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輸出效率的問題解決之後,蟲羣在整個星系之中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殖民活動,繼四顆巖質行星與五號巨行星的四顆巖質衛星之後,蟲羣在其後的三十年中陸續登上了六號和七號行星的六顆衛星,並一舉將環繞其運行的衆多大質量天體納入統治範圍。
從一號類岩溶行星向外,直至六十億公里開外的七號巨行星軌道,整個恆星系都籠罩在蟲族的殖民統治之下,大量的資源被開採出來,它們一部分變成了新的蟲族個體,進一步加快蟲羣的殖民腳步,更多的則在蟲羣的太空運輸單位的幫助下,大規模集中在了四號行星的軌道之外。
這裡,是蟲族太空時代的主基地,薩斯和達格斯都在這裡,也是蟲族最大的資源集中點。
如今的這裡早已不再是當年跟普通蟲族太空基地在一個數量級上的“小型建築”,而是直接環繞恆星公轉的一整個由大大小小無數通道連接而成的超大型功能結構!
集中存放各類資源的超大型分類倉庫,儲存巨量純淨能源的密密麻麻的太空生物“電池”,包括薩斯和達格斯各自進行實驗的大型蟲族生物實驗室,甚至還有正在聯通和生長的蟲族蜂巢太空船塢!
巨大而又互通的各個單元連接,形成了一整個小行星般的完整結構,這裡集資源儲存,能量儲備,科學研究以及宇宙航行於一體,是當之無愧的蟲族主基地,也是蟲族統治整個恆星系的中心!
難以計數的資源在這裡儲存,偶爾還會有來自各個行星殖民地的星際運輸者在這裡穿梭。
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最先展開殖民活動的巖質行星,蟲羣在這裡的殖民體系已經完善,每時每刻都在抽取着這些行星的血肉,將之帶來這裡儲存。
說起蟲族太空運輸者,這是十年前在達格斯的主導之下生產而出的巨型蟲族運輸單位,它們的專職任務就是從各個星球殖民地向主基地運輸物資和能源。
在充足的能源輸出之下,它們普遍擁有着超過三十萬立方米的儲量,整個身軀猶如一個巨大的空心水母,攜帶着大量的資源在虛空中穿梭。
爲了更方便和直觀地統計整個蟲族目前積累在主基地之中的能源,零將第三代蟲族太空單位,也就是如今在星系之中穿梭的主流蟲種在真空中從相對奧瑞靜止加速到相對於奧瑞千分之二光速所耗費的能量計爲1單位,當然,是以蟲族當前的能源效率爲前提。
那麼如今蟲族所積累的能源,大約已經超過了四十億單位,這還僅僅只是集中在蟲族主基地之中的數量,如果加上各個行星殖民地之中留存的以及正在運輸途中的,這個數字還會更大一些!
要論數量的話,倒也不算特別巨大,畢竟蟲族在最近的幾十年裡,各個新開闢的巨行星軌道殖民地都處於零產出的狀態,它們所積累的資源和能源,絕大多數都用來發展自身了。
已經基本完成殖民體系建設的四顆巖質行星和一顆衛星之上所生產的能源,除了要滿足幾乎從不間斷的實驗消耗之外,蟲族主基地的擴充建設和往來運輸以及維持數量極其龐大的蟲羣自身生存的消耗,也都要依靠它們。
這個結餘儲量只是暫時的,每當一批太空運輸者抵達主基地,這個數字就會迎來一波大的擴充。
而在星系邊緣的諸多殖民地已經基本完成殖民體系的整合之後,新增的十顆殖民地星球,會讓這個積累的速度進一步加快。
整個星系之中,除了恆星和巨行星之外,所有的大型天體之上如今都存在着蟲族活動的痕跡。
在地表之下,蟲族的第三代能源系統在汲取着每一顆星球的地核能源,在薩斯的潛心研究下,三十年來,它們迎來了兩次大規模的強化,早已不是當初第一代時只能趴附在岩石之上吸收熱量的小型生物了。
如今的它們,算是初步擁有了零記憶之中那些存在於幻想之中的蟲族能源單位的強大能力,其根系甚至足以探入炙熱的岩漿之中,從那裡直接抽取能量!
結合地表之上吸收恆星熱能的蟲種,它們之間共同構成了一個強大而又緊密相關的能源系統,零將它稱之爲——菌毯!
它能夠適應恆星系之中的所有巖質行星的地表環境,它的繁殖不依靠孵化場的產出,它的生存也不依賴於外界的能量供應,只要物質和能量充足,它就能迅速擴張自身,同時收集能源進行儲存。
除了整體外觀會隨外界環境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之外,在各個方面它與零印象中的那種強悍生命相比都不弱分毫,因此哪怕外觀有所差異,也絕對當得起這個稱呼。
蟲族第三代能源單位,同樣是薩斯一手改造而成,而它如今已然放下了這方面的研究,重新歸於推進能源應用的研究,與他一起進行這項工作的,還有達格斯。
在整個星系都已經快被蟲羣變成自家後花園的當下,儘管這裡依然物質豐富,能源用之不竭,但是零卻已經不再滿足了。
千分之二光速的最高航速,當然無法滿足恆星際間動輒數光年甚至數十光年的航行,那需要浪費太多時間在旅途之上了。
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在擴張之前,零至少要將蟲羣的極限航速再向上提升一個數量級才行。
在星系內部,目前階段零可以算得上是無慾無求了,那些源源不斷運輸到四號行星外圍的蟲族主基地之上的資源,如果只是保持目前的開採速度的話,也許上千年也無法開採殆盡。
至於能源,只要恆星沒有熄滅,便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區別只在於利用效率,而不在於總量。
在這種條件下,只要零想,祂可以迅速讓蟲羣的數量擴張到一個誇張的數字,不過這麼做沒有什麼實際意義。
雖然目前蟲羣已經在整個恆星系之中四面開花,但是在總體上,每一個蟲族單位都被物盡其用,再沒有如同當初在奧瑞之上時,爲了維持蟲巢意志的存在,數以億計的蟲族單位集體陷入休眠的情況。
如今的蟲羣之中,可以說沒有一隻閒蟲,每一個個體都有自己的使命,在蟲巢意志的調撥下爲蟲族的發展盡心盡力,即便是獻出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單純的數量增長對於零和蟲族來說毫無意義,蟲巢意志發展到瞭如今,受到蟲羣的增幅已經相當可觀,同時它自身的成長也是有目共睹。
當它在奧瑞之上誕生之時,受蟲羣整體數量的影響,可謂是相當脆弱,隨時有可能消失,其功能也相當單一,除了將薩斯和零更加緊密地連接在一起之外,最大的作用無非就是加強腦蟲的科研速度以及在一定意義上掌握蟲羣。
直到如今,蟲巢意志已經成爲了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龐然大物。
最爲基礎的強化研究每時每刻都加持在兩隻腦蟲身上,若非它的幫助,達格斯也不可能這麼快就能成長到如此地步。
除此之外,原本只能算做是給予蟲族單位的行動一個底層邏輯的它,如今也可以實現更加豐富的指令。
舉例來說,如果說之前由零發出讓一個蟲族單位向一個極遠處的目標發起攻擊這麼一個簡單的命令,那麼在蟲巢意志的影響之下,它會盡可能規避一路之上所有無法逾越的障礙物,不惜一切代價完成零的指令。
不管是零還是腦蟲們,在直接指揮蟲羣時,是很少下達非常精細複雜的命令的,尤其是對單個蟲族個體而言,除了科研測試之外,在羣體行動之時,零基本不可能讓它們做出類似“前進十米右轉直行兩分鐘”這樣的行爲,祂只會給出一個籠統的命令,即前往目標點,殺死,破壞,或者毀滅。
至於在這其中它們如何去實現,除了本能之外基本都是依靠蟲巢意志在協調。
這些蟲子除了命令之外只有本能,因此雖然顯得很呆,但這的確是它們在接收到命令的情況下會做出的唯一選擇。
但是如今已然不同,蟲巢意志是整個蟲羣的集合體,隨着蟲羣在星系之中累計十五個大型星球殖民地的開發,如今保持活躍的蟲族單位早已不可計數,就如同它最初出現之時那樣,隨着蟲羣規模的擴大,它也漸漸地有了本質上的變化。
同樣的命令,如果是現在的蟲羣,會在蟲巢意志的影響之下,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之中,敏銳的找到那條完成任務最便捷的路。
看似區別不大,實則天差地別。
如果說剛誕生之時,蟲巢意志就像是一個腦蟲的外掛式服務器,可以進行一些機械式的操作和知識記憶的儲存,那麼現在的它,便已經初步向着“人工智能”這個方向發展。
換句話說,原本彷彿只是個機器的它,走到如今這一步,已經初步開始有了作爲一個集體意識的思維!
假設零不曾存在過而蟲族也能從一隻蟻后發展到如今這個程度的話,那麼不斷進化的蟲巢意志,在往後或許就是蟲羣的集體行爲準則。
它會掌握整個蟲族,最終或許會以自身冰冷而毫無感情色彩的指令,以另一種截然不同方式帶領蟲族走向未知的命運。
當然,這是一個悖論,沒有零的出現,就不會有螞蟻的故事,也不會有如今的蟲巢意志。
也許在未來,隨着蟲羣的大規模擴張和數量的瘋狂增長,蟲巢意志終將會變成它該成爲的樣子,帶給看似野蠻血腥的蟲族集體智慧,成爲蟲羣發展的又一重要助力。
不過現在,雖然已經開始初具苗頭,但它顯然距離那種程度還有一段距離。
…………………
薩斯和達格斯在各自的“實驗室”中,不斷消耗着由各個生物管道運輸而來的資源,嘗試繼續提升蟲族單位的宇宙航行能力。
在蟲巢意志的籠罩下,它們之間的交流不會因爲距離的改變而有所影響,各自都在以自身的理解進行實驗,同時也共享着來自對方的進度。
它們互相交流又通過嘗試不斷否決着各自的思路,思維在這裡無聲地碰撞,以往存在的盲區被彼此悄然填充,一個個代表着蟲族巔峰生物科技的蟲種被孕育而出,測試,驗證,否決,周而復始。
如果將視野拉開到整個主基地的運行軌道,便會看到衆多來回穿梭的太空運輸者在一個個宛如蜂巢一般的倉庫區域進出,而這些“蜂巢”又通過密密麻麻的生物管道連接着實驗場地和已經漸漸“長成”的蟲族太空船塢,爲這裡持續供應着物質和能源。
在零的視野中,整個星系開始漸漸展露出了它的全貌,再不是通過利用蟲族科研蟲種觀測才能間接達成的效果,而是如同當初蟲羣掌控奧瑞之時的那種近乎於上帝視角一般全圖視野!
在已經佔據了的星球附近甚至包括無法登陸的氣態巨行星以及恆星周圍,零的視野一覽無餘!
這代表着這片星系的確已經被蟲羣完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佔領,再沒有太多未開發的處女地。
零從章魚人的宇宙觀測記憶中,找到了有關於附近星系的數據。
在薩斯和達格斯嘗試將蟲羣的太空航行能力提高到足以進行恆星際旅行程度之時,零也在結合來自章魚人的數據對距離最近的幾個星系展開觀測和分析。
章魚人母星系,即他們稱之爲克里奇特爾的星系,並非是距離奧瑞最近的恆星系,事實上即便是這樣,當初的章魚人也可以說是足夠幸運了,僅僅五十光年之外就存在着智慧生命,在茫茫宇宙中可以說是撞了大運。
當然,從結果來說,是撞了黴運。
言歸正傳,距離奧瑞最近的恆星,是一顆藍矮星,而且這個星系之中,存在着另外一顆大質量天體。
——這是一個雙星系統!
不論是來自於章魚人的觀測還是零自身的分析,最終都指向了同一個結論。
即在這樣運行的複雜環境之中,誕生巖質行星的可能性極小。
這也就代表着,雖然它距離奧瑞只有5.7光年,但很可惜,它並不具備被蟲族殖民的條件。
或許那裡存在着大量的其它小型天體,但跨越如此漫長的距離,去捕獲這點物資,無疑是得不償失的。
不過零卻仍然不吝嗇向那裡派出一支隊伍,理由很簡單,每將蟲羣的種子撒向更廣闊的範圍,蟲族的安全性就會得到更多的保障。
即便目前爲止,零還不曾遇到過掌握強大科技足以威脅到蟲族生存的文明,但這並不妨礙祂做出這樣的行動。
只要蟲羣能夠擁有恆星際航行的能力,如今殖民整個星系所有巖質行星的它們並不缺乏那一點資源,在可抵達範圍之內廣撒網,才能最大意義上保證自身安全。
當然,在這之前,零還會針對蟲羣的攻擊手段進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爲蟲羣裝配太空時代的武器。
對於這一點,祂還沒有什麼成熟的思路,最有參考價值的,也不過時章魚人的天基武器而已,但由於能源水晶的緣故,同樣不具備太多的實踐意義,仍然要從自身着手。
除了這個雙星系統之外,距離奧瑞在十光年以內的恆星系還有三個。
從數據上來看,大概率都有符合蟲族殖民活動的條件。
爲了方便區分,零遵循了當初決定以蜥蜴人的方式爲各個星系命名的承諾,分別以拖瑞爾,索默和普羅夫這三個給祂留下印象的蜥蜴人名字來爲這三個恆星系按照由近及遠的方式命名。
拖瑞爾星系,距離奧瑞6.1光年,其中央恆星爲一顆紅矮星,根據章魚人資料庫中的數據,它至少擁有着三顆在軌行星圍繞其公轉,雖然比之這裡可能有所不如,但這其實也是常態。
有的恆星自誕生之時起,就孤獨地懸浮在宇宙之中,又或者在星系形成和穩定階段,由於種種因素將自己周圍的物質全部吞沒,讓行星不再有誕生的條件等等。
這並不罕見。
索默星系則要稍遠一些,距離奧瑞約有6.6光年,推測這個星系之中至少擁有兩顆巨行星和兩顆巖質行星。
至於更遠的普羅夫,距離奧瑞足有9.4光年,但在章魚人的數據庫中,卻有着特殊的記載。
普羅夫,曾經是他們的另一個目標!
根據觀測數據,那裡很可能有着一顆冰封的行星,對於章魚人這種水生文明來說,並非是不可接受的條件。
當初,普羅夫和奧瑞相對於克里斯特爾星系的距離相差無幾,最終由於奧瑞之上擁有確定的液態水的緣故,只有一次機會的章魚人毫不意外地選擇了這裡。
不過零對於章魚人在意的冰封星球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相反,由於距離較遠的因素,祂甚至不打算將之加入到蟲族第一批恆星際殖民目標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