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湖,國賓館的一處單獨院落裡。
院落外圍,水面上,全都星星點點的佈滿了國安的人手,國安的高級官員親自坐鎮,把整個院落圍的密不透風。
李裀躺着牀上,臉色雪白,屋子裡瀰漫着一股濃郁的藥味。但李裀的精神還好,他胸部裹着的白紗布上也已經看不到鮮血了。從被刺到現在,半個月過去了,傷口已經開始有了癒合。但不管是李裀本人,還是他身邊的金洪熙和樸燦吉,都會對胸口捱了一槍後的李裀的慘樣銘記在心一輩子。
幸虧中方爲他提供的鋼甲,才讓他在捱了近距離的一槍下,沒有乾淨利索的死翹翹。
手銃打出的兩顆子彈都擊中了他的胸部,也打穿了薄薄的鋼甲,但並沒有深深扎入血肉中。在經過一個時辰的手術後,被挖出了兩顆鉛彈頭,並且流血剜肉受盡大罪的李裀,經過最初的五天危險期後,最終活了下來。
現在這裡正在進行着一場對話,主角就是李裀和他身邊的兩個最可信的肱骨。
金洪熙是金洪昌的弟弟,也就是李裀原配夫人的叔叔,對李裀是絕對的忠心耿耿,而樸燦吉則是李裀的老師,本來還有一個權善信,是他的護衛隊長。可是在那一場刺殺中被當場打死了!
“你們說,國安查出的證據可信嗎?”中國方面給出的答案,刺客並不是朝鮮國內的人,當然也不會是他們自己,而是滿清的人。
伴隨着李裀遇刺,一個小道消息正在江南傳播開來,陳漢要吃掉朝鮮。所以皇帝要殺掉李裀,所謂的刺殺是皇帝故弄玄虛的套路。
在李裀的腦子裡,他的遇刺,懷疑對象全部都是朝鮮內部,而從來沒有把中國也視爲嫌疑‘人\'。結果當樸燦吉告訴他這個突然流傳起來的消息時,李裀是大吃一驚的。
“建奴……”金洪熙沉默着一張臉,樸燦吉先開口說道:“我還是比較相信是建奴所爲。”
這種在南京從來沒有出現過的流言的突然傳播,配合着李裀的遇刺,滿清的嫌疑明顯比中國更大。這盆污水如果潑到了中國的頭上,不僅朝鮮對中國會十分之不滿,其他的屬國,也會對中國暗生警惕。可以說一舉就能將中國千百年時間才鑄就的老字號‘保護傘’的招牌給砸的稀巴爛。給中國造成不小的麻煩!
當初的陳鳴爲什麼不讓李裀中毒,讓李裀、李禛還有李裀的孩子一塊死去?不就是因爲留着一個帶着滿身污點的繼承人,要比直系繼承人死光光了,然後讓高麗棒子擡出了一個旁系的繼承人出來有更大的可操縱餘地嗎?
但現在的局面卻不一樣,那和尚打扮的刺客,前一刻還面帶佛光,後一刻掏出手銃的時候,滿臉的殺機比劊子手還要更滲人。李裀敢打包票,那人就是要他死的,就是要一心要他的性命。而中國方面如果要動手,他們又怎麼會不知道李裀身上穿的有薄鋼甲呢?
他們要做局除掉李裀,完全有更好的機會和手段。甚至在那手術檯上……
以中國的人力物力,完全可以選出一個槍法精準的人,在相隔幾步遠的距離上一槍打爆李裀的腦袋,而不是爲求保險,兩槍都打在李裀的胸部。
所以,李裀先天上就不懷疑中國。即使他的老師樸燦吉把流言告訴了他,他也沒真正的去懷疑上中國。可心底裡他如何想的是一回事情,表面上要如何做出來的就又是一回事。就像現在的詢問!
“上國如果要對我們下毒手,有太多的機會,太多的手段了。”像那日一樣大張旗鼓的刺殺太驚天動地了。金洪熙覺得這不是智者所爲。
最主要的是,“如果上國真的要對朝鮮下手,朝鮮能那什麼來抵抗呢?”現在的朝鮮根本毫無反抗的餘力。當初的壬辰倭亂,李氏朝鮮就高叫着願意內附,以換取大明的出兵襄助,現在的朝鮮比當年壬辰倭亂還要悲催。
壬辰倭亂後,李氏朝鮮的王權就受到了重擊。可隨後不久的丙子胡亂,又讓朝鮮的各階層不得不團結在了朝鮮王室的周邊,加上李氏時來運轉,連着出了幾個比較有能力的君王,等到李昑中後期,基本上王室的權威就再度樹立了起來。雖然依舊遠不能與中國的皇權媲美!
可是非常悲劇的是,時隔兩甲子有餘,朝鮮又被清兵給糟蹋了。這一回,李昑和李祘祖孫的表現如果還能爲王室增添一點士氣,李裀與李禛最後的表現就徹底的讓李氏朝鮮王室的人心一朝喪失個七七八八。無論是朝鮮的普通百姓還是兩班貴族,現在都不相信李氏能夠‘保護’好朝鮮了。作爲朝鮮的君王,李氏不就擔負着保護朝鮮的義務和責任的嗎?
當一個君主無法保護治下的子民的時候,他治下的子民還有幾分對君主的恭敬愛護之心呢?滿清的野蠻侵入,讓朝鮮各階層都損失的太大太大了。
如果上國真的要吞吃朝鮮,濟州島上至少有一半的人舉手歡呼吧?金洪熙心中悲哀的想到。
被一塊送到的除了國安這些日子裡查找的一些證據外,還有一道陳鳴的口諭,賞賜李裀紙幣十萬,紵絲紗羅五十匹,彩帛三十匹,及金銀器物等一批。最最重要的是,裡頭有一套八旒冕七章冕服,只是中國的王世子服,等級還在公爵冕服之上!
李裀面上不怎麼動聲色,但內心裡欣喜如狂,這代表着一個意思,一個沒有說出口卻事實上承認的意思!
“朝鮮國延齡君李裀誠惶誠恐稽首頓首上言。伏以帝德遍乾坤,中外睹協和之盛,皇恩彌宇宙,遐邇承熙皞之隆,輯瑞五瑞,百辟鹹瞻,有道聖人玉帛萬方,八方共仰太平天子,普天慶溢,率土歡騰。恭惟皇帝陛下,道隆堯舜,功邁湯文,大德日新,繼百王之道統,覃恩時懋,紹千聖之心傳,物阜民康,欣逢聖世明良之會,時雍俗美,喜際熙春泰運之期,四海遍灑仁風,八深沾懌澤。臣敬僻處海隅,荷沐天眷,雖竭誠而拜頌,實仰報無從……”
第二天陳鳴看到了李裀的謝恩表。
……
內蒙,綏遠城。
三月十六,林芳遠早早起牀,昨個是父親的生日,他家裡殺了只羊,還燉了兩條魚。一家十一口人,是吃的是滿嘴流油,往昔就是再好的年景,過年的時候也沒這般放開肚皮的吃過肉。
別以爲在草原上,肉就不值錢了。
尤其是對於他們這些漢民,逢年過節了才能殺一頭羊,那還是許多家一起分着吃。
真正能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是蒙古的貴族,那些蒙古的貧民,日子過的還不如他們漢人呢。至少漢人努力種地,他們都有口吃的。那些蒙古窮鬼,不,是所有的普通蒙古牧民,他們的食物都是以乳製品爲主,然後輔以採集來的植物、菌類等。經常殺牲畜吃是難以維持遊牧生計的。如果說牧民大塊大塊的烤肉吃,那絕對不是什麼好事:這隻能說明他們賴以生存的牲畜出現了大量死亡。
所以除了富裕的蒙古王公貴族外,底層的蒙古牧民也是很少食用肉類的,那些牲畜就相當於他們的“本金”、產出的乳製品纔是“利息”,加上環境險惡、生產效率底下,動輒一場自然災害就會使得牧民的“本金”損失殆盡,其生活可謂非常艱辛,否則也不會總想着劫掠別人了,從另一個方面看那也是被生活逼的。
就跟他們老林家種地,田地就是本金,收成就是利息,不到萬不得已,誰也不會把地賣了。而日子真的沒法過了,落草爲寇,攔路搶劫,這都是一個道理!
往年大青果治下,林家人辛辛苦苦一年,到頭來除了口糧就是買點布料紅繩的錢了,一年中能攢到的二兩銀子那就是頂好頂好的年景了。但現在不一樣了,大漢把大青果打跑了。他們現在割了頭上的辮子,用朝廷給的貸款買了地,他們種的地算是他們自家的了。而現在的朝廷的農稅比大青果那會兒少的多了,去年秋收後,在綏遠過活了二十年的林芳遠,是第一次見到家中有那麼多的糧食。
有了積蓄,欠賬那就能還了。雖然距離還完欠賬還遠着呢,但這讓整個林家,讓綏遠城裡千千萬萬的漢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實際上那‘欠賬’根本就是陳漢的一句話,只是把林家這樣的漢民們耕種的田地‘強賣’給了當地的百姓。可這重要嗎?有這些漢民家中的糧食,手裡的銀子重要嗎?去年農閒,林家四口壯勞力到工地上吃上了公糧,還有工錢拿。
斷斷續續的他們四個男勞力在工地上做了兩個多月,拿回家了八塊銀元,這筆天文數字一樣的財富讓整個林家迅速的倒向了復漢軍,全身心的擁護起了復漢軍。那個時候秋收還沒到呢。
秋收後,林家又按照官府的宣傳蓋起了羊圈,造了四個青貯池,自家的、旁家的,親戚朋友的,最後還有用錢買的,弄到了滿滿的四窖青貯飼料。整個冬天他們家喂得十二隻小羊只死了兩個,其他的十隻小羊和四隻老羊都安安生生的渡過了寒冬。這就是林家的底氣啊。
雖然去年的一連串咣噹把林家剛剛有點富裕的本錢全搭了上去。但是林家人眼前的希望更明亮了。
今日沒其他的事兒,林芳遠起個大早,他準備去北面的訓練場,看那裡的當兵的做訓練。至於田裡的活兒,麥子已經種上了,頂多還有點小活,比如把自己家田邊的水渠修一修。這些水渠修建時是由屯裡組織大家一起開挖的,之後就由各家維護了。農忙後屯裡再統一修葺。若是平日維護不善,屯長可能要扣分,分要是扣多了,交糧的時候就要交的多。
林芳遠到院子裡面洗了把臉,就着醃菜吃了兩個饃饃,大嫂也已經起來了。
“老三,你怎麼又吃冷饃饃,今兒你還要去那邊看訓練啊?”
林芳遠咬着手中的饃饃,醃菜夾在裡面,用力的點點頭。趕緊灌了兩口冷水,才嚥了下去。“今天該打靶了。”蒙古這地方冬天時候長,沒菜吃,家家戶戶都要準備鹹菜乾,風乾的。
林芳遠在外頭這一呆就是整整一天,駐軍打靶之後,鉛彈頭是要儘可能回收的,但撿彈頭太累人了,還繁瑣。燧發槍這玩意,一槍打出去,鬼知道彈頭會飛到哪。當地趕到周邊圍觀的本地人就成了撿彈頭的主要勞動力,然後部隊管上一頓飯麼。
林芳遠體格強壯,性情質樸,從小到大艱苦的生活也讓他個性堅韌,農活幹的很認真,撿彈頭也很努力。每次撿彈頭都是數一數二的,次數一多,他也就被特殊照顧了。
“爹,小妹。”
踏着落日的餘暉,提着一個袋子的林芳遠興沖沖的回家了。在離家沒多遠的時候撞到了正扛着鋤頭的父親,邊上還有才十一二歲,拿着鞭子趕着羊的小妹。
“三哥!”林小妹對着自己三哥露出了一個燦爛的笑臉,穿着一身新衣服的林小妹確實有點大姑娘的樣子了,不想前兩年,林家那個時候都被大青果給榨乾了,全家都找不出一件不帶補丁的衣服。家裡的倆姑一個侄女,三個女孩子穿的破破爛爛,模樣髒髒兮兮,哪有一點女孩子氣?
現在他們的日子好過多了,更重要的是這布、鐵器一類的東西也比原先便宜多了。
過去能扯一尺布的錢現在能扯兩尺,過去一把鐮刀要四五十個銅錢,現在倆銅圓,還比過去的鐮刀好使的多。
離得更近了,林芳遠聞到了一種熟悉的味道,他往自己父親用鋤頭挑着的籃筐裡一看,果然都是苜蓿嫩葉。
“爹,你怎麼一下子摘這麼多啊。”林芳遠嘴角抽了抽。新鮮的苜蓿葉用水抄一抄,涼拌,那可是很好吃的。但是這也太多了吧。自從家裡種的那畝苜蓿地重新抽條,他爹孃就隔三差五的去摘苜蓿的嫩葉吃。再好吃的東西,天天吃,林芳遠吃的也不想吃了。
這道菜就像草原上的野菜一樣,當苜蓿種植經過去年的孕育在綏遠城周邊普及開來後,苜蓿葉,也叫苜蓿菜,就也跟着在這裡普及開來了。很多人家都不去草原上挖野菜了,就吃苜蓿葉。
他們家裡有塊地是專門種植苜蓿的,這是上頭的規定。當初是都不知道上頭說的話是真是假,苜蓿的產量大,一年可收三四茬子,羊很愛吃。去年林家只是種了一畝地的苜蓿,因爲更多地地種上了糧食,今年二月末,林家在種小麥的同時也又種上了兩畝地的苜蓿。這三畝地的苜蓿只要長得好了,等到冬天裡時,家裡面餵養所需的青貯飼料就不用再向別家買了。好能有多餘的青貯飼料賣給別人!
林老爹撇了三兒子一眼,嘴裡面衝了一句:“忘性大的東西。”當初林家一粒糧食也沒有的時候,一家人都天天早起去挖野菜,那個時候可沒聽過林芳遠囔囔過一句野菜不好吃。
林小妹年紀不過十一二歲,已經非常非常懂事了。她這個時候並沒有看到自己父親和三哥的互動,“去去……”而是先用鞭子熟練的把羊羣往前趕了趕,然後取下背上的揹簍,用裡頭的小掃帚和小鏟子把剛剛一頭母羊拉的糞便掃好,倒入揹簍中。這些糞便曬乾後可以當燃料的,還能漚肥,而且如果哪家養的羊拉在屯內的路上,被抓住是要扣分的。
這叫講衛生!說是能讓人少生病。
林小妹不知道這樣是不是真的能讓人少生病,她只知道這麼一來,綏遠城裡是再也沒有撿糞的了。也不會再有人因爲撿糞而打架罵街了……
“小妹,看看這是什麼?蔣團正獎勵給我的,叫巧克力……”(未完待續。)--(本站重要通知:請使用本站的免費小說app,無廣告、無錯誤、更新快,會員同步書架,請關注微信公衆號xuanhuan11(按住三秒複製)安裝手機閱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