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掣肘

bookmark

雷剛離開後,丘興笑道:“我看金川一定不會投降!~~~”

“哦?爲何?”

丘興微笑道:“金川在北方儒林名聲非常響亮,而且此人素以忠義著稱!”

陳濤皺眉道:“你是說他是一個很有氣節的人?”

丘興微笑着點了點頭,“曾經有過一段有關金川的故事,當日岳家軍北伐之時,董先所部攻打鄭州遲遲不下,當時防守鄭州的就是這位金川,董先派人勸降,然而金川卻說了句,‘大丈夫只可捨生取義,怎可苟且偷生!’”丘興說這番話時面有嘲諷之色,不過眼神中也有一些無奈。

陳濤皺眉道:“他將忠義對異族豈不荒唐?!”

丘興解釋道:“儒家講天命,在很多人的眼裡金國得到了天命!因此在他們的眼裡,金國就是該以死效忠的對象!”

陳濤冷哼道:“放屁!”

丘興深以爲然地點了點頭,“確實是放屁!這就像一個強盜闖進了家裡,竟然還堂而皇之的做起了主人,最可氣的是這家人竟然還認爲這是天命!”

陳濤思忖道:“這種思想必須改變!”

一名漢軍騎兵飛馳到城門下,朝城門樓上射去一封箭書。

不久之後,城門樓上射出了一封箭書。軍士立刻將箭書呈給陳濤。

陳濤打開箭書看了一遍,眉頭一皺,冷笑道:“好個忠臣!”將箭書遞給一旁的丘興,“真讓你說中了,這傢伙要捨生取義!”

丘興看了一遍書函,抱拳道:“主公,沒有必要跟他羅嗦了,強攻吧!”

陳濤走到地圖前,思忖起來。斷然道:“傳令各軍,攻擊!”

漢軍主力從南北東三面朝河中府發起猛攻,如同洶涌的海浪一般。金川親自披掛上陣,指揮麾下將士拼死抵擋。戰鬥打得異常慘烈,怒吼聲響徹雲霄,雙方將士如同雨點般從城牆上落下來。漫天飛舞的石塊不斷掀起煙塵。交錯飛舞的箭雨收割着生命。

金中都。

金熙宗揮了揮手中的傳書,一臉凝重地道:“南方各地相繼失守!局面對於我們非常不利!你們有什麼應對之法?”臺階下站立着數人,分別是完顏仲多、曹望之、許琳,後二人是漢人,對於金國忠心耿耿。

曹望之思忖道:“如今元帥正在北方平定叛亂,而且這段時間一來帝國內頗不安寧,只怕難以調動足夠的力量南下!~~~”

金熙宗皺眉問道:“還沒抓住那些人嗎?”金熙宗指的是這段時間一來不斷製造刺殺、破壞事件的那些人,在這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已經有近二十位金國官員被刺殺,其中近一半是中央高官,雖然第一天的刺殺事件後金國朝廷加強了警戒,各官員也加強了身邊的護衛,然而刺殺事件依舊接二連三地上演,不只是中央官員,各州府的高官也不斷遭到刺殺,這讓金國朝野人心惶惶人人自危,除了刺殺事件還有各種破壞事件,最嚴重的有兩次,分別是中都外太倉被焚及真定府倉廩被焚事件,雖然這兩起事件中火災最終都被撲滅了,但是金國卻損失了八十萬擔糧草,這八十萬擔糧草原本可以用作北伐或者南征。

完顏仲多搖頭道:“沒有!這些人來無影去無蹤!行動迅速而且詭秘!~~~”

金熙宗不悅地問道:“難道一點線索都沒有嗎?”

完顏仲多一臉慚愧地搖了搖頭。

“哼!”金熙宗冷哼一聲。

衆人不禁心頭一寒,頭顱垂得更低了。

金熙宗看了三人一眼,用不容置疑的口吻道:“所謂攘外必先安內,若內部不穩,王師如何能在前方殺敵建功?這件事必須儘快解決!”

“是!”三人抱拳應諾。

許琳思忖道:“根據種種跡象顯示,他們應該是漢侯派來的!~~~”

金熙宗眉頭一皺,咬牙切齒地道:“總有一天我要食其肉烹其骨!”

三人不禁打了個寒戰。許琳繼續道:“他們應該得到了當地某些漢人的支援,否則的話不可能行動如此迅疾準確!如果我們開出高額懸賞,應該會有知情者禁不住誘惑~~~”

金熙宗雙眼一亮,“好!”看向許琳,“既然這個意見是你提出的,那麼就由你負責處理吧!”“是!”

金熙宗拿起案桌上另一封書函,皺眉道:“這是海陵王命人送來的!催促朝廷給他提供糧草以便發動進攻!想想就可氣!要不是那些賊人,糧草早已送入益都府!”

自打戰爭一開始,金國方面就有在南線發動攻勢以牽制漢軍西進南下的打算,然而活躍在金國內部的陷陣營卻讓金國方面遲遲無法將糧草供應到位,也無法抽調很多軍隊南下。

金熙宗決然道:“不能再被他們牽制了!這些天我也看出來了,他們的人數定然不多!傳令下去,大同府、真定府、大興府、河間府各抽調三萬戍軍,分別南下邢州及益都府,糧草同時南下!令完顏亮爲南征統帥,統轄南征事宜!”

“陛下英明!”

完顏仲多抱拳道:“對了陛下,乃蠻部使者還在等候,您要見他嗎?”

金熙宗嘲笑道:“他們是看到我們封塔塔爾人和汪古人爲汗王,因此也想來討要封賞!”對完顏仲多道:“你去見他,告訴他,我將冊封他們爲西部汗王!希望他們能與北部汗王、南方漢王一道管理好草原!”

三人會心一笑。

金國現在對草原採取的政策就是挑撥爭鬥以保證北方邊境的安全,同時也可抽調出更多的軍隊應對他們的主要威脅,正迅速崛起的漢。金國在北方草原實行的這一政策不能說錯,但他們此刻一定沒有想到,不久的將來一個強大的草原國家會因此而產生。

與此同時,金兀朮大軍依舊在猛攻上都城。戰事非常激烈。叛軍方面已經表現出不支之色,他們畢竟成軍不久,根本無法與金軍主力相抗衡。

而在大定府及西京,原本偃旗息鼓的遼人又蠢蠢欲動起來。其實很多遼人一直都不甘心被金人統制,他們依舊記着他們契丹人曾經的輝煌。

第94章 橄欖球第263章 圍剿第87章 意外之財第101章 震動第27章 情況有變第128章 背衝第270章 建立橋頭堡第254章 血戰第338章 致命組合第250章 遭遇戰第4章 懾服第401章 突騎兵第284章 敲竹槓第380章 北方局勢第233章 粉紅情調第251章 攻守易勢第138章 爲漢而戰第2章 長弓第387章 江湖女郎第80章 絕境第345章 傾國傾城第84章 情殤第218章 欲擒故縱第243章 北伐第433章 兵鋒東移第250章 遭遇戰第171章 對決第372章 刺客第211章 博弈第320章 烈血第2章 長弓第264章 新型戰馬第7章 壯大第437章 伏擊第432章 風雲又起第182章 暗潮洶涌第397章 摧陣第228章 攻破鳳翔府第369章 破敵第166章 破城第385章 藤原的好奇第101章 震動第299章 局勢第231章 裡應外合第320章 烈血第352章 長管火炮第90章 美人恩重第32章 拉開序幕第88章 賜婚第349章 殺手組織第438章 中和失守第343章 暗影部隊第36章 聲名鵲起第226章 共同利益第216章 陣斬第53章 裝備缺陷第27章 情況有變第56章 突襲第76章 攻守第220章 潞州之戰第345章 傾國傾城第266章 天賜幸運第36章 聲名鵲起第291章 名正言順第7章 壯大第173章 焚糧第240章 隱憂第73章 烈戰第158章 火攻第204章 民心第344章 紙飛機的啓發第2章 長弓第441章 過河第29章 奇襲第214章 惡戰第414章 伏擊第278章 破城第142章 全面反擊第227章 逆轉第65章 羣情激憤第121章 情殤第92章 對策第23章 有美在側第292章 施壓第26章 禮物第242章 演習第318章 遊騎威力第198章 突襲第311章 搶城第194章 血腥攻城第148章 暗流第262章 炮船第10章 紅眼鷹第318章 遊騎威力第427章 大勢已去第382章 迷人的春色第15章 突襲第83章 是敵是友?第400章 劍拔弩張第344章 紙飛機的啓發
第94章 橄欖球第263章 圍剿第87章 意外之財第101章 震動第27章 情況有變第128章 背衝第270章 建立橋頭堡第254章 血戰第338章 致命組合第250章 遭遇戰第4章 懾服第401章 突騎兵第284章 敲竹槓第380章 北方局勢第233章 粉紅情調第251章 攻守易勢第138章 爲漢而戰第2章 長弓第387章 江湖女郎第80章 絕境第345章 傾國傾城第84章 情殤第218章 欲擒故縱第243章 北伐第433章 兵鋒東移第250章 遭遇戰第171章 對決第372章 刺客第211章 博弈第320章 烈血第2章 長弓第264章 新型戰馬第7章 壯大第437章 伏擊第432章 風雲又起第182章 暗潮洶涌第397章 摧陣第228章 攻破鳳翔府第369章 破敵第166章 破城第385章 藤原的好奇第101章 震動第299章 局勢第231章 裡應外合第320章 烈血第352章 長管火炮第90章 美人恩重第32章 拉開序幕第88章 賜婚第349章 殺手組織第438章 中和失守第343章 暗影部隊第36章 聲名鵲起第226章 共同利益第216章 陣斬第53章 裝備缺陷第27章 情況有變第56章 突襲第76章 攻守第220章 潞州之戰第345章 傾國傾城第266章 天賜幸運第36章 聲名鵲起第291章 名正言順第7章 壯大第173章 焚糧第240章 隱憂第73章 烈戰第158章 火攻第204章 民心第344章 紙飛機的啓發第2章 長弓第441章 過河第29章 奇襲第214章 惡戰第414章 伏擊第278章 破城第142章 全面反擊第227章 逆轉第65章 羣情激憤第121章 情殤第92章 對策第23章 有美在側第292章 施壓第26章 禮物第242章 演習第318章 遊騎威力第198章 突襲第311章 搶城第194章 血腥攻城第148章 暗流第262章 炮船第10章 紅眼鷹第318章 遊騎威力第427章 大勢已去第382章 迷人的春色第15章 突襲第83章 是敵是友?第400章 劍拔弩張第344章 紙飛機的啓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