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莫斯科,曼圖洛夫的手上又多了一大堆的工作。有些是上面給他安排的,當然也有一堆是他自找的。
作爲建設人民委員,負責全國各項工業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經常都要和不同的工業管理部門,還有不同的地方政府打交道。這些部門有任何的大型建設方案,都會去找建設部,曼圖洛夫這個部長,擔子也越來越重。
當時,蘇聯處於戰備的狀態,除了不同的工業部門以外,曼圖洛夫還接到不少有關國防建設的方案。這些項目,並不是由國防部,或是軍械工業部、軍需工業部所提出的,而是由斯大林本人和政治局商量之後,直接分給曼圖洛夫的。
和其他的部門不同,建設人民委員部的職權範圍非常廣泛,全國的工業、國防和基礎設施的建設都由他們負責。
至於工業的管理,那就由數十個不同的人民委員部分工管理,例如紡織工業部、石油工業部、煤炭工業部、有色金屬工業部等等,職權分得很細,範圍比較小,只是負責特定行業的管理工作,總體來說,擔子都比較小。
而曼圖洛夫目前,則需要負責三項重大的工作。第一,就是搞好國防工業的建設,第二就是搞金屬工業,第三就是搞秋明油田及其配套設施的建設工作。
“曼圖洛夫同志,你終於回來了。”坐在建設人民委員辦公室裡的曼圖洛夫,正在埋頭苦幹之時,忽然聽到了一把熟悉的性感女聲。
曼圖洛夫並沒有擡頭,單憑聲音就判斷出那人是誰,“烏斯季諾娃同志,你不回秋明,來我這裡幹什麼?”
維羅妮卡·烏斯季諾娃看着正在執筆苦幹的曼圖洛夫,說:“來你這裡幹什麼?人家正要找你商量什麼流化……催化裂化設施的時候,你卻飛去了新西伯利亞。”
“你在列寧格勒的時候,怎麼不跟我說一聲?”曼圖洛夫的雙目依然對着桌面上的那疊文件,“還有,打個電話過來預約時間也不是件很難的事吧。”
“說話的時候望着對方,這也不是件很難的事兒吧。”還沒等曼圖洛夫反應過來,維羅妮卡就伸出了右手,用她那隻雪白的手,輕輕地將對方的頭拉了起來,直到曼圖洛夫的眼睛能看到自己的臉龐爲止。
曼圖洛夫連忙推開那雙白滑的玉手,他可不想和卡蒂婭以外的女人有任何身體接觸,就算跌倒扶他一把也不能接受。“不難,所以我自己擡頭就行了,用不着你幫我。”
維羅妮卡坐在曼圖洛夫的辦公桌前,開始說起正事來,“你上次在列寧格勒,是不是跟我提過什麼流化催化裂化技術?”
“是的,我跟你說過。”曼圖洛夫雖然擡起了頭,但他並沒有正視着對方的臉,只是看着脖子和胸之間的位置。
“弗拉基米爾·費多羅維奇,您說話不看我的臉就算了,但不要看我的胸。雖然我知道,我的胸很好看。”
“好吧,”曼圖洛夫這才正視着維羅妮卡的臉,“那個你不用擔心了,我們建設人民委員部已經在籌備流化催化裂化設施的相關工作。不過在項目展開之前,這個技術要先得到專家的確認,所以到了現在,還沒能得到落實,而你們秋明地方組織,當然也沒有接到任何通知。”
“你不就是專家嗎?”維羅妮卡的眼神略帶不屑,語氣也充滿了調侃的味道,“上次在列寧格勒的時候,你還口口聲聲地,說那些專家要花上十年八年的時間才能搞出你這套技術,結果你現在還是找他們去了。”
曼圖洛夫在工作方面,是個頗爲謹慎的人,他每弄出了一樣東西,都要拿給專家看看,得到專家的認可,才肯放心。“不找他們怎麼行?參考多點意見不好嗎?這是爲生產和施工安全起見,我想你也不希望發生什麼意外吧。”
維羅妮卡託着下巴,想了一下,“我當然不希望有意外發生,但你總得向我們交代一聲吧。”
“我已經向鄂木斯克州黨委、行政委員會發出了通知,而你的市委第一書記應該也知道了這件事情。”
“是嗎?我怎麼不知道?”維羅妮卡那雙碧綠色的眼睛就像碧玉那樣發亮,透出了翡翠般的光澤,也透露了她內心裡的驚訝情緒。
“你當然不知道,”曼圖洛夫扶了下眼鏡,說道:“你都不在秋明,前幾天還在列寧格勒,現在又來了莫斯科,當然不知道那邊發生的事。”
“好,這次你贏了。”
“什麼贏不贏的?我們都是全聯盟共產黨的黨員,都是蘇維埃政府的幹部。大家要贏一起贏,要輸一起輸。”曼圖洛夫說道。
“能給我一份文件嗎?”
“什麼文件?”
維羅妮卡挺前身子,那雙大大的,碧綠色的眼睛,直視着人民委員那年輕,但時刻散發着成熟氣質的臉龐,“就是那項技術的文件。”
“米蘭!”曼圖洛夫大聲朝門外喊了助手的名字,“給烏斯季諾娃同志複印一份有關流化催化氧化的文件!”
“是!”
“慢着,複印?”維羅妮卡從來都沒有聽說過“複印”這個新鮮的詞彙,“什麼意思?”
“你待會兒就知道了。”
在複印機普及之前,在那個時代,文件的複製工作主要使用炭紙或者複製機來完成,並沒有複印機這玩意兒。
雖然最早的電子複印機在1938年就已經被美國人切斯特·卡爾森發明出來,並且獲得了專利,但由於當時的技術尚未成熟,加上人們對電子複印機的需求不大,卡爾森遭到包括ibm和通用電氣在內的公司拒絕。
歷史上,直到1944年,纔有組織肯與卡爾森簽訂合同,並完善複印機的工藝。複印機的技術纔得到繼續的發展,並在1950年代開始普及起來。
不過,曼圖洛夫卻改變了這個歷史,他在擔任西西伯利亞邊疆區共青團委書記的時候,就已經偷偷地開始研發複印機的技術,畢竟他這個現代人並不習慣沒有複印機的辦公室生活,抄寫一份文件可是非常花時間的事。
只是他工作太忙,一直沒有把複印機的技術加以完善,於是交給了新西伯利亞國立技術大學的專家研究。直到1939年,全世界第一款複印機在新西伯利亞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