了,但是也不知道太史慈爲何一直盯着兒子看,莫非他有龍陽之好,不行,公孫度暗下決心,寧可讓公孫一族被滅族,也不能讓兒子跟這種人做出有違家風之事,寧願死也要保持貞潔,嘿嘿。

莫非是他們探聽到了什麼,不然爲何一直盯着康兒猛看,想到這裡公孫度心中也開始不安起來,田豐的話也基本上沒有聽進去多少。

這時候,太史慈忽然突然冒出了一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公孫太守,令郎可曾行過弱冠之禮?”

公孫度不知道太史慈究竟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心情更加緊張,回答也更是謹慎,道:“犬子今年剛滿十七歲。”

“嗯”,太史慈點了點頭,對公孫度道,“有道是,虎父無犬子,但看其相貌堂堂,日後必成大器。”

太史慈說這句話是沒什麼含義的,但是聽到公孫度的耳朵中便不一樣了,公孫度有一種不祥的預感,這個太史慈一定是聽說了什麼。莫非他們這次前來是先禮後兵,是想讓自己主動承認,否則下一次一定是大軍團團包圍太守府邸了。

倘若真是這樣,一旦太史慈二人走後,自己便馬上居家搬遷,可公孫度隨後一想,這幽州、冀州、青州就連辰國也在楊奉的掌控之下,自己一家人能夠逃到哪裡呢,除非是向北投靠高句麗等國。可是,公孫度世代皆爲漢臣,要讓公孫度做出這樣的舉動,還真不如將他父子二人全殺了。

主動交待吧,說不定還能得到寬大的處理,何況徐榮那邊或許也能幫自己開脫一二、公孫度的決心終於下了,但見他從位置上站起,來到太史慈跟前,甚鞠一躬,然後忽然“撲通”一聲跪在了太史慈跟前。

公孫康已經知道了父親想要幹什麼,但也沒想到才說了幾句話,父親便要將事情的真相和盤相托,想要阻止也已是來不及了,只得作罷,任天由命。

公孫度的這一突然舉動把太史慈和田豐二人嚇了一大跳,但隨即二人便已經明白過來了,問題一定是出在公孫度的身上。

果然,公孫度道:“太史將軍、田先生,此次高句麗之所以能夠得知我大軍北征的消息,實是度不小心將消息泄露了出去,請太史將軍和田先生立即將公孫度關押起來,帶到主公面前,任由主公發落。”

太史慈和田豐對望一眼,對公孫度的話不太相信,一句“不小心將消息泄露出去”似乎有點太牽強了。

就在太史慈開口還沒來得及出聲的時候,那邊公孫康也已經來到公孫度的身旁,“撲通”一聲跪了下去,二女料想公孫康此舉必定是爲其父求情,但此事畢竟事關重大,也不是太史慈和田豐兩個人所能做得了主的。

殊不料,公孫康也是上前兩步,“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說了一句讓太史慈和田豐更驚訝的話來:“太史將軍、田先生,此事乃是公孫康所爲,與我父無關,若是要殺就殺了我吧,請不要爲難我的父親。”

這一次,可把太史慈和田豐兩人弄糊塗了,究竟眼前兩人誰說的纔是真話。

公孫康也看出了太史慈和田豐兩人心中的迷惑,便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包含昨日公孫度父子兩人之間的對話,公孫康也幾乎一字不落的說了出來,就連其中說到楊奉暗藏改朝換代之心以及派人快馬給徐榮送信的話公孫康也一句都沒有留下。

待到公孫康說完之後,公孫度老淚縱橫道:“犬子只是一時鬼迷心竅,並非是有意想背叛主公,還請太史將軍和田先生看在犬子年幼,少不更事的份上,救救犬子一命吧,公孫度願以命相償。”

這下子,太史慈和田豐兩人的心中均是大吃一驚。

主公在漢中佈下的這顆棋子知道的人並不多,也只有郭嘉、田豐、徐庶、徐宣、太史慈、甘寧、趙雲、韓烈、許褚、典韋、成廉十一個人知道,其他的人都不知道此事。沒想到,公孫康竟然能夠從一件小事中猜出了主公的用心,看來此子確是可造之才。

也是他這一公孫一族不該滅族,正是因爲公孫康的這一番話才救下了公孫一家三百餘口的性命。否則,楊奉一旦若是知道了公孫康給高句麗通風報信,致使此次的北征徒勞無獲,必然會將公孫康殺死,更嚴重一些會將公孫度滿門抄斬。

太史慈和田豐知道主公最喜人才,這公孫康年紀輕輕竟然有如此的能耐,長大之後必然會是一將才,故二人心中都有不忍之意,都想爲公孫康開脫。

太史慈上前一步扶起公孫度,田豐扶起公孫康。

太史慈沉思了一會道:“公孫太守,此事也並非是沒有任何挽回的餘地,主公素來喜愛人才,以令郎之才必得主公歡喜。然而還有最爲重要的一點,從邪馬臺國和辰國的情況來看,主公素有漢武之志,通敵叛國最爲主公惱恨,所以如果這一次令郎能夠隨軍出征,助我大軍滅掉高句麗國,足可證明令郎泄露此次大軍出征的消息並非本心,慈敢保證,主公不但再也不會追究此事,反而還會對令郎加以重用。”

田豐點了點頭,然後又搖了搖頭,嘆了一口氣道:“子義所言倒是不差,只不過此事難就難在高句麗國已經知道了消息,單憑我軍的五萬大軍要想滅掉有着二十萬大軍的高句麗國,實屬不易。”

公孫度祖居遼東,對高句麗國有相當的認識,一聽田豐的話,確是如此,剛剛好一點的心情再次被憂愁掩蓋。

就在公孫度、太史慈和田豐三人爲公孫康的事情一籌莫展的時候,公孫康忽然說了一句讓三人大吃一驚的話:“以五萬大軍滅掉高句麗國也並非沒有可能,我有一計,不但可以滅掉高句麗國,而且還能將夫餘、挹婁兩國也滅掉。”

有道是“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公孫康雖然英雄,畢竟年少,竟然有連河北雙賢之一的田豐都想不出的計謀,不能不讓人費解,欲知後事如何,請看下回分解。

第一百七十五章進退兩難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六十九章急功近利(2)第六十七章卑劣手段(1)第一百三十九章楊奉下套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二十五章力勸皇后(1)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2)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庶破案第一百九十九章趙雲揚威第二百二十二章 政治婚姻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1)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2)第一百九十八章兵分三路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1)第一百五十一章將計就計第一百四十四章 陶應陰謀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2)第二百三十一章楊奉遇刺第二百五十章 漢皇死後第二百六十六章太史西征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1)第一百七十九章幷州劇變第二百八十六章 山陽失守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2)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1)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腳之威第二百零八章鳳雛龐統第三十五章啤酒換將(1)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2)第一百八十七章弄巧成拙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1)第二百零五章荒唐生活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2)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1)第二百五十四章 終得益州第六十六章廣宗易帥(2)第一百八十五章 被困黎城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3)第二百四十九章楊彪弒君第二百三十七章 挹婁滅國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2)第三十五章啤酒換將(1)第七十章皇甫兵敗(2)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1)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馬超降袁第一百一十三章 獻美罷兵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2)第二百零二章再失徐州第一百六十章使者周瑜第二百零九章益州生變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3)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2)第四十章正妻王綿(1)第二百九十八章 袁術起兵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3)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2)第四十六章失之交臂(1)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1)第二百八十七章 退守洛陽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3)第二百七十五章坐擁六州第一百四十二章楊奉出兵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2)第十章成了楊奉(2)第一百七十二章遊說徐晃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2)第一百七十八章公孫退兵第六章殺雞駭猴(1)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1)第二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一百五十五章 田氏詐降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1)第一百六十一章 平分豫州第二百九十九章 荊吳告急第一百一十五章救孫一命第二百零六章子義歸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詐降之計第十章成了楊奉(2)第一百九十五章復國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1)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四章山盟海誓(1)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1)第二百九十四章 反地道戰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2)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3)第一百零一章 董卓迎駕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楊”行動第一百七十二章遊說徐晃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1)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1)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2)第一百六十一章 平分豫州第二百零四章兩個信使第七十章皇甫兵敗(2)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1)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1)
第一百七十五章進退兩難第三百章 程普兵敗第六十九章急功近利(2)第六十七章卑劣手段(1)第一百三十九章楊奉下套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2)第二十五章力勸皇后(1)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2)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庶破案第一百九十九章趙雲揚威第二百二十二章 政治婚姻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1)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2)第一百九十八章兵分三路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1)第一百五十一章將計就計第一百四十四章 陶應陰謀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2)第二百三十一章楊奉遇刺第二百五十章 漢皇死後第二百六十六章太史西征第七十四章刀下留人(1)第一百七十九章幷州劇變第二百八十六章 山陽失守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2)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1)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腳之威第二百零八章鳳雛龐統第三十五章啤酒換將(1)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2)第一百八十七章弄巧成拙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1)第二百零五章荒唐生活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2)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1)第二百五十四章 終得益州第六十六章廣宗易帥(2)第一百八十五章 被困黎城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3)第二百四十九章楊彪弒君第二百三十七章 挹婁滅國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2)第三十五章啤酒換將(1)第七十章皇甫兵敗(2)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1)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二百六十三章 馬超降袁第一百一十三章 獻美罷兵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2)第二百零二章再失徐州第一百六十章使者周瑜第二百零九章益州生變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3)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2)第四十章正妻王綿(1)第二百九十八章 袁術起兵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3)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2)第四十六章失之交臂(1)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1)第二百八十七章 退守洛陽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3)第二百七十五章坐擁六州第一百四十二章楊奉出兵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2)第十章成了楊奉(2)第一百七十二章遊說徐晃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2)第一百七十八章公孫退兵第六章殺雞駭猴(1)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1)第二百八十五章鬥智鬥勇第一百五十五章 田氏詐降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1)第一百六十一章 平分豫州第二百九十九章 荊吳告急第一百一十五章救孫一命第二百零六章子義歸來第二百九十二章 詐降之計第十章成了楊奉(2)第一百九十五章復國之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1)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四章山盟海誓(1)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1)第二百九十四章 反地道戰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2)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3)第一百零一章 董卓迎駕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楊”行動第一百七十二章遊說徐晃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1)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1)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2)第一百六十一章 平分豫州第二百零四章兩個信使第七十章皇甫兵敗(2)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1)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