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佈局東北

說完莫斯科會戰和太平洋戰事,劉一民就建議我黨應該立即發表聲明,表明政治態度,向德意日及其僕從國宣戰。這是個大是大非的問題,是侵略與反侵略、正義與非正義的問題,同樣也牽涉到美援的分配以及戰後利益格局的擺佈,我黨必須有明確的態度,而且趕早不趕晚。

任弼時提出個問題,那就是蘇聯剛與日本簽訂了《日蘇友好中立條約》,蘇聯會不會對德意日同時宣戰呢?是不是應該先徵求一下共產國際的意見,徵求一下蘇聯的意見,再討論這個問題。

任弼時提這個問題要是擱在後世看很莫名其妙,但是在這個時代來說卻是再正常不過,這是慣性思維,還是中共是共產國際一個支部的慣性思維。

任弼時被譽爲黨內的駱駝,是個任勞任怨的領袖人物。也是一個很務實的人,他這樣提,就是考慮和蘇聯的關係問題。

其實,不光中共黨內此時在猶豫,重慶的國民政府內部此時也在討論這個問題。主要是兩個因素,一個是感情因素,一個是利益因素。

感情因素上,盧溝橋事變到現在,4年零5個月過去了,抗日戰場上中國一直在孤軍奮戰。從抗戰以來的情況看,對中國給予最大支持的。開戰前是德國,開戰後是蘇聯。英、法可以說對中國沒有什麼值得一提的支持。相反。在日軍的逼迫下,英國人還把滇緬公路封閉了一段時間,法國人更壞,直接把中國在越南海防港來不及搶運回國的物資全部交給了日軍。美國開始時對中國不但沒有支持,還不停地賣給日本人飛機、汽車以及鋼鐵、石油、橡膠,在中日戰爭中大發戰爭財。後來,美國雖然逐步覺醒。加大對中國的援助,但那都是杯水車薪,濟不了大事。

現在日軍偷襲珍珠港、發動太平洋戰爭,世界兩大戰爭陣營就要徹底劃分清楚了。此時,讓中國選擇與英美一起對德意日宣戰,國民政府、國軍裡曾經和德國軍事顧問朝夕相處的要員們從感情上接受不了。他們從感情上、從戰前德國對中國的幫助上。是不願意向德國和意大利宣戰的。在蔣介石想來。希特勒、墨索里尼也未必會把中國當敵人,他們只怕根本就想不到中國會考慮對他們宣戰。

國民政府其實最想結盟的國家是蘇聯,最盼望的是蘇聯出兵協助中國打敗日本。現在,蘇聯由於遠東戰敗而不得不和日本簽訂了《日蘇友好中立條約》,加上蘇德戰爭,不但不可能出兵幫助中國,連援華物資都逐漸減少了。中國的抗戰越來越困難了。

至於對日宣戰。到了此時已經沒有什麼可猶豫的了。但是要考慮對日宣戰後蘇聯會不會囿於自身實際困難和《日蘇友好中立條約》而徹底斷絕對華援助,這是個關鍵因素。

利益因素是最大的因素,蔣介石和國民政府要員們深知英美過去從不把中國人當人看,與他們結盟,會不會成爲跟在他們屁股後面無足輕重的二流盟國。出死力的時候想到中國了,戰後分配利益的時候把中國給忘了。甚至他們會不會還象過去一樣,揹着中國搞幕後交易。這事不是胡說的,日軍偷襲珍珠港的時候。日美外交官還在揹着中國秘密談判。不用說,那都是以犧牲中國爲交換籌碼的。

但是。現在有個很現實的問題,蘇聯自顧不暇。又有《日蘇友好中立條約》限制,眼見很快就要中止援華物資輸送了。國民政府需要尋找新的、能夠提供強大援助的盟國,而這個盟國非美國莫屬。

是單獨對日宣戰,還是對德意日同時宣戰,徹底加入英美陣營,蔣介石和國民政府的要員們在研究、在糾結。

劉一民自然是知道蔣介石和國民政府稍後會正式宣佈對德意日宣戰,知道這是蔣介石力排衆議的結果。在這個問題上,蔣介石再次顯示了他是國民黨和國民政府當之無愧的領袖,眼光比那些莫衷一是的大員們要高明的多。劉一民要做的是,促成我黨馬上聲明對德意日宣戰,亮明自己的反法西斯主義的態度,讓美國人、英國人、蘇聯人知道,中共和它所領導的抗日武裝,是抗日戰場上的中流砥柱,有自己的立場、觀點,不容忽視!

聽了任弼時的話,不等別人開口,劉一民就回答道:“任書記,我黨不需要事事時時向共產國際請示,也不需要徵求蘇聯同意。中國共產黨是共產國際的一個支部,這是王明的論調,他也是據此挾天子以令諸侯,把自己凌駕於中央之上。事實證明,這是極端錯誤的!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政黨,代表的是中華民族、中國的利益,考慮問題、戰略決策首先要考慮的是是否有利於中國的抗戰,是否有利於中國的發展,是否有利於戰後中國真正成爲繁榮富強的大國。要是都聽共產國際的,聽蘇聯的,明明《日蘇友好中立條約》出賣了中國利益,損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我們還不得不說這個條約籤的好。結果大家都看到了,一片謾罵聲!嚴重損害了我黨在民衆中的形象和號召力。同志哥,這種蠢事幹一次就行了,可不能再幹第二次!”

看着任弼時臉都漲紅了,劉一民趕忙緩和了一下語氣,道歉道:“任書記,對不起,我說的太急了,你別生氣啊?我的意思是說,我黨要想擔當起領導中國人民求得徹底解放的重任,就必須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事事時時向共產國際請示,時時刻刻顧忌蘇聯的意見,我黨就會始終是學步的小孩,長不成巨人的。再說了,從目前的情況看,將來斯大林會解散共產國際的。這不是我順嘴胡說,是現在的國際形勢決定的。道理很淺顯,現在擺在全世界人民面前的最大問題,是如何贏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斯大林這個人雖然獨裁專制,犯了許多令人痛心、不可原諒的錯誤,但是他絕對是個統帥、戰略家。我想,他會看清楚這一點的,會在必要的時候解散共產國際,以便於蘇聯更好的和其它國家聯手打敗希特勒!”

這話簡直是離經叛道,越說越離譜,但是聽在主席、老總這些統帥的耳朵裡,也沒有什麼特殊的。什麼能比得上打敗德國鬼子、保住蘇聯重要呢?斯大林能與日本簽訂《日蘇友好中立條約》以換取避免兩線作戰,將來爲什麼不可能解散共產國際以換取英美的支持呢?說白了,這國與國之間就是利益交換,看穿了一點意思都沒有。

劉一民一直都是這觀點,從長征路上講到了現在,聽得主席和老總他們的耳朵都快磨出糨子了!任弼時只是因爲沒有和劉一民共過事,才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如果讓他去給劉一民當政委,恐怕早已和羅榮桓、蔡中一樣了。

別看說話人的聲音都不小,但這是高度保密的談話,參加的人員也僅僅限於中央書記處的幾個領導,討論的又是重大的戰略問題,連個記錄人員都沒有,不怕泄密。

朱老總也提出了個問題,那就是過去英美對中國抗戰曾經採取不聞不問的立場,後來由於我們在美國的宣傳和國民政府的努力工作,美國纔不斷加大了對中國抗戰的援助。從眼前看,英美短期內是要取守勢的,我們如果對德意日宣戰,英美在日軍打擊下,會不會要求我們加大對日軍的攻擊力度,拖住日軍的攻擊步伐,充當英美的炮灰呢?

這個問題朱老總提到點子上了,也是重慶的蔣介石等人考慮的問題。事實上確實如此,歷史上日軍殺向東南亞後,美國人突然發現原來中國纔是能幫助自己的最大的盟友,比英法的作用大多了。於是,美國人轉而高估中國軍隊的實際戰鬥力,建議成立中國戰區,讓蔣介石當總司令,史迪威當參謀長。英國人也要求中國派遣遠征軍參與東南亞作戰。

劉一民這次回來,核心的任務有兩個,一個是向主席和老總彙報我軍進軍東北的問題。這樣重大的問題,是必須經過中央批准的。另一個是和主席研究討論縮短整風運動時間、避免整風運動出現歷史上的搶救失足者運動那樣的重大失誤,在確保取得統一全黨思想輝煌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黨內民主集中制建設,維護黨內民主不被損害,進而避免以後歷史上那些令人痛心的悲劇。

朱老總這一說,正好契合了劉一民要彙報的進軍東北的問題。

就聽劉一民說道:“日軍發動的太平洋戰爭,打了英美一個措手不及。短期內,英美在東南亞的軍隊將會一敗塗地。美國人、英國人必然會要求中國派軍隊到東南亞作戰,同時還會要求我們加大對日軍的攻擊力度,牽制日軍,使其不能全力南下。我的理解,這個事情應該從以下兩方面看。”

各位書友大大:今日依然爆發求票,請各位多多訂閱投票支持!謝謝大家!(未完待續……)

第47章 中央警衛師(二)第1570章 偃旗息鼓第1140章 偷着樂第1079章 連環殺第514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一)第846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下)第1285章 暗夜驚魂(續)第1061章 艱難時期第341章 血色臺兒莊(一)第1023章 虎穴覓蹤第851章 恐嚇(上)第155章 春光好第545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三)第1482章 驚魂第99章 波瀾(三)第289章 臨清保衛戰(八)第389章 坊子夜戰(二)第713章 血沃冀魯邊(五)第784章 《論共產黨員修養》第1298章 東北新區劃第763章 湯溝擒頑(續)第435章 周村血戰(一)第599章 古賢第610章 求字第957章 憂心如焚第1530章 嬗變第709章 血沃冀魯邊(一)第696章 南打北拉(二)第302章 詭譎(五)第726章 談藝續第585章 行前(續)第284章 臨清保衛戰(三)第701章 南打北拉(七)第811章 裂痕徵兆一0二六章古鎮蘭陵第936章 敵變我變第634章 泰西戰役前奏(續)第682章 安丘事變(四)第386章 魯中戰役(九)第843章 君能守住長沙否?第19章 新穎的戰術動作第854章 佈局第865章 糾結的多田駿第114章 向北突擊第1242章 長空鏖兵第831章 站在正義一邊第848章 正太商行血案第1332章 鬆遼戰役(七)第186章 誓師第801章 心傷第553章 刀叢劍林吾往矣第220章 不一樣的南京保衛戰(一)第149章 天水會戰(三)第577章 捷報飛來當紙錢第299章 詭譎(二)第598章 卻敵第1139章 撲朔迷離第234章 襲取天津(五)第802章 心傷(續)第834章 審讀第1418章 鰲龍河邊第667章 聚殲(四)第379章 魯中戰役(二)第572章 藏勢第1532章 選擇第596章 喜極而泣第256章 一九三八年的元旦(五)第1231章 中國、中華民族(續)第1018章 徜徉在鬼子重兵中(下)第627章 國共合作新模式第141章 談判(一)第1422章 溫泉驚夢第560章 陰謀第1141章 警告第853章 沈鴻烈走了第1153 屁股決腦袋第1509章 津門鏖兵(中)第821章 大刀向鬼子們頭上砍去(中)第807章 又見道格先生第607章 親情第1286章 東北局第178章 發展(二)第777章 盛子瑾第259章 南宮(二)第555章 劍指濟南(續)第816章 對日貿易禁運(續)第787章 陷阱第763章 湯溝擒頑(續)第382章 魯中戰役(五)第953章 座談第586章 行前第1087章 用市場辦法解決市場問題第752章 湖匪第1336 夜色沉沉一0六九章吸鐵石第288章 臨清保衛戰(七)第1406章 頭號罪人第1062章 艱難時刻(續)第1460章 滾湯沃雪(續)第798章 樋口季一郎
第47章 中央警衛師(二)第1570章 偃旗息鼓第1140章 偷着樂第1079章 連環殺第514章 一九三八年的斬首戰(一)第846章 不一樣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下)第1285章 暗夜驚魂(續)第1061章 艱難時期第341章 血色臺兒莊(一)第1023章 虎穴覓蹤第851章 恐嚇(上)第155章 春光好第545章 舉火燎天焚兇頑(三)第1482章 驚魂第99章 波瀾(三)第289章 臨清保衛戰(八)第389章 坊子夜戰(二)第713章 血沃冀魯邊(五)第784章 《論共產黨員修養》第1298章 東北新區劃第763章 湯溝擒頑(續)第435章 周村血戰(一)第599章 古賢第610章 求字第957章 憂心如焚第1530章 嬗變第709章 血沃冀魯邊(一)第696章 南打北拉(二)第302章 詭譎(五)第726章 談藝續第585章 行前(續)第284章 臨清保衛戰(三)第701章 南打北拉(七)第811章 裂痕徵兆一0二六章古鎮蘭陵第936章 敵變我變第634章 泰西戰役前奏(續)第682章 安丘事變(四)第386章 魯中戰役(九)第843章 君能守住長沙否?第19章 新穎的戰術動作第854章 佈局第865章 糾結的多田駿第114章 向北突擊第1242章 長空鏖兵第831章 站在正義一邊第848章 正太商行血案第1332章 鬆遼戰役(七)第186章 誓師第801章 心傷第553章 刀叢劍林吾往矣第220章 不一樣的南京保衛戰(一)第149章 天水會戰(三)第577章 捷報飛來當紙錢第299章 詭譎(二)第598章 卻敵第1139章 撲朔迷離第234章 襲取天津(五)第802章 心傷(續)第834章 審讀第1418章 鰲龍河邊第667章 聚殲(四)第379章 魯中戰役(二)第572章 藏勢第1532章 選擇第596章 喜極而泣第256章 一九三八年的元旦(五)第1231章 中國、中華民族(續)第1018章 徜徉在鬼子重兵中(下)第627章 國共合作新模式第141章 談判(一)第1422章 溫泉驚夢第560章 陰謀第1141章 警告第853章 沈鴻烈走了第1153 屁股決腦袋第1509章 津門鏖兵(中)第821章 大刀向鬼子們頭上砍去(中)第807章 又見道格先生第607章 親情第1286章 東北局第178章 發展(二)第777章 盛子瑾第259章 南宮(二)第555章 劍指濟南(續)第816章 對日貿易禁運(續)第787章 陷阱第763章 湯溝擒頑(續)第382章 魯中戰役(五)第953章 座談第586章 行前第1087章 用市場辦法解決市場問題第752章 湖匪第1336 夜色沉沉一0六九章吸鐵石第288章 臨清保衛戰(七)第1406章 頭號罪人第1062章 艱難時刻(續)第1460章 滾湯沃雪(續)第798章 樋口季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