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 貝利亞的惡行

蘇共二十大之後,蘇共中央書記處的排名和分工也因爲阿列克謝·庫茲涅佐夫的離去和安德烈耶夫的進入而發生了不小的變化。

原本負責意識形態的佩戈夫被安排負責庫茲涅佐夫原來分管的國際情報局和對外聯絡工作,排名第五。原本負責監察幹部和國家安全部門的波諾馬連科則被調整爲負責意識形態工作的中央書記,排名第三。而身兼國家監察委員會主席的安德烈耶夫,則理所當然得分管他所熟悉的監察工作,排名第四。

至於排名最高的那兩位——斯大林和曼圖洛夫在排名和分工上並沒有做出任何的調整,身爲總書記的斯大林當然是書記處裡面排行最高的一位,而身兼蘇共中央組織部長的曼圖洛夫也繼續執掌着黨內的人事調配大權(雖然很多時候會受制於斯大林),是公認的蘇共黨內第二號人物,也被外人猜測爲斯大林的接班人。

的確,斯大林是有把曼圖洛夫培養爲接班人的打算,畢竟曼圖洛夫的能力是公認的強,個人形象很不錯,在思想上也挺符合斯大林的胃口。

但隨着曼圖洛夫地位的提升,再加上西伯利亞派及其盟友已經掌握了中央書記處和政治局的大多數,使斯大林感到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因爲在蘇聯這個民主集中制的國家裡,只要曼圖洛夫取得了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的控制權,並且得到了中央委員會大部分成員的支持,就已經足夠把斯大林趕下臺,讓曼圖洛夫當上蘇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

不過,到目前爲止,曼圖洛夫還沒有這方面的打算。一方面,他雖然取得了政治局和書記處的控制權,但還沒有取得中央委員會大多數委員的支持。況且,在“西伯利亞派”裡面,也有爲數不少的成員是斯大林主義者,他們到時候會否支持曼圖洛夫也是一個未知之數。

而且,歷經多次政治鬥爭的斯大林,在個人政治手腕和權威上都是高曼圖洛夫一籌的。在以往的政治鬥爭中,就算斯大林的勢力在政治鬥爭中處於劣勢,最終他還是能夠以過人的手腕和政治智慧扳回局面,成爲當之無愧的贏家。

作爲一個比較謹慎的人,曼圖洛夫並不會在這樣的情況下貿然發起政變,畢竟他的政治手腕並不比斯大林強,而且也沒有像斯大林那樣,擁有如此高的權威。他現在能做的,僅僅是耐心等待,只要等斯大林去世後,他就能夠順理成章地成爲蘇聯黨和國家最高領導人,而且風險近乎於零。

不過,即便曼圖洛夫並沒有推翻斯大林的打算,但一向看重自己權力的斯大林也仍然會對曼圖洛夫抱有一定的戒心。幸好的是,到目前爲止,斯大林依然對曼圖洛夫保持着相當的信任,因爲負責監視曼圖洛夫的人一直都沒有發現什麼異常,也找不到曼圖洛夫意圖謀反的相關跡象。

和曼圖洛夫相比,斯大林對貝利亞的信任程度似乎還真的低了一些,甚至已經低得不能用低來形容了。否則的話,他根本就不會把貝利亞移出內務部,給他一個政治局委員的虛位來架空他的權力。

然而,就算貝利亞離開了內務部,這個負責全國肅反和治安的強力部門裡的重要位置依然還是由貝利亞的親信所把持,整個部門的控制權仍然在貝利亞的手上。

只要貝利亞依然控制着內務部,他就隨時能夠利用這個部門來清除自己不喜歡的人。甚至還有傳聞說,日丹諾夫和謝爾巴科夫的死都和貝利亞有關,是貝利亞指使克里姆林宮醫院的醫生把兩個中央書記給害死的。

雖然這些傳聞暫時還沒有任何證據可言,但卻引起了斯大林對貝利亞的忌憚。萬一貝利亞真的有這樣的能力,恐怕身體本來就不怎麼好的斯大林也有可能會成爲被清除掉的目標,被自己身邊的醫生給害死。

斯大林當然不希望這樣的情況發生在自己的身上,當他收到相關的匿名信後,就開始籌劃清除貝利亞的計劃。

過了不久,蘇共中央監察委員會(被西伯利亞派控制)也接到了多封指控貝利亞的匿名信,當中有些指控貝利亞強迫不同的女人與他發生不正當關係,還有不少指控他濫用職權、排除異己,但由於貝利亞本身犯下的違紀行爲實在是太多,這幾十封匿名信也只是揭露了其中一部分而已。

不難看出,攢寫這些匿名信的人,肯定知道不少事情,根據信中的內容,一些人甚至還被貝利亞“迫害多年”,把他多年前的舊賬都翻出來了。但爲什麼他們到了這個時候,這個關鍵點纔給中央監察委員會寫信呢?不用說,在這一切的背後,肯定有一個權力人物在操作指使,而這個人就是曼圖洛夫。

本來,曼圖洛夫對貝利亞的違紀行爲了解很少,只知道貝利亞濫權逮捕莫斯科斯巴達克足球俱樂部主席斯塔羅斯京,和強姦一名蘇聯女影星的事情,但“借用”中央監察委員會和國家安全部的人手進行調查後,才把貝利亞的一些罪行給挖了出來,還找出了一些曾經被貝利亞迫害過,或者知道一些相關內幕的證人。

不過,因爲調查規模太小,進行得太過低調的緣故,曼圖洛夫並沒有得到太多的證據,但他現在掌握的這些東西已經完全足夠把貝利亞定罪了。

但在貝利亞依然掌握內務部力量的情況下,曼圖洛夫根本就沒法通過正常的程序,將貝利亞逮捕,進行光明正大的調查。唯一的方法就是藉助軍隊的力量,出動紅軍對貝利亞進行逮捕。

然而,如果曼圖洛夫這麼做的話,恐怕會令斯大林把懷疑和忌憚的對象轉移到曼圖洛夫的身上,所以在行動之前,他還必須得取得斯大林的同意,讓斯大林親自簽署軍隊調動命令和逮捕令才行。

第三十章 把他叫來莫斯科第十章 發展大計第七十四章 擋箭牌第二十七章 緊急降落第六十五章 正面反擊201 僞裝要塞171 戰爭準備252 中央組織局234 希特勒的炮灰340 搶技術第八十二章 巴英查崗山的烽火第十三章 頓巴斯人第六十二章 穿上軍服272 怠工問題150 和平的曙光264 豹子231 軍情直播間第一百一十章 科京216 美女書記第一百零六章 爲斯大林和女人乾杯346 收穫和安排164 斯塔羅斯京第十六章 宣示主權 (求推薦票)343 戰後的麻煩事210 拉沃契金設計局340 搶技術160 動力裝置第一百一十章 科京271 生產積極性233 帝國的精英第十九章 雅可夫的證據190 鎖定位置第二十六章 冤家路窄326 大手筆194 盧茨克213 工業轉移281 莫德爾376 戰爭補償310 中央全會228 貝利亞376 戰爭補償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作討論323 提前行動283 西方國家的朋友265 炸芬蘭281 莫德爾163 迪納摩球場181 基爾波諾斯第四十七章 捉捕157 造艦困難第二章 耐寒的毛妹第七十九章 日軍空襲164 斯塔羅斯京296 重要的決定169 蒸汽渦輪機第七章 快點334 地下工作173 進攻計劃第六十七章 僞軍345 政治局及中央書記選舉354 國安體系的調整第八十六章 二級集團軍級政委305 有點麻煩第一百零八章 蘇聯英雄274 西伯利亞工業體系192 意義深遠第一百二十二章 濱河街公寓379 中東局勢第三十章 把他叫來莫斯科234 希特勒的炮灰312 權力與壓力361 赫魯曉夫333 國際戰線229 孤單的滋味第九十一章 提前反攻第四十一章 對“表現”的看法356 清算第三十章 把他叫來莫斯科第三十八章 卡蒂婭的問題第二十二章 古拉營的人力資源第二十四章 埃赫的舊賬第九十六章 蘇軍總攻第四章 真實的夢第四十七章 捉捕266 石油化工中心第五十五章 再次獵熊256 算得上什麼257 石油戰第六十五章 正面反擊157 造艦困難163 迪納摩球場282 化解危機149 伏帥來訪138 煉油技術222 梅赫里斯的思維229 孤單的滋味第九十章 鬼子又來了270 找問題273 運輸問題第七十四章 擋箭牌
第三十章 把他叫來莫斯科第十章 發展大計第七十四章 擋箭牌第二十七章 緊急降落第六十五章 正面反擊201 僞裝要塞171 戰爭準備252 中央組織局234 希特勒的炮灰340 搶技術第八十二章 巴英查崗山的烽火第十三章 頓巴斯人第六十二章 穿上軍服272 怠工問題150 和平的曙光264 豹子231 軍情直播間第一百一十章 科京216 美女書記第一百零六章 爲斯大林和女人乾杯346 收穫和安排164 斯塔羅斯京第十六章 宣示主權 (求推薦票)343 戰後的麻煩事210 拉沃契金設計局340 搶技術160 動力裝置第一百一十章 科京271 生產積極性233 帝國的精英第十九章 雅可夫的證據190 鎖定位置第二十六章 冤家路窄326 大手筆194 盧茨克213 工業轉移281 莫德爾376 戰爭補償310 中央全會228 貝利亞376 戰爭補償第一百一十一章 再作討論323 提前行動283 西方國家的朋友265 炸芬蘭281 莫德爾163 迪納摩球場181 基爾波諾斯第四十七章 捉捕157 造艦困難第二章 耐寒的毛妹第七十九章 日軍空襲164 斯塔羅斯京296 重要的決定169 蒸汽渦輪機第七章 快點334 地下工作173 進攻計劃第六十七章 僞軍345 政治局及中央書記選舉354 國安體系的調整第八十六章 二級集團軍級政委305 有點麻煩第一百零八章 蘇聯英雄274 西伯利亞工業體系192 意義深遠第一百二十二章 濱河街公寓379 中東局勢第三十章 把他叫來莫斯科234 希特勒的炮灰312 權力與壓力361 赫魯曉夫333 國際戰線229 孤單的滋味第九十一章 提前反攻第四十一章 對“表現”的看法356 清算第三十章 把他叫來莫斯科第三十八章 卡蒂婭的問題第二十二章 古拉營的人力資源第二十四章 埃赫的舊賬第九十六章 蘇軍總攻第四章 真實的夢第四十七章 捉捕266 石油化工中心第五十五章 再次獵熊256 算得上什麼257 石油戰第六十五章 正面反擊157 造艦困難163 迪納摩球場282 化解危機149 伏帥來訪138 煉油技術222 梅赫里斯的思維229 孤單的滋味第九十章 鬼子又來了270 找問題273 運輸問題第七十四章 擋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