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荊州文武

“驃騎大將軍?”三人同時唸了一遍。

“太尉大人竟然與驃騎大將軍楊奉常有書信往來?”治帝聽到這個消息不禁拿着懷疑的眼神看着楊彪。治帝一直將楊彪當作身邊最能相信的人,但是楊奉將信送到了楊彪府上不由使得治帝起了疑心,以爲楊彪和其他的百官一樣,早就和各地諸侯有了勾結,以作爲日後保身之用,畢竟楊彪和楊奉算起來,也是同門兄弟。

楊修是聰明絕頂之人,聽到治帝這樣說,急忙解釋道:“陛下誤會了,這封書信乃是楊奉寫給陛下的,因朝中大臣多與各地諸侯暗中通氣,是以楊奉不敢將書信投往他處,只得讓家父轉給陛下,因爲朝中大臣也只有家父從未與任何諸侯有關係。”

“哦”,聽了楊修的解釋,治帝裝出一副恍然的樣子,便不再這個話題上繼續下去,淡淡道:“楊太尉,是朕不好,誤會了太尉了,請太尉不要放在心上。”治帝心中明白,現在還是很需要楊彪的幫助的,雖然心中仍有懷疑,但是還不能太過於得罪楊彪。不過,治帝也不是小孩子了,自然不會隨便就相信了楊修的話,楊彪與楊奉是同門兄弟,若無暗中來往絕對是不可能的。

楊彪心中一嘆,知道治帝已經對自己起了疑心,本來君臣一心,趁這次袁紹統兵在外的好機會,說不定還真能使得治帝逃出生天,但是現在看來,一切都是不可能了,因爲這封書信的事情,治帝不會再像以前那樣相信自己了。

楊彪猜的不錯,從這一刻起,治帝心中確是這樣想的,甚至於楊彪讓自己的大兒子楊波受閹之後入宮隨侍在治帝身旁以保護治帝的安全,竟然在這一刻也被治帝誤認爲是楊彪受了楊奉的吩咐,派自己的兒子監視他的行動。

楊彪渾然不知道自己是怎樣走出皇宮的,只覺得心中充滿了無限的空虛和落寞,沒想到自己一生爲大漢,到頭來竟然落了個被皇上猜忌。都怪那個楊奉,若非是他在這個時候送來那一封信,自己怎能落得如此,楊彪心中不覺一股怨氣。

忽然,楊彪想到一個問題,皇上自始至終都沒有打開那封書信,信中究竟寫了什麼內容,恐怕只有皇上一人知道。莫非,皇上和楊奉早有勾結,今日的舉動乃是故意而爲,想到這裡,楊彪心中不禁一動,隨後臉色再次黯然,總之,皇上對自己還是不再像以前那樣信任了。

這個時候,楊奉正在宛城之內。

楊奉不是剛剛從塞北迴到了信都嗎,怎麼又到了宛城呢?

楊奉從塞北撤兵的時候,便已經知道了袁術準備稱帝的消息,自然也知道了孫策進兵荊州的消息,是以楊奉回到信都僅僅十天後,便帶着典韋、許褚、靜璇公主、玉仙公主一起來到了宛城。

楊奉來到宛城的時候,正是劉表被俘的第二天。

“此次荊州之戰的成功,全靠伯顯、文和、公明三人之功,孤自會重賞。”在得知這個消息之後,楊奉自然將三人大大讚揚了一番。

在被封爲信都王之後,楊奉便開始自稱孤道寡了,雖然開始的時候很不習慣,但楊奉還是慢慢地適應了這樣稱孤道寡的方式,畢竟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味道。難怪這麼多人都想當皇帝,當個王的感覺都這樣飄了,若是當了皇帝豈非更加刺激,楊奉這樣想道。

“主公過獎了,此次之所以能夠佔據襄陽、俘虜劉表,全系文和之功,繡與公明不敢無功而領。”張繡聽了楊奉的讚揚,臉上一紅,急忙將賈詡推了上去。

“呵呵,此事之經過孤已知道,雖然是文和獻計,然而若無伯顯與胡車兒將軍領軍作戰,公明留守宛城以備不測,我軍又怎能如此順利取下襄陽,此次戰功,汝等四人皆有份,伯顯亦不需謙虛,孤自當論功行賞。”經過多年的鍛鍊,楊奉已經能夠熟練運用帝王之術了。

既然楊奉都這樣說了,張繡自然不好再說什麼了,主公認定是你的功勞,不要就是傻瓜。

楊奉又道:“此次我軍取得襄陽固然可喜,爲日後的西進打下了基礎,只要能再得新城、上庸二郡,便可與漢中、武都連成一體。孤認爲,此戰最大的收穫乃是子柔、異度、仲業、季常等人加入我軍,孤實在是高興之極。”

蒯良、蒯越、文聘和馬良聽到楊奉竟然對他們這幾個新投靠的人如此信任,竟然連漢中、武都二郡之事都坦然相告,心中是倍感激動,四人相互看了一眼,同時站起,蒯良一躬身道:“良等只不過是新降之人,豈能受主公如此推崇,實在是汗顏之至。”

楊奉“呵呵”一笑,搖了搖頭道:“荊州雖然是四戰之地,各路諸侯虎視已久,然而荊州內政有子柔、季常等人,領軍之人有異度、仲業,更有其侄劉磐勇冠三軍,荊州應該是固若金湯,只是劉景升闇弱無能,非但不是進取之輩,即便守成亦是不行,更是委屈了諸位之才。孤在此向汝等保證,從今之後,孤必然會讓汝等之才盡顯。”

楊奉頓了頓,繼續道:“前不久,孤親率大軍東征北伐,先後滅掉了邪馬臺國、辰國、高句麗國、沃沮國、挹婁國和夫餘國,孤將這六國的版圖重新劃分,成立了辰州和遼州,同時也使得東部鮮卑聞風退向西北之地,不但使得我大漢的疆土得到了進一步的擴張,更是掃平了我等日後之患。自此之後,孤再無身後之患,可全心逐鹿中原,還望諸位多賜良謀。”

衆人心中明白,楊奉這是在考驗他們,雖然他們一個個名聲在外,但是否真的確有才華,楊奉不知道,所以需要先看看他們的能力,然後再量才施用。

稍稍考慮了一下,蒯越第一個發言:“主公,如今江北諸侯先後被主公和袁紹一一掃淨,除了我方之外,僅剩袁紹、劉備、袁術和韓遂四家,而對於其他諸侯而言,卻是五家,此乃我軍日後與袁曹決勝中原之制敵法寶。” Wωω●ttKan●¢ 〇

蒯越不愧是荊州第一謀臣,短短一句話就將楊奉日後的計劃和盤托出,聽得楊奉不住點頭。

蒯越既然搶了第一個發言,其他衆人自然也不甘落後,都想在楊奉的跟前表現一番,畢竟剛纔楊奉那句“從今之後,孤必然會讓汝等之才盡顯”的話對剛剛投降過來的荊州文武衆人來講是一個很大的誘惑,試問誰人不想建功立業,揚名立萬,流芳千古。

文聘第二個發了言:“主公,蒯先生所言甚是,此乃主公的總體戰略方針,在具體實施上,聘以爲主公可結盟韓遂,韓遂素與袁紹爲敵,若是主公能夠暗中支持韓遂,使其能夠在後方不斷襲擾袁紹,對我軍來講,必是大大有利。同時,主公更可製造曹操和袁術之間的矛盾,張繡將軍也可暗中支援袁術,使曹操不能全心北顧,如此一來,江北一統,指日可待也。”

楊奉心中一動,這文聘不愧是荊州第一名將,結盟韓遂,使其擾亂袁紹後方,這一點楊奉是早就想到了,並已經開始實施了,至於製造曹操和袁術的矛盾,同時命張繡暗中支持袁術,這一點楊奉確是沒有想到,就連郭嘉、徐庶等人也沒有想到。

楊奉問道:“曹操隱忍多年,趁孤東征之際,奪了袞徐二州,自是擔心我軍南下,必然全力防禦北方,豈能再與袁術起爭端,使我軍有可乘之機?”

文聘既然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來,自然不是隨口亂說,心中早有腹案,聽了楊奉的質疑,絲毫沒有慌亂,脫口就道:“曹操此人野心勃勃,從其隱忍多年,一舉併發便可看出一二,只是袞徐二州,西有袁紹、北有主公,實力皆在其之上,曹操雖有心卻無力與主公或者袁紹抗衡,而淮南袁術雖然手下兵多將廣,卻非成大事之人,早晚必爲他人所滅。曹操與之最近,自然不願將袁術這隻肥羊讓與他人。”

張繡聞言,不禁插了一句:“曹操豈能會不擔心在其起兵□□袁術之際,主公或者袁紹突然發難?”

文聘微微一笑道:“這正是曹操最擔心的,所以曹操才遲遲沒有出兵,如果主公寫一封書信給曹操,說是因袁術稱帝而準備□□之,需要從徐州借道,曹操必然不敢應允,必然會回覆主公,由其代勞,如此一來,曹袁之戰豈能避免?”

徐晃一拍大腿,讚道:“妙計,如此一來,無論曹袁之戰結果如何,對主公而言都是百利無一害。若是曹操戰敗,袞徐力量必定大損,會爲主公日後南下減少許多阻礙,若是袁術戰敗,曹操雖然能得到淮南和豫南之地,卻也再不可能與袁紹結盟,反而會因此成爲仇家,此乃一石二鳥之計,妙哉。”

文聘聽了,心中一寒,側目看了看徐晃,沒想到這個看似憨厚的漢子竟然心中謀略如此之高,心中輕視之心頓收。

文聘暗道,難怪主公雖然年輕卻能夠在如此短的數年之內佔據冀幽青等州,又橫掃北疆,不但是主公自己文韜武略,天縱英才,最關鍵的還是主公的識人善用,手下武將謀臣能夠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看來自己日後跟了主公,定然能夠建功立業,留萬世之名,想到這裡,文聘心下不禁安然。

第一百六十二章發兵壽春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2)第二百七十七章沮授助逃第四十章正妻王綿(1)第一百八十一章攻打壺關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1)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1)第一百二十五章換州毒計第一百九十四章橫島之戰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2)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1)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2)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2)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2)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2)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2)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2)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1)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1)第二百五十二章 鄧賢之死第四十章正妻王綿(2)第一百章 禁宮驚變第一百三十八章心性狹隘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2)第一百五十九章袁收李通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3)第二百一十章北征之前第二百三十六章 諾力歸心第四十章正妻王綿(1)第六章殺雞駭猴(2)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2)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1)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1)第一百二十章 玉脂美人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2)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2)第七章不老神仙(2)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2)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2)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2)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2)第二百二十八章如何處置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2)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五十六章戰局變化(1)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2)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1)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1)第十二章進山報仇(2)第一百七十七章亂上添亂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1)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二百六十五章 韓遂身死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二百一十三章不打自招第二百六十一章 涼州雙雄第二百五十四章 終得益州第二百九十四章 反地道戰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1)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2)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1)第二百六十一章 涼州雙雄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1)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1)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1)第一百六十三章奇襲壽春第一百七十章賈詡毒計第一百九十九章趙雲揚威第二百零八章鳳雛龐統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1)第一百九十七章出兵代價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庶破案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1)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第二百三十八章吉林失守第六十九章急功近利(2)第一百五十三章陳留兵敗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二百六十九章鮮卑內亂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2)第一百四十七章 糜竺“通敵”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2)第三十五章啤酒換將(1)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1)第一百六十六章 劉備陰謀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2)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2)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十三章初敗呂布(2)第一百九十一章抗日援朝第十一章 突聞噩耗(2)第五章 機會來到(1)第二百五十章 漢皇死後第一章 託身小五(1)第一百五十七章新定袞州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2)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1)
第一百六十二章發兵壽春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2)第二百七十七章沮授助逃第四十章正妻王綿(1)第一百八十一章攻打壺關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1)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1)第一百二十五章換州毒計第一百九十四章橫島之戰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2)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1)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2)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2)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2)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2)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2)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2)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1)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1)第二百五十二章 鄧賢之死第四十章正妻王綿(2)第一百章 禁宮驚變第一百三十八章心性狹隘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2)第一百五十九章袁收李通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3)第二百一十章北征之前第二百三十六章 諾力歸心第四十章正妻王綿(1)第六章殺雞駭猴(2)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2)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1)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1)第一百二十章 玉脂美人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2)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2)第七章不老神仙(2)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2)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2)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2)第一百零八章 黃雀在後(2)第二百二十八章如何處置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2)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五十六章戰局變化(1)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2)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1)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1)第十二章進山報仇(2)第一百七十七章亂上添亂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1)第十九章 發難之前(1)第二百六十五章 韓遂身死第九十九章 婦人壞事(1)第二百一十三章不打自招第二百六十一章 涼州雙雄第二百五十四章 終得益州第二百九十四章 反地道戰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1)第六十二章四面攻城(2)第七十九章脫身之策(1)第二百六十一章 涼州雙雄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1)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1)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1)第一百六十三章奇襲壽春第一百七十章賈詡毒計第一百九十九章趙雲揚威第二百零八章鳳雛龐統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1)第一百九十七章出兵代價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庶破案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1)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第二百三十八章吉林失守第六十九章急功近利(2)第一百五十三章陳留兵敗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二百六十九章鮮卑內亂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2)第一百四十七章 糜竺“通敵”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2)第三十五章啤酒換將(1)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1)第一百六十六章 劉備陰謀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2)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2)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1)第十三章初敗呂布(2)第一百九十一章抗日援朝第十一章 突聞噩耗(2)第五章 機會來到(1)第二百五十章 漢皇死後第一章 託身小五(1)第一百五十七章新定袞州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2)第九十六章 貪心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