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看到,晚櫻草的花語,是默默的愛;它還有另一種花語,是不屈的心,自由的心。
顧挽瀾更喜歡後面這則花語,心是自己的,心是自由的,還是留在自己身邊,誰也不給的好……
所謂成長,有物理意義上的成長和精神層面的成長。
物理意義上的成長,就是隨着歲月的增加,生命漸漸成熟、老去、死亡;精神層面的成長,則隨意得多,有人“不願意長大”,便任性地無視歲月的流逝,可是有的人,卻被命運所迫,不得不在很短的時間內完成人生的蛻變。
很不幸,顧挽瀾就屬於後者。
所謂成長,就是一次又一次淚流滿面地用盡全力,連滾帶爬着跨過命運劃出的及格線的過程——這是顧挽瀾讓自己的人生逐漸豐滿的過程中深刻體會到的。
顧挽瀾沒想到自己的成長陣痛來得那樣的突然,突然到她連一點兒心理準備都沒有,便慌張地邁着大步起跑了。
盛夏正午的濃烈陽光,霸道地把一身的火熱傾灑在醫院長廊裡奔跑的女孩子身上,淡藍色的棉布裙襬,因爲女孩子纖長玉腿的飛快邁動而不斷糾纏、散開,在空中似一朵美麗的鮮花綻放開來。而奔跑着的少女,此時卻根本沒有心情注意這些,她只是一層層地跑過長廊、樓梯,最終停在安靜而幽長的病房前。
深吸一口氣,調整了一下心緒,顧挽瀾慢慢伸手推開房門。
病房安靜肅穆,只有幾聲輕輕的抽泣,壓抑而小心,生怕吵到了躺在病牀上的人。
顧挽瀾擡眼望去,在白色牀單的映襯下,父親的臉色更顯蒼白,此時還未清醒過來,雙目緊閉,額間的皺紋深如溝壑,即使陷入沉睡,深深的“川”字形印跡依然銘刻在眉間。
顧挽瀾恍然間驚覺,父親就是習慣以這樣的表情度過一個個她未曾注意的日夜罷。記憶中的父親,總是和藹可親、從容睿智的,他用高高大大的身軀撐
起顧家的一片天地,更爲顧挽瀾創造了無憂無慮的童年時光。
乍見形容憔悴的父親,顧挽瀾心中一陣愧疚,一直忙着關心自己的事情,不知不覺間,本應最親近的父親,自然竟然疏忽至此,蒼老了如許也未曾發覺。
她放輕了腳步,走到母親身邊,輕撫着母親的肩膀,希望可以通過這種方式給母親支持。
印象中從容端莊的母親也變得憔悴衰弱,被羅明輝的母親孫淑慧拉着手,她的目光依然緊鎖在沉睡着的丈夫臉上,期盼着下一秒,他便能睜開眼睛。
樑小敏感受到從女兒手心傳遞的安慰,肩頭動了一下,依然保持着原來的姿勢,只是原本泛紅的眼框盛不住太多的難過,兩串淚花滾落下來,滴在面前雪白的牀單上,瞬間擴散開來。顧媽媽怕女兒看到更加難過,只好把頭腦埋下,遮掩自己的失態。
顧挽瀾看到母親的這一舉動,心中的難過更添幾分,強忍着淚水,安慰母親:“媽媽,沒事的,我爸身體一向不錯,剛纔我已經問過醫生了,只是一時着急,一會兒就會醒過來的……”講着講着自己竟也哽咽地說不下去。
一室傷心,三人相對,卻都無從開解,只能安靜地注視着牀上的病人,各自煩惱。她們又都顧及着身邊人的感受,不敢讓悲傷情緒流露出來,隱忍得久了,房間裡的氣氛愈加沉重,就像窗外那片漸漸堆積的積雨雲似的,沉甸甸地,揮之不去。
傍晚時分,顧頌國慢慢轉醒,只是精神依然不濟,目光略顯沉重,只看向門外。
顧挽瀾把相關費用繳清,又從主治醫生那裡瞭解到父親的身體還不至太差,方纔鬆了口氣,與孫淑慧一起安慰着樑小敏不用擔心,一切有她。
回頭看到顧頌國的神情,顧挽瀾嘆了口氣,故做輕鬆地寬慰他:“爸爸,您也別太擔心了,羅叔叔那邊還有輝子幫忙,情況已經穩定下來了,他們剛纔打過電話,已經在來醫院的路上了。
”
樑小敏強打着精神故作輕鬆,她端了一杯熱水,小心地捧到丈夫面前,細心喂下。
顧挽瀾心中酸澀,小臉扭到一邊,飛快地擦掉眼角滑落的淚水,慢慢踱到窗前。
顧頌國的身體狀況其實還是不錯的,長期高強度的工作,雖然壓力很大,但好在有妻子貼心照顧,一直沒什麼大病。只因這次公司裡的事情來得太突然,許多事情積在一起,一時心急,心臟病發作昏了過去,纔有了眼下的這一幕。
顧頌國的身體只需精心調理,尚可康復;但病情的起源——顧氏集團的未來發展方向,卻成爲此時此刻衆人心頭難以解開的迷局。
顧羅黃金二人組掌舵的顧氏集團,以生產銷售電子配件產品爲主,在同行業中本來算得上經營狀況不錯的,但是隨着時代的發展,傳統保守的弊病在新世紀的經濟浪潮中日漸感到吃力,企業的效益明顯下滑。
從去年年末,顧頌國便敏銳的感覺到了市場的這種變化,也曾尋找許多辦法突破困局,卻仍無力挽回頹勢,只是在一味苦撐。
在這段時期,老企業的轉型改革迫在眉睫,是整個時代的通病,也是他們這行的一個困局。目前大家都在探索,卻是用無數企業的倒閉爲代價的,市場經濟環境已把類似顧氏集團這樣的老企業逼到絕境。
新年後,美國市場出臺新的稅費政策,顧氏集團生產的電子產品也在徵稅範圍之內,如此就造成了產品成本升高。面對這種情況,一是相應提高產品價格,二是企業利潤空間下降。此前企業利潤已經不多,根本沒有多少利潤空間可以下降,所以只有選擇提高產品定價,但產品價格提高,原來的許多廠家便取消了後繼定單。
這種局面對於顧氏集團來說,無異於火上澆油。
顧頌國把目光轉向歐洲,希望能夠開拓新的市場,但事與願違,同類型的企業也都想到這條出路,所以前景並不樂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