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

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

當金墉城外的戰場東北方向,傳來震耳欲聾的馬蹄聲,於仲文驚喜不已。

在他看來,這必定是楊義臣與段文振領兵前來。

於仲文放眼望去,只見漫天塵埃之中,最先衝出來的,是一支高舉燕字旗的黑甲騎兵。

“不!這不可能!”

於仲文不敢置信,他認爲一定是自己出現了幻覺。

他是親眼看着楊義臣將東隋左軍殺敗,追向邙山,那裡有段文振的兩萬步騎作爲伏兵,怎麼可能會敗!

然而,前方在苦苦支撐的東隋中軍卻突然爆發出一陣陣吶喊:

“段文振已死!爾等右軍已潰!”

吶喊聲中,一個頭顱被從東隋中軍之中拋了出來,被一名西隋將領撿到,他捧起一看,赫然正是老將段文振的首級。

這頭顱死不瞑目,雙目圓睜,好像在瞪着自己。

那將領驚恐不安,趕忙打馬回到於仲文的身前,將首級獻上。

於仲文並沒有接,他已經看清楚了頭顱的相貌,此時此刻,他終於明白爲什麼殺回戰場的不是楊義臣。

原來段文振早就被崔澈襲殺,那麼昨夜被自己派去聯絡段文振的侄兒於哲,如今也定是凶多吉少,難怪那騎從說於哲要與段文振詳談,分明就是要穩住自己,讓他如約出營會戰。

前線衝擊崔澈中軍的西隋將士,如今也陷入了慌亂之中,他們不願相信段文振已死的消息,但方纔那名將領的驚恐之色,卻清晰地映入了衆人眼中。

而右軍潰敗,更是有從東側朝自己殺來的東隋騎卒佐證。

西隋中軍已然陷入了奔潰的邊緣。

於仲文高聲疾呼:

“這都是崔逆的詭計!

“段將軍如今與楊將軍正在邙山南麓夾擊敵軍,那支騎卒不過是崔逆的預備隊,你們莫要受他欺騙。”

在衆人將信將疑的時候,從東北方向殺奔而來的黑甲騎士之中,有一員小將高舉一顆首級,衝出了隊伍。

那名小將正是沈光。

沈光在後世素有隋朝賽馬第一的美譽,如今他就已經展現出了他高超的騎術,正要放開跑,東隋軍中這麼多騎卒,每一個人追得上他。

因此,雖然陣斬楊義臣的是劉黑闥,但拿着楊義臣首級越衆而出的卻是沈光。

沈光來到西隋軍的箭矢範圍邊緣止步,他大喊道:

“楊義臣已死,首級在此!”

許多人都看清了楊義臣的頭顱,而沈光身後的黑甲騎士們也片刻不停的殺奔過來。

正此時,西隋左路軍三萬步騎也終於被程咬金率領的一萬銀鞍契丹直與五千漢軍所殺潰。

程咬金同樣不追殺逃兵,而是按照崔澈在戰前的吩咐,火速加入到中軍戰場。

眼見左右兩翼都已潰敗,尤其是右路軍,更是連主將都被斬下了首級。

也不知是誰最先扔下了武器,十餘萬西隋中軍一鬨而散,任憑於仲文如何呼喊,也不能使他們停止逃跑腳步。

於仲文無奈,在親信們的勸說下,只得拍馬而逃。

潰兵們逃到金墉城下,但金墉城守將卻不敢開城門,後方就是東隋追兵,一旦城門打開,潰兵一擁而入,再想關上,可就是癡人說夢了,到那時,追兵即可趁勢殺入城中。

眼見金墉城守將不肯開門,潰兵們又罵罵咧咧朝洛陽逃去,卻因爲身後有追兵驅趕,洛陽各門守將同樣不敢放這些潰兵入城。

洛州的府兵們見入城無望,紛紛棄械投降。

而荊襄將士則與先前奔潰的左路軍,也就是魯州兵、伊州兵一同向南方逃去。

遭遇潰敗,將士們的本能反應,永遠是朝家鄉的方向逃跑。

這也是於仲文只能帶走親兵的原因,來護兒在河北棄軍而走,也是同樣的道理,將士們不願意拋棄家人,跟着敗軍之將客居他鄉。

崔澈分出部分將士收容降卒,又派遣帳前效節軍向南追擊五里,沿途繳獲大量甲仗。

當蘇定方、沈光等人滿載而歸的時候,戰場打掃也接近了尾聲。

由於兩翼對決時,無論是程咬金的右軍,還是竇建德的左軍,都只是將敵軍殺潰,爲了支援中軍戰場,都沒有選擇追殺逃兵。

就連帳前效節軍追擊西隋中軍潰卒,也更多的是撿取被他們丟棄的甲仗,因此,這一戰崔澈以少勝多,擊潰十八萬西隋將士,卻也僅僅俘斬五萬餘人。

其中被俘者三萬人,洛州兵佔據了絕大多數,斬首兩萬,繳獲鎧甲、武器超過二十萬件。

東隋十萬步騎,死傷也有接近一萬人,其中絕大部分是崔澈的中軍步卒。

崔澈此戰的構想,本就是以中軍拖延時間,只分一萬騎卒給竇建德,讓他將西隋右軍引到伏擊點,與帳前效節軍夾擊。

同時把相較於竇建德麾下,更精銳的銀鞍契丹直與五千漢軍交給程咬金,除去大賀盡忠、黎翰等契丹騎將以外,更調撥了以勇猛著稱的裴家父子,便是要集中精銳,突破西隋左路軍。

崔澈此前襲殺段文振,魯、伊二州的兩萬精銳都被一網打盡,他當然清楚被段文振挑剩下的左路軍雖然人多勢衆,但絕不是程咬金麾下精騎的對手。

如此便能重現相州之戰,三路大軍圍攻敵人中軍的一幕。

但與相州之戰不同的是,當時崔澈的騎卒佔據了絕對的優勢,完全是正面擊潰的李景兩翼。

而今日,卻是在排兵佈陣上花了心思。

崔澈重新收攏軍隊,他並沒有立即攻打金墉城,而是率軍抵達洛陽城外。

只要奪取了洛陽,金墉城自然守不住。

洛州刺史早已經接到消息,得知於仲文在金墉城外大敗,他顫巍巍地來到了城樓,此時崔澈已經在洛陽城外重新列陣,耀武揚威,以恐嚇洛陽守軍。

於仲文在洛陽聚集二十餘萬大軍,但是出城之時,只帶走了二十萬人馬,還是留了一兩萬守軍在洛陽。

但這些人都只是老弱,真要是精兵,於仲文自然是要帶出城參與會戰的。

如今主力潰敗,城中人心惶惶,單憑這一兩萬的老弱,又怎麼守得住洛陽。

與此同時,東隋軍在耀武揚威之後,又退了回去,但有一名使者穿着常服,並未着甲,隻身一人朝洛陽行來。

今天只有三章,手已經好得差不多了,明天一定可以加更。

(本章完)

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430章 金墉之戰(一)第398章 激敵出戰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101章 青州總管第581章 開平三年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39章 姑母有命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413章 汾陰薛氏第171章 早做準備第41章 吃瓜羣衆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139章 范陽盧氏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30章 貴人相邀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463章 重定租調第433章 幼子爲質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227章 自相殘殺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372章 舉兵南下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140章 選送貢士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6章 夜不能寐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622章 班師回朝第498章 好心錯事第421章 先鋒襲城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10章 少年出遊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111章 離開前夕第602章 九江太守第303章 廢立儲君第260章 母女私語第92章 可汗夜遁第24章 爲報君恩第89章 有子名樂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135章 卸任歸朝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590章 襲取武當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362章 各方反應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193章 再往長安第98章 新婦奉茶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16章 德彝同行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318章 契丹歸附第366章 君臣訣別第573章 目標敦煌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468章 盤剝索賄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10章 少年出遊第83章 太子設宴第606章 鎮守巴東第15章 闔家再聚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618章 父子合謀第33章 暗中投效第546章 謀定水淹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525章 分兵之議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193章 再往長安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43章 尉遲身死第47章 獻策平陳第22章 求學之心第477章 再生一計(4000)
第317章 不問前罪第430章 金墉之戰(一)第398章 激敵出戰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101章 青州總管第581章 開平三年第177章 貴妃入彀第190章 越府尋人第39章 姑母有命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413章 汾陰薛氏第171章 早做準備第41章 吃瓜羣衆第540章 九錫之禮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139章 范陽盧氏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244章 祖母病故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30章 貴人相邀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209章 市店之爭第463章 重定租調第433章 幼子爲質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227章 自相殘殺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372章 舉兵南下第385章 渡河北上第218章 兄弟重逢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620章 爭相獻媚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454章 開誠佈公第140章 選送貢士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6章 夜不能寐第300章 四貴不存第622章 班師回朝第498章 好心錯事第421章 先鋒襲城第160章 班師歸國第10章 少年出遊第314章 與敵僵持第111章 離開前夕第602章 九江太守第303章 廢立儲君第260章 母女私語第92章 可汗夜遁第24章 爲報君恩第89章 有子名樂第533章 分清主次第135章 卸任歸朝第308章 造訪東宮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263章 建造行宮第572章 少年慕艾第590章 襲取武當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442章 晉陽宮殿第589章 掎角之勢第362章 各方反應第319章 祭拜聖山第193章 再往長安第98章 新婦奉茶第440章 宮闈穢事第497章 孝心可嘉第223章 聚兵無錫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16章 德彝同行第351章 漢王來使第318章 契丹歸附第366章 君臣訣別第573章 目標敦煌第358章 意氣之爭第431章 金墉之戰(二)第468章 盤剝索賄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10章 少年出遊第83章 太子設宴第606章 鎮守巴東第15章 闔家再聚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618章 父子合謀第33章 暗中投效第546章 謀定水淹第220章 渡江安排第525章 分兵之議第288章 仙娥河畔第193章 再往長安第353章 契丹軍隊第43章 尉遲身死第47章 獻策平陳第22章 求學之心第477章 再生一計(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