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各種熱鬧

今天更的字數不多,有事要忙,沒有時間寫......下次會補回來的。儘管看文的人寥寥無幾,即使只有一個人...感謝走過路過的朋友~~~

應天府近日有件新聞。江南乃魚米之鄉,正是許多文人詩客遊玩的首選之地,對於祖籍江南的人來說,則每年都有回鄉小住或是探親的。

近日從京中回到應天府的不止一家,最令人關注的則是,當今太子太師甄逸遠告老還鄉,辭別京師回鄉頤養天年。甄太師自從以道德輔導太子以來已有十年之久,如今甄家留在京城的是甄家長房甄太師的長子甄子恆一家,而應天府甄家指的是甄家二房。甄家二老爺乃甄太師一母同胞的胞弟,也是二房的一家之主。甄家祖籍的宅子因爲有二房的看顧,絲毫沒有老舊破損,是以甄太師攜妻回府很順利。跟隨甄太師回鄉的還有大房的子孫,老太師可謂是真正的頤養天年,含飴弄孫。

另一件新聞其實也與甄府有關。

衆所周知,甄太師乃太子授業恩師,恩師辭別,太子很是不捨,在求得聖上首肯之後竟一併下江南,甄太師一再婉拒不得,聖上坦言,太子也應當體察民情,並請甄老太師一旁協助,因此,應天府上上下下皆是一片熱鬧。只是,消息雖已傳出,太子卻遲遲不在衆人面前露臉,民間傳言,太子應是微服出巡。雖不見太子,應天府內倒是涌現出了很多的世家子弟,其中不乏京城人士。

秦淮河畔,一隻不顯眼的客船正緩緩前行。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古人的描述果然別有一番味道,不過如今的朱雀橋和烏衣巷明明是一片繁華。這秦淮河到了夜晚也是風光旖旎,您這一首懷古詩也太不搭調了吧……”

“……”

“我的話並沒有說完,不過你已經補充了。”前頭唸完詩的道。

“哦哦哦,是我搶了您大少爺的範兒了,你說呢勉之兄?”

被問到話的人正在欣賞秦淮河的風景,聞言回過頭,好一會才點點頭。

這下後面談話的三人皆是無語。

不一會,衆人便看到了熱鬧的夫子廟,其中一人道:“要不要上去看看?”

“今日人多不易便行,還是改日吧。”被換做勉之的人道。

“改什麼日啊,聽本王……咳咳咳,本少爺的,就上去看看。”......

清明剛過,天氣回暖。這一日一早起來,就聽說府尹府裡有客要到,而這也是今日王家衆人忙碌的原因。

一大早,靜幽園裡就傳來熱鬧聲,三位靜芳院的主子卯時剛到就都趕過來了,大姐兒的房裡裴姨娘看着洋溢着青春氣息的少女眼角帶笑,王青茹對着銅鏡左照照右照照,旁邊的首飾堆成一堆,裴姨娘上前道:“不過是在長輩面前見一下,不用這麼刻意反而降低了身份。就這支釵子就好。”裴姨娘的話讓王青茹安靜下來,她不再急躁,只任由裴姨娘給自己挑選首飾和衣裙。

王青茹回想着今日激動的心情,一年前,王家曾到陳府作客,就在那個時候她見到了那個令她念念不忘的人,那人光潔白皙的臉龐,有着迷人的色澤,她只是遠遠的看了一眼就記住了……當她知道陳府有意要與王家親近往來,她滿腦子想到的都是他。

王青茹住在靜幽園的西邊院子,而東邊的院子自然是王青薇的住所。同一時刻,周姨娘正在給女兒說道:“我叫你忍都是有理由的,你看看今日的結果,雖說你父親當初只是想着你四妹妹的,可那是因爲她此次吃了虧。現在你父親已經知道還有別的女兒要考慮,這下以後有什麼事,都會有機會的,何況這府裡現在適齡的也就你和大姐兒,你長得比她好,只要性子上忍忍,在沉穩些定是能比她過的。”

“姨娘說的,我都知道,我不會使性子的。可是,她畢竟是大姐,凡事總會先考慮她……”

“傻孩子,”周姨娘接過丫頭手中的雙面玫瑰花簪插在王青薇的發間道:“你就不能讓你父親連你也一塊考慮在內?以後切不可處處針對她,惹你父親不喜。”

“女兒知道了。娘,你不能一起去嗎?”

“又來了,跟你說過多少次了,妾室的身份是不得見客的,你要爭氣,將來做個堂堂正正的正室夫人好讓娘也享享清福,在人面前也能擡起頭來。”

王青薇微紅了臉,低下頭應“是”。

“你大姐的心思,想必你也知道,這次恐怕真的會如她所願也說不定。不過沒有定下來的事都有可能更改,何況,現在八字還沒一撇呢。”

“娘是說,陳家真的有可能看上了大姐?”

“你呀,什麼時候能改改這個性子,不是什麼都能說的。”周姨娘摸着女兒的頭道。

“我這不是在娘面前才這樣。哼,就憑她,人家陳家大少爺可是正經的長房嫡子,我看最多也就是一個庶子。”

周姨娘並沒有再說話,她也希望陳家看上的不是王青茹,裴雅琴,無論如何,你的女兒永遠不會越過我的女兒……

東南角上,三姑娘的住所反而顯得比較安靜。王青妍不急不躁,像往常一樣梳洗打扮,絲毫不見緊張或是害怕,伺候她的蘭芷蘭瑛對這樣的主子倒是熟悉。這樣的王青妍沒有了平常的靦腆,反而有了一種溫柔嫺靜的靜態美。

見時辰還早,王青妍便坐下來隨手擺弄面前的一盆吊蘭,聞着吊蘭的清香,王青妍緩緩閉上了眼睛。陳府的夫人今日帶着陳家小姐和少爺拜訪王家,說是看望賈氏出月子,可是明眼人都知道這只是表面上的藉口。如今應天府可謂是水漲船高,隨着甄太師的回鄉,應天府也被置於人前。她從來都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尤其是現在。

從小她便懂得看眼色,很小的時候,她在很多人的眼裡看到了厭煩,那個時候,只有嫡母李氏肯對她笑,可她知道,她對誰都是一樣的,除了她自己的親生女兒。儘管如此,她還是抱有一絲幻想的。自從那一件事後,她知道了無論她做什麼都改不了衆人對她先入爲主的態度,於是她開始僞裝。這麼多年過去了,那件事成了她心裡的刺,穩穩的刺在了她的心裡。

第一百三十一章第81章 見面第46章 應對第196章 起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20章 節禮第12章 初見端倪第101章 各人如願第200章 冬至第21章 淺談第139章 回府(下)第176章 只記得當年小第20章 節禮第38章 出門第56章 甄老夫婦第一百零九章第197章 心結第182章 進宮第15章 巧遇(下)第38章 出門第63章 年底第178章 念念不忘第7章 姐妹閒話第94章 提前到來第147章 舊事揭開第12章 初見端倪第174章 回門第121章 激起的記憶第68章 元宵燈會第150章 京裡第一百二十六章第53章 初議婚事第190章 隱藏第71章 巧合第152章 嫁妝第125章 賜婚第120章 海棠樹下第136章 雨後對談第一百一十六章第12章 初見端倪第31章 新婢第17章 陳家第39章 又遇第一百零九章第74章 解決第174章 回門第2章 王家大少爺第69章 有情無情第九十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184章 姐妹第8章 誰是誰的眼第1章 再世新生第177章 故人第81章 見面第184章 姐妹第29章 王青茹親事第147章 舊事揭開第113章 敲打第87章 郡主第183章 玉蘭第41章 又起心思第98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196章 起因第24章 身份第153章 針鋒第143章 疑惑與舊事第194章 蹊蹺第一百五十六章第130章 衛府第75章 原因第193章 爭第29章 王青茹親事第一百四十五章第193章 爭第27章 問話(下)第195章 雙子星象第62章 冷梅第117章 春日梅宅第52章 茶會第77章 離開之際(下)第一百六十七章第58章 如願第164章 家有女第63章 年底第69章 有情無情第44章 自作自受第37章 風聲第117章 春日梅宅第21章 淺談第168章 嫁娶第9章 各種熱鬧第193章 爭第171章 和親?第71章 巧合第102章 世子婚事第180章 溫柔第17章 陳家
第一百三十一章第81章 見面第46章 應對第196章 起因第一百二十六章第一百三十二章第20章 節禮第12章 初見端倪第101章 各人如願第200章 冬至第21章 淺談第139章 回府(下)第176章 只記得當年小第20章 節禮第38章 出門第56章 甄老夫婦第一百零九章第197章 心結第182章 進宮第15章 巧遇(下)第38章 出門第63章 年底第178章 念念不忘第7章 姐妹閒話第94章 提前到來第147章 舊事揭開第12章 初見端倪第174章 回門第121章 激起的記憶第68章 元宵燈會第150章 京裡第一百二十六章第53章 初議婚事第190章 隱藏第71章 巧合第152章 嫁妝第125章 賜婚第120章 海棠樹下第136章 雨後對談第一百一十六章第12章 初見端倪第31章 新婢第17章 陳家第39章 又遇第一百零九章第74章 解決第174章 回門第2章 王家大少爺第69章 有情無情第九十章第一百一十六章第184章 姐妹第8章 誰是誰的眼第1章 再世新生第177章 故人第81章 見面第184章 姐妹第29章 王青茹親事第147章 舊事揭開第113章 敲打第87章 郡主第183章 玉蘭第41章 又起心思第98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196章 起因第24章 身份第153章 針鋒第143章 疑惑與舊事第194章 蹊蹺第一百五十六章第130章 衛府第75章 原因第193章 爭第29章 王青茹親事第一百四十五章第193章 爭第27章 問話(下)第195章 雙子星象第62章 冷梅第117章 春日梅宅第52章 茶會第77章 離開之際(下)第一百六十七章第58章 如願第164章 家有女第63章 年底第69章 有情無情第44章 自作自受第37章 風聲第117章 春日梅宅第21章 淺談第168章 嫁娶第9章 各種熱鬧第193章 爭第171章 和親?第71章 巧合第102章 世子婚事第180章 溫柔第17章 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