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1)

聽完趙雲的故事,楊奉深深慨嘆,誰能想到趙雲和顏良、文丑、張A等人竟然相識,難怪趙雲後來在界橋的時候,只用了幾十回合便打敗河北四庭柱中武功最高的文丑,在汝南與曹操軍作戰之時,僅用三十回合便殺敗了張A,想必是文丑和張A有意相讓,長阪坡之時,趙雲深陷困境,張A更有故意幫助其突圍之心。

按捺住心中的驚奇,楊奉對趙雲道:“此間事了,不知子龍今後有何打算?”

趙雲恨聲道:“自然是殺了公孫賊子爲兄長報仇。”

楊奉輕輕搖了搖頭,道:“公孫瓚雄踞北平,根深蒂固,手下兵多將廣,子龍單槍匹馬如何能將他殺掉?若是子龍報仇不成,反爲其害,日後你們兄弟的大仇誰能來報?”

趙雲因爲大哥的慘死,心中只有復仇的念頭,對於這個問題還真沒想過,更沒有想過自己能否鬥得過公孫瓚,一下子便被楊奉問住了。

楊奉見自己的話有了效用,又趁機勸道:“正所謂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子龍不可逞一時之氣,而鑄成大錯,使得親者痛仇者快。若是子龍相信楊奉,楊奉保證十年之內必定滅了公孫瓚,爲子龍報此大仇,不知子龍可願出山助我一臂之力?”

“袁本初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本”、“天下局勢即將走向亂世,冀州乃是四戰之地,非王芬(目前的冀州刺史,此人頗具野心,從後來欲與袁紹共奉幽州刺史劉虞爲主即可見一斑)之纔可以久守,異日必爲他人所圖,子龍不可輕投”,通過楊奉對袁紹、王芬二人的分析,趙雲便打消了投奔二人的想法,卻也沒有當場答應奉楊奉爲主,說要仔細考慮一晚,楊奉也就不再相逼,便以夜深爲由告辭。

出得房門,楊奉胸有成竹,趙雲這員智忠勇的大將必定逃不出自己的掌握,更令楊奉異常激動的是,方纔從趙雲口中得知郭嘉、田豐二人此時尚未出山(田豐剛剛辭去朝中侍御史的官職不久),而顏良、文丑早已袁紹手下大將,因爲袁紹此時雖然是大將軍櫞,卻也統領着一部分禁衛軍,顏良、文丑正是替袁紹管理着禁衛軍,而張A、高覽則已經在冀州王芬手下任職,這次顏良、文丑二人是奉命袁紹之命前來招攬趙雲、田豐二人(因郭嘉年少,名氣不大,不爲袁紹所知),張A則是希望趙雲也到冀州軍中一起任職,趙雲不好選擇,便欲回家同大哥商議,拿個主意,不想卻恰好遇到公孫越血洗常山村,楊獻之大戰白馬衛的精彩一幕。

回到屋裡,楊奉翻來覆去睡不着覺,心中便開始盤算如何才能收服郭嘉、田豐二人,思索許久,苦無良策。

於是,楊奉便披上衣服來到院中,望着當空彎彎的月亮,忽然想起了已是過世的叔父楊賜以及遠在晉陽的姨母嚴氏、姨父丁原和仍在漢中等候自己的王綿、褚蘭等人還有不知去向的師傅左慈,楊奉來到三國以來,除了被山賊殺死的家人之外,便只有這幾個親人了,長嘆一聲,不禁想起了一首古詩,隨口便朗誦出來:“初月如弓未上弦,分明掛在碧霄邊。時人莫道峨嵋小,三五團圓照滿天。”

正在這時,忽然身後傳來一聲“好詩”,楊奉回頭一看,卻是郭嘉邊鼓掌邊向自己走來,口中讚道,“真乃絕世佳作,若是楊大人的文才只能稱爲當世第二,恐怕無人敢自居第一,如此文采,就連當朝蔡邕大人恐怕也會遜色三分,郭嘉實在佩服之至。”

楊奉連忙謙虛道:“奉孝繆贊,楊奉觀月生感,信手胡掐一首,倒讓奉孝見笑。”

郭嘉更加驚奇,嘆道:“楊大人真是當世異人,如此佳作即可信手而來,郭嘉實是真心佩服。但聽得楊大人語氣中甚憂,是否在想念家人?”

楊奉心道,太好了,本來正在發愁如何說起此事,沒想到你自己送上門來了,今晚若不能將你感動、說服,我楊奉以後也別在三國裡混了,主意拿定,於是楊奉道:“奉想念家人只在其次……”

沒等楊奉說完,郭嘉便打斷了楊奉的話,不禁心有好奇道:“既不是想念家人,還有何事能讓楊大人如此憂心?”

雖然被郭嘉打斷了話,楊奉並未生氣,心知這是郭嘉故意試探自己的氣量。又聽郭嘉已被自己勾起了興趣,楊奉不由心中暗喜,果然上套了,口中卻道:“楊奉實在是擔憂天下的百姓,如今大漢已顯亂相,楊奉只恨力量單薄,不能救天下百姓於水火,故而嘆氣。”

郭嘉心中暗驚,卻不露聲色道:“楊大人何出此言,楊大人曾以一己之力平定了天下黃巾,爲大漢立下了汗馬功勞。如今天下雖然黃巾再起,卻已經形不成氣候,天下即將重複太平,百廢待興,何來大亂之說?”

楊奉心裡暗暗好笑,跟我裝蒜,看我怎麼忽悠你,道:“楊奉本想奉孝雖然年少,卻是天下少有智者,不想眼光竟然也是如此短淺,奉真是感到失望。”

郭嘉臉色一變,片刻間又恢復正常,看來楊奉的激將法沒有成功,郭嘉故意又問道:“嘉實在愚頓,還請楊大人能夠賜教。”

楊奉心道,考我,行,玩死你,口中卻道:“請問奉孝,天下間何人爲尊?”

郭嘉毫不思索道:“在家,父母自當爲尊;於國,皇上乃是天下萬民之主,主掌天下之人的生殺大權,當然是以皇上爲尊。”

楊奉點了點頭,繼續問道:“奉孝所言甚是,皇上的父母是否大過皇上?”

郭嘉不由笑道:“先皇帝謝世已有多年,楊大人在朝爲官,此事豈能不知,何來此問?”

楊奉道:“張讓、趙忠之輩難道不是皇上之父母?試問十常侍不除,天下有何來太平?”

郭嘉笑道:“此事倒也簡單,大將軍何進同十常侍勢同水火,必然會想辦法將他們一一剷除,楊大人若是擔心此事,倒是大可不必。”

楊奉反問道:“奉孝認爲以何進一個屠夫的能力和十常侍相比,誰高誰低?”

郭嘉沉思一會道:“論謀略和心計,何進或許比不上十常侍,然而何進的下屬大將軍櫞袁紹,乃四世三公之後,素有謀略,有袁紹相助,何愁十常侍不滅。”

楊奉聽後哈哈大笑,心中也明白了歷史上的郭嘉爲何先行投靠了袁紹,原來就是看中了袁紹四世三公的家世,楊奉道:“奉孝怎可如此愚鈍,袁本初豈是能成大事之人?”郭嘉一愣,隨之漲紅了臉問道:“何以見得?”

楊奉嘿嘿一笑,道:“袁本初雖然樹恩四世,歷代公侯,門生故吏遍佈天下;倘若登高一呼,收豪傑以聚徒衆,確實很有可能成就霸業,然而袁紹爲人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本;若擔任一方郡守,也許會很稱職,但若要承擔拯救天下的重任,成就霸王的不世基業,難!”

說到這裡,楊奉頓了頓,繼續言道:“且袁紹雖然身爲大將軍櫞,正因爲其是四世三公之後,深得何進猜忌,所以袁紹並非何進之心腹。奉曾聽說,何進進身之前,曾受過西涼刺史董卓的恩惠,此次密謀誅殺十常侍,何進既要誅盡宦官,又要提防袁紹,只能以皇上名義下詔令諸侯進京勤王,首選之人必是董卓無疑,這個董卓纔是何進的心腹。然而,消息一旦泄漏,不等董卓進京,十常侍必然先行發難,先殺何進。何進死後,又有何人能夠牽制董卓呢?”

郭嘉是第一次聽到董卓之名,不由問:“董卓是什麼人?”

楊奉道:“董卓字仲穎,隴西臨洮人也,此人生性殘暴,好漁色,野心勃勃。中平元年,董卓遷中郎將,□□黃巾,軍敗抵罪。韓遂等起涼州,復爲中郎將,西拒韓遂。此刻正在西涼同韓遂等人相持。”

“董卓早有異心,若得何進相召,必然以進京勤王爲由,統兵入京,實則挾天子以令諸侯,從此把持朝政,混亂朝綱。”楊奉繼續侃侃而談。

郭嘉心頭暗暗吃驚,首次發覺楊奉此人絕不簡單,竟然能將天下大事分析得精確如斯,並對朝中之人瞭解得一清二楚。此刻郭嘉才發現楊奉身材高大,氣宇軒昂,一表人材,眉宇間隱有王霸之氣。此人日後至少成爲一方諸侯,郭嘉打量完後,不由心中暗自讚歎。

在郭嘉打量楊奉的同時,楊奉也是雙目注視着郭嘉,彷彿能看穿其內心世界一樣。看得郭嘉心中發毛,眼珠不禁亂轉,看得楊奉暗暗好笑,自己就是要讓他對自己有着強烈的直觀印象,給他留一個強烈的震撼,正所謂上兵伐謀,攻心爲上,攻城爲下。

慢慢的,在楊奉凌厲目光的注視下,郭嘉感覺就不如楊奉那樣輕鬆了。剛開始還好的,可後來覺得楊奉的眼神好像能透入自己的內心深處一樣,自己就好像赤的站在他面前,弄得大氣也不敢出。

此刻的郭嘉心中卻是千頭萬緒:爲什麼自己不敢和他對視,他的身上爲什麼會有這麼強烈的霸氣,難道他就是結束即將到來的亂世的霸主,難道師父一再囑託自己下山後一定要投靠一個“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的人,只有找到這個人,自己的一身本領纔有真正的用武之地,難道這個人就是他,而不是袁紹。

第七章不老神仙(1)第一百五十三章陳留兵敗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三百零一章 天下一統(大結局)第一百四十五章 糜府驚變第八十四章北海蟄伏(2)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2)第一百七十二章遊說徐晃第十四章又見二女(1)第六十八章敗局已定(1)第一百四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二百零一章荀諶降曹第二百二十九章 塞北雙姝第一百八十二章退兵藉口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危機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1)第五十二章坑殺俘虜(1)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2)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豹受傷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二百四十八章 靈堂荒唐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2)第二百五十六章許褚搶親第二百八十七章 退守洛陽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1)第二百零七章大耳發跡第十四章又見二女(2)第八章楊喜拜師(2)第二百三十八章吉林失守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2)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五十二章坑殺俘虜(1)第一百六十一章 平分豫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推廣第一百零七章 虎牢揚威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腳之威第一百四十章三人謀劃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2)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送計第十章成了楊奉(2)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1)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攻陷洛陽第二百四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1)第二百零六章子義歸來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2)第二百二十六章奇兵殺出第一百二十章 玉脂美人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1)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2)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二百零七章大耳發跡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3)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1)第一百八十一章攻打壺關第二百五十九章又添一妻第一百八十章決意出兵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3)第一百五十八章 豫州戰火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2)第二百六十九章鮮卑內亂第一百三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六十二章馬騰被殺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2)第一百零九章 太后何琳第五十六章戰局變化(2)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2)第一百九十章辰國政變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3)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2)第一百五十六章 曹操自刎第一百六十二章發兵壽春第二百二十六章奇兵殺出第二百零三章終得幽州第二百六十六章太史西征第九章四門絕技(1)第二百八十章再添三妃第一百七十四章 南聯袁紹第十二章進山報仇(1)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2)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2)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2)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第二百一十八章求親之計第二百七十五章坐擁六州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2)第一百九十八章兵分三路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2)第二百章曹操復活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1)第十三章初敗呂布(2)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二百五十章 漢皇死後第一百六十六章 劉備陰謀
第七章不老神仙(1)第一百五十三章陳留兵敗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三百零一章 天下一統(大結局)第一百四十五章 糜府驚變第八十四章北海蟄伏(2)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2)第一百七十二章遊說徐晃第十四章又見二女(1)第六十八章敗局已定(1)第一百四十九章 曹操退兵第二百零一章荀諶降曹第二百二十九章 塞北雙姝第一百八十二章退兵藉口第一百二十七章 冀州危機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1)第五十二章坑殺俘虜(1)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2)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豹受傷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二百四十八章 靈堂荒唐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2)第二百五十六章許褚搶親第二百八十七章 退守洛陽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1)第二百零七章大耳發跡第十四章又見二女(2)第八章楊喜拜師(2)第二百三十八章吉林失守第四十七章戰局平衡(2)第一百八十四章出使壺關第五十二章坑殺俘虜(1)第一百六十一章 平分豫州第一百一十七章 改革推廣第一百零七章 虎牢揚威第一百八十三章 一腳之威第一百四十章三人謀劃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2)第七十七章美女間諜(3)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送計第十章成了楊奉(2)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1)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二百一十四章四國大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攻陷洛陽第二百四十六章 陰謀敗露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1)第二百零六章子義歸來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2)第二百二十六章奇兵殺出第一百二十章 玉脂美人第八十五章 絕世猛將(1)第五十八章兄弟保重(2)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二百零七章大耳發跡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3)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1)第一百八十一章攻打壺關第二百五十九章又添一妻第一百八十章決意出兵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3)第一百五十八章 豫州戰火第四十九章峽谷伏擊(2)第二百六十九章鮮卑內亂第一百三十二章 陰差陽錯第二百六十二章馬騰被殺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2)第一百零九章 太后何琳第五十六章戰局變化(2)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2)第一百九十章辰國政變第三十章 招攬猛將(3)第一百零六章 威武呂布(2)第一百五十六章 曹操自刎第一百六十二章發兵壽春第二百二十六章奇兵殺出第二百零三章終得幽州第二百六十六章太史西征第九章四門絕技(1)第二百八十章再添三妃第一百七十四章 南聯袁紹第十二章進山報仇(1)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2)第六十五章忠義卜已(2)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2)第二百五十一章 暗助張魯第二百一十八章求親之計第二百七十五章坐擁六州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一百零五章 想哭就哭(2)第一百九十八章兵分三路第九十八章 岳母公主(2)第二百章曹操復活第八十八章 一統青州(1)第十三章初敗呂布(2)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二百五十章 漢皇死後第一百六十六章 劉備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