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章 霹靂堂

霹靂堂並不在豫章城中,而在贛江西岸的飛鴻山。飛鴻山的獅子嶺和神龍潭之間有大片石堡,依山勢修建,便是威名赫赫的豫章霹靂堂。霹靂堂四周或絕壁懸崖,或千仞山嶺,或十丈石牆,唯有東部有道路相通,雷家設重兵巡查。魯大腳在霹靂堂外徘徊數次,卻也無法進入其內見雷雱。

豫章本是幹越領地,西周初建立幹國,國都餘干。周時淮河以南統稱百越,江淮間廣陵一帶稱爲邗越,環太湖及甬紹一帶爲于越,甌江一帶爲甌越、閩江一帶爲閩越、嶺南爲南越、西江一帶爲西甌、紅水河一帶爲駱越。幹越人生於湖澤,斷髮文身,不束髮加冠,採懷玉山之銅鐵,斷髮剪爪,投於爐中,金鐵乃濡,遂以成劍,陸斷牛馬,水擊鵠雁!這鑄劍術卻是馳名九州,最有名的是干將、莫邪。

幹越遷徙鄱陽餘干之間建立方國,後爲勾吳所滅,又遭楚秦征伐,如今幹越人聚於羅霄山和雩山,割據山林,佔地爲王,不納王租。羅霄山脈是湘贛分水嶺,雩山在豫章之南,廬陵之東,寧都之西,上贛之北。羅霄山脈的幹越人的頭人有武功山嚴虎、萬洋山祖狼、諸廣山毛竿在長沙侯和廬陵侯的多年剿撫已經安分,不少越人爲編戶之民。雩山山脈中軍峰山潘林、凌雲山費戰、魚牙嶂黃亂等。武夷山派彭氏自彭祖以來,素來教化幹越人,教導鑿井、炊事、建屋、棺葬等,武夷山派和龍虎山在幹越之中威望極高,自從龍虎山燭之狐下山至淮南,武夷山派獨立支撐。閩越王滅南海王、驅逐東甌王,西破寧都,幹越諸部也躍躍欲試。廬陵、豫章、餘干、鄱陽四邑皆如臨大敵。

城外山高林密,卑溼多竹,多蛇蟲之害,野牛、野狼出沒。魯大腳不敢在城外露宿,只得進入豫章城。豫章城乃是秦時所築小小城邑,方方正正,多遷徙之民,外有十里外郭。西門名曰松陽門,城門內有巨大樟樹,高五丈五尺,大二十五圍,枝葉扶疏,垂蔭數畝,若神木守護。樟樹旁是豫章最大的客棧酒樓——神木客棧,魯大腳入住客棧落腳,再做打算。

豫章內城東部有湖,魯大腳與芳蘿到湖邊遊覽,卻見湖邊盡是貧民窟,貧民窟中皆秦時遷徙的隱官、刑徒、隸臣妾、贅婿、商賈。黎民採蓮捉魚爲生。忽然大批官兵闖入貧民窟搜查,爲首者高呼:“吾乃新任餘干護礦校尉吳瑞峰,奉餘干伯令,徵壯丁勞役採金,諸位自覺服役者,凡逃避勞役者,殺無赦。”一時之間,貧民窟大亂。

一名老婦人道:“我的兩個兒子皆死於黃金採,我這小兒子服役剛剛回來不到一個月啊。”

一名婦女道:“我丈夫在黃金採常年泡水,腰椎壞死,再不歇息治療,人都要廢了。我們一家子怎麼活啊?”

……

爲首官兵道:“爾等不必煩惱,這次是道懷玉山採山礦,不必浸泡水中。”

衆黎民皆呼天搶地。

吳瑞峰道:“八月天子祭祀宗廟,大會諸侯王、列侯。我楚王須供金助祭,酎金二十萬兩。這酎金色不正質不純皆會獲罪,餘干伯也是沒辦法。不過,本校尉看在大家皆鄱陽湖民的情分上,諸位交納500錢可免此次勞役。”

一名公子哥大聲道:“他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那裡來得500錢?這分明是訛詐!”

“你是何人?”

“霹靂堂雷雱。”

吳瑞峰吃了一驚,後退一步,顯然對霹靂堂十分忌憚,道:“霹靂堂自雷啓雲老太公的孫子輩的三位公子,沒有聽說雷雱這個名字?”

一名士兵道:“他祖上是雷啓山,是雷姓旁支庶出,在霹靂堂有任何權勢,全家皆在豫章城,並日只負責霹靂堂外圍事務。”

吳瑞峰換了臉色,輕蔑道:“奉餘干伯令徵發勞役,就是雷萬春和雷萬興也得賣我三分面子。不知你這位號稱霹靂堂的雷公子是不是錢多的沒地方花,要爲這些窮鬼出錢免卻勞役啊?”

雷雱憋得臉紅。

魯大腳大聲道:“不錯,這裡是鄂城印製的錢鈔兩萬錢,可夠了?”

吳瑞峰仔細審視錢鈔,笑眯眯道:“霹靂堂果真厲害,連旁系之族也是如此大方!多謝啦!咱們走。”

衆百姓皆跪地拜謝雷雱。雷雱卻拉着魯大腳迅速離開了。

雷雱道:“大腳!你可真是大神!你怎麼在豫章城?”

魯大腳講述原由,道:“我現在是被翟夷之盯上了,這下是死定了,可憐我的兩個老婆還在翟夷之手中。”

雷雱:“荊琬琰和隨玓瓅是大司命的徒弟,墨家不會與巫山神女宮死磕的。你還是擔心你自己吧!”

魯大腳道:“廬山匡九公指點我向南而行,南邊我只有你一個朋友,我現在怎麼辦?”

雷雱道:“你跟隨做個外堂弟子,爲我雷家堡做事,好歹有個身份掩護。豫章沒有認識你的人,再簡單易容一下,保證無人認識你。”

雷雱道:“雷徐乃豫章城兩大姓,自楚王打擊徐氏,雷姓越來越興旺,徐姓族人末落。我便是自徐姓改爲雷姓”

“徐姓,怎麼會居於豫章。”

“徐福者,又稱徐巿或希,譜名徐議,字君房,其父諱猛,祖父諱長,從祖父諱延(即尚),曾祖父諱仲,高曾祖諱詵(即金文銑)。福之長兄諱譜,福率振男女各三千人入東海祖洲。諮居琅邪,今山東徐氏者爲徐偃王二十九裔孫徐諮之後。徐福一支入東海祖洲,不復返也。徐該與徐福同曾祖父,延(即尚)知福反,入東海祖洲止王(秦始皇)不來,爲避秦始皇滅門之禍,隨令其孫該潛居豫章(即今之南昌)。”

161章 逸派七子與天策府第二十五章 浩然正氣第四章 前傳之御駕親征(1)333章 石垣島240章 浮屠道429章 桃源仙境第四十九章 五聖鬥法第二節 前傳之參合陂(2)第一百一十六章 呂梁三傑264章 朐山鹽幫321章 千情公子489章 翟王188章 秦人猶守邊第二十六章 老子化胡498章 殺手的命運486章 盜墓賊483章 百樂門第八十章 鬥惡犬537章 雪濤之才440章 隨珠荊玉217章 十大惡人第十章 前傳之大野龍蛇(3)第137章 宇文險320章 邪馬臺的野望537章 雪濤之才433章 僬僥氏396章 天刀婆婆213章 血崖爭鋒第十六章 匈奴使團291章 黯然銷魂劍284章 吳越舊事192章 羅馬方陣448章 僬僥人的秘密第130章 神箭九策173章 水衡都尉230章 登天山517章 天衣派苦行僧第151章 燕王494章 惡人谷226章 合黎山200章 姑墨第九十七章 無根門514章 魔苯來襲292章 妙在絲毫之間483章 百樂門285章 神木八卦陣380章 讀心術485章 五青璇279章 八不中道379章 拯救千姬206章 蒲昌海351章   耳鼻冢第六章 前傳之御駕親征(3)311章 九鬼鎖牢陣第三十章 兄弟相會366章 夜宿富士山302章 蜑人之後287章 君子堂第七十一章 燕王有召400章 月旦評397章 洛河天津橋469章 鐵膽莊432章 章華宮462章 舜帝陵第四十七章 朝鮮金槍門429章 桃源仙境第130章 神箭九策324章 澎湖第十六章 匈奴使團173章 水衡都尉336章 時空漩渦400章 月旦評207章 再逢龍戰野346章 小野小町的後人338章 加藤清正292章 妙在絲毫之間第十五章 貴人相助333章 石垣島309章 恨天老人440章 隨珠荊玉第149章 再起風波306章 諸暨苧蘿山第三十五章 鹽幫212章 血刀門182章 墨山城234章 援救烏孫第152章 尋覓佳人第二十二章 九州378章 真田幸村的威名491章 崆峒山下289章 歐陽冉234章 援救烏孫438章 十二連寨505章 崆峒派462章 舜帝陵346章 小野小町的後人279章 八不中道535章 夜探蜀王府357章 大阪城365章 夢想權之助
161章 逸派七子與天策府第二十五章 浩然正氣第四章 前傳之御駕親征(1)333章 石垣島240章 浮屠道429章 桃源仙境第四十九章 五聖鬥法第二節 前傳之參合陂(2)第一百一十六章 呂梁三傑264章 朐山鹽幫321章 千情公子489章 翟王188章 秦人猶守邊第二十六章 老子化胡498章 殺手的命運486章 盜墓賊483章 百樂門第八十章 鬥惡犬537章 雪濤之才440章 隨珠荊玉217章 十大惡人第十章 前傳之大野龍蛇(3)第137章 宇文險320章 邪馬臺的野望537章 雪濤之才433章 僬僥氏396章 天刀婆婆213章 血崖爭鋒第十六章 匈奴使團291章 黯然銷魂劍284章 吳越舊事192章 羅馬方陣448章 僬僥人的秘密第130章 神箭九策173章 水衡都尉230章 登天山517章 天衣派苦行僧第151章 燕王494章 惡人谷226章 合黎山200章 姑墨第九十七章 無根門514章 魔苯來襲292章 妙在絲毫之間483章 百樂門285章 神木八卦陣380章 讀心術485章 五青璇279章 八不中道379章 拯救千姬206章 蒲昌海351章   耳鼻冢第六章 前傳之御駕親征(3)311章 九鬼鎖牢陣第三十章 兄弟相會366章 夜宿富士山302章 蜑人之後287章 君子堂第七十一章 燕王有召400章 月旦評397章 洛河天津橋469章 鐵膽莊432章 章華宮462章 舜帝陵第四十七章 朝鮮金槍門429章 桃源仙境第130章 神箭九策324章 澎湖第十六章 匈奴使團173章 水衡都尉336章 時空漩渦400章 月旦評207章 再逢龍戰野346章 小野小町的後人338章 加藤清正292章 妙在絲毫之間第十五章 貴人相助333章 石垣島309章 恨天老人440章 隨珠荊玉第149章 再起風波306章 諸暨苧蘿山第三十五章 鹽幫212章 血刀門182章 墨山城234章 援救烏孫第152章 尋覓佳人第二十二章 九州378章 真田幸村的威名491章 崆峒山下289章 歐陽冉234章 援救烏孫438章 十二連寨505章 崆峒派462章 舜帝陵346章 小野小町的後人279章 八不中道535章 夜探蜀王府357章 大阪城365章 夢想權之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