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5 是戰是和

bookmark

正如梅政預料一般,秦王正是派使者來說和的。

不過秦王咬死了一點,他這不是造反,是勤王!

勤王!

勤王!

來使重要的事情說了三遍不止,眼神裡透着股子凝重,表示這是他們的底線。

秦王是爲了聖上不被女幹臣所惑,進京勤王,清君側,助社稷。這是太祖爺的祖訓,秦王不過是遵祖訓行事,保護大齊江山,保衛承平帝陛下。

來使說得振振有詞,梅政聽得雲山霧罩。

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雙方都有和談的意願。

梅政纔不管秦王現在找什麼理由什麼藉口,只要有和談的意思就成,兵不血刃這纔是大丈夫大將軍。至於是造反,還是勤王清君側,那不是他該愁的。

該愁的是皇帝。

梅政送走了使者,當即就寫了封密旨進京上呈承平帝。

果然承平帝看了來信,心裡五味雜陳,又是興奮又是沮喪,又是高興又有些難過。種種複雜的情緒交織到一處,說不出是個什麼滋味。

當時秦王起兵造反就是用的這個名頭,什麼勤王清君側,路邊的野狗都知道秦王那是反了。

從小他就曾聽聞秦王的名頭,那是打仗的一把好手,連太祖皇爺爺都曾誇獎過的,曾有過一陣子他都拿秦王當過榜樣,想要上戰場殺敵,做個雄才大略的馬上皇帝。但是事實告訴他,有的事也就是想想罷了。

他爹身子骨肉,皇爺爺從小就更緊張他,不過讓他習武強身,什麼戰場殺敵那是不可能的,連與禁軍對練都不許人家下狠手。

問題是秦王在太祖在時老實的跟家貓一樣,是他們們趙氏交口稱讚的馬上王爺,太子的耿耿忠臣賢弟。自從太祖一死,秦王的真面目就露出來了,開始不服朝廷管教,私下諸多不滿,這才一一暴露出來。

直到他爹死時,承平帝尚在外代天子祭泰山,結果秦王不知從何處得知天子駕崩這在京城都瞞得嚴嚴實實實的消息,在半路里圍堵暗殺於他。當時他與貼身護衛幾個人分別喬裝打扮迷惑秦王,他這才渾水摸魚回了京城繼承皇位。在當時略有差池,很可能他就死外頭了。

所以承平帝心裡憋着一股氣,說什麼也要將他爹在位時一直心心念唸的削藩在他手上給落實了。

好吧,落實還沒落,秦王扯了個藉口人家就反了。

反了,就反了,誰怕誰?!

承平帝二十三歲繼位,雖說多年受儒家教育,講究寬仁平和,可他骨子裡仍有一股不知道是年輕的衝勁,還是隻屬於趙氏血脈的霸道。

秦王敢反,他就敢和他硬拼!

他是皇帝,他佔着名呢。

柴榕和駱易攻克明陽城,將秦王妃和秦王世子生擒之時,承平帝興奮的一夜都沒睡覺。他甚至連夜下旨讓駱易奉旨將秦王妃和秦王世子當人質,逼秦王就範。投降則罷,不投降就把秦王妃和秦王世子當着秦王的面兒殺了。

他不是愛妻嗎?不是愛子嗎?

他倒要看看他有多愛,有沒有愛江山那麼愛!

可是秦王就範了,他心裡卻犯起了難。不認他是勤王的名兒吧,人家都慫了,這是赤果果地逼秦王造反,這仗要是真打起來,勝負還未定,死傷一定是巨大的;可是要是認了,就等於給了他張免死金牌,一家子造反有理——而且他們還把趙誠給殺了,這是朝廷封的官,他的人!

進退兩難,承平帝左右衡量不下,卻也知道機不可失,一旦秦王又反悔了,很可能殺他們個措手不及。

梅政說是領軍三十萬,可是一直龜縮雄縣不出言辭之間也並非血戰到底的架式,很有幾分忌憚秦王,從他措辭婉轉的密旨裡面就能看出來,他是支技議和的。

當晚承平帝就召內閣議事,將密詔一傳出去,內閣就先炸開了。

首先爆炸的就是被秦王指爲侫臣女幹臣的兵部尚書黃槐、太常寺卿兼翰林大學士的楊源真,當初也是他倆極力主張削藩,這時秦王慫了,可他倆不能慫,秦王是要拿他倆當雞殺給承平猴看的!

“朝廷三十萬大軍,何懼他秦王幾萬的兵馬?如果秦王這先河一開,是不是所有的潘王有樣兒學樣兒,都起兵造反,反到一半後悔了就拿勤王當藉口?!臣認爲要以武力鎮壓,給所有有異心的藩王以警示!”兵部尚書立爭到底,口沫橫飛。

楊源真也加入勸說,“臣認爲黃尚書所言有理,秦王既在這時肯議和,就是沒膽量和咱們朝廷進行正面對決。不過是拿媳婦孩子當個藉口,分明是知道再打下去撈不着好,遺臭萬年!朝廷若是答應他議和,豈非正中他下懷?臣以爲,刀既出鞘,就該斬敵於馬上,方不負一戰!”

可內閣一共五人,除了他倆,其他人卻又有不同看法。

不是人人都好戰的,既然秦王有議和之心,爲何一定要雙方廝殺血戰,死的還不都是大齊的兵大齊的人?

“朝廷纔打完西樑,本來國庫空虛,糧草不濟,若一戰而勝還好,萬一北邊戰線拉長,糧草卻跟不上又如何?再者,秦王並非匹夫之勇,也是隨太祖東征西討過的大將軍,梅政出兵以來一直龜縮不出,又怎知他不是懼敵?”

“——他懼敵,再換一個不懼便是!”

“你不懼,你上啊?”

“我上就我上!”

內閣兩人擼胳膊挽袖子,若不是當着承平帝的面就要掐到一處去了。

最後直掐到第二天鼓打三更,越掐越精神,直接將這種掐的精神搬到了朝堂之上。朝堂之上亦如內閣,分爲主戰和主和兩派,又開始一頓吵。

承平帝聽着直呲牙,不知道這些大臣們看不看得到他們噴出來的口水。他坐的高望的遠,那畫面感實在太清晰了。

“好了!”承平帝敲敲龍椅,殿上頓時安靜的針落可聞。

“衆愛卿的意思,朕已知曉,退朝吧。”

退朝?

‘衆愛卿’們紛紛側目,聖上是知曉了他們的意思,可他們並不知道聖上是個啥意思——到底是戰,還是和啊?

戰咋戰,和咋和?

092 腹黑娘娘傻相公571 一脈相承367 大顯神威226 神忽悠406 齷齪259 同仇敵愾145 江湖騙子432 見識086 黑商240 狗搶屎344 隨根兒?325 詔書402 好歹留一個608 怎麼可能262 破滅201 爭競273 假想敵474 狗咬呂洞賓376 生來多情種501 一錘定音179 你也是我親孃330 雞飛蛋打391 大坑297 攤官司072 步步爲營312 假面具390 取悅595 君恩604 不歸我管499 所託非人446 爛杏出牆478 大手筆095 工傷606 坑爹061 可不能打065 翻身有望475 美麗的扯157 無招勝有招077 狼心狗肺330 雞飛蛋打285 臉還要不要?071 以退爲進208 暗示性358 情有獨鍾295 岔頭107 玩兒的可真髒518 混世魔王510 劍拔弩張046 打虎英雄413 不服憋着102 坑了個連環373 疑鄰盜斧437 驚悚141 怎樣一種甜009 不祥的預感212 驚豔351 你是誰?132 師孃不是娘312 假面具040 失算296 長臉113 戒嚴608 怎麼可能010 戰鬥力289 諸事不宜331 心頭大患378 胳應人307 有點兒意思448 親上加親537 絕處逢生364 自作孽不可活468 成全315 得償所願615 憋着難受475 美麗的扯051 冤家路窄570 報喪241 離家出走477 出頭619 憑什麼335 找屎350 生無可戀204 屢敗屢戰458 黑狀539 上京153 馴化559 再見036 猛虎出閘196 考驗近在眼前148 心比窩瓜大187 時機108 神秘人610 好意363 委曲求全619 憑什麼268 可怖245 覺醒380 冷場365 鬥志昂揚389 說啥
092 腹黑娘娘傻相公571 一脈相承367 大顯神威226 神忽悠406 齷齪259 同仇敵愾145 江湖騙子432 見識086 黑商240 狗搶屎344 隨根兒?325 詔書402 好歹留一個608 怎麼可能262 破滅201 爭競273 假想敵474 狗咬呂洞賓376 生來多情種501 一錘定音179 你也是我親孃330 雞飛蛋打391 大坑297 攤官司072 步步爲營312 假面具390 取悅595 君恩604 不歸我管499 所託非人446 爛杏出牆478 大手筆095 工傷606 坑爹061 可不能打065 翻身有望475 美麗的扯157 無招勝有招077 狼心狗肺330 雞飛蛋打285 臉還要不要?071 以退爲進208 暗示性358 情有獨鍾295 岔頭107 玩兒的可真髒518 混世魔王510 劍拔弩張046 打虎英雄413 不服憋着102 坑了個連環373 疑鄰盜斧437 驚悚141 怎樣一種甜009 不祥的預感212 驚豔351 你是誰?132 師孃不是娘312 假面具040 失算296 長臉113 戒嚴608 怎麼可能010 戰鬥力289 諸事不宜331 心頭大患378 胳應人307 有點兒意思448 親上加親537 絕處逢生364 自作孽不可活468 成全315 得償所願615 憋着難受475 美麗的扯051 冤家路窄570 報喪241 離家出走477 出頭619 憑什麼335 找屎350 生無可戀204 屢敗屢戰458 黑狀539 上京153 馴化559 再見036 猛虎出閘196 考驗近在眼前148 心比窩瓜大187 時機108 神秘人610 好意363 委曲求全619 憑什麼268 可怖245 覺醒380 冷場365 鬥志昂揚389 說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