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2)

楊奉叫手下將管亥綁了,大聲喝道:“管亥已擒,降者免死”,手下士兵也跟着高喊“管亥已擒,降者免死”。衆黃巾本就毫無鬥志,此刻聽到主將被擒,又聽到四周皆是喊殺聲,不知對方到底多少兵馬,紛紛跪地請降,一場激烈的戰爭結束了。

楊奉收兵回城,清點人數,發現旋風騎、黑甲騎、虎豹騎三大王牌軍毫髮無損,一萬士兵也只是重傷五十人,輕傷二百人,無一人死亡。而此戰卻是共計殺敵一萬,俘虜七萬,更是生擒了對方的主帥管亥,可謂是完勝。衆將也沒想到會是這樣一個輝煌的戰果,紛紛向楊奉道賀,稱主公練兵有方。

回到城中,楊奉讓趙雲、太史慈、武安國、趙弘去整編投降的黃巾軍,並厚葬邢原,同時命人帶上管亥。不一刻,管亥帶到,擡頭一看,大吃一驚,原來堂中所坐之人,正是曾對自己有恩的楊奉,心中不由有愧,又看到他身後的典韋、許褚威風凜凜,如惡神一般,不覺心生害怕。

這時,典韋大叫道:“賊人無禮,見到我家主公怎敢不跪。”

楊奉一揮手,從座上起身,來到堂前,親自爲管亥鬆綁,回頭喝斥典韋道:“管將軍與奉也算是舊識,子滿怎可如此對待管將軍,還不與我下去。”典韋捱了楊奉訓斥,不敢在帳中停留,急步出賬而去。看到楊奉不但將貼身大將呵斥出去,並且親自爲自己解開縛繩,使得管亥搞不清楊奉的葫蘆裡面賣的是什麼藥,便只有沉默不語,任由他將自己身上的繩索解除。

爲管亥解除了繩索之後,楊奉道:“楊奉對管將軍的忠義甚是欽佩,只是自從上次廣宗一別之後,管將軍爲何依然棲身爲賊?”

管亥臉上一紅,良久才道:“管亥並非不知好歹之人,心中自是十分感激楊大人當日的私縱之恩。自將天公將軍的遺體安葬在了泰山之中,管亥也想聽從楊大人的建議,棄兵脫甲做一良民,怎奈官吏重重盤剝,讓人生不如死,這纔再次揭竿而起的。”

楊奉佯怒道:“非也,汝等雖然不滿官吏盤剝,無奈之下,再次起兵,就應爲百姓而戰。但是你們屯大軍於泰山之中,平日四處打劫,所至之處,雞犬不留,百姓塗炭,你們這等所作所爲,和□□污吏有何兩樣?”

管亥低頭深思,良久不語,楊奉又趁熱打鐵道:“奉自接任北海相以來,組鄉勇護家園、招流民開荒地,奉雖不才,卻也能使北海之地有今日之興盛,百姓衣食無憂,城內夜不閉戶、路不拾遺。旦觀天下即將大亂,百姓又將再次深陷火海,管將軍既有憂民之心,何不與奉一起赴國難、申民怨、平天下,還天下百姓一個朗朗乾坤、太平盛世,不知管將軍意下如何?”

楊奉一席話說得管亥虎目含晶,“撲通”一聲跪倒在楊奉面前:“今日聽得主公一席話,令管亥茅塞頓開,痛悔往事。管亥之命原就是主公所給,今後定當誓死效忠主公,若違此言,天地不容。”

楊奉大喜,忙將管亥扶起,衆人皆來道賀,恭喜主公又得一員大將。楊奉將衆人介紹給管亥認識,同時大擺酒宴,爲管亥接風,更令管亥感動不已。而黃巾降卒見管亥都投降了,便也真心投降。

楊奉讓七萬人中的老弱病殘分田務農,擇其精壯,得精兵三萬,分散在各部曲之中。這樣,北海軍就由原來的兩萬,擴大到了五萬人,楊奉又讓管亥和太史慈、趙雲、武安國等人一起每日訓練士兵。

收降管亥之後,楊奉密切關注着青州其他地方的戰勢,因爲三路黃巾軍中尚有兩路,以焦和、田楷的實力不可能打得贏十二萬黃巾軍,最後的結果只可能是向北海國求救,那時楊奉便有了出兵的理由,青州將會成爲自己的囊中之物,隨手可取。

同時,楊奉也從管亥那裡瞭解到,那兩路黃巾軍首領一個是管亥心腹大將汪波,另一個是便是韓烈,韓烈此人頗有將才,雖然在管亥手下爲副職,卻素與管亥不和,再加上其手下大將臧霸及三個妹妹得武藝均不在管亥之下,向來瞧管亥不起,如今管亥歸降,此人必然不會再聽管亥號令。倒是汪波那裡,只要管亥出面必然歸降。

楊奉對於韓烈並不陌生,在平定張角之亂的時候,楊奉曾多次與韓烈交手,雖然每一次都是楊奉大獲全勝,韓烈狼狽逃竄,但是每一次韓烈都不是主帥,不能真正左右戰局的發展。所以,若是讓韓烈與楊奉真正的對陣的話,誰贏誰輸還是未知數。但是,等這一次管亥的歸降使得韓烈脫離了控制,真正成了一個六萬人的統帥,可以與楊奉一較高下的時候,但是楊奉的手下卻又多了郭嘉和田豐兩個超級謀士,這就註定了韓烈的失敗。

楊奉與衆謀士商議之後,命人手持管亥書信去見汪波,此刻汪波已經不費吹灰之力地取下了濟南國、齊國,州牧龔景倉皇逃到樂安郡。汪波率領大軍緊追不捨,現在正在樂安郡的路上。得到管亥的手書之後,汪波幾乎沒有任何遲疑就決定投降了,畢竟楊奉的名字對於在張角之亂中保得性命的黃巾將領來說幾乎是一個噩夢。

於是,楊奉讓汪波繼續率領其手下將士,並依舊打着黃巾軍的旗號,得了楊奉命令的汪波將樂安城的東、西、南三門團團圍住,日夜攻打,只留少數人馬攻打北門,同時在北門外十里處暗設伏兵,守株待兔,等待着太守焦和上鉤。

楊奉另外命令一萬北海士兵換上黃巾降卒的服飾,由管亥帶領,突襲臨淄。結果可想而知,龔景絲毫沒想到黃巾軍會越過北海城,從後面打來,頓時防備不及,臨淄城失手,龔景也被管亥一刀砍了。然後楊奉佯裝率領三萬大軍攻打臨淄,結果“賊軍”見官兵勢大,不戰而降。同時,在王波的日夜攻打下,焦和終是忍不住帶着家眷從北門突圍,卻被伏兵殺了個正着。

太守焦和被殺,樂安郡失手的消息傳來,楊奉分兵一萬讓太史慈駐守齊國,自己率領大軍佯裝攻打樂安郡,同時派北海的黃巾降將前去勸降,結果兵不血刃便取了樂安郡。接下來,楊奉便揮師向西,裝作攻打被汪波的黃巾軍佔領的濟南國,正遇黃巾軍,“大戰”一場,盡俘其衆,同樣楊奉對於汪波的這六萬軍隊,也是將老弱病殘分田務農,擇其精壯,得精兵兩萬。

楊奉聲稱爲了防備黃巾軍,遂各派兵一萬把守濟南、齊國,青州共有三郡、三國,在不到半月的時間裡,除城陽郡之外其餘三國、二郡的實權已落到了楊奉手中,楊奉也不動聲色地將治所從北海遷至臨淄,儼然以青州牧的身份坐鎮青州,差的只是朝廷下道任命的聖旨。

韓烈率領的六萬南路黃巾軍首先攻下徐州東莞郡,然後向東攻打城陽郡。不到半月,在韓烈的猛烈進攻下,安丘、淳于、昌安、平昌、高密、姑慕相繼失陷,韓烈大軍直逼東武城,形勢非常危急,城陽太守田楷數次想向楊奉或徐州陶謙求救都被手下謀士徐宣死死勸住。

徐宣自有他的道理,是這樣勸說田楷的:“楊奉,乃是虎狼之輩,沒有經過朝廷許可,用詭計取得青州的大部分。而且楊奉既然已經掃平了青州三國兩郡,卻遲遲不肯出兵相助,必然是想坐收漁翁之利。大人若是向他求助,則正中其下懷,無疑將城陽郡拱手送到楊奉手中。若是向徐州求救,不等丹陽兵到,東海怕已落入楊奉小兒之手,況且陶謙此人雖然和太守交好,但是陶公雖然名爲徐州牧,徐州掌權者卻是他的兩個兒子。陶公雖然仁義,但他的兩個兒子卻早就想染指青州,此舉無疑是引狼入室。況且,東武城內糧草可支持一年,士兵尚有萬五,更何況東武城池高大,易守難攻,只要軍民同心,黃巾賊兵雖然勢衆,卻難以攻破東武城,我們已經堅守了一月,只需待敵軍糧草用盡,東城之圍自然可解。”

但是,田楷生性膽小,又認爲自己和陶謙的交情不錯,陶公之子豈能害他,再加上徐州東莞郡也落到了黃巾軍的手中,陶謙豈有不出兵的道理。即便陶謙不想出兵援救東城,但是東莞總要收復,一旦陶謙出兵必能牽制韓烈,東城之圍自解。

所以,頗以爲高明的田楷便沒有聽從徐宣的勸諫,還是派人向徐州陶謙處求救。徐宣知道以後,仰天長嘆道:“田大人不聽我言,城陽郡必將落入楊奉手中。”於是,徐宣便辭去官位,託病不出。

楊奉得了青州三國兩郡之後,便隨時關注着城陽郡的情況,並且早在漢中之時楊奉遍灑各地的暗探也起到了作用。這日細作來報城陽郡的情況,楊奉很是驚訝,城陽郡中竟然有徐宣這樣的人物。若是田楷聽從徐宣的勸告,城陽郡堅守一年不成什麼問題,而韓烈必然因爲糧草不濟,無奈退兵。

歷史上,田楷並不是十分有名的人物,只是公孫瓚、袁紹爭霸時候,公孫瓚派往青州的刺史。而徐宣更是沒有絲毫的名氣,若不是這次在城陽郡遇到了,楊奉根本不可能知道三國中還有徐宣這號人物。

田楷若是不向外求救,楊奉就算能夠打敗了韓烈,也沒什麼理由拿下城陽郡,只有田楷主動向外求助,無論是向楊奉還是向徐州,楊奉都有出兵的理由,現在理由來了,楊奉取城陽郡也就變得理所當然了。

於是,楊奉使太史慈、管亥、趙弘留守臨淄,自己以趙雲、典韋、許褚、武安國爲將,郭嘉、田豐爲軍師,親率兩萬大軍“援救”城陽郡。這一次,楊奉的□□部隊幾乎傾囊而出,留守的則是剛剛歸降的五萬黃巾士兵,由太史慈、管亥重新進行編排、訓練。

楊奉深知此戰至關重要,因爲不但韓烈所率領的黃巾軍難以對付,徐州的丹陽軍也是不易對付,徐州的丹陽軍可算是一支精銳之師,天下聞名,平時根本瞧不起青州軍。這次楊奉的用意就是大敗丹陽軍,樹立青州軍的威信,來日曹操興師到徐州報父仇的時候,徐州牧陶謙纔可能向比他強大的青州求救。

經過五天的行軍,楊奉大軍一路輕易拿下安丘、淳于、高密等被韓烈攻下的城池。韓烈雖然攻下這些城池,因爲兵力有限,並未派重兵把守,因而被楊奉一一輕易拿下。第六日,青州大軍便已駐紮在東海城外五十里處,而徐州丹陽軍也出兵下邳,領軍之人乃是陶謙的長子陶商。

陶謙生有二子,長子陶商貪財,次子陶應好色。早年的時候,陶謙還能管得了兩人,這兩年,陶謙身體大不如以往,漸漸管束不了這兩個不孝的兒子,而徐州的勢力因爲陶謙的病重也是一分爲二,其中以糜竺爲首的糜家支持大公子陶商,陳登父子爲代表的陳家則支持二公子陶應。

此次陶謙收到田楷的求救書,加上東莞郡也被黃巾軍佔領,便準備親自帶兵去救援城陽、收復東莞,然而身體的情況卻不允許陶謙親自帶兵,這種情形下,陶商、陶應自然爭着搶着要替父帶兵,馳援城陽、收復東莞,以爲徐州之主的地位。

陶商身後有糜家的支持,陶應身後有陳家的支持,糜家的財力雄厚,且又有軍方支持,陳家卻是徐州士大夫的代表,兩家的實力相當。而兩股勢力也因此經常明爭暗鬥,此次出兵兩家更是脣槍舌戰,幾乎到了動武的地步,而陶謙本就不是什麼明主,更是兩邊都不想得罪,左右拿不定主意。這時候,有個人便出了個餿主意,讓陶商、陶應兄弟倆人抓鬮決定,一切聽由天命,陶謙這個老糊塗在實在想不出更好的辦法的情況下也只能這樣做了。

抓鬮的結果是陶商勝出,於是陶謙就讓大兒子陶商率領五萬丹陽軍先解城陽之圍,與青州軍裡應外合大敗黃巾軍,再乘勝收回東莞郡。陶商得到這個來之不易的帶兵機會,自然大喜,如果這次能夠大勝而歸,不但可以成功收回東莞郡,而且還可以順手佔領青州的城陽郡,到了那時候,這徐州之主定是自己無疑,誰都沒有話說。於是,陶商就興高采烈地率領五萬大軍直奔城陽而來。

這邊楊奉探得徐州軍的主帥是從來沒打過仗的陶商時,心下只是冷笑,陶謙真是個老糊塗,竟然拿着五萬將士的性命開玩笑,難怪陶謙在徐州這麼多年一直都得不到軍隊的擁護,因爲他根本就不懂得士兵將領的想法,只知道任人唯親。

倘若這次任用糜芳、曹豹二人之一爲將,陳登爲軍師,恐怕不但韓烈頭疼,就連自己想趁機佔領東莞郡的想法也要破滅,但是這次東莞郡恐怕是要易主了。當然這是楊奉自己的想法,畢竟楊奉不知道糜芳、曹豹與陳登不合之事。

韓烈得知徐州、青州兩路救兵來之後,不慌不忙,也是分兵相拒。由臧霸率兵兩萬迎向楊奉,自己率兵兩萬迎戰陶商,讓自己的三個妹妹率領剩餘的兩萬大軍日夜攻城。其實韓烈這樣派兵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青州軍雖然人數最少,但是楊奉此人卻是用兵如神,未嘗有過敗績,而且自己曾在其手下數次大敗,乃是一勁敵。而徐州丹陽軍雖然人數衆多,而且訓練有素,但領軍的陶商卻是個大草包,俗話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

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1)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1)第二百三十七章 挹婁滅國第六十六章廣宗易帥(2)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庶破案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2)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2)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3)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1)第二百九十章 小將卞秉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1)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2)第十六章計謀得逞(1)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2)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2)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2)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1)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1)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2)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1)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1)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2)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2)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2)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2)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1)第二百九十七章 雍州攻略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1)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十六章計謀得逞(1)第一百四十四章 陶應陰謀第二百三十九章成立遼州第七十章皇甫兵敗(1)第十章成了楊奉(1)第二百四十四章 荊州文武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1)第二百七十四章 張遼兵敗第二百二十九章 塞北雙姝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2)第二百九十四章 反地道戰第二百章曹操復活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1)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2)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2)第一百五十八章 豫州戰火第一百八十章決意出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是戰是降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1)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1)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2)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2)第三十五章啤酒換將(1)第一百三十七章郭沮之爭第一百零七章 虎牢揚威第二百七十七章沮授助逃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2)第二百三十五章 吉林激戰第三十二章 內政人才(1)第二百一十六章兄弟重逢第一百八十一章攻打壺關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3)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1)第四十章正妻王綿(2)第一百九十四章橫島之戰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1)第二百四十九章楊彪弒君第一百七十四章 南聯袁紹第五章 機會來到(1)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1)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三章蛻皮重生(2)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2)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1)第一百六十九章長安交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曹操自刎第十三章初敗呂布(1)第一百五十九章袁收李通第一百一十六章甄宓心思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送計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1)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2)第五十二章坑殺俘虜(1)第一百七十三章公孫南下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1)第二百九十九章 荊吳告急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3)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二百七十四章 張遼兵敗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1)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殿密議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2)第一百七十五章進退兩難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1)第一百四十七章 糜竺“通敵”
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1)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1)第二百三十七章 挹婁滅國第六十六章廣宗易帥(2)第二百五十八章 徐庶破案第一百二十二章 紅顏禍水(2)第六十三章陷陣精兵(2)第七十八章袁術刁難(3)第五十三章火攻之計(1)第二百九十章 小將卞秉第九十七章 貂蟬姐姐(1)第二百二十章 張法心思第十七章 天降姨母(2)第十六章計謀得逞(1)第一百一十章 冀州求救(2)第八十一章 險些喪命(2)第二十六章力勸皇后(2)第十八章 表姐嚴馨(1)第五十章 皇甫義真(1)第七十一章張角託孤(2)第一百五十二章 呂曹爭雄第一百一十八章 曹操發跡(1)第九十三章 驚世秘聞 (1)第九十五章 啞女貂蟬(2)第二十二章 許婚張寧(2)第九十二章 陳留欒氏(2)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2)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三十九章張任獻計(1)第二百九十七章 雍州攻略第一百零三章 欲再討董(1)第二十七章冷宮驚聞(2)第十六章計謀得逞(1)第一百四十四章 陶應陰謀第二百三十九章成立遼州第七十章皇甫兵敗(1)第十章成了楊奉(1)第二百四十四章 荊州文武第十五章 一場陰謀(1)第二百七十四章 張遼兵敗第二百二十九章 塞北雙姝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2)第二百九十四章 反地道戰第二百章曹操復活第四十二章 泄密之因(1)第一百一十四章 洛神甄宓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2)第七十六章平定黃巾(2)第一百五十八章 豫州戰火第一百八十章決意出兵第二百五十三章 是戰是降第一百二十六章 袁紹吃虧(1)第三十三章 朱門酒肉(1)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2)第五十七章誘敵劫營(2)第三十五章啤酒換將(1)第一百三十七章郭沮之爭第一百零七章 虎牢揚威第二百七十七章沮授助逃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2)第二百三十五章 吉林激戰第三十二章 內政人才(1)第二百一十六章兄弟重逢第一百八十一章攻打壺關第一百四十六章 陶應喪命第三十六章 童淵弟子(3)第五十九章絕妙計劃(1)第四十章正妻王綿(2)第一百九十四章橫島之戰第三十一章 巧得智將(1)第二百四十九章楊彪弒君第一百七十四章 南聯袁紹第五章 機會來到(1)第四十三章何進表現(1)第二章青梅竹馬(1)第三章蛻皮重生(2)第二十八章宋卿往事(2)第八十三章 月夜攬才(1)第一百六十九章長安交兵第一百五十六章 曹操自刎第十三章初敗呂布(1)第一百五十九章袁收李通第一百一十六章甄宓心思第一百二十一章 千里送計第八十六章 管亥犯境(1)第五十五章分兵進攻(2)第五十二章坑殺俘虜(1)第一百七十三章公孫南下第八十二章 公孫毒心(1)第二百九十九章 荊吳告急第二十三章 少走兩步(2)第七十三章深入虎穴(3)第二十四章狸貓認門(1)第二百七十四章 張遼兵敗第六十一章濮陽僵持(1)第二百四十三章大殿密議第五十一章一死一俘(2)第一百七十五章進退兩難第六十四章犯言直諫(1)第一百四十七章 糜竺“通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