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 向高空發展

進入1941年12月,德軍在羅馬尼亞的戰況開始變得越來越糟糕。

儘管他們順利地拿下了特蘭西瓦尼亞西部的平原地區,攻下了多座城市,但當他們向東推進,進入羅馬尼亞山區之後,就開始遭到了羅馬尼亞游擊隊的頻繁騷擾。

那些游擊隊身穿平民服裝,操流利的羅馬尼亞語,看上去和普通的羅馬尼亞居民並無多大區別,但他們的裝備和戰鬥力卻達到了正規軍的水平。

很明顯,這些所謂的“游擊隊”實際上是從羅馬尼亞正規軍裡抽出來的。他們在德國人入侵之前,就在蘇聯人的幫助下,在特蘭西瓦尼亞山區建立了多個根據地,存放了大量的武器、彈藥和食物等軍需物資。

大部分的游擊隊都配備了無線電通訊設備,方便與正規軍聯絡,還可以向司令部報告敵人的位置,請求空襲。

一些游擊隊甚至配備了76毫米口徑的zis-3反坦克炮,能夠對德軍的坦克造成有效的打擊。至於迫擊炮、機槍、衝鋒槍什麼的,對這些從正規軍轉化而來的游擊隊來說,都是基本的裝備。

游擊隊的襲擾大大減緩了德軍進軍的速度,他們的後勤補給受到了不小的影響,時不時都會有一些運送物資的車隊遭到游擊隊的攻擊和搶掠,反而讓游擊隊得到了大量的裝備和軍需品。

儘管如此,普洛耶什蒂油田的威脅並沒有因爲德國人在特蘭西瓦尼亞山區受阻而有絲毫的減少。

實際上,除了特蘭西瓦尼亞以外,德軍還在保加利亞那邊部署了兵力,連同保加利亞軍隊一起,從保加利亞邊境北上攻擊羅馬尼亞。

幸好,蘇聯紅軍早就在羅馬尼亞與保加利亞的邊境作出了相應的部署,大量蘇聯紅軍在短時間內,抵達了前線,在兵力上佔據了優勢。

再加上那裡地形平坦,坦克數量較多的蘇聯紅軍在戰場上處於優勢,保加利亞軍隊和德國軍隊並沒能突破蘇軍和羅馬尼亞軍的防線,布加勒斯特和普洛耶什蒂油田暫時還是安全的。

就在前方激戰的同時,蘇德兩國的後方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着新型武器的研發工作。

曼圖洛夫的出現,固然讓蘇聯的武器技術得到了提升,拉-7戰鬥機、雅克-3戰鬥機、圖-2轟炸機,還有t-34/85等武器裝備提前出現,大大提升了蘇聯紅軍的作戰實力。

然而,正因爲這些武器的提前出現,使德國人不得不集中更多的資源和精力去研發能夠與之對抗的新武器。

正是在這種環境下,四號坦克提前進行了主炮升級,紛紛裝上了75毫米口徑,48倍徑的kwk40坦克炮,淘汰了原來的kwk37坦克炮,使得四號坦克的穿甲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除此之外,爲了能夠在坦克的火力上和防護力上壓過蘇聯,希特勒還調派了更多的資源、更多的人力參與虎式坦克的研發工作,最終虎式坦克也提前出現,提前上了戰場投入戰鬥。

曼圖洛夫也早已預料到會造成這樣的結果,畢竟他不是在玩遊戲,他的對手都是活生生的人物,而不是思想僵化,只會按套路出牌的人工智能(ai)。

到目前爲止,蘇聯的坦克幾乎在任何方面(除了生產質量以外)都處於世界領先的位置。但蘇聯的飛機和其他世界強國(美國、英國、德國)相比,卻比較遜色(也就雅克-3的低空性能還算處於比較領先的位置,火力和高空性能的話……就比較遜色了)。

所以,蘇聯軍工部門的當務之急,就是要研發一款火力更大的戰鬥機,除此之外,還要想辦法提升現有戰鬥機的高空作戰能力,以彌補蘇聯戰鬥機在高空性能上的缺陷。

到目前爲止,蘇聯的高空戰鬥機就只有米格-3和pe-3(pe-2轟炸機改來的)這兩款。但無論是米格-3還是pe-3,其高空性能與德國戰鬥機相比,依然略遜一籌。

如果研發一款全新的高空戰鬥機,就算蘇聯有開發飛機的能力,有足夠的人力物力,也很難能在短時間內完成。

除了研發一款全新的戰鬥機以外,蘇聯的航空工業部門也可以給米格-3更換一款更好的引擎,來提升其飛行性能。

現在,蘇聯的米格-3戰鬥機暫時還在使用米庫林設計局的am-35液冷v-12活塞式引擎。其輸出功率只有1350馬力,最高飛行速度也只有640公里/小時,比拉-7、雅克-3,還有德國的bf-109、fw190都要慢。

如果換上功率更大的引擎,米格-3的飛行速度將會得到不小的提升。其實,在我們熟知的歷史上,蘇聯人就對米格-3這款高空截擊機換裝了不同的引擎進行實驗,其飛行性能也得到了不小的改進。

根據蘇聯航空部門的實驗結果,換裝am-39a引擎的米格-3(и-231)最高飛行速度能達到每小時707公里,比bf-109、fw190都要快,高空性能也提升了不少。

但因爲米庫林系列發動機供不應求,而且被優先分配到伊爾-2生產線上(斯大林的偏好)的緣故,使得i-231(也就是換裝米格-3戰鬥機)無法大規模地投產。

結果,米格-3戰鬥機退出了歷史的舞臺,被拉沃契金系列、雅克系列戰鬥機,還有英美援助的戰鬥機(包括p-47、噴火戰鬥機)所取代。

然而,研發一款新的引擎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爲引擎的結構比較複雜,也比較精密,需要的時間比設計一款火炮還要長得多。

再加上蘇聯在引擎方面的技術比較落後(畢竟蘇聯的起步時間晚,技術和英美德相比,自然就沒那麼成熟。),研發的進度自然也就慢人一步。

幸好,蘇聯的飛機引擎技術並不算太過落後,經過三個五年計劃的發展,蘇聯與其他國家在這方面的技術距離已經越拉越近,在飛機的性能上已經達到了能夠與英、美、德看齊的水平,交起戰來,其實也並不遜色。

252 中央組織局第九十二章 兩翼包抄第六章 安德羅波夫第四十六章 線人第九十六章 蘇軍總攻254 政治利益151 裂化技術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點信心226 無後坐力炮第一百零五章 鋼鐵的簽名第九十一章 提前反攻164 斯塔羅斯京222 梅赫里斯的思維第七章 快點271 生產積極性277 自行火炮第四十三章 進入古拉營251 怎樣處理?第十四章 適應281 莫德爾第一百零二章 關心下屬143 重返新西伯利亞220 格魯吉亞葡萄酒第一百一十六章 輸油管365 芬達379 中東局勢第四十七章 捉捕290 改組301 “鈾炸彈”第九十二章 兩翼包抄138 煉油技術169 蒸汽渦輪機第六十四章 鬼子偷襲241 反攻的條件337 先南後北193 馬肯森將軍第二十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四十八章 玩失蹤的毛妹201 僞裝要塞223 接管工作302 爲了祖國而研發343 戰後的麻煩事第二十二章 古拉營的人力資源第九十章 鬼子又來了369 針對以色列的動作142 坦克生產線281 莫德爾320 兵臨城下133 戰略基建381 貝利亞的惡行349 蘇日戰爭第八十九章 喬巴山361 赫魯曉夫147 雅克-3292 海上的敵人337 先南後北350 逮捕359 紅色東南亞第一百零四章 黑色黃金317 秘密行動192 意義深遠281 莫德爾335 強勢推進265 炸芬蘭377 軍事力量371 地方角力第十三章 頓巴斯人第八章 鍊鋼技術第八十七章 減少傷亡174 最後的努力307 到黨中央工作第一百一十章 科京326 大手筆159 造艦報告第三十章 把他叫來莫斯科289 海上較量363 西伯利亞派的崛起楔子第六十七章 僞軍第八章 鍊鋼技術168 對比試驗203 元首的憤怒第二十五章 新式公寓336 低調163 迪納摩球場217 要塞區之間的空隙第九十章 鬼子又來了288 蘇聯炮王276 半履帶車286 庫賓卡測試第七十一章 紅皮白俄206 裝甲升級381 貝利亞的惡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火再燃298 芬蘭灣海戰第十五章 這婚不得不結175 戰爭已經爆發第一百一十二章 雅沙300 核子信件358 吊打鬼子
252 中央組織局第九十二章 兩翼包抄第六章 安德羅波夫第四十六章 線人第九十六章 蘇軍總攻254 政治利益151 裂化技術第一百二十一章 給點信心226 無後坐力炮第一百零五章 鋼鐵的簽名第九十一章 提前反攻164 斯塔羅斯京222 梅赫里斯的思維第七章 快點271 生產積極性277 自行火炮第四十三章 進入古拉營251 怎樣處理?第十四章 適應281 莫德爾第一百零二章 關心下屬143 重返新西伯利亞220 格魯吉亞葡萄酒第一百一十六章 輸油管365 芬達379 中東局勢第四十七章 捉捕290 改組301 “鈾炸彈”第九十二章 兩翼包抄138 煉油技術169 蒸汽渦輪機第六十四章 鬼子偷襲241 反攻的條件337 先南後北193 馬肯森將軍第二十章 爲戰爭做準備第四十八章 玩失蹤的毛妹201 僞裝要塞223 接管工作302 爲了祖國而研發343 戰後的麻煩事第二十二章 古拉營的人力資源第九十章 鬼子又來了369 針對以色列的動作142 坦克生產線281 莫德爾320 兵臨城下133 戰略基建381 貝利亞的惡行349 蘇日戰爭第八十九章 喬巴山361 赫魯曉夫147 雅克-3292 海上的敵人337 先南後北350 逮捕359 紅色東南亞第一百零四章 黑色黃金317 秘密行動192 意義深遠281 莫德爾335 強勢推進265 炸芬蘭377 軍事力量371 地方角力第十三章 頓巴斯人第八章 鍊鋼技術第八十七章 減少傷亡174 最後的努力307 到黨中央工作第一百一十章 科京326 大手筆159 造艦報告第三十章 把他叫來莫斯科289 海上較量363 西伯利亞派的崛起楔子第六十七章 僞軍第八章 鍊鋼技術168 對比試驗203 元首的憤怒第二十五章 新式公寓336 低調163 迪納摩球場217 要塞區之間的空隙第九十章 鬼子又來了288 蘇聯炮王276 半履帶車286 庫賓卡測試第七十一章 紅皮白俄206 裝甲升級381 貝利亞的惡行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火再燃298 芬蘭灣海戰第十五章 這婚不得不結175 戰爭已經爆發第一百一十二章 雅沙300 核子信件358 吊打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