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海吃海”沿海漁民常說的一句老話。在漁村,一輩輩的人都趕海,連七八歲的小孩子都知道什麼時候是趕海的最佳時間。
沙灘上,退潮了,露出幾處礁石,海灘和海塗的面積顯得更大。比起幾個小時前,這裡也散落着不少老大娘、大嬸和孩子們在趕海。
近處的幾位本地人看到他們夫妻臉上帶着笑容跑過來。他們指着某處,提點夫妻倆人哪裡危險——也許微笑的魅力,也許是偶然一兩次趕海,大家不會在意有人分享他們的資源。
張國慶見狀,與這些老大娘們拉着家常,誇了幾句讓那些大娘大嬸們樂成一片,他才拉上週嬌告辭。
眼前一切景象與周嬌所想象的拎着小桶小鏟,挖蛤蜊,釣螃蟹,捉小魚的輕鬆寫意截然不同。
此刻沙灘上、海塗上、礁石上,大家趕海本事各顯神通。他們使用的工具更是千奇百怪——鐵楸、鐵鏟、鐵鉤子、甚至還能看到用鋤頭。年齡幼小的孩子更是用竹夾子飛快地夾住蝦爬子、用竹尖片挖出蚶子、蛤蜊。
或許習慣了,趕海的漁民們,不管老少,他們臉色絲毫沒有收穫的喜悅。凡事凡物都以物以稀爲貴來衡量價值,多了就不值錢了。
沙灘上四處散落着被海浪推上的海帶、海草,更有海蔘,可還是被當地人拋棄在眼皮底下。
利益最大化,連幼小的孩子們都知道。此刻,年齡稍長几歲的孩子們就在礁石處、海塗上尋找值錢的海貨。
尋找到趙大山一家人的時候,他們正低頭用鐵鉤子、鐵鏟圍着一個開挖的洞口埋頭苦幹。
張國慶倆人過去,絲毫吸引不了他們一家三口的注意力。這大冷天,一家三口的雙手通紅伸到坑裡的海水中掏東西,夠有毅力。
張國慶見狀,打趣道:“有找到金子了沒?”
“金子沒,可東西真不少。你們怎麼去了這麼久?”趙大山被驚醒擡頭,指了指身邊滿滿一竹筐的東西。
張國慶笑道:“找了個司機搭他買了三箱。結果他到財務室結算時間耽誤了不少。我們等他等得有點久。這個坑完,要不要換地?”
“我已經讓老王告訴大家,願意賣的全送到老王家。你們別去太遠,不安全,就在左右兩邊玩玩算了。”
張國慶點點頭,見周嬌與趙媛媛談話一個段落了,他拉着周嬌往左邊過去大概一百米,這地方有一處礁石,可以擔點海風。
海風吹到臉上跟被刀割了似的,張國慶儘量擋住風口讓周嬌在他身後,自己飛快地用鐵鏟挖幾個坑,一看到東西,他就往竹筐裡扔。他目標就是塞滿竹筐,不管好壞。再被風吹下去,他擔心周嬌身體受不住。
漸漸地他發現不對勁,果然他家媳婦“偷渡”了,難怪一直填不滿。
“將老婆當女兒寵”這是他前世一個前輩告訴他的秘訣。爲了得到這句話,他請了對方搓了一頓西餐,花了他一學年的獎學金。
“偷渡”就“偷渡”吧,反正他有的是力氣,只要他家嬌嬌高興就好。
張國慶換了個位置,特意挑選了背風口在礁石底下一處海塗邊,讓周嬌站着那守住竹筐。自己飛快的用鐵鏟開工,撿了放木桶裡洗洗,扔進竹筐裡。
周嬌見他埋頭苦幹,自己用不能動手,實在是無聊得很,看看背後的附滿牡蠣的岩石,她偷偷地爬上礁石。
很快周嬌發現這處礁石緊靠着對面的那處礁石,兩者之間有個大水坑。很多被海浪推上來的海洋生物,都被海水無情地拋棄了,大到鍋蓋大小的梭子蟹,小到滿地、滿礁石爬的海蔘,還有海膽、海星、章魚、各種小魚。
此刻很多東西全在亂闖,有些已經爬出礁石外了。周嬌顧不上挨批,俯身招手讓張國慶快上來。
礁石上有很多牡蠣殼,這東西鋒利得很,一不小心就得掉一層皮。
張國慶見狀嚇得東西一扔,飛快竄上去,“嬌嬌,你幾時跑上來的?我剛還看到你在我身後。”
“哥,你看!我給你筐,我抓逃跑的螃蟹,你速度快點,等一下有人看到就不是我們的東西了。”
“別,小心被夾住。你在這守着筐,我很快就好。”張國慶趕緊抱着她。見她點頭還是不放心地看了看她——這信用度已經急速下降。
周嬌推着他,比了比自己一定不動,急着催他快點。再猶豫,剩下就是海水了。
毫無疑問,要說誰動手能力最強最快,周嬌絕對推選她男人第一。
隨着周嬌不停地換着竹筐,水坑裡的海洋生物被他們洗劫一空。
結束後,張國慶盯上了礁石上的牡蠣叢裡的海蚯蚓。這東西營養可不輸於海蔘,尤其藥效更好。
他看了看周嬌,知道她怕碰觸這些玩意,“嬌嬌我先抱你下去。我還得抓些海蚯蚓,這玩意美容。”
果然他一說美容,周嬌連忙點頭。
下了礁石,張國慶讓她乖乖待在原地,等他回來。見她點頭,他提着木桶,飛快地行
動起來。
再次下了礁石,張國慶忍不住嘆了口氣,接而哈哈大笑。
只見他開工一半的坑旁,周嬌蹲在那裡,雙手用鐵鏟使勁地挖坑。張國慶趕緊拉起她,讓她在原地奔跳着活絡身子,自己趕緊接着繼續幹活。
“嬌嬌,小五笑得那麼大聲幹嗎?有新發現啊?”趙媛媛遠遠跑來,高聲喊道。
“他笑話我力氣小。”
張國慶看着她和趙媛媛倆人嘻嘻哈哈抱着一起跳、不知疲憊地在他和趙大山兩處來回跑,他連忙加緊速度,一隻手拖着竹筐,一隻手飛快地撿。
好不容易塞滿一個竹筐、一個木桶、一個小揹簍,張國慶站起身,活動活動手腳,拖起東西來到周嬌跟前。
他喵了眼她前面堆在一處的海帶、雜貨,知道這些都是人家不要的玩意,笑道:“嬌嬌,走了。早點回去陪兒子。”
聽他一說到兒子,周嬌沒興致了。妻子倆人趕緊收好地上的一堆東西,朝趙大山他們那邊過去。
趙大山拖起竹筐、提着木桶就走。他已經叫不動他家媳婦和閨女,只能拖着東西走,瞧她們往哪裡裝?
趙大山三人離程紅麗母女有段距離了,等了會,才見程紅麗兩母女追上來。
一到王家,趙大山與張國慶商量後,讓老王再通知人送些蝦乾、墨魚乾、貝殼肉過來。這些東西送人體面實用。
老王媳婦出門通知村民後,趙大山開始先挑了五十斤螃蟹。
張國慶上前一報數量,惹得趙大山頭疼地捂住腦門,說道:“老王你挑走公蟹和小母蟹,剩下的開始包圓。”
他的話讓大家哈哈大笑。這數量可不是要包圓了。
周嬌見狀解釋道:“大山叔,一個母蟹差不多一斤重,其實論個沒多少。而且省城五個叔叔、小五上面四個姐姐哥哥,加上一些關係密切的人家。難得你開着卡車過來,先多備點。”
趙大山聽完理解的點點頭,“那等會趕海的東西你多要點,那個便宜。送人別全是好東西,摻着來。”
周嬌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點頭說道:“嗯,我聽你的。”
趙大山問張國慶,“你打算晚上送去?”
“趁着有車回家就先送過去。”
“去省城前路過我家,有些東西你幫我帶過去。”說完,趙大山琢磨該送什麼過去,想想還是等回去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