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大潰敗(下)

感謝巨龍嘛嘛、d-、x投票支持,感謝1999存在、hyn_101各打賞100幣!

形成外側包圍後,日軍從垣曲分兵,拐回頭來,一路東進殺向邵源,與從濟源西進攻佔封門口的如君會師;一路西進,與從夏縣南下攻佔張店的日軍會師。自此,日軍對中條山守軍形成了內外側兩個包圍圈。

匆忙飛回洛陽、接手中條山戰役的軍事指揮的衛立煌,見從封門口撤退的第九軍有可能被日軍圍殲,在北線的第十四集團軍已陷入日軍包圍圈中,於5月10日果斷命令第九軍主力渡河,加強南岸防禦;命令第十四集團軍向沁翼公路以北分路轉移,以旋迴鑽隙戰法,打擊敵人側背。

劉一民發表談話後,蔣介石召集何應欽、白崇禧等人研究時,何應欽就曾經提出過將中條山守軍撤離,固守黃河南岸。當時,蔣介石考慮到中條山是國民政府在華北的後一塊陣地,守住中條山就等於保衛了黃河,還可以向民衆證明國民政府仍然保衛着華北。無論從政治上還是軍事上去考量,中條山都必須固守,因此,蔣介石派何應欽到洛陽部署防禦。

要是蔣介石能親自到中條山防線上來看看,可能他早就下決心提前撤退了。

衛立煌下令第九軍主力撤過黃河的決心很果斷,可惜晚了。第九軍三個師按照命令由官陽渡口渡河,一百來架日軍飛機趕來狂轟濫炸,封鎖官陽渡口。

炸彈在爆炸,日機的機載機槍在狂掃,滔滔黃河漂着血花、卷着中國士兵的屍體不停地流淌。

這麼多的部隊,面臨日機轟炸,竟然沒有人組織對空射擊。相反,一羣羣潰兵到處亂竄,去搶隨着部隊轉移的老百姓的衣服。河岸上竟然出現了一些全身衣服被扒光、哧溜溜光着身的老百姓。

一個國軍團長急瘋了,拋下部隊,策馬撲向黃河,抓着戰馬的尾巴讀過了黃河。

第九軍只有第54師在遭受重大傷亡後渡至河南,其餘各師團退至封門口至邵源以北山地。

第十四集團軍10日突圍戰中,也只有武士敏的第九十八軍殘部成功突圍,與趕來接應的八路軍太嶽軍區部隊會合,進入太嶽山區。

建立了內外兩個包圍圈的日軍,於11日開始掉過頭來並排向北翻轉,對包圍圈中的中條山守軍各部隊開始梳篦式的反覆掃蕩。

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事情,那就是中條山守軍斷糧了。

中條山守軍忙着做生意,倒賣糧食、倒賣彈藥、倒賣鴉片。倒騰來倒騰去,把糧食、彈藥換成了錢和鴉片,結果大戰僅僅開始三天,守軍糧食告罄。

十八萬的中條山守軍,各部隊竟然都是隻有三天的儲備糧!

沒有糧食,本來就處於日軍包圍圈中的中條山守軍亂了。

情勢萬分危急,蔣介石不得不直接給衛立煌下令,命令中條山守軍分路突圍。

這個時候,爲了救援中條山守軍,重慶國民政府各機關、各社團紛紛給中共中央、八路軍總部發報,要求八路軍迅速行動,救援友軍。一些民主人士,如黃炎培等都在報紙、電臺上發表講話,督促中共本着團結抗日的精神,迅速向日軍發起攻擊,救援中條山守軍。

歷史上,中條山守軍陷入絕境後,黃河南岸的國民黨軍沒有出動救援;坐擁數十萬大軍的胡宗南部睜着兩眼忙着封鎖陝甘寧邊區,顧不上救援中條山守軍;晉西南的閻錫山晉綏軍不但沒有有效救援,相反還對突圍至晉西南的中條山守軍零星小部隊實施繳械;八路軍配合作戰了,但由於在百團大戰後期反掃蕩作戰中損失過大,也沒象發動百團大戰那樣全力救援。等於是各方勢力眼睜睜地看着中條山守軍潰敗。

現在的局勢和歷史上沒法比,不用蔣介石授意各機關、各社團催促八路軍出戰,守衛潼關、禹門渡的八路軍陝西河防部隊已經與攻佔永濟後殺向風陵渡的日軍交火了,晉中根據地的八路軍獨立師和晉東南太行山區的八路軍129師都接到了中央和總部命令,向日軍的補給線發起猛攻,救援中條山守軍。

遠在山東的劉一民,從電臺上收聽到中條山守軍全線收縮的廣播後,心裡一聲浩嘆,眼前似乎出現了中條山守軍那一張張絕望的臉,當即下令一直集結於魯西南的劉建立第二縱隊、張洪濤第六縱隊、陳士渠第十縱隊,以果敢決絕之態勢,立即向隴海路之敵發起強攻,務必切斷隴海路和徐州至魯西南、豫北的交通線,迫使日軍抽兵回援,並以伏擊戰術殲敵一部;命令膠東的趙山第八縱隊、許世友第十縱隊向盤踞在煙臺、威海地區的日軍二十八師團和僞軍各部發起攻擊;命令清河地區的李清第三縱隊、膠萊的陳大勇第七縱隊向膠濟路發起攻擊。

5月11日晚上,魯西南的劉建立集團,集中兩個炮兵團的火力、三個縱隊二十七個步兵團、總計10萬兵力,向隴海路之敵發起迅猛攻擊。一夜之間,切斷了商丘到碭山之間的隴海路,打得擔任隴海路商丘到碭山段的日軍獨立混成第七旅團尿不成股,殘兵敗將縮向了商丘,與日軍駐商丘一帶的獨立守備隊和第三十九師團駐守商丘部隊合兵一處,固守待援。

劉建立當即以劉一民名義在楊集發表談話,呼籲豫皖邊區的國軍、四軍聯手作戰,攻開商丘,進而向西攻佔開封,與第一戰區部隊配合,全殲豫東日軍。

這一打還打出了意外之喜!

和劉一民判斷的一模一樣,多田駿這次確實是秘密部署在石臼所一帶登陸。登陸的部隊就是剛剛結束東南沿海封鎖作戰而緊急調往山東的第五師團。隨同第五師團登陸的還有日軍成立的第58師團、第59師團、第60師團。第五師團的任務就是指揮者三個編師團從石臼所沿泰石公路攻擊前進,將魯中南地區分成兩半,配合三面圍攻部隊,將魯中南的八路軍主力分割包圍,逐一消滅。

劉建立、李清、陳大勇、趙山他們這一打,多田駿被打懵了,他想不到魯西南地區的八路軍實力如此雄厚,不得不調整部署,命令在隴海路東段向魯東南攻擊的第二師團、裝甲第二師團迅速結束攻勢,向西速前進,與徐州方向向魯南攻擊的第一一四師團組成增援集團,增援商丘,圍殲魯西南八路軍。命令停在海上待機、準備在12日早晨發起登陸作戰的聯合艦隊兵分兩路,一路迅速南下連雲港,讓第五師團、第58師團、第59師團、在連雲港登陸,接替第二師團、戰車第二師團、第一一四師團的防務;另一路北上煙臺,護送第60師團增援第二十九師團;命令正在向魯中進攻的日軍第十一師團、十二師團、第三十二師團、第七師團,立即抽調兵力,打退破襲膠濟路的膠濟路北的八路軍。

接到連雲港、徐州地下情報站四個師團的鬼在連雲港登陸的情報後,羅榮桓、項英、葉挺、蔡中都是倒吸一口涼氣,心裡佩服劉一民料敵之準,同時也是一陣後怕。如果四個師團的鬼真的在聯合艦隊艦載機、艦炮掩護下從石臼所登陸,很就會佔領日照,再西進分割我軍的話,我軍很就會被日軍南北西三面圍攻部隊包圍分割,那樣的話,局面就困難了。

八路軍打的再好,也只能是減輕中條山守軍的損失,想把他們全部救出去不可能。多田駿這次計劃如此周密,打的如此順利,手頭的兵力又如此龐大,再蕩不平中條山的話,他如何會甘心?

國民革命軍第五集團軍第三軍軍長唐淮源和朱老總是雲南講武堂一期丙班的同學,從軍30年,積功從排長升到了軍長。

5月10日,唐淮源接到蔣介石和衛立煌突圍命令時,第三軍各部已經陷入日軍重圍,各部隊間聯繫中斷,既聯繫不上集團軍總司令曾萬鍾,也控制不了各部隊了。漫山遍野,都是從雲南隨他北上抗日的弟兵的屍體,血已經把中條山的泥土浸透了。

危急關頭,唐淮源把三個師長叫道了一起,交待到:“現情勢險惡,吾輩對職責及個人之出路,均應下大之決心,在事有可爲時,須各竭盡心力,以圖恢復態勢,否則應爲國家民族保全人格,以存天地正氣。”“中國軍隊只有陣亡的軍師長,沒有被俘的軍師長,千萬不要由第三軍開其端。”

那意思再明白不過,能突圍出去好。突圍不出去,寧可自殺也不能落入日軍手裡當俘虜!

交待完,唐淮源下令一團爲單位分散突圍。唐淮源親率十二師一部,向縣山且戰且走,遇到日軍追擊攔截,不得已轉向西。

“條山一場風,年頭到年終;一天進嘴四兩土,白天不夠夜裡補。”

這是中條山的一首民謠,說的是中條山風大、灰塵大。

12日這天,已經餓了兩天肚的唐淮源帶着幾個通信兵和報務員退到了樊家溝尖山頂一間土屋內。

無人知道此時唐淮源的心思,是爲沒有做好防禦準備而懊悔,還是爲部隊傷亡殆盡而悲哀,抑或是覺得有負於重託。總之,沒有人能知道此時此刻滇軍老將唐淮源的真實心態。

在這座小土屋內,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唐淮源在筆記本上從容寫下遺言:“餘身受國恩,委於三軍重任,當今戰士傷亡殆盡,環境險惡,總軍兩部失去聯繫。餘死後,望餘之總司令及參謀長收拾本軍殘局,繼續抗戰,餘死瞑目矣!”

寫完遺言,唐淮源使勁吐出了嘴裡的黃土沫,用遺憾、懊悔、悲憤、留戀相交織的複雜的目光,後看了一眼莽莽蒼蒼的中條山,拔出心愛的手槍,自盡殉國!

得知軍長殉國,第十二師師長寸性奇悲憤莫名,鼓起血勇,親自組織奮勇隊餘敵拼殺,激戰中胸部中彈。戰至13日,寸性奇率領殘部數十人突擊至毛家灣,再次被日軍攔截,交戰中左腿被炸斷。眼見衝不出去了,寸性奇命令團長黃仙谷率領大家突圍,拔出短劍,自戕殉國。

目睹師長殉國的黃仙谷,嚎啕大哭,和幾十個弟兄守在寸性奇的遺體旁,再也不願活着突圍了,全部倒在了日軍的機槍下,壯烈犧牲。

繼忻口會戰忻口戰役第9軍軍長郝夢齡與第54師師長劉家祺殉國之後,第三軍軍長唐淮源與十二師師長寸性奇再寫一軍之中軍、師長同時殉國的悲壯史詩!

中條山戰役結束後,寸性奇的老父親 寸大進老先生得知愛殉國,恨自己已經88歲高齡,無力報國,遂絕食而亡,死後雙目不瞑。

中條山之戰前,守軍極度懈怠,任由日僞特務在防區內亂竄而不加搜捕;戰鬥甫一開始,在日軍小股部隊襲擾和重兵突擊下,守軍遇敵即潰;陷入日軍包圍後,守軍缺乏頑強的戰鬥意志,一味潰逃,導致部隊建制被打亂,全軍陷入混亂之中。設若有一個軍能夠死拼硬打,頑強堅守。以中條山的地形,完全可以擋住日軍一路,爲其他部隊收容整頓、突出重圍爭取時間。可惜,國軍的作風就是土匪作風,遇到敗仗爭先恐後潰逃,只怕逃的慢了沒命了,只怕死守陣地掩護其他部隊吃虧了。這簡直是中國軍隊的恥辱!但是,唐淮源、寸性奇等人,寧可自殺也不當俘虜,展現了民族氣節和個人人格,是整個中條山會戰中難得一見的閃光點!

後來,在八路軍策應下,中條山守軍主力遭受慘重傷亡後先後突圍。其中,在八路軍河防部隊接應下,第3軍殘部、第15軍殘部在風陵渡西渡黃河,轉到洛陽、安一帶整頓;第93軍主力在擺脫尾追的日軍後由禹門口渡過黃河進入陝西韓城境內;第98軍一部在武士敏的率領下進入太嶽山區;第43軍向浮山、翼城間轉進;第9軍主力在道清路西段和濟源山地遊擊數天後,分別由小渡口和官陽渡口南渡。

各位書友大大:票票啊,迫切盼望月票!

第127章 新年快樂(三)第106章 涪嘉戰役(一)第63章 血戰羊坪鎮(二)第1361章 激戰長春(十二)第1396章 飲馬河畔第1470章 塵埃落定第1328章 鬆遼戰役(三)第243章 沸騰的天津(二)第1051章 大生產運動第209章 晉祠(二)第47章 中央警衛師(二)第1124章 烈火焚魔第176章 色誘(四)第414章 浩劫(六)第1108章 勢如破竹第1076章 聞風而逃第447章 大鬧濟南城(二)六四一章 華北治安毒瘤第747章 高敬亭事件(續)第1429章 這仗打亂套了第239章 倒黴蛋寺內壽一(一)第3章 新圩上空的焰火第1552章 陸海空聯動第1562章 南進,南進(續)第1314章 山田乙三的決心第1455章 三千里江山第607章 親情第108章 涪嘉戰役(三)第246章 沸騰的天津(五)第389章 坊子夜戰(二)第973章 檢閱第326章 津浦路之戰(四)第720章 一夜三驚(續)第1580章 番外二、遙望中東第1462章 一億國民齊上陣(續)第1044章 乾隆寶劍第723章 拖刀計(續)第1075章 黑虎掏心第266章 綢繆(二)第347章 徂徠之春(一)第1182章 戰上海第19章 新穎的戰術動作第43章 餘韻(三)第611章 王明第659章 筆部隊第818章 火箭炮登場第481章 蓄勢(續)第1284章 暗夜驚魂第509章 景芝古鎮第364章 規勸第544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二)第993章 恢復根據地問題第320章 夜過津浦路第884章 落荒而逃第644章 魚兒咬鉤了(續)第1422章 擋者披靡第1450章 又是一個陷阱第115章 涪嘉戰役(十)第582章 戰地通訊第174章 色誘(二)第891章 四處開花(下)第217章 紐約的聲音(一)第106章 涪嘉戰役(一)第93章 成都風雲(七)第497章 喜憂交加(二)第1160章 目標上海第155章 春光好第1169章 八幡制鐵所的大火第615章 回家(續)第564章 破城(三)第700章 南打北拉(六)第858章 新安古鎮(中)第1304章 克萊爾第1428章 建川美次第98章 波瀾(二)第636章 下王埠(續)第470章 冷槍冷炮運動(一)第139章 東風第一枝(七)第774章 卓氏地主第404章 暴風雨之前(三)第781章 江上數峰青第1220章 偉人決斷第763章 湯溝擒頑(續)第992章 葬禮第166章 陝北的油田第149章 天水會戰(三)第1073章 錘與砧(續)第357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第844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上)第772章 尹集(續)第9章 湘江岸邊(二)第1035章 沐猴而冠第1298章 東北新區劃第1397章 飲馬河畔(續)第300章 詭譎(三)第809章 紐約(中)第779章 皖東北新政第823章 用肩膀搭建的浮橋第1447章 覆滅(七)第1479章 揮師入關
第127章 新年快樂(三)第106章 涪嘉戰役(一)第63章 血戰羊坪鎮(二)第1361章 激戰長春(十二)第1396章 飲馬河畔第1470章 塵埃落定第1328章 鬆遼戰役(三)第243章 沸騰的天津(二)第1051章 大生產運動第209章 晉祠(二)第47章 中央警衛師(二)第1124章 烈火焚魔第176章 色誘(四)第414章 浩劫(六)第1108章 勢如破竹第1076章 聞風而逃第447章 大鬧濟南城(二)六四一章 華北治安毒瘤第747章 高敬亭事件(續)第1429章 這仗打亂套了第239章 倒黴蛋寺內壽一(一)第3章 新圩上空的焰火第1552章 陸海空聯動第1562章 南進,南進(續)第1314章 山田乙三的決心第1455章 三千里江山第607章 親情第108章 涪嘉戰役(三)第246章 沸騰的天津(五)第389章 坊子夜戰(二)第973章 檢閱第326章 津浦路之戰(四)第720章 一夜三驚(續)第1580章 番外二、遙望中東第1462章 一億國民齊上陣(續)第1044章 乾隆寶劍第723章 拖刀計(續)第1075章 黑虎掏心第266章 綢繆(二)第347章 徂徠之春(一)第1182章 戰上海第19章 新穎的戰術動作第43章 餘韻(三)第611章 王明第659章 筆部隊第818章 火箭炮登場第481章 蓄勢(續)第1284章 暗夜驚魂第509章 景芝古鎮第364章 規勸第544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二)第993章 恢復根據地問題第320章 夜過津浦路第884章 落荒而逃第644章 魚兒咬鉤了(續)第1422章 擋者披靡第1450章 又是一個陷阱第115章 涪嘉戰役(十)第582章 戰地通訊第174章 色誘(二)第891章 四處開花(下)第217章 紐約的聲音(一)第106章 涪嘉戰役(一)第93章 成都風雲(七)第497章 喜憂交加(二)第1160章 目標上海第155章 春光好第1169章 八幡制鐵所的大火第615章 回家(續)第564章 破城(三)第700章 南打北拉(六)第858章 新安古鎮(中)第1304章 克萊爾第1428章 建川美次第98章 波瀾(二)第636章 下王埠(續)第470章 冷槍冷炮運動(一)第139章 東風第一枝(七)第774章 卓氏地主第404章 暴風雨之前(三)第781章 江上數峰青第1220章 偉人決斷第763章 湯溝擒頑(續)第992章 葬禮第166章 陝北的油田第149章 天水會戰(三)第1073章 錘與砧(續)第357章 春風沉醉的夜晚第844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上)第772章 尹集(續)第9章 湘江岸邊(二)第1035章 沐猴而冠第1298章 東北新區劃第1397章 飲馬河畔(續)第300章 詭譎(三)第809章 紐約(中)第779章 皖東北新政第823章 用肩膀搭建的浮橋第1447章 覆滅(七)第1479章 揮師入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