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章 援救烏孫

烏禪幕王須的夫人,也就是先賢撣的親姐姐,自負是日逐王的姐姐,帶領長子厲都前去理論。

僮僕都尉大罵道:“先賢撣不過是單于貶責的狗,抵擋匜朝的獻祭品罷了。你烏禪幕部坐視僮僕都尉部衆被圍攻,卻不前去支援,罪大惡極!”他掌摑夫人,差點殺掉厲都。

十日後,匈奴人的大營傳來了戰鼓聲,萬餘匜朝騎兵列爲五個橫隊,輪番圍攻。烏禪幕部落得一千騎兵在厲都的帶領下遠遠觀戰。厲都身邊是烏孫使者阿渡。

看厲都有些緊張,阿渡道:“放心,張鬱青將軍定會遵守承諾的。只要大王子旁觀,匜朝軍隊只會借道而過。”

厲都道:“不,我不可以旁觀。我要爲母親討回尊嚴。”

厲都揚手加入了圍殲匈奴人的戰鬥之中。

戰事已畢。

張鬱青問:“塞北行國,左衽胡族,皆一家乎?六國時,秦之西北有義渠、月氏,燕之北邊有山戎、東胡,趙之北邊有林胡、樓煩、白羊,如今皆自稱匈奴。烏禪幕部落也是爲匈奴所迫,此事功過相抵,厲都王子可願隨我前去烏孫,勸汝父王歸順天朝?”

厲都道:“願爲前驅指路。”

自開都水草原(巴音布魯克草原)向烏孫而行,要翻過那拉提山的山嶺,自伊列水河谷向西,這裡一路攀爬山路,然後下山路,並不順暢,衆人就是心急,也無可奈何。

阿渡低聲吟唱:“載馳載驅,歸唁衛候; 驅馬悠悠,言至於漕。大夫跋涉,我心則憂;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視爾不臧,我思不遠。 既不我嘉,不能旋濟;視爾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採其蝱;女子善懷,亦各有行。許人尤之,衆稚且狂;我行其野,芃芃其麥。 控於大邦,誰因誰極;大夫君子,無我有尤。 百爾所思,不如我所之。”

張鬱青道:“這時許穆夫人的大作麼?”

“北狄入侵,衛國亡,許穆夫人載馳歸衛,親自趕赴漕邑。這是公主所教導。恰恰符合我此刻的心情,生死與公主同。”

張鬱青知她心情,卻也不知如何安慰她,只有盡力催促馬蹄。

終於進入伊列河谷。

伊列水是天山北最富饒溼潤之地。羣山在伊列水東方形成了一個夾角,不但擋住了炎熱的沙漠,還讓伊列水谷地,變成了整個西域最溼潤的地方。來自西方的水氣在山脈高處變成了雲朵,又化爲雨雪降落滋養大地,讓伊列河畔鮮花盛開,且就算秋冬亦十分溫暖。伊列水中蘆葦花如同白浪,在風中搖曳,空氣中飄蕩着牧草的清香。白樺林、針葉林和雪白的峰頂組成了美麗的景色。

昔日大月氏爲匈奴所破,離開河西,來此落腳。百多年前,烏孫擊走大月氏,定居在伊列河谷,歷經“狼王”獵驕靡、“岑陬王”軍須靡、“肥王”翁歸靡繁衍成了控弦十萬的大國,與五萬大國康居並列抗衡。

烏孫也享受到了大國的小霸主的地位,大宛進貢馬和葡萄酒,姑墨諸國進貢奉黃金和珠寶。

匈奴分兵兩路,一部以涿邪王爲正,呼揭王爲副,大舉越過阿拉套山口,入侵伊列水。右谷蠡王、烏禪幕部則自開都水西進,沿着伊列水河谷入侵。此外大單于的執政大臣,郝宿王刑未央與右大且渠、右大將等從單于庭帶來的兩萬騎督戰諸部。

忘憂公主道:“伊列、金薇山、燕然山之間,冬季皆嚴寒且氣候多變。匈奴大軍出征,必以十萬計人民畜產並行爲續。牧民留居冬場細心照顧牲畜的季節。匈奴卻強行出征,不順天時,比遭天譴。”

七河和夷播海一帶,泥靡公開迎接匈奴,自稱“單于外甥”,聲稱翁歸靡負約,烏孫唯一的正統昆彌,是軍須靡之子——泥靡。

烏孫肥王率領騎將部連敗數役,肥王戰死,損失了上萬騎,餘部撤往熱海。這是烏孫的聖湖,神靈護佑的地方。

赤谷城公主宮室的僕從,身穿甲冑,手持刀劍和弩機,紅木牆上堆滿了箭矢。奴僕騎射技擊已經今非昔比,足以守衛這座赤谷城。元貴靡則率騎將部守衛在赤谷城外圍。

忘憂公主挽起了高髻,戴上了尖尖的烏孫皮帽,衣着華麗,掛滿了各種金飾,這是屬於烏孫右夫人的盛裝,只有這個身份,能讓她發號施令。

左大將道:“康居王命伊奴毒率兩萬騎兵遊弋在夷播海,但是未曾攻擊泥靡,大有觀戰而後定的姿態。”

大祿道:“泥靡自稱狂王,聚六萬騎之衆,我軍只有兩萬青壯能戰,而且這個人數還在日益減少,不斷有人偷偷逃離營地,去投奔泥靡,或離開熱海,想要遠離這場內戰。”

元貴靡道:“母親你帶妹妹弟弟們走吧,我來斷後。”

忘憂公主道:“放棄熱海,放棄聖湖,便是放棄信仰,無人跟隨吾等,是自求死路。唯有死戰,方能求生。”

烏孫雖是遊牧行國,但也有固定的四季牧場,伊列水、熱海周邊的這片土地牧場是上佳的生存之地。若是放棄熱海,烏孫部落大多會投靠泥靡或者匈奴人。五十萬烏孫人立刻就是分崩離析。

元貴靡也明白這個道理,堅定道:“爲母親,爲烏孫,我願死戰。”

若呼翕侯說:“按照軍須靡臨死前與肥王的約定,繼承昆彌之位者當爲泥靡。所以貴人之中多有投靠泥靡者。”

“泥靡勾結匈奴,舊約已廢,哪怕他自稱昆彌,也是僞王。今日我便按照肥王遺言加冕元貴靡爲昆彌。”

新昆彌繼位的儀式,由獵鷹族的巫師來主持。忘憂公主率領衆烏孫貴人跪拜太陽。康居和烏孫傳說裡,天空有藍色草原名曰“蒼唐厄爾”,太陽騎着駿馬的引弓者,射出的炙熱火箭便是霹靂雷電。烏孫王號“莫昆”或者“昆彌”,便是“一千個太陽”之意。

荒原舞取出鴉羽冠和白狼皮披風,月氏破烏孫時,用奶水餵養獵驕靡的母狼死後之皮製成披風,用叼着食物來扔給獵驕靡的烏鴉所落之羽所制的羽冠。 這是烏孫王者冠冕了。

元貴靡高呼道:“我向熱海發誓,我向蒼唐厄爾發誓,誓死守護赤谷城,奪回伊列水,平定叛亂,向匈奴人復仇!”

衆人高呼:復仇!復仇!復仇!

第三十八章 淮南劍派352章 琵琶湖327章 大肚王國209章 慷慨赴死302章 蜑人之後473章 論酒第一百一十九章 奸闌出物第四十四章 醫學?武術?374章 悟道寶藏院第四十九章 五聖鬥法第550章 南下邛滇495章 辜負了她的信任第四十一章 食心蟲491章 崆峒山下526章 峨嵋派第二十二章 九州422章 魯大腳的膽氣460章 山徭人471章 採花門第550章 南下邛滇190章 安息帝國第七十九章 慈幼園439章 鄂侯試劍第135章 慕容部378章 真田幸村的威名第143章 秦卿蹤跡第十七章 東封西祀425章 五溪蠻264章 朐山鹽幫504章 解仇盟會497章 謁者469章 鐵膽莊413章 襄陽城410章 墨家矩社440章 隨珠荊玉396章 天刀婆婆第九十章 洛陽城第146章 鄒衍第六十六章 大殺四方209章 慷慨赴死162章 四大散人392章 鬆姬?小野夜雨?第二十四章 鉅野澤389章 大阪開戰第九十三張 何得美人恩第158章 卑沙城243章 蘇薤城449章 霹靂堂的內鬥185章 婼羌王279章 八不中道311章 九鬼鎖牢陣第二十八章 二王三恪473章 論酒303章 陣衍術190章 安息帝國第六十四章 採生折割416章 避禍之策第七十三章 烏桓行刺326章 胡不歸466章 螺城253章 塗山氏542章 貓鬼術第十五章 貴人相助219章 北宮世家第一百一十六章 呂梁三傑351章   耳鼻冢194章 密特拉教178章 太子殿下第二十章 武林三宗332章 渡來人532章 飛仙劍274章 明爭暗鬥第156章 沃沮486章 盜墓賊344章 片倉重長161章 逸派七子與天策府366章 夜宿富士山183章 蘇雷納477章 武功山第九章 前傳之大野龍蛇(2)442章 九宮山275章 金陵城下現倭寇516章 勉苯第九十二章 催花術373章 小野善鬼的居合術484章 藥王谷380章 讀心術259章 淮南王之謀413章 襄陽城417章 事情原委409章 亡命之徒479章 鬼市第六十五章 飛天神蝠368章 兵進愛宕山第159章 傳信161章 逸派七子與天策府469章 鐵膽莊188章 秦人猶守邊507章 星宿派307章 天地陰陽五行賦
第三十八章 淮南劍派352章 琵琶湖327章 大肚王國209章 慷慨赴死302章 蜑人之後473章 論酒第一百一十九章 奸闌出物第四十四章 醫學?武術?374章 悟道寶藏院第四十九章 五聖鬥法第550章 南下邛滇495章 辜負了她的信任第四十一章 食心蟲491章 崆峒山下526章 峨嵋派第二十二章 九州422章 魯大腳的膽氣460章 山徭人471章 採花門第550章 南下邛滇190章 安息帝國第七十九章 慈幼園439章 鄂侯試劍第135章 慕容部378章 真田幸村的威名第143章 秦卿蹤跡第十七章 東封西祀425章 五溪蠻264章 朐山鹽幫504章 解仇盟會497章 謁者469章 鐵膽莊413章 襄陽城410章 墨家矩社440章 隨珠荊玉396章 天刀婆婆第九十章 洛陽城第146章 鄒衍第六十六章 大殺四方209章 慷慨赴死162章 四大散人392章 鬆姬?小野夜雨?第二十四章 鉅野澤389章 大阪開戰第九十三張 何得美人恩第158章 卑沙城243章 蘇薤城449章 霹靂堂的內鬥185章 婼羌王279章 八不中道311章 九鬼鎖牢陣第二十八章 二王三恪473章 論酒303章 陣衍術190章 安息帝國第六十四章 採生折割416章 避禍之策第七十三章 烏桓行刺326章 胡不歸466章 螺城253章 塗山氏542章 貓鬼術第十五章 貴人相助219章 北宮世家第一百一十六章 呂梁三傑351章   耳鼻冢194章 密特拉教178章 太子殿下第二十章 武林三宗332章 渡來人532章 飛仙劍274章 明爭暗鬥第156章 沃沮486章 盜墓賊344章 片倉重長161章 逸派七子與天策府366章 夜宿富士山183章 蘇雷納477章 武功山第九章 前傳之大野龍蛇(2)442章 九宮山275章 金陵城下現倭寇516章 勉苯第九十二章 催花術373章 小野善鬼的居合術484章 藥王谷380章 讀心術259章 淮南王之謀413章 襄陽城417章 事情原委409章 亡命之徒479章 鬼市第六十五章 飛天神蝠368章 兵進愛宕山第159章 傳信161章 逸派七子與天策府469章 鐵膽莊188章 秦人猶守邊507章 星宿派307章 天地陰陽五行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