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三、舉國之力(四)

“我倒是存了想要打劫的意思,只是年紀大了,”太后捏着佛珠不停的轉動着,“臉皮反而薄了,還真不好意思朝着日本人下黑手。”

“日本人算不得什麼,”李蓮英眼神一閃,“老佛爺預備了那麼多的後手,日本人只要敢動,那就沒他的好。”

“噓~言多必失啊,”太后笑眯眯的說道,“罷了,便宜日本人了,這一次我就先不去管他了,可英國人不來,這萬國大會,可就少了一塊,終究是美中不足,英國人幫着日本人來壓着我,我倒是也不能讓日本人閒着,自己不好出手,請別人出手吧,”太后伸出手掌,偏過頭,悄悄的對着李蓮英說道,“花點銀子,叫人如此如此,也算是摟草打兔子,兩不耽誤了。”

“老佛爺智深似海,”李蓮英大拍馬屁,“奴才這就去辦。”

“這些人啊,一點也不讓人省心,”太后搖搖頭,“要鬧一鬧,那就鬧一鬧吧。”

雖然已經親政,但皇帝每日還要上一兩個時辰的課,李鴻藻和翁同徐桐還有王愷運四人,是漢臣裡頭的師傅,其餘的騎射滿文等另算,徐桐上的課最少,李鴻藻次之,翁同兩三日就有一日來上,可畢竟不及王愷運,除卻休沐之日,幾乎是日日要來授課的,這信任與否,是一眼就瞧得出來的。

這一日,王愷運就在勤政殿的“潛德書屋”裡頭,講完了王莽篡漢的故事,他倒是不說漢朝什麼氣數與否,只是說王莽的新政如何,饒是光緒皇帝心裡牽掛着事情,但還是被王愷運的話頭吸引了注意力,一個時辰須臾就過,光緒皇帝閉上了眼,仔細回想了一番,長長的吐了一口氣,“王師傅講的透徹,史書都認爲王莽企圖篡漢,罪不可赦,可按照王師傅的**,王莽這個新政,倒是有些可取之處,唯一自取滅亡之道,就是欲速則不達了。”

“就是此理,王莽身處亂世,意圖用滔天大手撥亂反正,奈何欲速則不達,故此功敗垂成,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纔是爲學的意義所在,至於什麼篡漢的,也只不過是成王敗寇而已,須知魏武帝的評價,可委實比王莽高了許多。”

“朕倒是覺得,王莽的許多新政,倒也不是不好,只是太超前了些,不能用在漢末。”

王愷運微笑不語,“臣只是一得之愚,皇上可以搭配着其餘的師傅一起參考着聽。”

皇帝還準備繼續問有關於王莽新政的事情,可王愷運不搭話,他也不好再問下去,只是說起了他一直掛念的事兒,“王師傅大才,朕是知道的,昔日也曾任通政司使,九卿的位置已經當過了,”雖然通政司使這個位置是比較雞肋的,但是王愷運昔日在這個位置上,發揮了通政司的功能,通政司充當了中央辦公廳的作用,委實是位不高而權重。“吏部的考評都是上等,朕意,想要王師傅再次出仕,來幫一幫朕。”

“皇上謬獎了,”王愷運絲毫不吃驚,風輕雲淡的說道,“臣一直在毓慶宮弘德殿爲陛下講課。”

“僅此不夠,”皇帝堅定的搖了搖頭,“閻敬銘的戶部尚書要退下來,孫毓文的吏部尚書,朕也不願意他繼續管着,這兩個尚書,朕屬意王師傅接管其中一個。”

這就是帝師的好處了,其餘的官員,除了日日見面的軍機大臣之外,一輩子之中,能有幾次完整的和皇帝說話的機會?呈現給皇帝硃筆圈定的人裡面,皇帝只是看到過大部分的名字,這是太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可身爲帝師,每天都把自己的學術灌輸給皇帝,皇帝自然而然就會把師傅視爲最親密的人,日後登臺拜相,帝師當然是皇帝最想用的人選。

尋常的官員那裡有可能這樣的讓皇帝出言,兩個最緊要的部院尚書由着王愷運選,要知道無論是歷朝歷代,官帽子和錢袋子,永遠是最重要的,所以這麼多年來,吏部尚書永遠是部院裡面最有實權的一位,戶部尚書則是最有錢的一位。這樣大的機緣在別人那裡,只怕是要眼紅死了。

王愷運微微一笑,鞠躬行禮,“多謝皇上擡愛,臣不甚感激,只是,”皇帝臉上的笑容微微凝固了一下,“臣實在是無意仕途,自然,皇上必然會以爲,臣留在皇上身邊只是爲了當官,其實不然,臣只是想把心中所學,可以傳授給皇上罷了。”

王愷運所鑽研的學問,皇帝其實是十分清楚,那就是帝王學,而且他所研究的帝王學,也絕不是宋明理學,這個帝王學跳出了宋明理學“全民教育學”的舊框子指望數億民衆提高覺悟當堯舜是很危險的,僅僅是政治人物需要學習具備的一種政治學。這在某種程度來說,還是崇尚的是精英治國的理念。

“昔日臣一直在皇太后幕下參贊軍務,只不過在光緒九年出任通政司使,也不瞞着皇上,那個時候只是爲了限制恭親王罷了,絕非微臣出仕之本意,”王愷運繼續說道,“故此在中法之戰後,微臣辦好了差事也就隱退了。”

這是婉拒之意了,皇帝雖然知道王愷運素來之心意,可他也實在是無法,“不瞞王師傅,朕在外朝,能夠舒展拳腳的機會不多,受限制的時候反而多些,若是沒有幾個體己的人去當差,只怕是越發難爲了,王師傅若是不出山,朕實在是找不到合適的人來當差了。”

“皇上不必擔心,人貴有自知之明,臣的優點在於出謀劃策,也絕非當差辦事,”王愷運微微一笑,“孫毓文乃是皇太后的心腹,皇太后的親信在朝中隱隱以他爲尊,不能輕動。不過閻敬銘既然要退,吏部尚書也到了期限,這兩個位置,倒是可以策劃一二,臣保舉一人,可以幫着皇上辦事。”

“哦,是誰?”

三十三、天津條約(一)二十三、浙江新疆(七)二十六、羨慕與否(三)二十一、鼎湖弓箭(五)八十八、大戰前夕(五)十六、生死茫茫(完)六十三、天崩地坼(二)三十五、一瀉千里(四)二十七、兩江總督(中)九、爭風吃醋(二)七十二、水陸並進(四)五、德意志國(四)九、鉤弋故事(上)十八、君有意乎(二)十四、功在詩先(二)二十一、慧眼識英(三)二十、兩廂比較(一)四、東宮西宮(八)四十、夜雨萌芽(四)九十、閃電逞威(六)爲“舞鎖雲霄”再次加更!九十四、戰爭延續(一)三十、項莊舞劍(七)二十二、圍魏救趙(一)三、雲龍半現(二)十五、大戰餘波(二)四十五、游擊戰法(九)十 東南西北(五)二十三、請君入甕(二)二十、不請自來(四)十六、生死茫茫(三)二十九、德皇威廉(三)二十二、戮力同心(四)十四、鬢雲欲度(四)二十五、康慈太后(二)二十七、壓力動力(二)三十八、欲取姑予(三)二十六、一元復始(五)十八、雷公電母(一)二十八、春水微皺(一)二十六、驚鴻一瞥(三)二十三、舉國之力(二)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七)三十四、又見泉臺(二)七十八、升龍大火(二)一、春風花草(完)三十五、輪船飛渡(七)三十二、楊柳依依(六)三十六、粉墨登場(七)三、以勝求和(五)三十二、楊柳依依(完)九、鉤弋故事(上)二十四 五羊城中(四)三十四、青山隱隱(一)四十三、刀如霹靂(三)三十九、禍水東引(二)二十八、返京之前(四)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二)七十六、東南蠶神(一)八十五、王城喋血(三)二十、福禍相倚(三)十九、圖窮匕見(中)四十四、前度劉郎(一)十九、瞞天過海(二)十三、浩罕之亂(五)四十五、節節敗退(三)二十七、兩江總督(上)四、內外諸事(一)二十、醇酒婦人(一)二十五、天京天京(中)八十、瞞天過海(三)五十六、風聲鶴唳(四)三十五、議政輔政(一)十九、圖窮匕見(中)十、東華之門(一)三十六、當陽橋頭(二)六、惠慶公主(二)十一、離間之計(二)三十、項莊舞劍(二)二十九、顧此失彼(一)二十五、白雲蒼狗(二)五、補入軍機(二)二十一、慧眼識英(四)四十二、刀如霹靂(二)七十四、海上上海(一)四十、一點天星(四)七十九、逆轉之勢(四)八十九、大幕拉開(三)二十三、靜極思動(四)十一、會議前夕(三)三十三、洞在清溪(三)十五、大戰餘波(二)十二、小山重疊(四)七十八、升龍大火(三)六、江淮戰事(三)二十一、各方角力(二)七十四、海上上海(二)三十、扶搖直上(三)十五、玉蘭之會(二)二十六、羨慕與否(二)十四、偶現麟角(五)
三十三、天津條約(一)二十三、浙江新疆(七)二十六、羨慕與否(三)二十一、鼎湖弓箭(五)八十八、大戰前夕(五)十六、生死茫茫(完)六十三、天崩地坼(二)三十五、一瀉千里(四)二十七、兩江總督(中)九、爭風吃醋(二)七十二、水陸並進(四)五、德意志國(四)九、鉤弋故事(上)十八、君有意乎(二)十四、功在詩先(二)二十一、慧眼識英(三)二十、兩廂比較(一)四、東宮西宮(八)四十、夜雨萌芽(四)九十、閃電逞威(六)爲“舞鎖雲霄”再次加更!九十四、戰爭延續(一)三十、項莊舞劍(七)二十二、圍魏救趙(一)三、雲龍半現(二)十五、大戰餘波(二)四十五、游擊戰法(九)十 東南西北(五)二十三、請君入甕(二)二十、不請自來(四)十六、生死茫茫(三)二十九、德皇威廉(三)二十二、戮力同心(四)十四、鬢雲欲度(四)二十五、康慈太后(二)二十七、壓力動力(二)三十八、欲取姑予(三)二十六、一元復始(五)十八、雷公電母(一)二十八、春水微皺(一)二十六、驚鴻一瞥(三)二十三、舉國之力(二)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七)三十四、又見泉臺(二)七十八、升龍大火(二)一、春風花草(完)三十五、輪船飛渡(七)三十二、楊柳依依(六)三十六、粉墨登場(七)三、以勝求和(五)三十二、楊柳依依(完)九、鉤弋故事(上)二十四 五羊城中(四)三十四、青山隱隱(一)四十三、刀如霹靂(三)三十九、禍水東引(二)二十八、返京之前(四)三十四、科場弊案(十二)七十六、東南蠶神(一)八十五、王城喋血(三)二十、福禍相倚(三)十九、圖窮匕見(中)四十四、前度劉郎(一)十九、瞞天過海(二)十三、浩罕之亂(五)四十五、節節敗退(三)二十七、兩江總督(上)四、內外諸事(一)二十、醇酒婦人(一)二十五、天京天京(中)八十、瞞天過海(三)五十六、風聲鶴唳(四)三十五、議政輔政(一)十九、圖窮匕見(中)十、東華之門(一)三十六、當陽橋頭(二)六、惠慶公主(二)十一、離間之計(二)三十、項莊舞劍(二)二十九、顧此失彼(一)二十五、白雲蒼狗(二)五、補入軍機(二)二十一、慧眼識英(四)四十二、刀如霹靂(二)七十四、海上上海(一)四十、一點天星(四)七十九、逆轉之勢(四)八十九、大幕拉開(三)二十三、靜極思動(四)十一、會議前夕(三)三十三、洞在清溪(三)十五、大戰餘波(二)十二、小山重疊(四)七十八、升龍大火(三)六、江淮戰事(三)二十一、各方角力(二)七十四、海上上海(二)三十、扶搖直上(三)十五、玉蘭之會(二)二十六、羨慕與否(二)十四、偶現麟角(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