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終得益州

除了張鬆、張肅二人身死之外,益州的形勢基本上都在張任等人的掌控之中,法正到張任大營走上一遭,只不過是裝裝樣子而已。

十日後,從張任大營轉了一圈回來的法正爲劉璋帶來了一個好消息,那便是張任已經請示了楊奉,楊奉也答應下來,只要劉璋肯投降,不但全族無罪,而且依然爲名義上的益州牧,只不過辦公地點卻不能在雒縣了,而是搬到了冀州的信都城內,也就是楊奉的眼皮子底下。

這時候,劉璋才明白原來這次入侵益州的主謀竟然是遠在冀州的楊奉,而張任、閻圃等人只不過是楊奉布在漢中已久的棋子而已。但,劉璋心中卻不敢有任何不滿的情緒,這倒不是說劉璋不想,而是不敢再想,劉璋自知自己的能力,豈能和威震天下的楊奉抗衡,能有這樣的結局已經是大大出乎劉璋的意料之外了,劉璋豈能再敢有其他的念頭和想法呢。

前方的冷苞是在十日後才知道劉璋投降的消息的,因爲法正送來了劉璋親筆寫的一封勸降書,勸冷苞爲了西蜀百姓着想,開城投降。

看完了劉璋的書信,冷苞心中感慨萬千,螳螂捕蟬豈知黃雀在後,沒想到自己在前方浴血奮戰多場,自己的主公竟然已經投降了。

法正一直觀察着冷苞的臉色,見其看完書信之後,臉色變了數變,知道其心中矛盾之極,不知是戰還是降,於是便道:“巡興,你我昔日同以劉璋爲主,但劉璋此人生性闇弱,不要說向外進取,就連守成益州也做不到,益州落入他人之手早在意料之中。而且,眼下西蜀之地,五中有四已經落在了楊奉的手中,就憑將軍的這點人馬如何能夠與楊奉爭鋒益州呢?主公說得對,爲了西蜀百姓免遭戰火,將軍不如開城投降。”

冷苞嘆了口氣,將書信輕輕放在了桌上,苦笑道:“孝直之言,苞豈能不知,只是這一切來的太快了些,汝與李嚴、孟達、霍峻早已投靠楊奉,只有苞還被矇在鼓裡,莫非孝直認爲苞乃是一庸夫不成?”

法正忙道:“巡興誤會了,益州大將之中,巡興乃是當之無愧之第一位,平時亦算是頗得劉璋重視,我等不知巡興心中究竟是何想法,是以不敢將此事與巡興齊謀。但,以巡興之才,新主必然甚爲欣賞,加以重用,日後必然會遠遠在我等之上。”

冷苞想了想,道:“昔日吾曾同楊奉有過一戰,而且還曾口出不遜,得罪過此人,其安能容我。但,如今益州大局已定,冷苞降與不降都無法扭轉益州局面,苞又豈能以一己之私妄動干戈,使得百姓生靈塗炭,士兵喪命,吾唯有步鄧伯良之後塵也。”

法正一聽,沒想到冷苞竟然有求死之心,急忙道:“巡興此言差矣,今我等喜逢明主,正是建功立業之大好機會,豈能糊塗求死。俗話道,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倘若楊獻之無有容忍之度,豈能稱得上明主。巡興旦可放心,若是楊獻之無辜問責與你,正也不敢獨生。”

冷苞聽了,心中不禁一動,默然不語。

法正見狀,繼續勸道:“如今天下大勢已明,漢皇爲袁紹所害,但天下諸侯卻無一人敢興兵□□,而是各自忙碌,準備日後稱帝。縱觀天下諸侯,袁紹、袁術兄弟空有四世三公家世之榮耀,卻無治國領將之才,眼光之短淺,更是不爲他人看好。曹操雖說胸有偉略,卻爲形勢所侷限,僅能佔據徐袞二州,不得向外擴張,是爲死地也。而江南劉備、孫策之流,雖然目下無憂,且有長江天險,但已經再無外擴之力,滅亡只是早晚。只有吾主楊奉雄才大略,不但心繫中原,更是奇兵突起,收服海外各邦,爲我大漢開疆擴土。因此,正勸巡興萬萬不可輕生,既遇百年難遇之明主,自是跟隨其建立不世之功業,揚我國威,使海外一一臣服,此方不負我等胸中所學。”

法正的這番話不但自己熱血澎湃,更是讓冷苞聽得怦然心動,求死之念就此絕斷,冷苞心中再無疑慮,道:“聽孝直一席話,勝讀十年書,苞實在慚愧之極,自今日起,冷苞的這條性命便賣給了主公,日後必當爲主公開疆擴土,揚我大漢天威。”

法正喜道:“如此甚好。”

當下,二人更是定下了如何大敗張衛的計策。

張衛現在渾然不知益州發生的一切,雖然感到張任和嚴顏的不辭而別不太對勁,卻也沒去多想,只是認爲張任和嚴顏發覺了自己將對其二人不利,是以不告而別。並且由於張任、嚴顏二人的不告而別,張衛甚至於產生了退兵的念頭,畢竟他知道自己不是冷苞的對手,只是張魯的回覆還沒有到來,張衛暫時不敢隨便撤兵。

是夜,張衛的大營之內。

營內一片寧靜,除了負責巡邏的一對對士兵發出了整齊有節奏的腳步聲之外,其他再無任何聲音。

這時候,一大隊人馬悄悄地從遠處而來,人銜枚,馬裹罩,整支軍隊幾乎沒有發出任何行軍應該有的聲音,而且,這支軍隊雖然是在黑夜行軍,卻沒有點燃一根火把,不用說,肯定是去偷營的,而其方向正是張衛的大營。

難道是冷苞不成,不會,自從劉璋分兵把守南坪、文縣和寧強三地,從冷苞的大軍中抽調了相當的兵力,以至於冷苞手下現在僅剩三萬多人,根本沒有偷襲張衛大營的能力,所以張衛纔會這麼放心。

這支軍隊的領軍大將不是別人,正是張任和嚴顏二將。

原來,二人自從徐榮領軍向寧強進軍的時候,便不敢再在張衛營中逗留,以免遭了張衛的毒手,逃回了漢中,便在漢中整頓了五萬兵馬。

如今,鄧賢身死,冷苞歸降,益州戰事只剩下張衛一處,張任便想出了這奇襲張衛大軍,同冷苞兩軍夾擊張衛的妙計。張任的五萬兵馬只是先頭軍,待兩軍交戰之後,冷苞會馬上率軍從遂寧城內殺出,同張任夾擊張衛,此時冷苞早將軍隊集結完畢,只等張任發出信號了。

張任和嚴顏很順利的便率領大軍殺入了張衛的大營之內,巴郡士兵也沒想到會有大隊人馬從背後殺來,沒有一絲一毫的準備。

這是一場一面倒的屠殺,張衛的士兵很多都來不及做任何抵擋而被就地殺死,張衛也從夢中驚醒,以爲是冷苞率軍劫營,急忙指揮士兵進行抵擋。雖然漢中兵精,又佔據了偷襲的優勢,但畢竟張衛的兵多,雖然開始不佔優勢,還是慢慢抵擋住了張任和嚴顏大軍的進攻,兩軍勢均力敵,開始膠着起來。

一時間,殘肢斷臂亂飛,腳下盡是圓溜溜的腦袋,一個踩不準便會摔倒在地,然後迎來的便是亂刀分屍,其情形慘不忍睹。雙方的大軍足足廝殺了半個時辰,鮮血染紅了這方大地,屍體遍灑滿地,就在這個時候,忽然從南方殺來了無數兵馬。

是冷苞的大軍到了,張任和嚴顏不覺精神更振,只見張任提槍大呼:“兄弟們,是遂寧的援兵到了,殺呀,莫要走脫了張衛,生擒張衛者賞金一千,官升三級。”張任的這一聲大喝可不得了,漢中大軍士氣大振,個個都是不要命一樣向張衛所在的地方衝去。

張衛這時候才明白冷苞已經投降了漢中,心中大急,不敢戀戰,回馬便向外衝去,希望能殺得一條生路。但是,現在漢中軍已經完全佔據了這場戰鬥的主動性,張衛想要突圍又談何容易。

張衛在營內左衝右突,廝殺了半日,始終衝不出去。張衛越衝不出去心中越急,死在他槍下的漢中士兵不知有多少,但是仍然有無數的士兵向其涌來,張衛直殺得兩臂發麻,卻總也殺不出去。

就在這個時候,張任發現了張衛,挺搶向張衛衝來。張任乃是趙雲的二師兄,武藝僅比趙雲略遜一籌,豈是張衛所能抵擋的。只見兩人交手不到五個回合,張任大喝一聲,一槍將張衛挑下馬來,復一槍,將其刺死。

張任槍挑了張衛之後,大喝一聲:“張衛已死,降者不殺。”

本來處在兩面夾擊中的張衛的軍隊已經開始混亂,此時再聽到張衛已死的消息,更是無心抵抗,紛紛拋下兵器,跪地請降。

破了張衛之後,張任與冷苞合兵一處,乘勝將戰線推進到巴郡之內,一路之上幾乎毫無任何阻攔,四日後,張任的大軍便到達了巴郡的治所江州城下。

此時,張魯早就得到張衛兵敗身亡的消息,雖然對張任恨之入骨,卻已經毫無抵抗之力。在聽到張任大軍到達城下的消息,張魯長嘆一聲,自縊身亡,張任沒費一兵一卒便輕輕鬆鬆佔領了江州城,巴郡自此又重新回到了益州的治下,只是益州之主不再是劉璋而是楊奉了。

得到益州大捷的消息,楊奉大喜,任命張任爲益州牧,閻圃爲益州別駕,法正爲治中從事,嚴顏爲巴郡太守,霍峻爲犍爲郡太守,冷苞爲江陽郡太守,高順爲漢嘉郡太守,孟達爲汶山郡太守。將陰平郡、武都郡和漢中郡合併成一郡,爲漢中郡,以徐榮爲太守。將蜀郡和廣漢郡合併爲一郡,爲蜀郡,以龐德爲太守,治所從雒縣遷到成都。

自此,益州便歸了楊奉所有,更爲日後楊奉出兵荊州提供了一個江南的平臺。

第十四章又見二女(2)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1)第一百九十八章兵分三路第一百五十六章 曹操自刎第一百五十六章 曹操自刎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3)第一百八十章決意出兵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2)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2)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2)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2)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3)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2)第二百零六章子義歸來第一百九十三章忽悠徐庶第二百一十一章 誰是奸細第二百一十五章擾民事件第二百六十六章太史西征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2)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3)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2)第二百七十一章橋玄死因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2)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1)第四章山盟海誓(2)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2)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2)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小二橋第十四章又見二女(2)第十二章進山報仇(2)第一百七十五章進退兩難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2)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3)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2)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1)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1)第二十五章力勸皇后(1)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1)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2)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1)第二百八十章再添三妃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2)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2)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1)第二百九十九章 荊吳告急第二百六十三章 馬超降袁第一百六十五章 拐帶人口第一百四十一章陳宮上當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1)第二百四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1)第一百九十五章復國之戰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2)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3)第一百七十章賈詡毒計第二百九十四章 反地道戰第一百六十三章奇襲壽春第二百七十五章坐擁六州第二百七十三章圍攻上黨第二百六十五章 韓遂身死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1)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1)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1)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2)第一百七十八章公孫退兵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1)第一百九十四章橫島之戰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2)第一百四十七章 糜竺“通敵”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2)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2)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庶破案第二百一十七章兄弟敘情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殿密議第二百五十五章 馮家嫁女第三章蛻皮重生(2)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2)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1)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2)第一百零七章 虎牢揚威第八十四章北海蟄伏(2)第六十九章急功近利(2)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1)第十章成了楊奉(2)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三十二章 內政人才(2)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2)第十一章 突聞噩耗(2)第六十七章卑劣手段(2)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2)第二百二十一章喜得驕子
第十四章又見二女(2)第七十二章廣宗使者(1)第一百九十八章兵分三路第一百五十六章 曹操自刎第一百五十六章 曹操自刎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3)第一百八十章決意出兵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2)第二十九章冷宮變故(2)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2)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2)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3)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七十五章局勢變化(2)第二百零六章子義歸來第一百九十三章忽悠徐庶第二百一十一章 誰是奸細第二百一十五章擾民事件第二百六十六章太史西征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2)第二十一章認祖歸宗(3)第四十八章將帥之才(1)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2)第二百七十一章橋玄死因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2)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1)第四章山盟海誓(2)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2)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2)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第一百六十四章 大小二橋第十四章又見二女(2)第十二章進山報仇(2)第一百七十五章進退兩難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2)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3)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2)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1)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1)第二十五章力勸皇后(1)第二百九十六章 潼關失守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1)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2)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1)第二百八十章再添三妃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2)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2)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1)第二百九十九章 荊吳告急第二百六十三章 馬超降袁第一百六十五章 拐帶人口第一百四十一章陳宮上當第五十四章相見恨晚(1)第二百四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1)第一百九十五章復國之戰第四十一章起義之前(2)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3)第一百七十章賈詡毒計第二百九十四章 反地道戰第一百六十三章奇襲壽春第二百七十五章坐擁六州第二百七十三章圍攻上黨第二百六十五章 韓遂身死第八十七章 虛實之間(1)第八十九章 美人來到(1)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1)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四十四章四路討伐(2)第一百七十八章公孫退兵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1)第一百九十四章橫島之戰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2)第一百四十七章 糜竺“通敵”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2)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1)第三十七章結交衛家(2)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庶破案第二百一十七章兄弟敘情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殿密議第二百五十五章 馮家嫁女第三章蛻皮重生(2)第九十四章 又一岳丈 (2)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1)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2)第一百零七章 虎牢揚威第八十四章北海蟄伏(2)第六十九章急功近利(2)第九十一章 蹇碩之亂(1)第十章成了楊奉(2)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三十二章 內政人才(2)第二百七十二章宮康心事第三十八章開始剿匪(2)第十一章 突聞噩耗(2)第六十七章卑劣手段(2)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2)第二百二十一章喜得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