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議定婚事

第515章 議定婚事

見崔澈如此審視,裴寂與李世民都發現是他誤解了意思,裴寂連忙解釋道:

“唐公有一嫡女,閨名秀寧,常慕大王之名,甘願侍奉大王。

“裴某受人之託,故而前來說媒。”

崔澈恍然,也知道是自己會錯了意,但又哭笑不得。

好傢伙,他過去一直以錯過竇氏爲人生憾事,如今卻要迎娶竇氏的女兒,給她當女婿,只能說世事無常,大腸包小腸。

至於裴寂所言,李秀寧欽慕自己一事,崔澈是半句都不信。

李秀寧與柴紹訂婚一事,崔澈也是知道的,一直以來,他從未放鬆對李淵一家的關注。

但對於李淵的提議,崔澈並不準備拒絕。

對於那位大名鼎鼎的平陽昭公主,崔澈自有欣賞之意,但最主要的,還是崔澈看重與李淵聯姻,希望能夠摒棄前嫌,得到他的投效。

李淵主動提起聯姻,無疑便是眼見大廈將傾,想要跳上自己的大船。

而崔澈也迫切需要他的投靠,原因無他,被李淵控制的仁壽宮內,可是囤積了大量的物資。

原時空中,李淵在太原起兵,時任晉陽宮副監的裴寂爲李淵進獻宮女五百人、糧草九萬斛、布絹五萬段、以及四十萬副甲冑,充作軍用。

仁壽宮的倉儲,也不比隋末亂世的晉陽宮差到哪去,甚至猶有過之。

崔澈倒不在意仁壽宮的宮女,他垂涎的是其中糧草、布匹、軍械。

“能蒙唐公看重,願意招我爲婿,孤亦不甚歡喜。”

崔澈正色道:

“還請裴宮監轉告唐公,崔某願與唐公以翁婿之禮相見,此心昭昭,萬莫相疑。”

此時此刻,再是沒有眼力的人,也不會當面提起李秀寧與柴紹尚有一紙婚約。

這樁婚事關係到李淵倒戈,崔澈能否如願得到仁壽宮的物資。

相較於此,一紙婚約,顯得無足輕重。

裴寂大喜,當即與崔澈商議婚期,二人決定,在裴寂返回雍縣之後,便秘密派人將李秀寧送來高陵,與崔澈完婚。

李淵則在扶風郡起兵,爲崔澈獻上仁壽宮的物資,作爲女兒的嫁禮。

諸事商議完畢,裴寂向崔澈告辭,而李世民也被留在了高陵。

李淵派他前來,本就是作爲質子,以表明自己的誠意。

看着裴寂策馬遠去,崔澈轉身問向李世民:

“如今裴宮監回了雍縣,你獨自一人留在高陵,心中可有懼意?”

李世民搖頭道:

“大王心懷天下,志在四方,如今家父誠心相投,世民雖孤身一人,又何懼之有。”

崔澈撫掌笑道:

“說得好!沒有這般心智,又怎敢自比鳳凰。”

李世民大窘:

“不過是兒時戲言,不想卻入大王之耳。”

崔澈讚許道:

“二郎志向高遠,又怎可說是戲言。”

回到廂房,崔澈並沒有讓人將李世民帶去休息,而是裝模作樣考校了他許多問題。

問答間,崔澈的眼神中,盡是欣賞之意。

若不是自己即將迎娶李秀寧,讓李世民給自己做了小舅子。

崔澈必然是要在崔文君與觀音婢之間選擇一人,招李世民爲婿。

帶着一絲遺憾,崔澈讓長孫無忌將李世民帶去安置。

長孫無忌年長李世民五歲,過去從未有過交集,但有些緣分,就好像是命中註定,二人脾性相投,竟然一見如故。

崔澈並未阻止二人相交,人在不同的地位,野心、志向都是不同的。

最好的例子便是魏武帝曹操,他年輕時,不過是想在墓碑上刻一個‘故漢徵西將軍曹侯。’

是身處東漢末年的亂世,讓曹操逐步走上權力的巔峰,才使其野心膨脹。

而崔澈也有這個信心,在自己有生之年終結這個亂世,不學曹操、高歡等人,遺禍於子孫。

與此同時,裴寂也終於趕回了扶風郡。

此前他一直謊稱在家養病,有李淵、劉文靜爲他掩護,自然沒有走漏消息。

回到雍縣,他便直奔唐國公府,見到李淵後,便滿面春風的向他報喜。

得知崔澈同意兩家聯姻之事,李淵同樣是喜不自勝。

他趕忙帶着裴寂前往後院,去尋自己的女兒,將這一消息告訴她。

李秀寧得知此事,不喜不怒,只是平靜問道:

“女兒與柴氏已有婚約,如今父親將我改嫁他人,就不怕此舉被世人恥笑?”

自始至終,李淵都不曾與李秀寧商量此事,她也是到今日才知曉父親要將自己改嫁崔澈。

畢竟不是所有父親都跟崔澈一樣,哪怕是嫁女兒,也得事前詢問她們是否願意。

李淵聞言沉默,他看了一眼裴寂,裴寂識趣告退,李淵這才沉聲道:

“若非時局至此,我又怎會委屈你去侍奉崔澈。

“關中難以堅守,崔澈已成一統北方之勢,我若棄城南下,楊廣早有殺我之心,必然藉機發難。

“我若留在扶風,必爲崔澈所擒,我自然不懼一死,唯恐你母親遭受他的欺凌。

“如果你真的不願嫁他,我會送你南下,讓你與柴紹雙宿雙棲。”

李秀寧低頭不語。

此前李淵跟李世民提起陳年往事之時,李秀寧也在門外,自然是知道李淵、崔澈、楊廣與竇氏之間的情感糾葛。

只是不曾想到,化解這段孽緣的方法,卻是自己改嫁崔澈。

她也清楚李淵如今的尷尬處境,並非是信口捏來。

罷了,婚姻大事,唯父母之命。

當初許給柴紹,也是父親一人做主,並未問過自己的心意。

如今又要將她改嫁崔澈,自己又如何抗拒得了。

許久,李秀寧擡起頭,問道:

“女兒何時啓程前往高陵?”

李淵大喜,他還真怕李秀寧真的非要南下,與柴紹完婚。

“事不宜遲,今日便走。”

李淵說道。

李秀寧微微頷首,並未反對,她起身拜道:

“還請父親允許女兒去向母親辭行。”

不僅是李秀寧一直被矇在鼓裡,就連竇氏也是在李秀寧向她辭行,才知道丈夫在背後做了好大的事情。

但此時她也不會阻止女兒改嫁。

作爲妻子、作爲母親,竇氏要考慮的並不僅有李秀寧一人。

況且以崔澈的身份、地位,也不算辱沒了自己女兒。

剩下的三千任務沒完成,只寫了兩千,先休息了。

(本章完)

第341章 有無防備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210章 請教工藝第436章 危牆之下請假一天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26章 希望落空第594章 半道伏擊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84章 涼亭桂樹第405章 高壁鏖戰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78章 同姓聯結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494章 含飴弄孫第39章 姑母有命第605章 繼領水軍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49章 婚姻之言第361章 奚族生亂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83章 太子設宴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305章 江東二陳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97章 結髮夫妻第537章 再見故人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169章 行軍長史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20章 抵達長安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82章 勿慮婚姻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616章 兵臨成都第453章 長孫夫人請假一天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341章 有無防備第68章 太原王氏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253章 徐門新人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86章 佳人邀見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162章 論功封賞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377章 忠義難全新章在審覈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486章 程郎求親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171章 早做準備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367章 僞造書信第58章 失意之人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219章 楊廣隨軍第594章 半道伏擊第367章 僞造書信第346章 棄城求援老書完結了第94章 突厥分裂第367章 僞造書信第219章 楊廣隨軍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293章 時機已現第395章 偵查敵情第601章 揚水運河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2章 時來運轉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193章 再往長安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10章 少年出遊第88章 私兵國有第53章 記事參軍
第341章 有無防備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103章 縣令百吉第123章 巡視灘田第210章 請教工藝第436章 危牆之下請假一天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145章 舊地重遊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26章 希望落空第594章 半道伏擊第522章 和親之議第84章 涼亭桂樹第405章 高壁鏖戰第534章 議和班師第275章 荊州總管第523章 其人性情第78章 同姓聯結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494章 含飴弄孫第39章 姑母有命第605章 繼領水軍第331章 崔楊聚兵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49章 婚姻之言第361章 奚族生亂第520章 恩師留書第83章 太子設宴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305章 江東二陳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97章 結髮夫妻第537章 再見故人第252章 君臣離心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169章 行軍長史第238章 回朝受賞第449章 太后有孕第20章 抵達長安第307章 接任宗主第82章 勿慮婚姻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187章 初見藥師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616章 兵臨成都第453章 長孫夫人請假一天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341章 有無防備第68章 太原王氏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253章 徐門新人第239章 再遇蘭陵第557章 羣臣逼宮第86章 佳人邀見第350章 全據遼東第162章 論功封賞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377章 忠義難全新章在審覈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486章 程郎求親第619章 下詔止戰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171章 早做準備第163章 兒女之事第381章 兩軍列陣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367章 僞造書信第58章 失意之人第158章 威望之隆第219章 楊廣隨軍第594章 半道伏擊第367章 僞造書信第346章 棄城求援老書完結了第94章 突厥分裂第367章 僞造書信第219章 楊廣隨軍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293章 時機已現第395章 偵查敵情第601章 揚水運河第510章 軍民譁變第2章 時來運轉第484章 軍隊整編第360章 來使催促第193章 再往長安第184章 不知前路第10章 少年出遊第88章 私兵國有第53章 記事參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