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章 月旦評

bookmark

月旦評乃當世名士品評人物、論士議政的活動,無論是寒門庶族還是名門望族皆可參加,名爲品評人物的文章詩詞字畫,實際是舉薦賢才的輿論利器。月旦評原爲汝南許氏發起,好共核論鄉黨人物,每月輒更其品題,褒貶時政,不虛美,不隱惡,不中傷,能辯人之好壞,能分忠奸善惡,或在朝或在野,都在品評之列。所貶如墜於淵,凡得好評之人,如龍之升,身價升騰。無論是名士還是凡人,一經品題,身價百倍,世俗流傳,以爲美談。學子秀士趨之若鶩,競領品評爲榮。曾舉樊子昭於鬻幘之肆,出虞永賢於牧豎,召李淑才鄉閭之間。

月旦評聞名遐邇,盛極一時,常遭非議,朝廷大小官吏畏懼如虎,莫不改操飾行,謹小慎微。豫兗之間,爲官者不敢華輿美服,或曰私法誹謗,褒貶不平。朝廷多議禁絕月旦評,時靈玉太真還領着太常寺巡查博士和禮部拾遺之銜,有舉薦賢才、監察各地書院和州學的之職,上書雲:“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自秦末以來,中國士大夫更相謗訕,或至於禍,原非爲大讎,惟坐克己不能盡如禮,而責人專以正義。夫己不如禮,則人不服。責人以正義,則人不堪。內不服其行,外不堪其責,則不得不相怨。相怨一生,則小人得容其間。得容其間,則三至之言,浸潤之譖,紛錯交至,雖使至明至親者處之,猶難以自定,況已爲隙,且未能明者乎?是故名士至於血刃,將相不終其好,本由於此而已。夫不赦小過,纖微相責,久乃至於家戶爲怨,一國無復全行之士也。”

聖上大喜,便命靈玉太真主持月旦評,每年四次親臨,定於嵩陽觀舉行。自靈玉太真主持,改了規矩,不允負面評價,由是月旦評僅品評其優,而彈劾檢舉由御史臺爲之,更要求自此月旦評十分興盛,大大彌補科舉之不足,人才拾遺,頗多達才能吏。

嵩陽觀在嵩陽書院西側,乃靈玉太真雲遊修真之處,畢竟皇親國戚,佔地竟是比嵩陽書院還要大幾畝。靈玉太真兼任拾遺署司丞之職位,有采風諷諫、薦舉薦賢才之名。此刻各地寒門庶族皆來嵩陽觀拜訪,潁川郡望族最多,有陽翟薛氏、原氏、褚氏、趙氏、李氏、郭氏;潁陽王氏、姚氏;舞陽韓氏;長社鍾氏;郟縣臧氏、申氏,還有陳留郡謝氏、沛郡朱氏、濟陰卞氏、山陽郡滿氏、汝南郡金氏、南陽諸葛、河內郄氏等。這些寒門庶族,乃是曹魏政權對門閥士族的的核心力量。

嵩陽觀和嵩陽書院前有廣場百畝,中有水潭,潭中搭高臺,潭外乃或座或立的觀衆,外圍四周皆迴音壁,不虞衆人聽不清檯中所言。月旦評之日,大鼓四面齊聲擂響,喧譁衆人安靜下來,無數圍觀學子矚目臺上。

靈玉太真道:“資質有高低,學業有先後。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爲下矣。可與爲善,不可與爲惡,是謂上智。可與惡爲,不可與爲善,是謂下愚。可與爲善,可與爲惡,是謂中人。月旦品評,隱才拾遺,國之大計。請御史臺外郎王渙之、博學鴻士司大學士審長友、汝南大儒侍中王敦厚、東宮太子太師田千秋、嵩陽書院山長相符子。”

御史臺外郎王渙之道:“在下太原王渙之,應司丞之命主持今次月旦評,斗膽風評天下之士,一如往例,恭迎四海才士。今以嵩山爲詠,孰可登臺?”

陽翟薛禎登臺,朗聲道:“禪客歸心急,山深定易安。清貧修道苦,孝友別家難。雪路侵溪轉,花宮映嶽看。到時瞻塔暮,鬆月向人寒。”

陽翟原植道:“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雲來。”

田千秋道:“兩位公子皆鳳毛麟角之人,薛禎外朗,雅飭之中,時饒逸韻。原植內潤,清新而不失之幽深,醞藉而不流於側媚。”

王渙之道:“非也!陽翟薛氏、原氏、褚氏、趙氏、李氏、郭氏的詩,我盡讀之,詩不過禪語,賦不過喟嘆,用詞多俗,無病哀鳴,粉飾風雅,定三品。”

田千秋道:“御史外郎以爲何人詩詞爲一品啊?”

燕雲天道:“當今聖上詩云:‘艮嶽移來石岌峨,千秋遺憾感懷多。依巖鬆翠龍鱗蔚,人牖篁新鳳尾娑。樂意詎因逢勝賞,悅心端爲得嘉禾。當春最是耕犁急,每較陰晴發浩歌。’聖上虔心爲禾苗祈雨,重農優民,望春雨滋生萬物,求黎民蒼生溫暖,此所謂恩澤千秋,傳思萬代,乃上上之品。”

衆人聞言各自起立,齊聲呼道:“聖上恩澤千秋,傳思萬代。”

王渙之又道:“晉王詩云:天津橋下冰初結,洛陽陌上人行絕。榆柳蕭疏樓閣閒,月明直見嵩山雪。晉王詩詞思健功圓,清絕悠遠,乃一品。所以天子與晉王登堂入室,而陽翟六傑可居於廊廡之間。”

衆人拊掌叫好。

風過庭道:“我有萬古宅,嵩陽玉女峰。長留一片月,掛在東溪鬆。爾去掇仙草,菖蒲花紫茸。歲晚或相訪,青天騎白龍。”

王渙之道:“盧公子乃人間才傑,其詞縱橫奔放,富麗剛健,意境開闊,韻美清新,聞之如銀杏臨窗,石階帶雨,定爲一品。”

風過庭拜謝而退,步法瀟灑,引得圍觀少女歡呼不已。

沛郡朱言道:“秦頒《挾書令》,焚書坑儒,《尚書》盡數被焚。餘訪秦博士伏生口授而得《尚書》二十八篇,做了註疏,還請先生指點。”

田千秋道:“付生何人?必是僞作!你可是用錯功夫了。”

王渙之道:“非也!此舉善哉,我等正是要從斷簡殘卷之中重塑經典,只要上合聖賢心志,下利國民,此書規勸君王,教導庶民,即便僞作,即使千秋文章啊!”

衆人歡呼雷動。

魯大腳冷哼一聲,琢磨半天道:“汝乃天驕,何不直上九霄!摔死你!”

“你這潑皮無良少年!”

魯大腳自顧自盼道:“咱吃飯不靠文化,靠的是臉。玉樹臨風美少年,萬千少女睹我容顏者,未嘗不徹夜難眠。”

靈玉太真怒道:“汝顏之厚,城牆何堪!若汝面爲盾,可抵吳鉤擊刺矣。何不溺而自照?”

373章 小野善鬼的居合術第十六章 匈奴使團454章 梅嶺第二十七章 絞殺黑衣教288章 越女劍475章 選花魁543章 巴人鬼道450章 絕殺武器293章 極樂老人第二十一章 岸芷汀蘭,郁郁青青第三十八章 淮南劍派189章 罽賓之王386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九十五張 姑姑174章  夜宴255章 紅綃之約第七十九章 慈幼園382章 木村重成253章 塗山氏389章 大阪開戰第九十八掌 楚國郡主第二十八章 二王三恪420章 荊楚之舟535章 夜探蜀王府第138章 造化功第153章 脫險278章 棲霞寺第142章 朝鮮將軍517章 天衣派苦行僧409章 亡命之徒第141章 朝鮮列口312章 芳蹤何處尋175章 龍戰野522章 紫籮壩395章 拜火教聖女195章 烏孫488章 黃龍山的紫砂438章 十二連寨第140章 鯨魚186章 崑崙仙人青靈子378章 真田幸村的威名第160章 長嘯門第七十九章 慈幼園第五十五章 小試牛刀507章 星宿派526章 峨嵋派533章 凝香閣273章 金陵第138章 造化功第八十八章 火併第六十六章 大殺四方第144章 千代太后第一百章 天狼衛第143章 秦卿蹤跡449章 霹靂堂的內鬥第八十章 鬥惡犬354章 重逢櫻雪528章 白馬人512章 苯教與密宗之爭314章 鑄劍谷第550章 南下邛滇300章 一窩蜂299章 閩人劍神447章 敵襲284章 吳越舊事第136章 顓頊之墟526章 峨嵋派第二十二章 九州第九十章 大誰令第九十七章 無根門357章 大阪城328章 情僧普淨337章 立花櫻雪174章  夜宴第五章 前傳之御駕親征(2)第二十九章 劫囚321章 千情公子469章 鐵膽莊第九十六章 東府八士228章 天山派二宗336章 時空漩渦第五十章 方仙道452章 武夷山的大禮儀359章 德川家康的計謀224章 收復河西176章 衛洛真230章 登天山第五十章 方仙道第十三章 狂生髮難415章 魚梁洲307章 天地陰陽五行賦481章 鬼王444章 霹靂堂第一百二十七章 烏桓鮮卑第九十章 洛陽城378章 真田幸村的威名第二十五章 浩然正氣381章 佐佐木小次郎之死400章 月旦評258章 衡山五神劍
373章 小野善鬼的居合術第十六章 匈奴使團454章 梅嶺第二十七章 絞殺黑衣教288章 越女劍475章 選花魁543章 巴人鬼道450章 絕殺武器293章 極樂老人第二十一章 岸芷汀蘭,郁郁青青第三十八章 淮南劍派189章 罽賓之王386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九十五張 姑姑174章  夜宴255章 紅綃之約第七十九章 慈幼園382章 木村重成253章 塗山氏389章 大阪開戰第九十八掌 楚國郡主第二十八章 二王三恪420章 荊楚之舟535章 夜探蜀王府第138章 造化功第153章 脫險278章 棲霞寺第142章 朝鮮將軍517章 天衣派苦行僧409章 亡命之徒第141章 朝鮮列口312章 芳蹤何處尋175章 龍戰野522章 紫籮壩395章 拜火教聖女195章 烏孫488章 黃龍山的紫砂438章 十二連寨第140章 鯨魚186章 崑崙仙人青靈子378章 真田幸村的威名第160章 長嘯門第七十九章 慈幼園第五十五章 小試牛刀507章 星宿派526章 峨嵋派533章 凝香閣273章 金陵第138章 造化功第八十八章 火併第六十六章 大殺四方第144章 千代太后第一百章 天狼衛第143章 秦卿蹤跡449章 霹靂堂的內鬥第八十章 鬥惡犬354章 重逢櫻雪528章 白馬人512章 苯教與密宗之爭314章 鑄劍谷第550章 南下邛滇300章 一窩蜂299章 閩人劍神447章 敵襲284章 吳越舊事第136章 顓頊之墟526章 峨嵋派第二十二章 九州第九十章 大誰令第九十七章 無根門357章 大阪城328章 情僧普淨337章 立花櫻雪174章  夜宴第五章 前傳之御駕親征(2)第二十九章 劫囚321章 千情公子469章 鐵膽莊第九十六章 東府八士228章 天山派二宗336章 時空漩渦第五十章 方仙道452章 武夷山的大禮儀359章 德川家康的計謀224章 收復河西176章 衛洛真230章 登天山第五十章 方仙道第十三章 狂生髮難415章 魚梁洲307章 天地陰陽五行賦481章 鬼王444章 霹靂堂第一百二十七章 烏桓鮮卑第九十章 洛陽城378章 真田幸村的威名第二十五章 浩然正氣381章 佐佐木小次郎之死400章 月旦評258章 衡山五神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