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階下之囚

就在曹仁攻江陵的同一天,蔡瑁率領五萬水軍攻周瑜,周瑜親率兩萬水軍,以徐盛、丁奉爲副將出寨迎戰。≥≥diǎn≥小≥說,o

數百艘戰船橫在長江南北。

蔡瑁仗着船多勢衆,以半月形的戰術準備合圍周瑜大軍,從而一舉殲滅,周瑜深知己方的劣勢,也看出了蔡瑁的意圖,故而將戰船呈錐形迎敵。

東吳水軍像一把尖刀一樣,狠狠的插入了蔡瑁水軍的心臟,面對對方兩倍於己的大軍,周瑜毫不畏懼,認準對方旗艦,果斷衝擊。

江東水軍日夜在番陽湖操練,戰術頗有章法,士卒勇敢,反觀荊州水軍,久不操練,戰術生疏,戰鬥僅僅一個時辰便以周瑜的勝利而結束。

蔡瑁狼狽撤退,損失五十多艘戰船。

曹操聽聞戰事之後,大發雷霆,狠狠的將蔡瑁批評一頓,不過並沒有罷免他的職位,以目前曹軍中的人物來說,只有蔡瑁更適合統領水軍,畢竟其他人大部分都來自北方,不習水戰。

蔡瑁也算有diǎn本事,立刻看出了己方與江東水軍的差距,便諫言道:“丞相,荊州水軍久不操練,戰術生疏,士卒衝鋒不得章法,眼線想要提高水軍戰鬥力,必須加緊訓練纔是。”

曹操看了一眼蔡瑁,頗爲生氣,不過最後還是壓下心中的怒氣道:“就依你之言,由你全權負責水軍操練的事宜,若遇到突發狀況,可便宜行事,不必來報。”

“諾。”蔡瑁大喜,覺得曹操還是很重視自己的,否則也不會給自己便宜行事的權利。

其實曹操這也是無奈,畢竟他自己也不是很懂水軍。

經此一戰,蔡瑁關閉水軍寨門,日夜在寨內操練,即便江東水軍前來挑釁,蔡瑁只命人亂箭射殺,不準出寨迎敵,對此周瑜也十分的無奈。

蔡瑁如此謹慎,讓周瑜頗爲苦惱,他知道如果放任蔡瑁就這樣操練水軍,等到荊州水軍戰力提高,自己想要勝出就更加困難了。

在夏口,戰局恰恰相反,張允數次來到寨前挑釁,可是劉備採納了諸葛亮的建議就是不出,高掛免戰牌。

誰也不知道諸葛亮在想些什麼,無論張允人多人少前來叫戰,諸葛亮就是不搭理,雖然劉備問過原因,但是諸葛亮只是搖了搖頭,神秘一笑。

相對於夏口與蒲圻,江陵幾乎陷入了戰爭的泥淖中,曹仁隔三差五前來攻城,無論是北門還是東門、西門全都被攻了個遍。

之所以會這樣,一方面是曹仁對劉修的仇恨太深,當陽一戰的陰影根植於曹仁的心中,恨不得把劉修千刀萬剮,另一方面他也得到了曹操的命令,讓他務必在半個月內拿下江陵。

油江口的甘寧源源不斷的從長江南岸採集的巨石、滾木運進江陵,所以江陵的防守器械並不會短缺,除非曹操敗甘寧,封鎖長江。

十天過去了,轉眼進入了九月底,天氣漸寒。

曹仁經過十多次攻城之後,並沒有太多的收穫,曹軍死傷已經過萬,而守軍也已經死傷超過三千多人,其他書友正在看:。

雖然曹軍數次攻上了城頭,但是都被退了下來。

江陵城下,惡臭漫天,護城河被染成了暗袖色。

劉修很慶幸,幸虧自己佔據了江陵,得到了城中的軍資,荊州十多年無戰事,囤積的軍資大部分都運抵江陵,全部被劉修所得。

在劉修看來,莫說曹操圍攻幾個月,就是半年甚至一年,他也不怕,依靠所得的軍資足夠支撐,這也是劉修淡定的原因之一。

此時已經夜深,江陵城中的一個宅院中,護衛森嚴。

劉修一個人,心情煩悶,只帶了幾名隨從來到此地。

院中一個大漢對月長嘆,在他的面前幾個酒罈已經空了。

吱呀門開了,大漢看了一眼,只見門外進來一個十五六歲的英俊少年。

“呵呵,劉太守還沒睡啊。”大漢淡淡道。

來人正是劉修,劉修笑道:“睡不着啊,故而前來與你一敘。”

“我們之間還有什麼可說的,如果劉太守你是來說降的話,我勸你還是不要浪費口舌了,我早就說過了要殺要剮悉聽尊便,讓我投降絕無可能。”大漢一臉的決絕。

劉修淡笑道:“我知樂將軍心意,故而已經放棄說服你的算了。”

劉修走到院子中,坐在大漢的對面。

此大漢正是在宛城之戰中,被黃忠生擒的樂進樂文謙,雖然劉修十分的想要招降對方,而且也多次上陣遊說,可是樂進就是軟硬不吃,只求速死,對此劉修只能無奈的搖頭。

漸漸的他也明白了樂進的爲人,此人從少年時候就跟隨曹操南征北戰,深的曹操的器重,而且他的家室也在許都,且不說他是否忠心,如果樂進投降,說不定曹操一怒,將他的家人處死,而如果他不投降,曹操必然會善待他的家人,故而無論從哪一方面將,樂進都是不會投降的。

當然除非劉修可以想辦法從許都將樂進的家人掠奪到江陵來,然後看能不能招降他,現在絕無可能。

故而劉修也不會再浪費口舌,整天是好酒好菜招待,也不說殺也不放歸也不招降,方法樂進不存在一樣,對此樂進也喜聞樂見,巴不得劉修永遠不要出現呢。

“既然劉太守不是來遊說的,那來此地有何貴幹啊?”樂進看都不看劉修一眼,淡淡道。

“呵呵,我就是來看看你嘛,多日不見,十分想念。”

樂進犯了個白眼,沒好氣道:“既如此,看也看了,劉太守就請回吧。”

劉修沒有搭理樂進這茬,自顧自的倒了杯酒,一飲而盡,緩緩放下酒杯道:“如今曹仁已經在外攻江陵十來天了,文謙以爲江陵能守多久?”

“此番我主率領百萬雄師南征,劉太守只不過兩萬人馬而已,攻破江陵是遲早的事情,我勸劉太守不要螳臂當車,早早開門投降,方爲上策。”

“哈哈,文謙真乃忠孝之人啊,自己已經淪爲階下之囚,自身難保,反過來倒要勸我及早投降,文謙是不是身份沒搞清楚吧。”劉修忍不住哈哈一笑。

“呵呵,是劉太守沒認清形式而已。”

“願聞其詳。”

第51章 高儀獻策第49章 一反常態第114章 曹操大怒第22章 激戰水賊(二)第105章 圍三缺一第196章 徐庶跑了第230章 孔明獻計第74章 鳳雛三策第200章 給你送禮第76章 女子祭酒第15章 一路狂奔第97章 瞎說實話第160章 魯肅來訪第73章 龐統士元第77章 大軍開拔第65章 諸葛孔明第141章 猶豫孫權第83章 樂進攻城第213章 出使益州第48章 謀反大罪第139章 江陵消息第108章 軍心不穩第98章 伏擊斥候第47章 黃蓋撤軍第57章 甘寧水軍第137章 人命草芥第93章 奔襲宛城第74章 鳳雛三策第98章 伏擊斥候第225章 一夜七次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95章 問計徐庶第71章 桃花美女第230章 孔明獻計第54章 張機仲景第27章 大獲全勝第90章 荊州暗流第134章 火燒曹軍第115章 蔡瑁下套第183章 活字印刷第54章 張機仲景第69章 湍水設防第199章 復仇怒火第216章 兵不血刃第203章 孫劉聯軍第214章 劉璋出兵第210章 生擒關羽第55章 黃敘治病第144章 周瑜公瑾第175章 頒佈政策第113章 夏侯撤軍第202章 蠻人之殤第184章 再上鹿門第112章 劉修翻臉第1章 公子劉修第2章 白眉最良第73章 龐統士元第206章 圍魏救趙第218章 返回江陵第180章 入駐襄陽第164章 劫持曹仁第64章 高儀謀略第86章 聲東擊西第43章 火燒糧草第35章 借兵世族第164章 劫持曹仁第91章 兩面夾擊第39章 奇襲攸縣第213章 出使益州第63章 促膝長談第104章 暗度宛城第197章 偷襲敵營第194章 離間之計第130章 劉備決心第124章 孔明三策第188章 劉備陰謀第100章 淯水對峙第194章 離間之計第154章 陶罐逞威第131章 劉備敗退第70章 鹿門山行第65章 諸葛孔明第193章 南蠻番王第141章 猶豫孫權第80章 夏侯元讓第41章 成何體統第29章 抵達臨湘第122章 聯合抗曹第194章 離間之計第74章 鳳雛三策第213章 出使益州第171章 扣爲人質第178章 雙方談判第51章 高儀獻策第59章 返回襄陽第166章 虛張聲勢第70章 鹿門山行第3章 天下英雄第93章 奔襲宛城
第51章 高儀獻策第49章 一反常態第114章 曹操大怒第22章 激戰水賊(二)第105章 圍三缺一第196章 徐庶跑了第230章 孔明獻計第74章 鳳雛三策第200章 給你送禮第76章 女子祭酒第15章 一路狂奔第97章 瞎說實話第160章 魯肅來訪第73章 龐統士元第77章 大軍開拔第65章 諸葛孔明第141章 猶豫孫權第83章 樂進攻城第213章 出使益州第48章 謀反大罪第139章 江陵消息第108章 軍心不穩第98章 伏擊斥候第47章 黃蓋撤軍第57章 甘寧水軍第137章 人命草芥第93章 奔襲宛城第74章 鳳雛三策第98章 伏擊斥候第225章 一夜七次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95章 問計徐庶第71章 桃花美女第230章 孔明獻計第54章 張機仲景第27章 大獲全勝第90章 荊州暗流第134章 火燒曹軍第115章 蔡瑁下套第183章 活字印刷第54章 張機仲景第69章 湍水設防第199章 復仇怒火第216章 兵不血刃第203章 孫劉聯軍第214章 劉璋出兵第210章 生擒關羽第55章 黃敘治病第144章 周瑜公瑾第175章 頒佈政策第113章 夏侯撤軍第202章 蠻人之殤第184章 再上鹿門第112章 劉修翻臉第1章 公子劉修第2章 白眉最良第73章 龐統士元第206章 圍魏救趙第218章 返回江陵第180章 入駐襄陽第164章 劫持曹仁第64章 高儀謀略第86章 聲東擊西第43章 火燒糧草第35章 借兵世族第164章 劫持曹仁第91章 兩面夾擊第39章 奇襲攸縣第213章 出使益州第63章 促膝長談第104章 暗度宛城第197章 偷襲敵營第194章 離間之計第130章 劉備決心第124章 孔明三策第188章 劉備陰謀第100章 淯水對峙第194章 離間之計第154章 陶罐逞威第131章 劉備敗退第70章 鹿門山行第65章 諸葛孔明第193章 南蠻番王第141章 猶豫孫權第80章 夏侯元讓第41章 成何體統第29章 抵達臨湘第122章 聯合抗曹第194章 離間之計第74章 鳳雛三策第213章 出使益州第171章 扣爲人質第178章 雙方談判第51章 高儀獻策第59章 返回襄陽第166章 虛張聲勢第70章 鹿門山行第3章 天下英雄第93章 奔襲宛城