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相約同行

第359章 相約同行

程咬金與蘇烈你來我往,打得精彩紛呈,也讓一旁的高賢雅瞠目結舌。

蘇烈雖然年少,但他的武勇,高賢雅是見識過的。

但那自稱是程咬金的黑壯少年,分明也沒有年長几歲,卻能在與蘇烈的交手中穩佔上風,更讓高賢雅讚歎不已。

高賢雅心道:

‘亂世多豪傑,小小一個武邑縣,便出了這麼兩位少年英雄,莫非.’

眼看場間的二人招式越發迅猛,高賢雅愛才心切,唯恐他們有所損傷,趕忙下場阻止:

Wωω◆ttκǎ n◆c○

“二位快些住手!”

程咬金聞言,與蘇烈錯身而過,收起了馬槊,他可記得,方纔那中年男子自稱是燕國公的親信。就當是賣燕公一個面子。

蘇烈見他不戰,也沒有再攻。

程咬金將馬槊拋回給蘇烈,跳下馬來,朗聲笑道:

“真是一把好槊,程某頭一次這般盡興。”

蘇烈將兵器遞迴給了親隨,由衷誇讚道:

“你這黑廝倒也有幾分能耐,我不如你。”

程咬金擺擺手,不以爲意道:

“今日是我佔了便宜,等過幾年,你我都成年了,重新戰過一場。”

蘇烈雙目一亮,也不再惱怒程咬金先前的譏諷,反而覺得他這人能處。

“好!一言爲定!”

二人立下約定,高賢雅已經快步走了過來,他先是檢查了蘇烈有無損傷,而後纔對程咬金道:

“方纔聽壯士自報家門,我年長你不少,便厚顏稱你一聲義貞。

“義貞有如此武藝,卻只能身背木棍,做防身之用,可曾想過要去投軍?”

程咬金聽罷,笑道:

“不瞞這位將軍,程某此番就是要往薊縣投奔燕公,隨他揚威塞北,立滅國之功。”

說着,便將秦瓊的推薦信遞給了高賢雅。

高賢雅看着信封上的名字,大感詫異。

他與秦瓊素未蒙面,但對於秦瓊的事蹟,也有不少耳聞,知道對方是崔澈的心腹下屬,高賢雅笑道:

“大水衝了龍王廟,原來都是自家人。”

三人相邀,重進酒肆,店家與夥計正愁眉苦臉的在收拾桌椅,滿地都是被打翻的菜餚。

望見那兩個瘟神又回來了,可把店家嚇得夠嗆,本想攆人,卻又畏懼他們的武藝,正爲難的時候,只見程咬金扔出一個錢袋子,笑道:

“莫要害怕,這次程某不是來鬧事的,快些準備酒肉,我要與蘇郎、高將軍暢飲。”

店家掂量了下錢袋子的份量,立馬喜笑顏開,連連應道:

“好,好,還請三位客官稍候。”

等店家離開後,三人在席間交談。

高賢雅問起了程咬金與秦瓊的交情,程咬金並未隱瞞。

當聽說程咬金祖上三代爲官,是東阿當地的大族,其父在亡國後,歸隱山林,不願再仕。

高賢雅與蘇烈無不對其父的氣節深感欽佩。

酒過三巡,程咬金感嘆道:

“我未嘗不想追隨父親的志向,可是民間不許私藏兵器,我厭倦了終日在家舞棒,這才聽了叔寶的勸告,前往燕地投軍,想要真真正正做出一番事業。”

蘇烈顯然也對楊堅禁止關東之人私藏武器的做法頗有微詞,按理說,他才十三歲,還不應該從軍。

但不入行伍,就摸不得刀槍,也只能早早混跡在鄉兵之中。

程咬金又問起蘇烈是否願意與自己同行,先前蘇烈在交手時,無論步戰、馬戰都被程咬金壓制,心中傲氣稍減,同時又爲他那句揚威塞北,立滅國之功而動心。

正難以抉擇的時候,只聽程咬金吐槽道:

“這麼好的身手,怎麼就生了個婦人性格。”

被程咬金這麼一激,蘇烈不樂意了,他反駁道:

“父母在,不遠遊,即使我真要去薊縣,也得徵得他們的同意。”

程咬金當即站起身來,拽着蘇烈的衣袖道:

“那還等什麼,我們現在就去!”

高賢雅見狀大喜,催促道:

“對!現在去問一問蘇公的看法,若是蘇公不願蘇郎遠行,高某自然不能強求。”

蘇烈被他們二人架着,無奈之下,也只能打道回府。

來到蘇府,程咬金與高賢雅向蘇烈之父蘇邕見禮,高賢雅說明來意。

蘇邕聞言陷入了深思之中,看得出來,他有所意動,但未能下定決心。

卻聽程咬金突然道:

“蘇翁可知濟州刺史秦瓊,秦叔寶?叔寶十二歲辭別其父,跟隨燕公奔走,蘇郎相較於叔寶當時,還要年長了一歲,又有什麼放心不下的。”

這句話終於使蘇邕下定決心,他將蘇烈喚至身前,交待道:

“大丈夫生當有鴻鵠之志,豈能困在武邑一隅,既然燕公賞識你,你好生在他帳下聽命,定會有遠大前程,將來建功立業,光宗耀祖,也勝過你每日在家晨昏定省,能使爲父慰藉。

“你就隨二位壯士前往幽州,家中的事不用擔心,爲父身體健朗,府中有多的是奴僕,哪需要你來掛念。”

蘇烈聞言,再無疑慮,當天夜裡,程咬金與高賢雅,連帶着程咬金帶來的兩名奴僕,都宿在了蘇府。

次日一早,衆人啓程,蘇邕送出武邑城,臨別之際,對蘇烈道:

“遠遊當有表字,燕公將有事於高句麗,爲父想了一整夜,只得了定方二字。”

蘇烈叩首道謝,一旁的程咬金默唸道:

‘蘇定方,這倒是一個好名字。’

不僅是程咬金覺得這名字好,就連蘇烈自己也是滿意至極,告別了父親,蘇烈對程咬金、高賢雅笑道:

“今後我就以字行於世,不要再稱蘇烈,喚我蘇定方便是,將來必能追隨燕公,平定四方之敵。”

說着,轉頭朝程咬金打趣道:

“義貞名咬金,莫非是抓週時,將一塊金子放在嘴裡啃咬?未免太過俗氣。”

一旁的高賢雅忍俊不禁,程咬金自小勤練武藝,不分酷暑寒冬,原本就是一張黑臉,如今看上去,臉色更是有如一塊黑炭。

抓週起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種小孩週歲時的預卜嬰兒前途的習俗。

程咬金當即反駁道:

“此金非彼金,我咬的是兵刃!”

(本章完)

第445章 試探心意第227章 自相殘殺第405章 高壁鏖戰第92章 可汗夜遁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327章 故地重遊第42章 行差踏錯第391章 重返幷州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101章 青州總管第303章 廢立儲君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553章 李府奔喪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86章 佳人邀見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282章 李景稱病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98章 新婦奉茶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147章 冊立新汗第455章 卦象玄機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245章 奪情與否第275章 荊州總管今晚沒有第75章 雕版印刷第109章 狗急跳牆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183章 覬覦遼西(第四更)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400章 兩軍僵持第271章 視察宮殿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38章 大戰將起第411章 加官進爵第42章 行差踏錯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142章 趙穆爲間第45章 賞功罰罪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554章 人事調令第34章 剖明心跡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608章 拖延時間第77章 南陳奪嫡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57章 楊廣相求第468章 盤剝索賄第168章 誰可爲帥第22章 求學之心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74章 懲治罪惡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75章 雕版印刷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363章 李密東奔第25章 竇府家宴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494章 含飴弄孫第40章 孝寬之疾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49章 婚姻之言第433章 幼子爲質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34章 剖明心跡第274章 越府相親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51章 崔府夜話第360章 來使催促
第445章 試探心意第227章 自相殘殺第405章 高壁鏖戰第92章 可汗夜遁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327章 故地重遊第42章 行差踏錯第391章 重返幷州第270章 行宮落成第569章 薛氏父子第101章 青州總管第303章 廢立儲君第538章 恢復漕運第553章 李府奔喪第156章 重整旗鼓第382章 鄴城之戰第195章 元宵夜會第86章 佳人邀見第241章 滕王之死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282章 李景稱病第143章 漁陽設伏第98章 新婦奉茶第182章 家中有喜第147章 冊立新汗第455章 卦象玄機第297章 姐妹和睦第348章 奪取遼東第429章 弒主之人第155章 可汗殞命第245章 奪情與否第275章 荊州總管今晚沒有第75章 雕版印刷第109章 狗急跳牆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197章 藥師同乘第207章 意在江南第294章 內外之爭第183章 覬覦遼西(第四更)第189章 駕部次官第400章 兩軍僵持第271章 視察宮殿第198章 計劃出巡(第六更)第38章 大戰將起第411章 加官進爵第42章 行差踏錯第384章 分取各地第142章 趙穆爲間第45章 賞功罰罪第478章 功過相抵(4000)第7章 離鄴歸鄉(4000)第617章 消息真假第266章 東巡泰山第410章 忠臣死節第254章 生計困難第554章 人事調令第34章 剖明心跡第150章 突厥東征第345章 以誠相待第608章 拖延時間第77章 南陳奪嫡第417章 晉陽重逢第491章 正旦元會第503章 李家二郎第529章 夜宿清水第57章 楊廣相求第468章 盤剝索賄第168章 誰可爲帥第22章 求學之心第339章 入城爲使第74章 懲治罪惡第186章 吏部牛弘第75章 雕版印刷第424章 虛虛實實第337章 平壤婦人(水)第518章 壯志滿懷第600章 江陵城防第389章 全據河北第363章 李密東奔第25章 竇府家宴第401章 襲取險隘第494章 含飴弄孫第40章 孝寬之疾可能要多請兩天假第310章 各方來使第462章 組建水師第49章 婚姻之言第433章 幼子爲質第561章 受禪讓詔第279章 突厥來使第212章 行軍長史第399章 孰輕孰重第34章 剖明心跡第274章 越府相親第214章 天子之怒第51章 崔府夜話第360章 來使催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