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重設商稅

第441章 重設商稅

豆盧太后嘴上說着心生愛慕,但崔澈也不是小孩子,心底清楚,對方不可能是真的傾心於自己。

但這並不妨礙他白天給小皇帝當相父,晚上又做太后的相父。

妻不如妾,妾不如偷,與豆盧太后私通的異樣快感,也讓崔澈樂此不疲。

與昨夜早早就向楊阿五討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而豆盧太后自從年初勸說楊諒留在晉陽,便被他所怨恨,再未有過親密之舉。

二人徹夜纏綿,直至精疲力竭。

翌日,天還未亮,四名徹夜守候在門外的僕婦被喚了進來,她們將棉被扛走,相國府的廂房內,又只剩了崔澈一人。

溫柔鄉固然使人沉淪,但崔澈也並未徹底陷入其中,天際放明之時,崔澈也早早洗漱,在用過早膳之後,便去到了相國府的議事大廳。

不多時,房玄齡與魏徵受到崔澈的傳召,也紛紛趕了過來。

權力是男人的春藥,崔澈又恢復了精神抖擻的模樣,問道:

“如今國庫空虛,孤欲省幷州縣,藥師、玄成,你二人以爲如何?”

房玄齡在與魏徵對視一眼後,勸阻道:

“大王,臣以爲省幷州縣固然能減少國庫開支,但如今天下未靖,正是廣招賢才的時候,不可大肆裁撤官員。”

魏徵附和道:

“臣以爲房長史所言有理,還請大王三思。”

崔澈見二人都持反對態度,便將省幷州縣,精簡官員隊伍的想法暫時放下,等日後再說。

他又問道:

“只是如今國庫空虛,多虧青州鹽利,方能勉力維持,終究是要想些辦法填補虧空,不知二位有何生財之策?”

房玄齡沉吟許久,答道:

“臣請大王重立商稅。”

崔澈聞言沉吟不語,並沒有立即答應下來。

隋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工商雜稅的朝代,甚至對於鹽、鐵、茶、酒這些重要物資,隋朝既不專賣,也不徵稅。

沒有官府壟斷經營,又沒有商稅的剝削,這也使得隋朝的商業經濟空前繁榮。

重新開設商稅,固然能夠給國庫輸血,緩解甚至解決財政危機。

崔澈畢竟是穿越者,他清楚商稅所能帶來的巨大利益。

只是凡事有利便有弊,士族們嘴上說着士農工商,認爲商業是賤業,但真正的大商戶,其實背後都有那些門閥的影子。

徵收商稅,無疑便是在這些士族的身上割肉。

魏徵看出了崔澈心中的猶豫,他進言道:

“臣以爲,大王無需爲此憂慮。

“大王昔日能夠輕易席捲河北,固然離不開士族的支持。

“但如今大王屢勝強敵,虎踞三河,威震華夏,麾下兵馬之盛,無人敢捋大王虎鬚。

“今日國庫空虛,大王不過是要徵收少許商稅,誰又敢爲此與大王反目。”

崔澈微微頷首,他也認爲魏徵所言有理,些許商稅,並不能夠觸動這些士族的根本利益。

就像當年楊堅逼迫士族交出侵佔的田地,以及隱匿的人口,他們同樣選擇了退讓。

這些士族最看重的,還是自己的政治特權。

認識到這一點,崔澈也將心中設想的科舉制拋在了腦後,至少在滅亡西隋之前,他不能夠去觸碰這一禁忌。

此前下達求賢令,不過是一時的產物,士族能夠容忍。

但要是想將不問出身,不問門第的取士之法制度化,必然是要引起許多人反對的。

在外敵當前的情況下,內部不能出大亂子。

短時間內,西隋依舊會遵循楊堅的取士之法,讓各州刺史每年舉薦三人,來到晉陽接受考覈。

正廳內,崔澈與房玄齡、魏徵磋商許久,終於確定下來。

崔澈擬向商業徵收過稅與住稅。

所謂過稅,便是關稅,稅率爲一百稅二。

住稅便是交易稅,稅率爲一百稅三。

加起來也就百分之五的稅率,完全在商人們可以承受的範圍內。

爲了徵收過稅,崔澈將在三河地區的水陸交通要道設置稅關,安插稅吏。

但凡繳納過稅,將會發放一份憑證,上面記載貨物數量與種類,到了下一處稅關,在覈對過貨物後,便可徑直通行,避免商戶每到一處稅關,就得重複繳納。

崔澈也清楚,初心再好,若是缺少了監管,一樣會加重小商販們的負擔。

那些稅吏不敢向有士族門閥作爲靠山的大商戶索賄,但刮那些小商販們的油水,下手可不會留情。

爲此,崔澈特意將趙穆與趙文喚來,將觀察司一分爲二。

趙穆負責外衙,向敵境派遣細作,刺探消息,收買內應。

趙文主持內衙,監視文臣武將之餘,也負責監督各地稅吏。

與當地官府形成一明、一暗雙重監管。

所得稅銀並不會流入當地府庫,而是直接運來晉陽,這也是杜絕當地官府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

過稅容易收取,但凡你沒有納稅的憑證,只要經過,就得交錢。

但住稅,也就是交易稅,則必須要有限定的交易場所。

崔澈計劃將商品交易劃分爲固定場所與流動場所。

固定場所是指,在三河地區每一座縣城,都設立一處集市,入市則繳納百分之三的住稅,獲取一份憑證。

商品如果沒有售賣完,則可依據憑證,要求退還未出售的商品稅額。

流動場所便是崔澈考慮到封建社會,許多百姓或許一輩子,都難以走一趟縣城,而安排專人輪流在各鄉組織貿易。

與固定場所相同,入市則繳納住稅,獲取憑證,出市則退還剩餘部分。

依舊是當地官府與觀察司形成一明一暗雙重監管,稅銀不入地方府庫。

在與房玄齡、魏徵將這些事項敲定後,當天午後,崔澈便動筆向小皇帝上書,奏請重立商稅,並於明日開展朝議。

消息流傳出來,羣臣無不驚駭,毫無疑問,這是一件大事,可以說是改變了祖宗法度。

否則崔澈也不會拿到朝堂上與衆臣商議。

翌日,又與被僕婦們扛來的豆盧太后一夜春宵之後,崔相國這才動身前往大明殿。

(本章完)

第581章 開平三年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27章 胭脂鋪子第27章 胭脂鋪子第86章 佳人邀見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62章 裴秀來京第50章 摯友登門第154章 大興獻俘第420章 目標河南番外發不出來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63章 楊堅建隋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138章 回鄉省親第551章 撤圍而去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77章 南陳奪嫡更新要晚一點第94章 突厥分裂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320章 贖買婦孺第556章 洛陽宮室第183章 覬覦遼西(第四更)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2章 時來運轉第168章 誰可爲帥第413章 汾陰薛氏第321章 契丹親衛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134章 高家父子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611章 攻陷江陵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285章 營州之圍第20章 抵達長安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175章 渡江破城第466章 鋪張浪費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428章 夜襲山谷第621章 歪曲事實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47章 獻策平陳第70章 擊鼓鳴冤第434章 東線戰起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265章 別院夜話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514章 接見二郎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87章 姻緣已定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597章 壯士斷腕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97章 結髮夫妻第40章 孝寬之疾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96章 名將殞命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46章 鋃鐺入獄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567章 二郎從軍第335章 奪取小城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405章 高壁鏖戰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354章 重逢劉方第595章 退守江陵第64章 再別長安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219章 楊廣隨軍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139章 范陽盧氏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225章 圍困無錫第325章 欲求連任
第581章 開平三年第450章 苦衷難言第356章 以安其心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146章 迴歸薊縣第27章 胭脂鋪子第27章 胭脂鋪子第86章 佳人邀見第393章 暗結將領第62章 裴秀來京第50章 摯友登門第154章 大興獻俘第420章 目標河南番外發不出來第283章 便宜行事第577章 收取敦煌第258章 崔澈助學第63章 楊堅建隋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346章 棄城求援第237章 崔澈歸朝第575章 重回幽州第371章 士族來投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422章 大軍南渡第138章 回鄉省親第551章 撤圍而去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77章 南陳奪嫡更新要晚一點第94章 突厥分裂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320章 贖買婦孺第556章 洛陽宮室第183章 覬覦遼西(第四更)第419章 世子相求第229章 殺人脫身第2章 時來運轉第168章 誰可爲帥第413章 汾陰薛氏第321章 契丹親衛第407章 夜間營嘯第267章 兼祧之論第134章 高家父子第116章 野心勃勃第611章 攻陷江陵第496章 家中之事第285章 營州之圍第20章 抵達長安第298章 震懾北疆第173章 大戰開啓第175章 渡江破城第466章 鋪張浪費第19章 感傷離別(4000)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428章 夜襲山谷第621章 歪曲事實第488章 展現財富第47章 獻策平陳第70章 擊鼓鳴冤第434章 東線戰起第196章 夜入王府第265章 別院夜話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514章 接見二郎第340章 改變想法第87章 姻緣已定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230章 連取湖杭第172章 南下襄陽第256章 東陽豪傑第597章 壯士斷腕第548章 小試牛刀第392章 休整與否第97章 結髮夫妻第40章 孝寬之疾第492章 入府慰問第96章 名將殞命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46章 鋃鐺入獄第144章 出塞劫掠第567章 二郎從軍第335章 奪取小城第118章 選拔鹽兵第405章 高壁鏖戰第312章 三部酋長第231章 突破浙江第120章 將士歸心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354章 重逢劉方第595章 退守江陵第64章 再別長安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219章 楊廣隨軍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114章 新徵幕僚第139章 范陽盧氏第609章 假戲真做第225章 圍困無錫第325章 欲求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