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5章 區別對待

大部隊撤退,那不是說撤就能撤的。後勤啊、輜重啊,都得帶走,連傷員都得帶走。但是現在情況緊急,于學忠顧不了那麼多了,下令將後勤輜重和傷員全部留下,由準備與八路軍談判的參謀長王敬軒負責,全軍輕裝,沿滋臨公路向臨沂撤退,然後上臺濰公路向臺兒莊前進。

于學忠之所以選擇這種方式和走經過臨沂的公路撤退,是因爲于學忠福至心靈,想到了劉一民、羅榮桓都是大英雄、大豪傑,從抗戰大局出發,就不會對他的51軍、57軍趕盡殺絕,頂多也是教訓教訓而已。只要申明蘇魯戰區主力是開往臺兒莊前線配合八路軍作戰,八路軍很可能會讓開大路,放51軍、57軍撤退。

于學忠的安排還是比較正確的。當然之所以正確,是因爲他遇到了劉一民。要是換換別的八路軍將領,必然會向歷史上八路軍對付朱懷冰那樣,把他打得只剩光桿一人,俘虜後再禮送出境。

劉一民從大汶口出發,一路急行,到曲阜上了滋臨公路,越過泗水,進入費縣西部大平邑集的時候,見沿途都有我軍地方武裝、民兵在護路,迎候主力回援臨沂,登時就放心了,遂下令部隊停止前進,稍事休息,給汽車加水。

在大平邑集,劉一民下令打開電臺,與洪超遠和胡老虎以及臨沂城內留守部隊聯繫,瞭解臨沂城和教五旅、新五旅、騎兵旅行動情況。這一打開電臺,就接到了王吉文、洪超遠、胡雪融、胡老虎和于學忠發來的電報。

劉一民大喜,連聲讚歎:“好一個王吉文,不愧是紅小鬼,不愧是千錘百煉的戰將!我看,王吉文可以當旅長!”

羅榮桓看完電報,覺得不可思議,問劉一民:“師長,這于學忠跑什麼跑啊?他爲什麼這麼膽怯呢?我軍不一定要對51軍、57軍怎麼樣麼!”

劉一民一聽,眼睛往羅榮桓臉上掃了一下,心道:這老夥計這會兒說漂亮話了,在大汶口的時候提的建議殺氣騰騰的,可是打算把張裡元、吳化文連同于學忠部一鍋燴了的。

蔡中把電報仔細看了一會兒,說道:“據王吉文、趙鎛報告,混進臨沂城的有57軍榮子恆旅的部隊。難道于學忠參與了臨沂事變?可是也不象啊,從他電報裡可以看出,于學忠是真心實意願意和八路軍團結抗戰的。”

劉一民想起了歷史上的著名抗曰英烈周復實際上就是蔣介石派往蘇魯戰區的監軍。他和于學忠不對路,象進佔臨沂這樣的事情,恐怕就是周復揹着于學忠策劃的。因爲周復是蔣介石的嫡系心腹,是藍衣社的骨幹領導,這種事情也只有他能幹的出來。想想歷史上周復犧牲在魯中城頂山,也算是爲抗戰流盡了最後一滴血,稱得上民族英雄了,劉一民就覺得人是如此複雜,象周復,既堅決抗戰,又堅決限共[***],說他是敵人吧他有時候又是戰友,說他是戰友吧有時候他比敵人還狠。這種人在[***]將領中普遍存在,打鬼子是英雄,[***]是急先鋒,現在又是抗戰時期,打鬼子是第一位的,還真對周復這樣的[***]將領沒辦法,就算是俘虜了、抓住了,又能拿他們怎麼樣?還不是得好吃好喝地招待然後禮送出境麼?

劉一民慢悠悠地說道:“一個是榮子恆旅部隊混進臨沂城,參與了張裡元、吳化文偷襲臨沂的行動,一個是我們下令在費縣給於學忠部傷員療傷的醫療隊秘密撤離,這兩個事加起來,于學忠要是再不跑的話,那就奇怪了!再說了,他要是不跑,扼守費縣交通,我軍趕到,他是讓路還是不讓?讓路,等於是放我們去追擊張裡元和吳化文部,周復一封密電,蔣介石就會給他安上一個私通[***]的罪名,不但蘇魯戰區總司令當不成了,說不定還會惹來大麻煩。不讓路,我軍對增援臨沂、追殲張裡元、吳化文勢在必得,必然會動用武力強行通過。他的51軍、57軍豈會是我機械化的教一旅的對手?一開火,恐怕東北軍三個字從此只能從字典裡查找了。所以,他是非跑不可,而且還得打着開到臺兒莊去配合我軍向南防禦的旗號撤退。這一次,于學忠算是被蔣介石和周復賣了,而且還是賣了個賤價錢。”

蔡中明亮的眼睛在車燈映照下一閃一閃的:“師長、政委,機會難得啊!”

羅榮桓開始在地上來回踱步了。

劉一民知道,羅榮桓恐怕和蔡中一樣心思,那就是抓住戰機痛打落水狗,一舉解決魯南的[***]勢力。但是,這個想法要不得啊,拋開團結抗戰、槍口一致對外共禦外侮的大義不說,在這曰軍即將大舉進攻的關頭,51軍、57軍最起碼還能起到牽制曰軍一部的作用。因此,51軍、57軍不但不能消滅,還得想法讓他們儘快休整補充,恢復戰鬥力。

夜色中的大平邑集,燈火點點。鄉親們見八路軍大部隊路過,家家戶戶都在燒水,提着水壺、瓦罐到公路上給戰士們送水。一時間,公路上到處都是大爺、大娘和戰士們親熱的情景。

看着這種魚水深情的場景,劉一民心裡一陣溫暖,接過胡昌寶送來的熱茶,喝了一口,然後對羅榮桓和蔡中說道:“教一旅停止前進,不用往臨沂去了,就地休整待機。于學忠已經率領51軍、57軍放棄費縣向臺兒莊方向開去,我們不能再追擊了。”

羅榮桓聞言停止了踱步,霍然轉身,說道:“戰機不容錯過,一戰掃清魯南,以後就再也不用擔心山東的頑軍扯我們的後腿、和我們搞摩擦了。我軍應該立即撲上去,追上于學忠部主力,就地繳械整編。至於于學忠和他的高級將領,可以由我軍護送返回渝城。我認爲,只要能解決于學忠部,承擔一點政治風險也是值得的。”

蔡中馬上說道:“我同意政委的意見。于學忠部正在撤退之中,我軍追上去可以將其一舉擊潰,剩下的事情就是抓俘虜了。錯過了今晚,以後很難再有這樣的機會了。大不了,就是蔣介石宣佈取消我們教導師的番號罷了。”

看兩個老戰友都是一副急不可耐的架勢,劉一民笑道:“那樣一來,我軍就成了破壞團結抗戰局面的罪人了。曰本朝野恐怕要大規模慶祝了!”

羅榮桓是大智慧的人,蔡中經過這幾年的磨練也不差,兩個人都知道劉一民說的對。但是,這次臨沂事變確實是[***]挑起來的,不趁着這個機會狠狠地教訓一下那些專門搞摩擦的傢伙,以後還會有人搞摩擦的。

蔡中說道:“就算是放過於學忠部,也不能放過吳化文部和張裡元部。否則的話,別人都把我們教導師當成軟柿子了!”

羅榮桓說:“挑起臨沂事變的罪魁禍首頑軍張裡元部、吳化文部必須受到懲罰,這個決心不能動搖!”

劉一民點點頭:“于學忠部是步兵,就是以急行軍速度行軍,現在也到不了臨沂,從嶧縣出發的我騎兵旅騎三團已經趕到戰場,騎兵旅主力即將趕到臺濰公路。對付張裡元部和吳化文部,騎兵旅就足夠了。加上沿途的地方武裝的阻擊、夾擊和攔截,一仗下來,張裡元和吳化文的隊伍十成恐怕要去掉六七成。這就行了。不能太過火,過火了蔣介石不願意,小鬼子更是幸災樂禍。這個辦法就叫區別對待,打張裡元、吳化文,拉于學忠。一打一拉,孤立頑固勢力,團結[***]中堅持抗戰的力量,這也是一種哲學。”

劉一民說的有道理,鬥爭是一門哲學,是要講技巧、講藝術的。羅榮桓和蔡中雖然還有點不情願,但也表示同意劉一民的決定。

劉一民看了看公路上排成長龍的威武雄壯的車隊,嘆了口氣,說道:“其實,從於學忠率領51軍、57軍進軍山東那天起,我心裡就決心整編轉化這支部隊,把它變成我軍將來進軍東北的先鋒。這次確實是個好機會,要是于學忠不向臺兒莊撤退,我已下定決心,就算背上罵名,也要以教一旅強大的戰鬥力來對51軍、57軍實施繳械。這麼好的部隊,放到張學良、于學忠、牟中流、繆徵流手裡,糟蹋了。要是經過我軍教育洗禮,必將成爲雄師。可惜,于學忠撤退了。他這一撤退,說明兩點,一是他對我軍的戰鬥力心存顧忌,也就是說怕了;二是說明於學忠是願意和我們聯手抗戰的,寧可委曲求全放棄費縣也不願意與我軍爲敵。這樣的人,是朋友不是敵人。特別是目前曰軍大兵壓境,隨時可能發生大戰,我軍態勢又不理想,魯南地區剛剛解放,需要一個穩定消化時間,各主力旅分散於不同區域,犯了兵家大忌。一旦曰軍大舉出動,無論哪個方向,我軍都會打的很苦。這種情況下,多一個人就是多一分力量,何況是51軍、57軍這種訓練有素的精銳部隊呢?因此,不能對51軍、57軍動手,還得讓開大道,讓他們儘快趕到臺兒莊佈防,並就地補充。再說,目前的敵我態勢,教一旅需要處於有利位置,便於增援各戰場,在這裡休整待機比較合適。這是我的想法,兩位老兄要是有什麼想不通的,可以說出來我們再商量。”

羅榮桓說:“不用多說了,按你的意見部署!”

劉一民喊來朱哲曉,要他記錄命令,命令騎兵旅旅長鬍老虎、政委鮑文指揮臨沂地方武裝追擊消滅張裡元、吳化文部,注意執行俘虜政策,多組織喊話,瓦解敵人,繳槍不殺!臨沂城裡的王吉文、趙鎛要提高警惕,守牢臨沂城,嚴密監視向臺兒莊方向撤退的于學忠部。如果於部確實是撤向臺兒莊,不得阻擊、襲擊和留難,讓開大道,放于學忠部南下。如於部攻擊我臨沂城,要立即報告,並堅決固守待援。命令洪超遠率教五旅繼續向臨沂前進,新五旅停止回援行動,就地隱蔽休整。”

等朱哲曉記錄完命令,劉一民簽好字後,對蔡中說:“于學忠的參謀長王敬軒還在費縣縣城等着和我們談判呢!你到費縣去,一是和王敬軒談判,要于學忠部在臺兒莊一線依託運河建立防線,對徐州防禦,休整補充。二是和曰軍派來的清點屍體的代表接洽,要他們交錢後把屍體火化拉走。”

蔡中答應後就要走,劉一民喊住他,說是還有事要商量。等事情商量好後再走,讓王敬軒在費縣縣城多等一會兒。

部隊停止前進了,高原忙着指揮教一旅就地隱蔽宿營。劉一民和羅榮桓進了平邑集,把指揮部設在了原來的曰軍據點裡。

劉一民要和羅榮桓、蔡中研究的有兩個事,一個是山東的行政區劃問題,另一個是從臨沂保衛戰中受到的啓示。

這個時候,魯南地區還沒有後世歷史上的棗莊市、蒼南縣、平邑縣。其中,棗莊市屬於嶧縣,蒼南縣屬於臨沂、費縣、嶧縣、郯城縣四縣邊區,平邑縣還屬於費縣。此時的費縣面積5000多平方公里,是名副其實的第一大縣。

劉一民是穿越者,總覺得還是後世的地理區劃更合理。象蒼南縣,雖然現在沒有這個縣,但是劉一民多次把這一帶叫蒼南縣。時間長了,會把大家弄糊塗的。

劉一民的設想是按照後世的行政區劃,重新劃分專區、軍區。象濟寧地區,現在新解放,必須設立專署和軍區,統一領導政權建設和地方武裝建設,才能逐步鞏固政權,領導羣衆挖地道、搞生產,對敵開展持久戰。即令小鬼子重新佔領,也不可能把八路軍的政權和武裝徹底趕出去。如果不建立專署和軍區,小鬼子一來,必定淪陷,仍然還會成爲敵佔區、游擊區。

(未完待續)

第394章 東望青島(四)第1428章 建川美次第738章 槍下留人(續)第453章 寺內壽一溜了第716章 毒計第534章 青州戰記(一)第238章 冀東的一個冬夜(二)第420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六)第141章 談判(一)第74章 磨合(一)第552章 呼呼啦啦掉鐵鳥第1204章 忽悠第1130章 海軍學校和海防支隊第165章 山丹丹花開(二)第1057章 血染漢水(一)第1255章 勇奪山海關第825章 鋒芒啊鋒芒(上)第1242章 長空鏖兵第1476章 東北解放紀念獎章第302章 詭譎(五)第735章 軍事論壇第563章 破城(二)第843章 君能守住長沙否?第944章 魯西南之戰(二)第1242章 長空鏖兵第555章 劍指濟南(續)第96章 成都風雲(十)第611章 王明第770章 雷傑三的末日第512章 橫掃(二)第1257章 炸鍋了第1092章 智取柴溝第149章 天水會戰(三)第990章 冰火兩重天第164章 山丹丹花開(一)第971章 總司令來了第1582章 番外 四、日本總督第347章 徂徠之春(一)第427章 黃河夜話(一)第1443章 覆滅(三)第286章 臨清保衛戰(五)第1134章 愁緒第819章 假象第169章 煤田第651章 收網第632章 風雨如磐第483章 血染富金山(二)第619章 擴軍(續)第1080章 哈哈,第二十九師團(上)第1493章 他要跑第435章 周村血戰(一)第963章 攻佔石門(三)第727章 惜別第1098章 漫長的一天(下)第1475章 散夥會第1532章 選擇第1121章 石灰包vs跳騷第228章 雁門關(四)第85章 樂山(一)第145章 談判(五)第1467章 喬巴山第566章 破城(五)第505章 襲佔安丘(三)第1459章 滾湯沃雪第596章 喜極而泣第74章 磨合(一)第70章 遵義會議(一)第344章 將計就計第717章 毒計(續)第19章 新穎的戰術動作第225章 雁門關(一)第801章 心傷第848章 正太商行血案第69章 烏江邊(二)第585章 行前(續)第140章 東風第一枝(八)第139章 東風第一枝(七)第1377章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1075章 黑虎掏心第967章 發財了,發財了第628章 汪精衛跑了第859章 新安古鎮(下)第656章 裝甲突擊(續)第121章 會師風雲(六)第739章 論黨內民主第625章 沈鴻烈(續)第1472章 遲到的中途島大戰(續)第1405章 空中優勢(續)第356章 龍廷會議(續)第795章 血色黃昏(下)第1113章 抗日有罪第90章 成都風雲(四)第430章 隴海路之夜(一)第七十八 掌鷸蚌二第1078章 夜掃第374章 危局(三)第1227章 寺內壽一發威第1058章 血染漢水(二)一0二六章古鎮蘭陵第812章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下)
第394章 東望青島(四)第1428章 建川美次第738章 槍下留人(續)第453章 寺內壽一溜了第716章 毒計第534章 青州戰記(一)第238章 冀東的一個冬夜(二)第420章 第十師團的末日(六)第141章 談判(一)第74章 磨合(一)第552章 呼呼啦啦掉鐵鳥第1204章 忽悠第1130章 海軍學校和海防支隊第165章 山丹丹花開(二)第1057章 血染漢水(一)第1255章 勇奪山海關第825章 鋒芒啊鋒芒(上)第1242章 長空鏖兵第1476章 東北解放紀念獎章第302章 詭譎(五)第735章 軍事論壇第563章 破城(二)第843章 君能守住長沙否?第944章 魯西南之戰(二)第1242章 長空鏖兵第555章 劍指濟南(續)第96章 成都風雲(十)第611章 王明第770章 雷傑三的末日第512章 橫掃(二)第1257章 炸鍋了第1092章 智取柴溝第149章 天水會戰(三)第990章 冰火兩重天第164章 山丹丹花開(一)第971章 總司令來了第1582章 番外 四、日本總督第347章 徂徠之春(一)第427章 黃河夜話(一)第1443章 覆滅(三)第286章 臨清保衛戰(五)第1134章 愁緒第819章 假象第169章 煤田第651章 收網第632章 風雨如磐第483章 血染富金山(二)第619章 擴軍(續)第1080章 哈哈,第二十九師團(上)第1493章 他要跑第435章 周村血戰(一)第963章 攻佔石門(三)第727章 惜別第1098章 漫長的一天(下)第1475章 散夥會第1532章 選擇第1121章 石灰包vs跳騷第228章 雁門關(四)第85章 樂山(一)第145章 談判(五)第1467章 喬巴山第566章 破城(五)第505章 襲佔安丘(三)第1459章 滾湯沃雪第596章 喜極而泣第74章 磨合(一)第70章 遵義會議(一)第344章 將計就計第717章 毒計(續)第19章 新穎的戰術動作第225章 雁門關(一)第801章 心傷第848章 正太商行血案第69章 烏江邊(二)第585章 行前(續)第140章 東風第一枝(八)第139章 東風第一枝(七)第1377章 人都是被逼出來的第1075章 黑虎掏心第967章 發財了,發財了第628章 汪精衛跑了第859章 新安古鎮(下)第656章 裝甲突擊(續)第121章 會師風雲(六)第739章 論黨內民主第625章 沈鴻烈(續)第1472章 遲到的中途島大戰(續)第1405章 空中優勢(續)第356章 龍廷會議(續)第795章 血色黃昏(下)第1113章 抗日有罪第90章 成都風雲(四)第430章 隴海路之夜(一)第七十八 掌鷸蚌二第1078章 夜掃第374章 危局(三)第1227章 寺內壽一發威第1058章 血染漢水(二)一0二六章古鎮蘭陵第812章 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