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轉折與序幕

密中俄戰事的過程和結果並沒有在中國乃至世界各宣揚,絕大部分可控的新聞媒體都是以輕飄飄的“意外衝突”來一筆帶過,彷彿這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一般。

但在有直接關係的各大國之間,這件事就不會那麼輕易的放過去。先在這次“小規模衝突”中一敗塗地的俄國內部,一次新的大討論在大清洗之中迅速展開,其核心就是這次戰鬥中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

儘管蘇俄最爲關鍵的第二個五年計劃和第三五年計劃被認爲的大大拖延、拖後,然在其砸鍋賣鐵的投入下,以餓死一千多萬人的代價努力將重工業全部建立起來,其後便加班加點挖空底蘊的拼命擴展軍事重武器力量。

斯大林受到歐洲一戰現狀的刺激,從上臺後就開始拼命的想方設法武裝俄國重兵器軍事力量。在1937年的6月,其麾下擁有的兵力之強大,爲世界罕見,可以說除了中國,再沒有人比他的正規常備軍更多更強大的。

俄軍在東西兩面國土受到威脅的情況下,一舉將兵力擴展到將近一百萬的數量,其中單單是大炮兵、航空兵和裝甲兵就佔到了總數,裝備各類坦克超過一萬輛,76毫米以上的火炮超過13000門,飛機超過6000架!

如果單純從武器數量上看,全世界都沒有人比他更多!同時期地日本陸軍空軍裝備數量可以排到第三位,而質量就沒法看了!

斯大林一度認爲,這樣的軍事力量足可以保證他地偉大紅色帝國安全過渡,以至於在大清洗過程中,他可以毫不留情甚至肆無忌憚的折騰!

隨之而來的中日戰爭讓他目瞪口呆!日本人的拼命精神一度讓俄國人忌諱非常,在遠東,連續五年地堡壘工事構建和兵力補充增強都是爲了這個,俄國人看的很清楚,日本人的兵員素質的確是夠強大!

但他萬萬沒想到地,卻是中國表現出來的力量,原本以爲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練兵機會,也是一個非常好的擴充機會,藉助中國被日本打得潰不成軍急需要支援的時候,順利把部隊和各種力量滲透進來,借中日戰場的血與火來洗練部隊地成色,藉機會控制中國政局,藉機會踏踏實實的吞入幾塊早就覬覦許久的土地,不亦快哉!

陳曉奇卻讓他的熱烈期望徹底掉進冰窟窿,日本集中全國的精銳力量在中國耀武揚威了沒多久,就被迎頭打過來地重兵力摧枯拉朽的收拾乾淨,一點機會都沒給他留,導致他剛剛將戰略調整過來時,對方已經完成了重新部署,想要佔便宜的機會沒了。

因此。一次碰撞不可避免。碰撞地結果暴露出來全方位地問題。根據後來被放回來地古斯塔夫斯基少將地詳細描述。俄國人知道自己面臨地麻煩有多大---他們地武器裝備又落後了!

是地!從陸軍裝甲部隊到空軍各種戰機。全都輸在了質量上。戰機不夠快。火力不夠猛。坦克不夠重。炮火不夠強速度不夠快。種種結論都指向這幾個主要特徵。而這也正好給了他進行新一輪地清洗提供了更爲合適地理由!一大羣科研工作和工業局地負責人爲此掉了腦袋。剩下地人全都被逼着朝他們已經開始了地新武器研究上下死力氣地搞!

被提上日程地超口徑大炮。超重地中型坦克。高速戰機。等等那些已經在研地項目上。全都加班加點地展開瘋狂突破。而在軍事力量傾斜上。明顯地也朝着哈薩克斯坦這個方向使勁。從戰略上。陳曉奇地勢力被他們提高到一個極爲重視地地步。並且爲了進一步得到更多關於他地情報。原本還不算太重視地陝北方面再次獲得意外地額外地重視和嘉獎。其目地不言自明。

對於陳曉奇毫不客氣痛下殺手地事情。陝北方面內部地意見並不統一。其中一部分堅定地俄國派對此大爲惱火。口誅筆伐地聲稱要對其進行嚴肅地批判和懲罰。對於這種把自己地陣營一點面子都不留地往外排斥地做法。極爲不滿!

而佔據主導地位地政治局地幾位核心成員。卻是極爲清醒地。他們很清楚當前面臨地是什麼樣地一種局面。也知道被俄國侵佔了國土之後地結果是怎麼樣地。儘管在政見上大家不合。但不管怎麼說都是人民內部矛盾。大家都是中國人。有事情自己內部解決就可以了。讓外人摻和進來。於情於理都不和!

M委員地看法是最有代表性地:“偉大地斯大林同志想要提前解放咱們西北地同胞。想法是好地。不過人家不同意。你能怎麼辦?所以我認爲。凡事都要順應民心民意纔好!當前正是國內政治局面欣欣向榮地大好時機。應該集中力量往前看。打好我們紮根基層深入羣衆地堅實基礎。爲將來廣大地革命事業建功立業!”

這個時候,陝北是需要來自於俄國的支援的,不管是外交上還是政治上,說到底他們都是跟俄國一脈相承的思想,不管是GCC國際也好,還是蘇維埃也好,都需要具體的支持才能夠實現,光耍嘴皮子那是管不了事的。在當前,國家矛盾再次指向內部,整個紅色力量被分割包圍的情況下,對於G黨的展是極爲不利的。

現在,整個紅色力量被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主力在陝北和山西紮下根來,目前展的紅紅火火,破罐子破摔不想再參與爭霸折騰的閻錫山對他們放鬆了壓制,一門心思安靜下來做生意財,對於蔣介石的鈞令假裝看不見,實則也實在執行不了,短短几個月間就壯大了將近一倍地陝北軍事力量重新武裝後的戰鬥力根本不是他自己能啃下來地,而且陳曉奇在這上面的態度一直很曖昧,不知道是打是拉,憑他老閻一個人折騰,犯不上啊!

另一部分人被蔣介石以重兵監視圈在南根據地,處境相對來說要比北方好一點,必定從面對的敵人戰鬥力來講,要比山東軍差了老大一截子,一個被日軍打得潰不成軍,一個把日軍乾的丟盔卸甲,相互對比下一目瞭然。

周主任地看法跟M委員相同,特別是在對陳氏力量的分析上,他的看法也非常透徹,他說:“雖然只是跟陳曉奇做過簡單的交流,然通過幾方面地情報彙總分析可以看出,這個人本身是非常愛國的,在他處理國家危機和爭端的態度上,明顯帶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色彩,和強烈的愛國思想。這樣一個人,是值得我們去大力團結的。

不過不能否認,他本身也同樣具有強烈地軍閥色彩,顧小家而舍大家的資產階級思想嚴重,沒有從整個被壓迫被剝削的無產階級角度去看待整個世界的大形式,做事先考慮到的是被他視爲私有財產地地盤和民衆,這就有點落後了!我認爲,有必

個問題上,跟他好好的探討一下,儘量爭取成爲我作力量!”

先就給陳曉奇定了性,這是明確態度和立場地先決條件。

M委員對此報以爽朗的大笑,用指點江山地調侃語氣說:“這個人是非常矛盾的!他具有很強地擴張和軍閥思想,本身卻又是堅定的愛國主義,在這兩個對立嚴重的立場夾縫裡左右支絀,活得很累嘛!大局觀還不錯,梟雄氣質就弱一點!其實他應該瞭解,像中國這樣的老大帝國,沒有一次改天換地、脫胎換骨一般的大改革,大變局,是不可能真正從歷史悠久的帝國封建思想中走出來的!若要實現全國、全民族的振興與崛起,不能靠這種春風化雨一般的水磨工夫,那需要太長的時間和太大的投入。要用雷霆霹靂一般的大魄力,摧枯拉朽的一氣呵成,橫掃一切沉澱在民族魂魄當中的糟粕,在一片乾乾淨淨的白紙上,渲染一副絕美的江山畫卷!現在,他有這個能力而沒這個覺悟,卻斤斤計較於人地得失,可惜嘍!”

在陳曉奇對俄國的態度上面,周主任是親自見識過的,陳曉奇不惜用“漢奸、賣國賊”的大帽子來扣向那些試圖引入外部力量來達成自己目的的人,比如說當年的袁世凱,後來的孫中山,南方的兩廣力量等等,莫不如是。袁世凱和孫中山都在21條和對日本的曖昧態度上被陳曉奇痛斥,相信將來陳氏登上高臺之後,必定要清算一番的;而兩廣當初打着跟蔣介石別苗頭的旗號,背地裡卻接受日本人的支持搞分裂,這也是非常遭人唾棄的行爲。

不過他說的這些,其實骨頭裡玩的就是含沙射影指桑罵槐,點出的便是對於他們這一方面跟俄國之間扯不清的關聯。雖然他們內部保密力量極端嚴格,同樣會被蔣介石的特務機關滲透,也擋不住陳曉奇的情報部門偵查,特別是電訊方面,更是幾乎如同敞開的大門一般防不住。

但是,跟俄國搞好關係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沒有來自俄國的政治軍事經濟等各方面的支持,G黨的一切力量架構就將如同無根之木無源之水,那真是隨時可能出毛病的。所以,擁護俄國正統是必然的。不過這裡就存在有一個問題,到底在哪種程度的合作上纔不會引起大面積的反攻倒算。

很顯然,陳曉奇說得很清楚,必須要保證民族和國家的獨立完整,不得出賣國家民族的利益,更不能以領土和人民爲代價!在這上面,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俄國要想在這上面搞事,必須要用戰爭達成,誰要在這種事情上出問題,陳曉奇也絕不吝嗇當一回劊子手!

M委員對陳曉奇這樣的態度並不完全贊同,這不符合“成大事不拘小節”的特徵,對於一個成功建立功業的人來說,任何的暫時性策略和手段都是次要的,達成最終目標纔是關鍵所在,這期間的一切暫時看起來不合時宜地事情,放在最終目標的立場上去看,都是可以解釋地,也是可以商榷的!

矛盾就在這上面產生,雙方之間又沒有足夠好的協調辦法,一切的關係都建立在相互利用上,談不上什麼友好親密,陳曉奇光明正大地驅逐侵略,俄國人的確未經許可就把軍隊開進來,道理上都說得通,他們沒有理由去譴責,否則一頂賣國賊的大帽子就要扣下來!

從另一方面說,他們此時也不贊成俄國採取這樣的手段,中國已經不是以前地中國了,北方有陳曉奇這麼個極端民族主義分子頂着門,從甘肅綏遠察哈爾到河北山東,環繞國土半圈都是他的軍事力量範圍,槍口基本都對着外面,不管俄國還是日本,只要動彈一下就必然跟他撞上,並且傢伙的刀鋒還很利,磕上了就要頭破血流,閒着沒事把他惹毛了,對誰都不好!真要逼着陳曉奇破罐子破摔玉石俱焚的那一天,誰也討不到好處去!

總之,對於陳曉奇砍了俄國人一刀這上面,他們不能喊好,也不能說不好,不管怎麼去言總會左右爲難,不如干脆什麼都不要說。

並不是所有人都會冷靜的去看待這樣一次很具有代表意義的衝突地,起碼日本人分析這件事的時候,得出的結論就完全不一樣。

對中國的作戰失敗,三位內閣大臣總辭職,不久之後剩下的兩位大臣也都辭職,日本內閣政府不得不重新拼湊力量,同時對大本營作戰參謀部也進行一番大清理,在整個對中國作戰中表現比較突出地東條英機調任總參謀部任副總參謀長,位列閒院宮載仁親王之下,而板垣徵四郎則作爲陸相的候選人,海軍部在諸多元老的推薦下,山本五十六眼看也有升到一把手地機會,這三個至關重要的位置,眼看着都要被少壯派全盤把持。他們地到任,對整個日本軍事政治的影響力是無比巨大地!

俄國的第一次試探被毫不猶豫的收拾乾淨了,這種結果傳到日本參謀本部之後,引起一場軒然大波,很多人對於去年貿然對中國開戰的事情口誅筆伐,話裡話外的點出來,從一開始就應該針對俄國進行戰爭準備,而不應該輕易的去觸碰中國,相對於中國,俄國其實更加好對付!

持這種理由的人,可不是跟石原莞爾一般人似的,認爲中事上如何如何,未來至高目標的美國又如何如何。他們講的非常單純而具體,就是日本未來的計劃中,到底大陸基地要搞成什麼樣子!一個東三省爲核心的滿洲國是不能滿足需要的,同時也是非常不安全的,真正要建立百年基業,那麼遠東大陸基地就一定要徹底把那裡的敵對力量一舉消滅,這也就意味着,應該在第一時間把最有威脅的俄國遠東軍事力量一舉踏平消滅!

這麼做有幾個顯而易見的好處:第一,直接的將俄國在遠東的軍事力量消滅,解除他們對滿洲的威脅和對日本本土的威脅,防止他們找機會滲透中國操縱中國,跟日本爭奪亞洲總控制權,從戰略上爲日本贏得遠東廣達七八百萬平方公里的巨大土地,只要守住外興安嶺山口,讓俄國無法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增援反攻,這塊土地經過二十年的建設,就會成爲日本在亞洲大陸永久的根據地,那時候就算把整個大和民族都搬上來都輕而易舉,一舉擺脫狹小島國的束縛,爲大日本帝國君臨天下作出最好的準備。

第二,幹掉了俄國遠東力量,可以從根本上消除日本和德國一直在但有的赤化問題,沒有了俄國遠東軍事力量的支援,中國國內的那些赤色份子就失去了背後的操縱力量,變成一直孤軍,不論是日本動手,還是中國的蔣介石動手,都可以一舉消滅他們,徹底解決麻煩,這纔是真正一舉兩得。

第三,不要急於用軍事力量政府中國

通過支持部分軍閥,扶持部分軍閥,挑撥他們內鬥內國長期不統一的現狀,直到日本的大陸基地建設完畢,經濟軍事力量整頓一新,那時候居高臨下水陸並進,可一舉拿下整個東亞,鑄就萬世基業,那麼搞的話更輕鬆更穩妥。

要達成這三條,先不能把中國全都逼上對立面,不能讓中國幾億人都痛恨日本反對日本,所以前期得寸進尺地不斷挑釁不斷緊逼,是極端錯誤的作法。本來中國民衆還不容易接受忍讓地滿洲事件被一次次放大,最後導致無可避免的全面戰爭,這是很愚蠢的作法。

其次,要完成這樣的戰略部署,必須要確定對面地敵人俄國,是可以被輕易打敗的。

這一點,以前並沒有作出足夠穩妥的計算,後來又一次次的陷入到跟中國地戰爭泥沼,導致全方位的錯誤,現在,中國人用實際行動證明了,俄國人的戰鬥力真得不值一提,如果連中國人都打得贏,那麼大日本帝國的軍隊,就更加能打得贏!並且日本的進攻主方向還是遠東,俄國更是鞭長莫及,這麼好的計劃,怎麼會不執行!

這樣地論調,無疑是在合適的時候,對石原莞爾等過於保守穩妥的謹慎派,和原來的陸軍部以杉山元爲的急躁派提出批評,而採取折中地、相對穩妥的立場,貌似站的很高看地很透!

東條英機看過之後氣的破口大罵:“這是事後諸葛亮一般地信口雌黃!世界上沒有如果!錯了就是錯了!這個時候仍舊不立足於現實,而進行這樣毫無價值的批判,這樣地人在參謀本部混日子,有什麼用處!難道他們不知道,那是一場什麼情況下的戰鬥嗎?僅僅是旅團級別的戰鬥,雙方出動的戰機超過百架,戰車超過兩百輛!這樣的裝備力量,帝國陸軍拿得出來麼?”

跟中國一頓戰爭,日本軍隊徹底見識過什麼是落後於本世紀的軍隊,同時找到他們自己的定位20紀初的陸軍,也見到了陳曉奇的軍隊-未來的陸軍力量!而俄國,毫無疑問也是屬於未來軍事力量的範疇!就算俄國人敗給了陳曉奇部隊,別忘了,日本軍隊的戰敗,說到底也是敗給了這位陳氏軍閥的裝甲和空軍力量!這樣的差距,不是拿嘴說說就能解決的!

閒院宮載仁親王對那種看法卻有不同的考慮!他不是一個輕易就能認輸的人。同時,他又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戰士,一個有着極其豐富戰鬥經驗的皇室成員,有着元老派的年齡、少壯派的性格和擴大派的膽略的綜合體高人。在對中國作戰失利之後,他一方面頂着孫子輩的天皇劈頭蓋臉的臭罵,一方面又集中力量才各方面蒐集中外軍事建設的最新情報,和對陳曉奇部隊的各種分析結果,最後拿到手的東西,令他大吃一驚!

德國盟友提供的參考建議,是山東軍的陸軍素質已經僅次於德人,裝備數量還猶有過之,綜合戰鬥力看來,可以跟德國相提並論,這就意味着,在軍人素質上,他們並不比日本軍隊差!數量上,他們的徵兵底蘊要遠遠大於日本,中國擁有四億六千萬人口,日本只有人家一個零頭,且中國徵兵的簡單程度根本不是日本所能比擬的,再加上本土作戰的優勢,日本要想徹底打敗中國,沒有兩百萬軍隊是做不到的。

其次是山東軍的裝甲和空軍力量,德國人承認自己擁有相當規模和數量的裝甲武器,按照估算,山東軍起碼有十萬人的裝甲部隊,而德國人自認爲他們的陸軍空軍的裝備質量是世界第一的。比較起來,日本的裝甲部隊,連三流都算不上,空軍只能算二流。這麼比較起來,裝備的差距也出來了。

再結合來自英法美意俄等國陸軍空軍裝備情況,親王殿下赫然現他們以前估計的有多麼離譜!他們整個是在跟擁有世界第一流裝備的軍隊在作戰!或具體點說,是跟擁有世界第一流軍事裝備的三十萬人爲主的軍隊在作戰!儘管其他的一兩百萬輔助軍隊都不入流,但光憑那三十萬軍隊足可以將日本現有的常備軍給收拾乾淨了!現代戰爭,物質決定一切,精神再強,在鋪天蓋地炮彈面前也只能變成齏粉!

這是打了一次什麼糊塗仗!早知道這樣,當初同意擴大沖突的決定實在太愚蠢!現在麼,暫時不要想繼續征服支那的事情了,打鐵先要自身硬!必須要把帝隊的素質和數量提高上來才行!

以前地籌組少量常備軍、戰時臨時組建新部隊的做法已經被證明是行不通地,日本常備軍的力量必須要增強加大!既然有了滿洲那麼大的地盤,很有必要把部隊擴充到六十萬常備的數量。並且,部隊也不能光停留在現有地水平上,必須要加大裝甲部隊和空軍力量的建設,以前的那種思想是行不通的,單純幾輛戰車在前面開路地做法不夠給人當靶子打的!面對中國和遠東的廣闊領土,只有強大的機動部隊力量纔是合適的!

一旦擁有了強大的裝甲部隊和空軍力量,那麼在遠東地區,憑藉軍隊底蘊完全可以把人數軍隊都很少地俄國一舉壓倒,在擁有足夠的人口基數和常備軍數量後,再跟中國開戰是更加穩妥的!

可是,這都需要錢哪!建立裝甲部隊的代價太大了!一個德國標準裝甲師的費用,足夠養活三個日本挽馬師團地,而要想建立足夠橫掃俄國和中國的類似部隊,陸軍開支必須要在現有基礎上翻四倍才勉強湊合,這麼大的軍費開支,上哪裡去搞!不過幸虧,自己手底下地織田德五郎很能幹,搞來了那麼多的秘密借款和貸款!現在,糾正錯誤還來得及!

只可惜啊,又要跟海軍部那些人扯皮了!還要搞滿洲工業建設投資,這三面地花錢……實在夠頭疼!

總而言之,因爲這麼一場見好就收各退一步沒有打起來的戰鬥,日本方面地戰略更加明晰起來---重新建立強大的裝甲化陸軍,加強空軍和陸軍先進武器裝備數量,加大關東軍陸軍數量,傾斜各類投資,擴軍備戰!要作戰目標,俄國人!

第一次跟俄國打仗就獲得完全勝利,山東軍內部可謂歡欣鼓舞,但在召開軍事會議的時候,陳曉奇上來就毫不客氣的呵斥一聲:“把你們那些豎起來的尾巴都放倒!我們的麻煩纔剛剛開始!”

他拿出一份用其他東西交換來的情報,一條一條的指着跟各方軍頭們分析道:“根據情報顯示結果相信大家都很清楚我們面臨的是一支什麼樣的軍隊,一百萬常備軍,三分之一是陸軍和空軍,坦克飛機重炮的數量如此巨大,你們覺得好對付麼?這也就是因爲他們的主要兵力都在歐洲當面,如果拿出一半的力量來跟我們進攻,你們猜猜勝負

黃鎮山大大咧咧的說:“還能咋地?明白着毛子的武器裝備不行!坦克跟小鬼子有一拼,皮薄餡大,飛機飛的跟小鬼子有一拼,慢騰騰的,這樣的部隊來多少也是個菜啊!有啥好怕!”

陳曉奇冷笑一聲:“諸位還都打算坐在功勞簿上吃幾年那?那麼就讓情報部門的同仁來給大家提個醒如何?”

戴春風面無表情的給他們介紹道:“根據我們海外情報部門的調查得知,日本方面已經從美國得到一種高速戰鬥機的相關設計和技術,預計在兩年內,他們將可能研製出來時速達到六百公里的高速戰機,以日本的工業生產能力,屆時可能每年生產三千架以上。俄國正在研製的新式戰機同樣可以達到這樣的速度,並且其工業生產能力更爲強大。坦克方面,俄國正在研製一種口徑爲152毫米的50:以上重型坦克,另外還有一種比我們的‘土狼’更爲合理、裝甲更厚的重型坦克,預計也將在兩年後投入使用。其餘英國和美國也在空軍力量方面有新的突破,未來兩年後如果我們沒有在此基礎上的新突破,那麼我們的武器裝備優勢將不復存在!”

陳曉奇冷冷掃視一圈面帶驚訝的軍官們,哼一聲道:“怎麼樣?是不是覺得不可思議?你們都忘記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我們是所有勢力中最後一個搞工業化的!歐洲強國早在一百年前就完成了第一次工業化,在三十年前全部都完成第二次工業化,就連日本都不例外,現在,除了日本,其他各國都完成了農業國向工業國特別是重工業的全部轉變,戰爭潛力對他們來說都不是問題!而我們呢?如果沒有去年的戰爭,樂觀估計也要到19年纔會完成準備,這還只是準備!要知道,我們的國家還四分五裂,我們還在內憂外患!我們將來要面對地很可能是四面楚歌多面夾擊的惡劣境況!小有成績就沾沾自喜,真以爲自己世界無敵了!”

他不能不給這些人降降溫提提神,因爲這些人大部分都看不清楚自己面臨地局勢究竟有多麼嚴峻!同時,他也必須要將可能出現的軍閥思想扼殺在搖籃中,這些人畢竟不是自己這個來自後世的人,也不是他這樣坐在高處總攬全局的人想地那麼透徹。沒有真正見過二戰中西方列強的恐怖工業產能,是不會相信未來戰爭有多麼殘酷的,說到底,中人的見識太短淺!

最後,陳曉奇佈一個好消息:“從現在開始,我軍將組建不定期地赴德事觀察交流團,各部高級軍官要擬出名單和計劃來,跟德國參謀部具體談一下,分批次的去德國實地跟蹤考察他們的軍事建設和戰鬥,回來之後認真總結提高,不要盲目的坐井觀天!”

中日之間,暫時不會有大仗可以打,中國內部,也同樣不會有大規模的衝突。

而現在的歐洲,則處在德國人地陰影威脅下,世界大戰說不準什麼時候就要打起來,上一次的西班牙內戰期間可惜派出去的人太少了,並且那也是德國人和俄國人搞武器試驗的戰場,規模還不夠大,不夠殘酷。如果德國能提前演示一番他們的大作戰,那纔是真正地教練呢!

不過說實話,陳曉奇這種自內心的緊迫感還是受到後世經驗的影響,他考慮中地敵人總是過於強大,後世史料將美國人和俄國人或德國人都無限制的誇大,各說各有理,分不清真假。現在,即便是經過情報部和參謀部分析出來很科學很嚴謹地結果,他仍舊不大放心,所以事事要領先一步,寧可以軍事裝備的強大來儘量避免未來地潛在隱患。

日本和俄國真正的科研力量差距他清楚地很,日本除了在海軍建設上還有點成就外,陸軍空軍比起這時代的所有強國都差得一塌糊塗,倒不是說兵員問題,純粹就是技術不行。後世所說的日本人單純重視拼刺刀、瞄準射擊而不重視彈藥透射數量的說法是很不負責任的。日本人怎麼會不重視?到了太平洋戰爭時期,他們給美國人的自動武器打得哭爹喊,不也搞出來大量的所謂先進武器了麼?可那都是些什麼樣的歪瓜裂棗!關鍵還是研究力量和生產力量雙重不過關造成的。至於說他資源不夠的問題,其實在搶了東三省之後已經解決了大部分,加上佔領東南亞,已經不存在這個麻煩。

反過來看這時代的德國和美國,陸軍空軍武器的研究梯隊之龐大,種類之廣泛,生產力量之恐怖,都是具有代表性的。而被列強普遍排斥的俄國本身,僅憑其兩個五年計劃從美國人那裡學來的東西里,就搞出那麼多的先進武器裝備。刨去後來搶了德國人的那些東西不算,就戰爭期間,他們的122毫米大炮技術,T34坦克技術,米格系列戰機和SU系列轟炸機技術,火箭彈技術等等,這可都是人家自己弄出來的,光憑這個,加上他恐怖的工業生產力,都是一個必須要仰視的強大存在。

比較起來,中國目前還差的遠呢!就憑他這三個大基地哪裡夠!只有擁有和中國北方半壁江山兩億人口,加上蘭芳國和整個東南亞的華人世界,再加上美國和歐洲的幾大產業加起來,他纔可能跟這樣的強大力量去角力,這還多虧了他腦袋裡的超時代知識建立的工業奇蹟,否則的話,除非外星人幫忙,否則絕對不可能隨便去超越!

科技,工業,這都是需要時間積累的東西。日本人從明治維新到現在都沒搞利索,不是他無能,還是下手太晚了!

大規模派出軍事觀察圖去德國交流,德國人感到非常高興!一方面,他們對中國對日作戰的機械化部隊經驗非常感興趣,事前因爲沒有足夠充分的重視和準備導致沒能及時看好的遺憾,極大程度上將被來自這些部隊的實戰軍官們彌補,同時他們也可以向中國朋友充分展示德人的強大作戰能力和建設成果,互相切磋其中的利弊得失。

那些被派出去的人自然也異常興奮!他們中間很多人接受過多多少少的德官的培訓,對於這個作爲世界陸軍祖師爺級別的偉大存在的故鄉懷有莫名的敬仰,能夠前去看看他們的真實面貌,機會難得!

陳曉奇的真實想法,可不是他們能猜到的。如果他們知道陳大老闆是爲了讓他們直接從德國人的侵略戰爭中得到具體的經驗,不知道做何感想!

1938年3月,希特勒終於按捺不住擴展的,他經過長期密謀的計劃拉開,第一步一口吞併了奧地利!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即將拉開!

月底最後一天拉票啊!

第124章 神風特工第219章 尚武中華第67章 武器定型第60章 石油與相親第41章 再見佳人第76章 復興之始第184章 圈套第203章 省內移民第24章 增援橫嶺城第127章 西井三策第212章 南洋風起第35章 風雲起(四)第119章 俺也造戰艦第68章 黃金基業第139章 突襲(二)第57章 盛裝大遊行第160章 驚天大爆炸第95章 反擊東北(四)第78章 離開美國第62章 航母 災難第58章 諜戰(二)第68章 都有難處第152章 熱血少年第54章 尼龍和潛艇第9章 軍備建設第41章 人才接踵而至(二)第39章 華北大戰(六)第184章 圈套第87章 蘭芳參戰 鐵血出擊第85章 莫斯科 珍珠港第21章 淞滬開戰(八)第83章 夜襲匪巢第22章 殺戮時刻第64章 攪動風雲 大局第20章 淞滬開戰(七)第118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11章 環保工業第1章 不速穿越第92章 反攻東北(一)第93章 張宗昌駕到第10章 察東戰(一)第141章 突襲(四)第47章 大躍進式的發展(二)第4章 橫跨長江 助戰第121章 日本出兵第228章 完成第65章 馮玉祥出山第48章 華北大戰(十五)第10章 危急中的世界第66章 土匪攻城第32章 新式軍訓第8章 憤怒第62章 蘭芳後人第23章 華北劇變第88章 割據基地第84章 對抗第116章 **蘇聯第116章 **蘇聯第114章 畢業課第134章 代價第125章 民族自信心第228章 完成第72章 英雄的背影第63章 柳暗花明第9章 中原開戰第115章 斯大林格勒第125章 登陸日本第58章 千年 發端第228章 完成第32章 風雲起第25章 逆襲 偷襲第58章 諜戰(二)第16章 屠殺第200章 擠兌風(一)第55章 小財神缺錢第46章 第一筆橫財第194章 盛唐之韻(一)第2章 戰事將起第103章 反攻東北(十二)第82章 最後的準備第104章 豫軍圖魯第10章 危急中的世界第89章 孫老當家第158章 夜襲(三)第9章 軍備建設第36 全都答應第10章 察東戰(一)第169章 狂轟濫炸第9章 多倫戰(三)第36章 藏兵計劃(一)第214章 華工災難第150章 誓師第54章 尼龍和潛艇第36章 藏兵計劃(一)第54章 新戰艦 束星北第214章 華工災難第54章 尼龍和潛艇第17章 我爲復仇而來(一)第60章 熱血 勇士 殺
第124章 神風特工第219章 尚武中華第67章 武器定型第60章 石油與相親第41章 再見佳人第76章 復興之始第184章 圈套第203章 省內移民第24章 增援橫嶺城第127章 西井三策第212章 南洋風起第35章 風雲起(四)第119章 俺也造戰艦第68章 黃金基業第139章 突襲(二)第57章 盛裝大遊行第160章 驚天大爆炸第95章 反擊東北(四)第78章 離開美國第62章 航母 災難第58章 諜戰(二)第68章 都有難處第152章 熱血少年第54章 尼龍和潛艇第9章 軍備建設第41章 人才接踵而至(二)第39章 華北大戰(六)第184章 圈套第87章 蘭芳參戰 鐵血出擊第85章 莫斯科 珍珠港第21章 淞滬開戰(八)第83章 夜襲匪巢第22章 殺戮時刻第64章 攪動風雲 大局第20章 淞滬開戰(七)第118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11章 環保工業第1章 不速穿越第92章 反攻東北(一)第93章 張宗昌駕到第10章 察東戰(一)第141章 突襲(四)第47章 大躍進式的發展(二)第4章 橫跨長江 助戰第121章 日本出兵第228章 完成第65章 馮玉祥出山第48章 華北大戰(十五)第10章 危急中的世界第66章 土匪攻城第32章 新式軍訓第8章 憤怒第62章 蘭芳後人第23章 華北劇變第88章 割據基地第84章 對抗第116章 **蘇聯第116章 **蘇聯第114章 畢業課第134章 代價第125章 民族自信心第228章 完成第72章 英雄的背影第63章 柳暗花明第9章 中原開戰第115章 斯大林格勒第125章 登陸日本第58章 千年 發端第228章 完成第32章 風雲起第25章 逆襲 偷襲第58章 諜戰(二)第16章 屠殺第200章 擠兌風(一)第55章 小財神缺錢第46章 第一筆橫財第194章 盛唐之韻(一)第2章 戰事將起第103章 反攻東北(十二)第82章 最後的準備第104章 豫軍圖魯第10章 危急中的世界第89章 孫老當家第158章 夜襲(三)第9章 軍備建設第36 全都答應第10章 察東戰(一)第169章 狂轟濫炸第9章 多倫戰(三)第36章 藏兵計劃(一)第214章 華工災難第150章 誓師第54章 尼龍和潛艇第36章 藏兵計劃(一)第54章 新戰艦 束星北第214章 華工災難第54章 尼龍和潛艇第17章 我爲復仇而來(一)第60章 熱血 勇士 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