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私兵國有

第88章 私兵國有

在崔澈返回晉陽期間,有一人迴歸長安,受到了楊堅的熱情接待,那便是出使突厥的長孫晟。

此番突厥退兵,長孫晟堪稱首功。

他曾送北周千金公主往突厥和親,又多次出使塞外。

深知突厥內部情況的長孫晟在戰前上表楊堅,爲他仔細分析突厥內部情況。

沙鉢略可汗攝圖雖爲大可汗,但由於東部突厥四分五裂,阿波可汗大邏便、突利可汗處羅侯等叔侄兄弟各領部衆,故而攝圖實力遜色於其堂叔,即統領西部突厥的達頭可汗玷厥。

達頭可汗玷厥手握強兵,卻與大可汗攝圖關係不睦,長孫晟認爲二人將來必有大戰。

而阿波可汗大邏便、突利可汗處羅侯等人都不能與攝圖同心,因此長孫晟爲楊堅提出‘遠交近攻、離強合弱’的戰略,即拉攏達頭可汗、阿波可汗、突利可汗,孤立執意侵隋的大可汗攝圖。

等突厥內亂,隋軍再趁機北伐,即可一舉消滅突厥。

在隋朝內部,一直有關於‘先南後北’還是‘先北後南’的紛爭。

即到底是先解決突厥的軍事威脅,再渡江滅陳,還是先統一華夏,再集中軍事力量掃除突厥。

由於突厥實力強大,而南陳孱弱,起初楊堅是傾向於‘先南後北。’

去年就曾命高熲等人領軍南征,只是由於與突厥的關係急速惡化,攝圖時刻威脅南侵,楊堅不得已只能以禮不伐喪爲由,罷了南征之意。

看罷長孫晟的上表,楊堅大爲欣喜,他對突厥的虛實終於有了一個直觀的認識,瞭解到他們內部並非鐵板一塊,終於改變了此前‘先南後北’的策略,決定全盤採納長孫晟離間突厥的計策,先解決掉突厥在北方的威脅,再驅大軍渡江,收拾南陳。

其實離間突厥的全過程崔澈都清楚,但他搶不了這個風頭。

長孫晟是由於多次出使突厥的緣故,對突厥情況瞭然於心,能夠口述形勢,手畫山川,使楊堅信服。

但崔澈也就六歲以前在北疆放過羊,他哪去過漠北草原,總不能在晉陽掐指一算,便對突厥瞭如指掌,哪怕說得天花亂墜,楊堅也不會信他。

再說戰前楊堅得了長孫晟獻策,即召來太僕元暉,派遣他西出伊吾道,即由伊吾(今新疆哈密)出塞,出使西部突厥,以結好達頭可汗玷厥,特賜狼頭纛。

又任命長孫晟爲車騎將軍,攜厚禮東出黃龍道,即由黃龍(今遼寧朝陽)北至契丹的道路,分賜奚、霫、契丹等部族,以他們爲嚮導,前往阿波可汗大邏便、突利可汗處羅侯的部落所在。

大戰開啓後,攝圖在涼州等地連敗隋軍,想要繼續進犯關中,已經與隋朝在暗中結好的達頭可汗卻不同意,他也不想讓攝圖賺取更多的軍功,以穩固地位,於是直接帶兵退走。

而長孫晟又說動攝圖之侄染干,讓他傳遞假消息:後方的鐵勒部落欲反,計劃襲擊牙帳。

恰好蘭州總管賀婁子幹打了一場勝仗,攝圖見戰事不利,達頭又撤了兵,擔心後方有失的他這才罷兵。

回到長安的長孫晟並未歇息多久,與楊堅一番謀劃後,又匆忙北上,繼續他的離間事業,如果說突厥內部分裂,最大的原因是大小可汗制度,使得實權派分居四面,各自爲政,那其中必然也少不了長孫晟的推波助瀾。

由達頭可汗私自退兵,楊堅也看清了突厥的虛實,更堅定了‘先北後南’的戰略,至少在解決突厥威脅前,他不會再起意南征。

如今突厥暫時不會南顧,楊堅也終於能夠騰出手來,解決私兵問題。

私兵部曲早在春秋戰國就已經出現,但直到東漢後期,豪強地主勢力膨脹,兼併大片土地,修築塢堡,招募私人武裝,得以蔚然成風。

而五胡十六國時期,北方多戰亂,豪強地主更迫切需要擴充私人武裝以保衛財產,終成尾大不掉之勢。

北魏末年,六鎮軍民在河北起義,擁衆數十萬的亂軍領袖葛榮派兵攻打趙郡李氏的據點李魚川,卻碰得灰頭土臉,面子上掛不住的葛榮親自領着數十萬人才將李魚川給啃了下來。

當時的高歡、宇文泰也都還在葛榮麾下效力。

好在河北的私兵問題經過高氏政權持之以恆的打壓,早沒了當年之勢,楊堅面臨的並非是一個無法解決的難題。

而私兵國有化,便是楊堅解決私兵問題的辦法。

所謂私兵國有化,即將地方豪強的私兵部曲納入府兵系統,爲私兵首領授予府兵官職,而在博陵老家坐擁三千部曲的澈哥兒被楊堅看在是未來女婿的份上,也給了個雜號將軍,一人身兼文武兩職。

崔澈麾下三千部曲也被整編成鄉團,依舊由被任爲鄉團團主的張武負責管理。

平時定期集訓,有事則應募出征,這些私兵轉化爲府兵,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給免了徭役。

但是養這三千人的任務,還是落在了澈哥兒頭上。

私兵國有化,但歸根結底,還是私兵,楊堅只不過是給個府兵官職,就要在戰時白嫖。

當然了,自家岳父嘛,吃點虧就吃點虧。

不過楊廣還是在崔澈的糾纏下,利用職務便利,給崔澈的鄉團撥去了五百匹馬,倒不是要組建一支騎兵,才五百匹馬,不能形成規模,一人一馬都只是五百騎馬步兵,而是供他們習練騎術,爲將來做準備。

現在缺馬,不代表將來還缺,別到時候馬的問題搞定了,一夥人卻在馬背上笨拙得很。

至於兵械,終於不再用崔澈操心,河北道大行臺兵部尚書李雄與他關係莫逆,適當的照顧也在情理之中。

與此同時,崔澈將尚樂平公主楊麗華的消息也傳到了河北,不只是崔澈祖母封老夫人,整個第三房人人奔走慶賀。

那可是當今天子最在意的嫡長女,誰又會嫌棄她二婚帶娃,封老夫人甚至立即收拾了行囊,帶了些奴僕、婢女便啓程往幷州探望孫兒。

而身處聞喜的崔昭容更是快她一步,早就到了晉陽。

第二更,還有一更應該比較晚,先去睡了,老書的兩更都會放在晚上。

(本章完)

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67章 重回晉陽第524章 羣衆力量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537章 再見故人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280章 心悅誠服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291章 所謂計謀第55章 徵辟裴矩第574章 天子出巡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73章 如魚得水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80章 前線覓功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15章 闔家再聚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74章 懲治罪惡第59章 爲友尚義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319章 祭拜聖山請假一天第291章 所謂計謀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2章 時來運轉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527章 重逢李淵第219章 楊廣隨軍第621章 歪曲事實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273章 民部尚書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59章 爲友尚義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459章 汾水之魚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362章 各方反應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40章 孝寬之疾第515章 議定婚事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318章 契丹歸附第530章 難捨慈母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260章 母女私語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367章 僞造書信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607章 天時地利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80章 前線覓功第423章 連成一片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147章 冊立新汗第162章 論功封賞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273章 民部尚書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38章 大戰將起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441章 重設商稅第301章 杖斃名將
第129章 初爲人父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105章 取而代之第67章 重回晉陽第524章 羣衆力量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549章 混爲一‘潭’第313章 西遼河畔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550章 亂軍之際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593章 襄陽危急第537章 再見故人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280章 心悅誠服第130章 總管外巡第291章 所謂計謀第55章 徵辟裴矩第574章 天子出巡第170章 都藍來訪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73章 如魚得水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80章 前線覓功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15章 闔家再聚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74章 懲治罪惡第59章 爲友尚義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319章 祭拜聖山請假一天第291章 所謂計謀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2章 時來運轉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323章 仁壽元年第527章 重逢李淵第219章 楊廣隨軍第621章 歪曲事實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583章 宮中餞行第508章 巨石轟擊第541章 兵出散關第273章 民部尚書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59章 爲友尚義第148章 奚人受辱第459章 汾水之魚第414章 聯姻薛氏第362章 各方反應第580章 不顧西域第40章 孝寬之疾第515章 議定婚事第591章 探察消息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318章 契丹歸附第530章 難捨慈母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531章 夜間生變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260章 母女私語第467章 謀身之法第396章 諸將爭先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367章 僞造書信第226章 變故突發第369章 仁壽宮變(二)第607章 天時地利第359章 相約同行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222章 投江而死第80章 前線覓功第423章 連成一片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147章 冊立新汗第162章 論功封賞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504章 李家母女第565章 地方分權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273章 民部尚書第344章 驅使俘虜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415章 裴家父子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563章 大燕開國第38章 大戰將起第113章 人中的盧第441章 重設商稅第301章 杖斃名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